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9.3公正司法-学习任务单(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9.3公正司法-学习任务单(无答案)

资源简介

学习任务单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思想政治 年级 高一 学期 春季
课题 公正司法
学习目标
1.政治认同:深刻领会公正司法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认同公正司法是为了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 2.科学精神:知道公正司法的内涵、特征和意义,理解程序公正与结果公正、法律理性和情感之间的辩证关系,懂得如何推进公正司法。 3.法治意识:增强法治观念,树立法治意识,认识到公正司法的表现是程序公正、结果公正,这对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公民权益具有重要意义。感悟法治对尊严、自由、平等、公正的价值,体会“法治,让生活更美好”。 4.公共参与:旁听具体的司法活动,发挥主人翁精神,监督司法机关的司法行为,为法治中国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课前学习任务
1.自主预习本课内容 2.网上查阅资料,了解孙小果案
课上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 材料一:孙小果“复活记” 1998年,孙小果被判处死刑,但死刑没被核准,改为死缓。孙小果父母多方运作,致使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启动再审(没有新证据、新事实的条件下违规启动),最终改判孙小果有期徒刑二十年。之后,多名监狱管理人员在领导授意下违纪违规,孙小果每个月考核都是满分,连续七年被评为劳动改造积极分子,接连获得减刑。尤其荒唐的是,孙小果狱内“申请并获得了”一项实用新型专利,第一监狱据此认定孙小果“重大立功”再次报请减刑,孙小果实际服刑时间不到13年。 1.司法过程不合理之处: 2.司法结果不合理之处: 材料二:正义之判 2019年7月,云南高院启动再审审理程序:对孙小果所犯的寻衅滋事罪部分进行公开审理,对涉及被害人隐私的强制侮辱妇女罪等依法不公开审理。再审开庭时依法对证人采取了保护措施,未暴露证人的外貌和真实声音进行作证。最终,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判决认为1999年3月作出的二审判决对孙小果的定罪量刑确有错误,依法予以撤销,维持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1998年2月一审对孙小果判处死刑的判决,并与其出狱后犯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等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十五年的终审判决合并,决定对孙小果执行死刑。 1.程序正义: 2.结果正义: 【学习任务二】 材料三:“亡者归来”背后的“保护伞” 孙小果一次又一次地逃出法网,都是因一张无形的“关系网”存在。而这个“关系网”的创造者就是孙小果的母亲孙鹤予和继父李桥忠。而继父仅仅只是区城管局长,却成功打通了层层关节,堪称拍案惊奇。多环节多名公职人员徇私枉法助孙小果离奇“复活”。从立案关到审判关,纪检监察机关深挖背后的“保护伞”,涉及一百多名公职人员,最终给予党纪政务处分60人,组织处理50人,谈话提醒22人,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19人。 蝇头小官却能打通层层关节,助推孙小果“亡者归来”,扫黑除恶应如何打伞破网? 材料四: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 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根据孙小果犯罪手段、犯罪情节、犯罪主观恶性、犯罪的社会危害性进行综合评价后,认为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1998年2月一审认定孙小果犯强奸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定罪准确,量刑适当,依法予以维持。 孙小果罪大恶极,法院仍要查明真相予以惩处,这说明应如何推进公正司法? 材料五:惩罚犯罪与保护人权并重 孙小果再审开庭,有两名孙小果委托的律师为其出庭辩护,维护了孙小果的诉讼权。孙小果虽然罪恶昭彰,人人喊打,但保障其合法的人身权利和诉讼权利,是遵守法定程序、依法办案的题中之义,更是对法治精神和法治文明的最好注释。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在执行死刑前,依法安排罪犯孙小果会见了近亲属,充分保障了其合法权利。 孙小果虽然罪恶昭彰,但再审过程中仍保障其合法诉讼权利,这说明应如何推进公正司法? 【学习任务三】: 结合孙小果的“复活记”与“覆灭记”,思考公正司法有何意义?(国家社会、司法机关、人民等角度任选其一)
推荐的学习资源
bilibili罗翔说刑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