浙江省杭州市银湖实验中学2023学年第二学期独立练习卷 九年级科学试卷(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杭州市银湖实验中学2023学年第二学期独立练习卷 九年级科学试卷(无答案)

资源简介

杭州银湖实验中学2023学年第二学期独立练习卷
九年级科学学科问卷
考生须知
1.本试卷满分为160分,考试时向为120分钟.
2.必须在答题纸的对应位置上答题,写在其他地方无效.
3.如需画图作荅,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图形线条描黑.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5分,每小题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23年2月,美国俄亥俄州一列火车发生脱轨事故,造成有毒的氯乙烯气体泄漏。当温度低于800℃时,氯乙烯在空气中不完全燃烧,产物主要是一氧化碳以及二嗯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氯乙烯燃烧过程无需氧气 B.氯乙烯分子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氯乙烯是一种有机化合物 D.氯乙烯中碳元素和氯元素的质量比为
2.支原体肺炎是由单细胞生物-肺炎支原体引起的肺部疾病初期可用抗生素治疗.肺炎支原体会黏附于宿主的呼吸道上皮细胞表面吸取养料.以下对肺炎支原体的判断错误的是( )
A.肺炎支原体一定具有细胞膜 B.肺炎支原体可能具有叶绿体
C.肺炎支原体对抗生素会产生反应 D.肺炎支原体会在呼吸道内生长繁殖
3.小科将一张白纸紧紧地卷成棍状,在其表面缠绕一根铜丝.用蜡烛对铜丝处进行加热,纸棍不燃烧;而对纸棍未卷铜丝处进行加热,很快就能点燃.据此推测,铜丝在实验中的作用是( )
A.隔绝白纸周围氧气 B.升高白纸的着火点
C.降低白纸表面温度 D.降低蜡烛火焰温度
4.实验室常常会用“万能瓶”,以下“万能瓶”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检测流速 B.收集
C.吸收 D.收集
5.人体是统一的整体,下列为人体消化系统肺泡、心脏和肾单位的结构图.则不正确的是( )
A.蛋白质在图甲中的④内彻底消化成氨基酸后被吸收进入血液
B.图乙中人的肺泡壁由一层细胞构成,有利于气体交换
C.从肺里出来的血液由图丙中的d血管流入心脏
D.若图丁④中液体成分含有红细胞和蛋白质,可能是肾小管病变
6.小科将甲、乙、丙三种金属与两种溶液反应,并根据实验现象编制了如图的检索表,根据检索表可知甲、乙、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
1a 能与盐酸反应………………甲 1b 不能与盐酸反应……………2 2a 与硝酸银反应………………乙 2b 不能与硝酸银反应…………丙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甲>乙 D.甲>丙>乙
7.稀硫酸和NaOH溶液混合后无明显现象,要证明两者已发生化学反应.下列操作及实验现象(或结果),不能证明反应发生的是( )
A.混合液中加金属Zn,无气泡产生
B.混合液中加无色酚酞,溶液呈无色
C.混合液中加溶液,有白色沉淀
D.用pH试纸测混合液的pH,测得pH等于7
8.在太平洋加拉巴戈斯群岛上生活的地雀各有差异.如它们的喙,有的像大号的核桃夹子,适合于吃小岛上大的硬壳果:有的像小号的核桃夹子,适合于吃岛上小的硬壳果:有的像镊子,适合吃岩缝里的小昆虫;有的像剪刀,适合吃大的甲虫.关于上述现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变异是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
B.控制地雀性状遗传的主要物质是蛋白质
C.部分地雀因为常吃大的硬壳果而使其喙像大号的核桃夹子
D.生物体总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环境而不断变异
9.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的实验操作的是( )
A.向稀硫酸和硫酸铁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直至过量
B.相同质量的铁和锌分别与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盐酸反应
C.向一定量氯化钡与盐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
D.用两份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其中一份加入少量
10.潜水器从刚好浸没时开始下潜,到返回水面合计10分钟,显示器上分别显示全过程的深度曲线和速度图像如图.下列对潜水器的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0~3分钟, 水器受到水的压强逐渐减小
B.3~4分钟,潜水器下潜的速度不断增大
C.4~6分钟,潜水器处于受力平衡状态
D.6~10分钟.潜水器所受的浮力不断减小
11.将质量相同的三个实心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它们的状态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上浮的物体最终漂浮,漂浮时受到的浮力比上浮时的小
B.下沉的物体所受到的重力最大
C.下沉的物体最终会沉底,沉底后的物体不受浮力
D.将悬浮的物体往下移一些,然后静止释放,它将会继续下沉
12.如图所示,小明同学拿着一个茶杯,茶杯有点倾斜,当茶杯与手都静止时,手对茶杯的作用力( )
A.方向竖直向上 B.方向垂直杯上方扶手向上
C.大于茶杯的重力 D.大于茶杯对手的作用力
13.单缸四冲程汽油机的四个冲程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这种汽油机一个工作循环中四个冲程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是做功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B.乙是吸气冲程,气缸内气体对外做功
C.丙是排气冲程,靠飞轮的惯性来完成
D.丁是压缩冲程、与水壶盖被蒸汽推动原理相同
14.科学结论(或假说)是基于大量证据得出的,下列证据不支持对应科学结论(或假说)的是( )
A.麦哲伦环球航行——地球是一个球体
B.远离洋中脊的洋底岩石年龄较老——海底扩张说
C.大西洋两岸古生物群具有亲缘关系——大陆漂移说
D.黄土高原被流水冲刷变得千沟万壑——地壳在不断变动
15.如图所示,物体A、B的重分别为20N、10N,滑轮重10N,滑轮与绳子之间的摩擦忽略不计,此时物体A在水平面上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若用力F向左拉物体A,使物体A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此时拉力( )
