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四单元 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第二节 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目标预览※1.了解自然灾害的基本概念。2.以洪灾为例,说明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3.了解对洪灾的监测和防治措施。※课前预习※一、自然灾害1.自然灾害按成因分类:气象灾害__________________地质灾害___________________等。2.认识洪水和洪灾二、洪灾的形成原因1.自然原因2.人为原因三、洪灾的防治措施※预习测试※1. 我国水旱灾害频繁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A.地形复杂多样 B.南北温差大C.冬季风的强弱和进退迟早不同 D.夏季风的强弱和进退迟早不同※课堂生成※【探究1】认识洪水和洪灾材料一 教材P86图4-2-1 1998年抗洪救灾和P87图4-2-2 洪水灾害。材料二 据报道:2012年是地球朝人类发 ( http: / / www.21cnjy.com )起反击的一年,地震、热浪、洪水、火山爆发、强台风、暴风雨、泥石流和干旱至少已夺去了若干人的生命——是数十年来自然灾害造成死亡人数较多的一年。1.根据材料二说明什么是自然灾害?主要的自然灾害有哪些?2.洪水和洪灾有什么关联?3.简述我国洪涝灾害的多发地区及其原因。 【规律总结】1.判断某一事件或现象是否构成自然灾害的技巧判别自然灾害有两个缺一不可的标准:一是自然 ( http: / / www.21cnjy.com )属性,即自然灾害必须是自然界的异常变化,以自然异变为诱因;二是社会属性,自然灾害必须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稳及资源破坏等。2.洪水和洪灾的区域与联系【典型例题1】关于洪水和洪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没有暴雨和大暴雨就不会造成洪灾B.无论什么地区,只要发生洪水就会形成洪灾C.洪水发生的区域越大,洪灾就越严重D.经济越发达,洪水造成的损失就可能越严重【探究2】洪灾的形成原因及防治措施1.怎样分析影响洪水形成的主要因素洪水的成因复杂,既有自然原因,又有人为原因,一般情况下可从以下几方面分析(见下表)。影响因素 主要影响洪水的形成 流域状况 气象因素 强降水、冰雪快速融化造成水位上升河道堵塞 冰凌、滑坡、泥石流堵塞河道堤坝溃决 各种因素造成堤坝溃决流域地面坡度 地面坡度越大,流域汇水速度越快流域土壤含水率 土壤含水率越高,流域汇水速度越快流域植被覆盖率 植被覆盖率越低,流域汇水速度越快水系状况 河谷顺直程度 河谷越顺直,河道排水速度越快河道通畅程度 河道越通畅,河道排水速度越快河道纵向坡度 河道纵向坡度越大,河道排水速度越快人为因素 流域内植被破坏 流域内汇水速度加快,加剧河道和湖泊的淤积大规模围湖造田 湖泊面积减小,对洪水的调节作用减弱建筑物占据河道 降低了河道的排水速度占用分洪滞洪区 给洪水分流带来困难对人造成的危害 人口密度 人口越密集,致灾可能性越大经济水平 经济越发达,经济损失可能越严重洪水形成原因答题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防灾减灾措施洪水的发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做好对洪水的监测和预报工作,采取相应防洪措施,则可大大减轻洪水所造成的损失。①加强监测和预报②兴建水库,退耕还湖③修筑堤坝,疏浚河道,开辟分洪区,开挖分洪道④植树造林,提高人们防灾减灾的意识等【典型例题2】读“我国某种自然灾害分布图”,回答1-2题。1.图示的自然灾害是( )A.寒潮 B.洪涝 C.泥石流 D.台风2.为减轻上题所述灾害的损失,以下措施中收效较快的是( )A.营造海防林 B.建立自然保护区C.建设水利工程 D.建设河流污水治理工程※随堂巩固※1.下列不属于影响河流汇水速度因素的是( )A.地面坡度 B.土壤含水率 C.植被覆盖率 D.河谷的顺直程度2.治理和防洪并举的治理长江的主要手段是( )A.造林种草 B.加固大堤 C.修筑梯田 D.修建水库3.关于长江洪灾的叙述正确的是( )A.长江洪灾,完全是由于长江流域降水多,又多暴雨造成的B.长江洪灾是人为因素造成的C.1998年的特大洪水,除了自然因素外,人为原因的加剧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D.“小雨量、高水位、水洪灾”说明人为因素的影响不大,而三峡对干流水量的扼制起了重要作用。※变式测试※1.与河道的排水速度无关的是 ( )A.河谷的顺直程度 B.河道的长度C.河谷的通畅程度 D.河谷的纵向坡度2.与河流流域的汇水速度无关的是A.流域的地面坡度 B.土壤的含水率C.植被覆盖率 D.河谷的纵向坡度3.下列自然灾害具有关联性的是 ( )A.滑坡-台风-雷暴B.火山喷发-地面沉降-全球气候变暖C.水土流失-山洪暴发-海啸D.地震-山崩-泥石流4.泥石流灾害频发地区,其气候特征往往是A.终年高温多雨 B.终年炎热干燥C.四季分明,降水均匀 D.干湿季分明,暴雨集中※小结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