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单元 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第一节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目标预览※1.阅读“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和景观图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2.阅读“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和“垂直自然带图”,归纳地理环境从赤道到两极、从沿海向内陆及垂直地带的地域分异规律。※课前预习※一、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1.地理环境差异差生的原因及自然带概念:( http: / / www.21cnjy.com )2.全球自然带分布浏览课本P58,3-1-2《世界陆地自然 ( http: / / www.21cnjy.com )带图》,了解各区域的自然带名称,阅读“理想大陆自然带模式图”,说出“1 2 3 4 5”所在区域的自然带名称。( http: / / www.21cnjy.com )二、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预习测试※1.温带森林中,在大陆东、西部都有分布,且具有不同气候特点的自然带是 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D.亚寒带针叶林带※课堂生成※X|k |B| 1 . c |O |m【探究1】自然带的分布与气候类型分布间的关系材料一 教材P58页图3-1-2 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材料二 全球陆地自然带与气候类型分布之间的相关性示意图。(以北半球为例)1.结合图3-1-2,说说世界上主要有哪些陆地自然带?2.举例说明陆地自然带的分布与气候分布之间的关系。【方法指导】自然带概念中的“二、三、二”自然带的概念有三部分组成:“两”个形成因素 ( http: / / www.21cnjy.com )——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三”个构成要素——水热状况及其组合(即气候)、植被和土壤;“两”个分布特点——总有一定宽度和呈带状分布。【典型例题1】1.常被称为自然环境的一面“镜子”的自然要素是( ) A.地形 B.气候 C.植被 D.土壤2.下列自然带与气候类型分布不相符的是( ) A.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B.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 C.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D.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带【探究2】地带性分异规律1.亚洲地理环境地带性特征显著,自北亚—东亚—东南亚的自然带分布情况体现了怎样的地域分异规律?其分异的基础因素是什么?2.沿东亚—中亚—西亚的自然带分布有什么变化?体现了怎样的地域分异规律?这种规律的形成基础是什么?3.比较喜马拉雅山南北坡自然带丰富程度有何不同?【典型例题2】新- 课-标- 第-一 -网1.我国内蒙古地区的自然带,自西向东依次出现荒漠──草原荒漠──森林草原,其自然带的分布规律是: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B.由沿海向内陆分异 C.垂直地带性 D.非地带性2.下列四幅山地垂直带谱中,位于北半球暖温带的是( )【方法指导】山地垂直自然带判断的基本原理(1)纬度越低,山地越高,垂直分异越复杂。(2)垂直自然带的基带取决于山地所处的纬度位置和气候,因此,基带是判断某地所处纬度位置和气候的主要依据。(3)同一自然景观在山地南北两侧分布的高度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同,向阳坡分布的高度要比背阴坡高,这是由热量条件差异造成的。因此,它成为判断山地位于南、北半球的依据。(4)在同一山地,其东西两侧自然带的差异通常是由水分条件差异造成的。(5)山地雪线高度是指高山 ( http: / / www.21cnjy.com )上部终年积雪区域的界限,它是积雪终年不化的最低高度。对雪线高度的分析,首先要判断迎风坡与背风坡,然后再判断向阳坡与背阴坡。山地迎风坡的雪线比背风坡要低;向阳坡的雪线高度比背阴坡高。【探究3】非地带性分异现象。产生的原因——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河流材料:教材P62图3-1-13 非洲自 ( http: / / www.21cnjy.com )然带图及相关文字说明。读图分析非洲大陆赤道附近的刚果盆地和东非高原的自然带分布有什么不同,并分析其成因。【典型例题3】新疆天山山麓绿洲的形成属于( ) A.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B.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 D.非地带性因素影响X|k |B| 1 . c |O |m※随堂巩固※1.关于我国甲、乙、丙、丁四地景观(如下所述)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甲地——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乙地——山歌阵阵采茶忙 丙地——黄梅时节家家雨 丁地——大漠孤烟直 A.从甲地到乙地,体现了地理环境从平原到山地的地域分异规律 B.从丙地到乙地,体现了地理环境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从丙地到丁地,体现了地理环境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D.从丁地到甲地,体现了地理环境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2.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差异较明显的地区是 A.低纬地区 B.中纬地区 C.赤道地区 D.高纬地区3.海拔高度相近的高山地区,垂直分布层次最多的自然带的山区是在 A.中纬度的东部季风区 B.亚寒带地区 C.亚热带地中海区 D.热带雨林地区图表示的是某山垂直自然带的分布。读图回答4-6题。4.图中①②③依次代表 A.积雪冰川带、高寒荒漠带、高山草原带 B.高寒荒漠带、山地落叶阔叶林带、高山草原带 C.高寒荒漠带、积雪冰川带、高山草原带 D.高山草原带、山地针叶林带、高寒荒漠带5.决定该山山麓自然带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山脉走向 D.山体坡度6.该山可能位于 A.赤道附近 B.40°S附近 C.40°N附近 D.极圈附近7.非洲赤道附近东非高原上形成了热带疏林草原,对此解释正确的是 ( ) A.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分异现象8.针对江苏省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性,从事农业生产首先必须做到 A.考虑交通条件 B.因地制宜 C. 有全球意识 D.发展机械化※变式测试※1.造成热带雨林带和苔原带景观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热量 B.水分 C.地形 D.海陆位置读图,回答1-2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2.①地的自然带是 ( ) 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D.热带荒漠带3.决定沿直线①---②自然带分异规律的主要因素是 A.水分 B.温度 C.高度 D.光照4.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是( )①地表景观和自然带沿纬线方向有规律 ( http: / / www.21cnjy.com )地更替②地表景观和自然带沿纬度变化方向有规律地更替③地表景观和自然带与纬线大体平行地伸展或条带状④地表景观和自然带沿经度变化的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5.在我国大陆东部,坐汽车从北向南,看到自然带的变化规律是( ) A.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地方性分异分异现象6.形成从赤道到两极分异规律的基础是( ) A.光照 B.热量 C.水分 D.土壤7.以下四幅山地垂直带谱图中,位于北半球亚热带山地的是 ( ) X k B 1 . c o m8.下列不属于非地带性分异因素的是 ( ) A.地形起伏 B.洋流 C.纬度位置 D.海陆分布9.从沿海向内陆,各种自然带的逐渐代替较为明显的是 ( ) A.中高纬度 B.中低纬度 C.中纬度 D.低纬度10.读“我国部分地区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1)图中字母代表自然带名称是:A.__________带,B.__________带,C._________带。(2)自然带沿北纬40°自东向西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分布,体现了自然带的____________分布规律。这种分布规律的产生主要受________条件的影响较大。从全球来看,这种分布规律在_________纬度地区表现得最典型。(3)A自然带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气候;B自然带的典型植被类型是____________,塑造C自然带地表景观的主要外力是_________。※小结反思※NNSNNSSS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