A. B. C. D.
二、简答题(每空2分,共38分)
16.(6分)鱼菜共生是一种新型的复合耕作体系,它能实现养鱼不换水、种菜不施肥的生态共生效应.装置原理如下图所示,由养殖区、种植区、转化槽组成,转化槽中细菌能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盐.整个装置通过水泉实现系统内的水循环。
(1)图中所有动物、植物与微生物不能称作一个生态系统,是因为还缺少________.
(2)在复合耕作体系中,氮元素主要通过生物固氮等形式进入水体和泥土中,被植物吸收,最终在植物体内合成________(选填“蛋白质”、“脂肪”或“糖类”),并沿着食物链进行循环。
(3)减少草鱼的投放量有利于黑鱼的生长,请利用生态系统的知识解释其原因________.
17.(6分)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季节性流感导致全球每年数亿人患病.特别是最近两年,冬季温度升高,流感频发.
(1)流感主要通过飞沫、空气传播,按传播途径分,流感属于________传染病.医院会把医疗废物进行回收处理,这是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________.
(2)有些无症状感染者体内会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获得免疫.该免疫方式属于________(选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
18.(4分)科学研究中常引入符号和模型.模型可用来表达研究对象的特征信息,符号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
(1)已知铁能与氯化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将生锈的铁钉(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放入盐酸中,反应一会后,看到有气泡冒出,充分反应后有铁剩余,反应结束后溶液中的金属阳离子是________(用化学符号表示).
(2)上图为某反应的微观过程,图中线框内“?”应画的所有微观示意图是________.
19.(6分)小科组装了如下装置来制取二氧化碳气体,该装置的优点是能使反应随时进行或停止.为了解装置具有该优点的原因,他在装置中连接了压强传感器,从而测定实验中试管内气体压强变化的情况(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图中曲线的a点对应的操作是________.
(3)曲线中bc段压强保持不变的原因________.
20.(8分)海洋中有很多资源,某兴趣小组想完成有关海洋化学资源的一个项目化研究.
项目一:海水淡化处理
(1)同学们通过查询资料了解到,海水淡化使用了反渗透膜淡化技术,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对加压后右侧海水成分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_.
A.溶质质量增加 B.溶液质量不变 C.溶剂质量减少 D.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项目二:海水资源利用
海水中含有丰富的被誉为“国防元素”的镁元素。金属镁广泛应用于火箭、导弹和飞机制造业,从海水(海水中主要含有氯化钠和氯化镁等物质)中提取镁的过程如图所示:
(1)使氯化镁转化为氢氧化镁,试剂①最好选用氢氧化钙,试剂②可选用________。
海洋是人类的巨大资源宝库,从海水中可以得到重要的化工原料NaCl和KCl,NaCl和K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2)在℃时,将30gKCl固体加入到50g水中,用玻璃棒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填最简整数比)。
(3)在℃时,各取NaCl和KCl固体ag,分别加水至固体完全溶解,分别配制成饱和溶液,然后降温至℃,此时所得NaCl饱和溶液的质量________饱和溶液的质量(填“小于”、“等于”或“大于”)。
21.(4分)如图甲所示,在粗糙的斜面底部固定一个可伸缩的轻质弹簧,现将质量为m的物块左侧由高度为的A点沿斜面向下压缩弹簧至高度为的B点并由静止释放,物块沿斜面向上滑动,最终静止在斜面上高度为的D点:
若换成表面光滑、其他条件完全相同的斜面,仍将质量为m的木块左侧从A点沿斜面向下压缩弹簧至B点由静止释放(如图乙所示),物块沿斜面向上滑至高度为的最高处C后.在斜面上的BC两点间来回滑动.
