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天门市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五年级科学试题(本卷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45分钟)注意事项:1.考生答题前,请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2.判断题、选择题的答案选出后,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先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3.非判断、选择题的答案请考生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上无效。4.请保持答题卡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上交。一、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共10分,每题1分。)1. 太阳是天然光源,电灯是人造光源。( )2. 热传导时,热总是从温度高处传到温度低处。( )3. 用冰块保鲜食物时,最好将冰块放在食物的下面。( )4. 直立两面镜子,变换它们的夹角,夹角越小,镜子中物体的数量越多。( )5. 白光是一种单色光。( )6. 人体各个皮肤的敏感性是没有变化的。( )7. 平原是海拔高度在500米以上,地势相对平坦或有一定起伏的广阔地区。( )8. “眼见为实”告诉我们只要是眼睛看到的东西一定是对的。( )9. 开冰箱后会冒出“白汽”,这种现象与雾的形成过程相似。( )10. 工程实践活动的六个环节包括明确问题、前期研究、设计方案、制作模型、测试改进和展示交流。( )二、选择题。(共20分,每题2分。)11. 同学们排成一列纵队时,如果队尾的同学只能看到前一名同学的后脑勺,就表示队伍站直了,这其中的科学原理是( )。A. 光沿直线传播 B. 光传播得很快C. 光向四面八方传播 D. 光可以反射12. 小明准备洗脚,发现水温不够,妈妈告诉他再接一些热水倒进去,这实际应用到的传热方式叫( )。A. 辐射 B. 对流 C. 传导 D. 混合13. 清晨起来,乐乐看到植物的叶子上有小水滴,这是地面附近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它们就是( )。A. 雨 B. 霜 C. 露 D. 雪14. 下列现象中,不是由于地球外部运动引起的是( )。A. 火山 B. 风蚀景观 C. 海蚀拱桥 D. 溶洞15. 四周高、中部低盆状地形是( )。A. 平原 B. 盆地 C. 山地 D. 丘陵16. 下列属于人的本能反应的是( )。A 听到上课铃声,马上跑回教室 B. 做错了事,马上道歉C. 手碰到仙人掌,马上缩了回去 D. 放学进家门,马上换拖鞋17.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所有云都会产生降水 B. 冻雨是一种灾害性天气C. 雪固体,不属于降水 D. 雨和雪都只会对人们有利18. 在制作潜望镜时,摆放镜子的斜口与纸盒底面成( )°夹角。A. 30 B. 45 C. 60 D. 9019. 一个人由于大脑受到撞击而产生了失忆现象,这说明大脑具有( )功能。A. 思考 B. 运动 C. 语言 D. 记忆20. 如图所示,皮影戏展演时,光的传播路径是( )。A. 皮影人偶→幕布→人眼 B. 光源→幕布→皮影人偶C. 光源→皮影人偶→幕布→人眼 D. 人眼→皮影人偶→幕布→光源三、填空题。(共20分,每空1分。)21. 光三原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这三种色光相互混合,可以得到其他各种色光。22. 像太阳、篝火这样直接向周围发射热的方式叫作______。23. 光线照射到物体表面后会折返,这种现象叫作( )。24. 神经系统由________、________和周围神经共同组成。25. 地球内部结构从外到内分别为______、______和______。26. 地壳主要由岩浆岩、( )、( )三大类岩石构成。27. 在二十四节气中,有一个节气含有天气渐冷、初霜出现的意思,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它叫_________。28. 人的左右脑是有分工的,_________偏重于数学、语言和书写等功能,_________偏重于音乐、绘画、情感等功能。29. 铁、塑料、铜、木头四种材料中,属于热的良导体的有___________,属于热的不良导体的有____________。我们一般选用导热性能________(填“好”或“差”)的材料作为保温材料。四、操作题。(共13分)30. 我会排序:奇思在路口准备过马路时,看到红灯亮起,便止步等待,信号是如何传递的? 请填写出正确的传递顺序。(只填序号) ①奇思停下脚步②传入神经将视觉信号传递给大脑③传出神经将停止信号从脊髓传递给腿脚④大脑发出“停止”的指令并传递给脊髓⑤眼睛看到红灯亮起正确的顺序应该是________。31.我会连线。(8分)31. 请将下列天气现象与之对应的成因用线连接起来。①云 水蒸气遇冷凝结形成的,距离地表比较近②雾 水蒸气遇冷凝结形成的,距离地表比较远③雨 气温很低时,云层中的小冰晶降落所致④雪 云层中的小水点降落或是小冰晶在降落过程中融化形成五、实验分析题。