(1)甲图中,物块离开弹簧后,沿斜面向上滑动并最终静止在D点的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为________(选 “向上”,“向下”或“先向下后向上”)
(2)乙图中斜面光滑,若把物块换成材料相同,质量为2m的大物块,仍将弹簧压缩到B点后重复上述过程,则大物块沿斜面向上滑动到的最高位置与C点相比将________.(“变高”“变低”或“不变”)
22.(4分)小李在学习内能知识后,突发奇想,在家自制了一个内能演示仪,由压力式喷壶、电子温度计,小风车组成.电子探头内置于喷壶中,喷壶穿线孔处密封,仪表盘外置,如图所示.
(1)小李向壶内压缩完气体后,按下喷气开关时,风车转动,其做功原理是________(“气体对外界做功”或“外界对气体做功”).
(2)随着气体逐渐喷出,喷壶内的电子温度计示数________(选填“升高”或“降低”).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40分)
23.(6分)2023年4月27日,旅美大熊猫丫丫终于回国.相比归来,目前丫丫已经恢复了胖嘟嘟的样子.大能猫顿顿吃素,为啥还是羘?我国科学家揭开了其中的奥秘.研究表明,大熊猫的肠道菌群会出现季节性变化.为弄清食笋使大能猫体重增加更多的原因,研究者以小鼠为实验动物,探究食叶季节与食笋季节大能猫肠道菌群对体重的影响,实验如下.
组别 实验过程 甲组 乙组 丙组
肠道无菌小鼠 10只 10只 10只
菌群移植 生理盐水 ? 食笋季节的大熊猫肠道菌群
食物 投喂相同竹粉饮食
记录结果 记录移植7、14、21天后小鼠的体重,结果如图2
(1)为了排除小鼠原有肠道菌群对实验结果产生的干扰,实验所采用的小鼠应为肠道________小鼠.
(2)给乙组小鼠移植的是________.
(3)据图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24.(6分)“秸秆变宝,助力脱贫攻坚”.秸秆用于制沼气可以解决农村的燃料短缺问题.沼气的燃烧产物可能有、、,为确定沼气燃烧产物的成分,小科将燃烧产物依次通过以下实验装置进行探究:
(1)证明沼气燃烧产物中含有CO的证据是________;(填序号)
①甲中无水硫酸铜变蓝 ②乙中黑色粉末变红 ③丙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小科通过操作确定沼气燃烧产物中有二氧化碳,则他的正确操作及产生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
(3)实验装置丙在本实验中有多种用途,除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外,还有一个作用是________;
25.(6分)小科从课外书中得知多种物质都能作为双氧水分解的催化剂.验证“硫酸铜溶液对过氧化氢的分解具有催化作用”的实验后,小科进一步展开了如下两个探究:
【探究一】探究在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是否发生改变.小科设计了如下实验:将含溶质质量为ag的溶液加入到一定量的溶液中,取充分反应后的全部溶 继续进行实验,流程如图1所示(实验过程中的损耗忽略不计).(已知).
(1)若过滤后不经洗涤直接干燥,则答量出的n值会________实际值(选填“>”、“<”或“=”)
(2)若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未改变(铜离子、硫酸根离子的质量都不变),则该实验需满足的定量关系为:________(用m、n表示).
【探究二】为进一步探究溶液中起催化作用的是哪种微观粒子,小温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对比实验.
(3)若观察到________(填实验现象),则说明溶液中起催化作用的是.
26.(8分)在“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实验中,电源电压为6V,小灯泡L的额定电压为,电阻大约为左右,可供选用的滑动变阻器和的最大阻值分别为、,实验电路如图甲所示.
(1)应该选用的滑动变阻器是________(填“”或“”).
(2)电路正确连接后,闭合开关,发现小灯泡不亮,但电流表有示数,接下来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
(3)如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绘成的U-I图象.根据图象提供的信息,可计算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________.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时,小灯泡的电阻将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7.(10分)在“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实验中,小强做了如图1甲、乙、丙所示的三次实验.其中,甲液体为水,乙、丙液体为相同密度的盐水.
(1)用手指按压橡皮膜,发现U形管中的液面升降灵活,说明该装置________(选填“漏气”或“不漏气”).
(2)图1甲、乙实验表明:当液体深度相同时,液体压强与液体的________有关;图1乙、丙实验表明:同种液体,深度越小,液体压强越________.
(3)他结合液体压强的知识,设计了一个测量盐水密度的方案,请你将以下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①如图2中的A所示,用细线和橡皮膜把玻璃管一端扎紧,向管内倒入适量的水,用刻度尺测出水面到下管口的距离记为.
②如图2中的B所示,在烧杯中装入适量的盐水,将玻璃管缓慢浸入其中,直至橡皮膜水平,用刻度尺测出盐水面到下管口的距离记为,
③盐水的密度表达式:________(利用、、等表示).
④按照图2所示实验过程,所测盐水的密度偏________(选填“大”或“小”)。
28.(4分)某同学准备了如下实验器材:铁架台一个、水槽一个、大号注射器一个、细玻璃管(一端极细,做成喷口)一根、橡皮管(连止水夹)一支、烧瓶、带孔的橡皮塞及水(红色)若干.他做了一个漂亮的喷泉实验:实验的结果是能够在烧瓶内看到从细玻璃管喷口喷出红色的水,然后几乎充满整个烧瓶,如图所示的两幅图是在实验过程中拍摄的其中二个实验步骤.请你根据图中的情况,用简要的文字补全步骤一的实验操作,并说明能形成喷泉的原理.
步骤一:________;步骤二:将橡皮管插入水中,放开止水夹,烧瓶内形成了喷泉,原理解释:________.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37分)
29.(6分)周末小徐用沙滩车搬运沙子,沙子和车总重G,此时整车的重心在B点位置,AB长度为L,AC长度为3L.请分析:
(1)小徐在C点竖直向上抬起车子,则至少用力大小为________;
(2)小徐在C点竖直向上继续缓慢抬起车子,则所加的力___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并在下方给出证明过程,________.
30.(7分)如图甲、乙所示是某调温型电烤箱和简化电路图,它的工作电压为220V,和均为电烤箱中的加热元件,的阻值为,电烤箱低温挡的功率为220W.
(1)只闭合开关时,电路中的电流是________.
(2)高温挡的电功率是多少?________
(3)傍晚用电高峰时,关闭家里所有用电器,只让电烤箱以高温挡工作,发现在1分钟内电能表的转盘转了50转,电能表的铭牌如图丙所示,则用电高峰时家庭电路的实际电压为多少?
31.(6分)小金用如图1的装置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将合金块分别浸没在水和某液体中(如图1乙、丙所示).根据测得的实验数据,作出了乙图弹簧测力计示数F与合金块下表面所处深度h的关系图像(如图2中①所示,g取10牛/千克)
(1)请在图2中画乙图中F浮随h变化的关系图像.________
(2)比较图1甲、乙、丙可知________(选填“>”、“<”或“=”).
(3)请计算合金块的密度为多少?________
32.(6分)如图1是张南同学所在的化学活动小组同学的实验,他们在探究酸、碱、盐之间的反应规律,请回答下列问题:
【提出问题】滴加碳酸钠溶液后,试管中溶液的溶质成分中含有哪些离子?
【猜想与假设】张南同学猜想是:、;小岗同学猜想是:、、.
(1)你的猜想是:________.
【实验验证】
(2)小岗同学进行了自己的验证实验,取试管中溶液少许于另一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稀硫酸观察到有气泡产生的现象,于是得出结论自己的猜想是错误的;
(3)张南同学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取试管中溶液少许于另一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少量硫酸钠溶液,没有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于是得出结论:自己的猜想正确.请对张南同学的实验得出的结论进行评价________.
【反思与总结】
(4)两位同学又向滴加碳酸钠溶液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的过程中,沉淀质量变化情况如图2.请回答:图像a-b时,沉淀质量不改变的原因是________.
33.(4分)我国某盐碱湖地区的农民,通过“夏天晒盐,冬天捞碱”获得大量湖盐.通过夏天晒盐方法得到的NaCl会混有杂质,某兴趣小组为测定该盐中杂质的含量(假设不含其它杂质),进行如下实验:称取样品克,加入一定量的水中配成溶液后.逐滴滴入一定浓度的溶液.加入溶液的质量与生成沉淀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A点溶液中的溶质有________.
(2)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__
34.(8分)“化学氧自救呼吸器”是一种在缺氧环境中通过制氧剂临时供氧的装置.制氧剂的主要成分是超氧化钾,产生氧气的主要原理是超氧化钾与人体呼出的水汽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制氧剂中其它成分不能生成氧气.
(1)人体的呼吸器官是肺,请写出人体内细胞呼吸作用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
因此,设计化学氧自救呼吸器时,可以通过人体呼出气体中水蒸气含量来确定制氧剂的用量.
(2)小科查阅资料知道,水深每增加100米,就会增加10倍于标准大气的压力.若潜水艇潜到水下50m的深度,此时它所承受的压力至少为________牛(设潜水艇表面积为,海水密度为).
(3)经研究小科还发现不仅能与水反应生成氧气,而且还能与二氧化碳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于是他认为可将作为深海潜水庭内的制氧剂,请写出若用其作制氧剂的优点.________
(4)最后小科设计了如图甲、乙两种化学氧自救呼吸器,其内部气体路径如图所示.你认为哪种方案更合理?说明理由:________.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