(共15分)32. 人造雾。实验步骤:1.往量筒内倒入适量温水,放入点燃的线香。2.移走线香,用冰袋完全封住量筒口,观察量筒内的现象。3.用冷水代替温水,重复步骤1、2,再观察量筒内的现象。(1)放入点燃的线香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为什么要在量筒中倒温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用冰袋的目的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用冷水代替温水后,最筒中会出现什么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3. 小组探究设计保温杯,他们需要在完全相同的金属杯外面包装一种材料,下列是他们的三种方案。A.外面用泡沫塑料进行包装B.外面用棉花进行包装C.外面用铝箔片进行包装(1)在设计的保温杯内装入同样多的冰,最先融化的是方案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2)设计的实验比较保温效果,需要保证加入的热水水温和水量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3)盖上杯盖后,为什么保温杯保温效果变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简答题。(共22分)34. 冬天的早晨,小明发现紧闭的玻璃窗内侧有很多小水珠。这些小水珠是室内水蒸气形成的还是室外水蒸气形成的?这天早晨,小明家室外的温度高还是室内的温度高?35. 蓬松的棉被盖起来很暖和,这是为什么?36. 假如你正在教室上课,突然发生了地震,正确的做法是什么?(至少写出两条)37. 我们在学习、运动等活动中都要用到脑,请你说说生活中有哪些脑保健措施?(至少写出两条)38. 雨后天晴,天空有时会出现彩虹。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制造“彩虹”?天门市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五年级科学试题(本卷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45分钟)注意事项:1.考生答题前,请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2.判断题、选择题的答案选出后,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先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3.非判断、选择题的答案请考生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上无效。4.请保持答题卡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上交。一、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共10分,每题1分。)1. 太阳是天然光源,电灯是人造光源。( )【答案】√【解析】【详解】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光源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太阳是天然光源,电灯是人们利用科学技术制造出来的光源,属于人造光源。【点睛】本题考查光源分类,注意区分。2. 热传导时,热总是从温度高处传到温度低处。( )【答案】√【解析】【详解】热可以从物体的某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也可以通过接触,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这种传热方式叫作热传导。热传导时,热总是从温度较高处传到温度较低处。3. 用冰块保鲜食物时,最好将冰块放在食物的下面。( )【答案】×【解析】【详解】空气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空气受冷后体积收缩,冷空气下降,所以用冰块保鲜食物时,最好将冰块放在食物的上面,空气遇冷后下降,保鲜效果更好。题目的说法不正确。4. 直立两面镜子,变换它们的夹角,夹角越小,镜子中物体的数量越多。( )【答案】√【解析】【详解】直立两面镜子,变换它们的夹角,观察镜子中物体的变化,我们会发现镜子中物体的数量与两面镜子间的夹角有关,夹角越小,成像越多,这是两面镜子互相映照产生的结果。5. 白光是一种单色光。( )【答案】×【解析】【详解】普通的白光如太阳光是由七种颜色组成的。阳光是由七种颜色的光组成的。它们是:红、橙、黄、绿、蓝、靛、紫。白光是一种混合光,可以分解为七种色光。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6. 人体各个皮肤的敏感性是没有变化的。( )【答案】×【解析】【详解】神经分布于人全身。从脑发出的脑神经,主要分布在人体的头部和内脏。从脊髓发出的脊神经,主要分布在人的躯干和四肢。分布在全身各处的神经对外界的刺激反应是有区别的,有的敏感些,有的迟钝些。神经越多的地方,皮肤的敏感性越强。所以人体各个皮肤的敏感性是不一样的。7. 平原是海拔高度在500米以上,地势相对平坦或有一定起伏的广阔地区。( )【答案】×【解析】【详解】地形包括高原、山地、盆地、丘陵、峡谷、平原等。地球表面有河流、海洋、山脉、高原等多种多样的地形地貌,地球表面是高低起伏、崎岖不平的。平原是地貌宽广平坦、起伏较小;丘陵是高低起伏、坡度较缓;盆地四周地势较高、中间低;平原的海拔高度较低。8. “眼见为实”告诉我们只要是眼睛看到的东西一定是对的。( )【答案】×【解析】【详解】眼睛、耳朵、鼻子、舌头、皮肤等,是人体重要的感觉器官,分布在这些器官里的神经将接受到的各种刺产生的信号传入大脑,人就有了感觉。 但是眼睛看到的东西不一定就是对的,在某些特殊条件下,我们对刺激的感觉与真实情况并不相同,这就是错觉。9. 开冰箱后会冒出“白汽”,这种现象与雾的形成过程相似。( )【答案】√【解析】【详解】水蒸气遇冷可以变成液态水这种现象叫凝结;开冰箱后会冒出“白汽”,这是水蒸气的凝结现象。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会结成许多小水滴或小冰晶。在自然界中,许许多多的小水滴漂浮在低高空中,形成了雾。所以开冰箱后会冒出“白汽”,这种现象与雾的形成过程相似。10. 工程实践活动的六个环节包括明确问题、前期研究、设计方案、制作模型、测试改进和展示交流。( )【答案】√【解析】【详解】现代科学研究的分支越来越细,一个人所掌握的知识、技能,很难满足一项工程的全部需要。因此,不同领域的工程师通力合作,才能使一项工程圆满完成。一个完整的工程活动过程包括明确问题、前期研究、设计方案、制作模型、测试改进和展示交流六个环节。二、选择题。(共20分,每题2分。)11. 同学们排成一列纵队时,如果队尾的同学只能看到前一名同学的后脑勺,就表示队伍站直了,这其中的科学原理是( )。A. 光沿直线传播 B. 光传播得很快C. 光向四面八方传播 D. 光可以反射【答案】A【解析】【详解】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传播途中遇到物体表面时,被反射回原来的物质中,光的传播方向改变,叫做光的反射;当光从一种物质斜射进入另一种物质时,会发生折射现象。同学们排成一列纵队时,如果队尾的学生只能看到前一位学生的后脑勺,就表示队伍站直了,这是因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队伍站直后,前面同学会被后面的同学阻挡。12. 小明准备洗脚,发现水温不够,妈妈告诉他再接一些热水倒进去,这实际应用到的传热方式叫( )。A. 辐射 B. 对流 C. 传导 D. 混合【答案】B【解析】【详解】热对流是气体或液体中温度不同的各部分之间发生相对位移时所引起的热量传递的过程。小明准备洗脚,发现水温不够,妈妈告诉他再接一些热水倒进去,这实际应用到的传热方式叫对流。13. 清晨起来,乐乐看到植物的叶子上有小水滴,这是地面附近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它们就是( )。A. 雨 B. 霜 C. 露 D. 雪【答案】C【解析】【详解】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一些现象:草叶上的小露珠、锅盖上的小水珠、水杯盖上的小水珠,他们的成因是凝结,凝结是气体遇冷而变成液体,温度越低,凝结速度越快。清晨起来,乐乐看到植物的叶子上有小水滴,这是地面附近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它们就是露。14. 下列现象中,不是由于地球外部运动引起的是( )。A. 火山 B. 风蚀景观 C. 海蚀拱桥 D. 溶洞【答案】A【解析】【详解】地表形态是内外力长期相互作用下不断地发展变化的结果,形式多种多样。地球表面的形态不断发生着变化,有的表现得很猛烈,如火山、地震、海啸等;有的表现的很缓慢,比如风力、水力对地表的侵蚀。BCD是由于地球外部运动引起的;火山是由于地球内部运动引起;A符合题意。15. 四周高、中部低的盆状地形是( )。A. 平原 B. 盆地 C. 山地 D. 丘陵【答案】B【解析】【详解】地球表面的地形分为:陆地地形、海底地形。 陆地地形包含: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五种基本类型。盆地是盆状地形,主要特征是四周高(山脉或其它山地隆起带)、中间低平。16. 下列属于人的本能反应的是( )。A. 听到上课铃声,马上跑回教室 B. 做错了事,马上道歉C. 手碰到仙人掌,马上缩了回去 D. 放学进家门,马上换拖鞋【答案】C【解析】【详解】有些时候,人体会在不受大脑控制的情况下做出非常迅速的反应。这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本能。 一般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手碰到仙人掌,马上缩了回去、眨眼反射、婴儿允吸等都是本能。学生听到上课铃声马上跑回教室、做错了事,马上道歉、 放学进家门,马上换拖鞋等都是经过不断的刺激后形成的条件反射,不属于本能反应。17.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所有的云都会产生降水 B. 冻雨是一种灾害性天气C. 雪是固体,不属于降水 D. 雨和雪都只会对人们有利【答案】B【解析】【详解】A.降水是指从大气中落到地面的液态或固态的水,主要有雨、雪、雹等。不是所有的云都会产生降水,只有当云中的小水滴或小冰晶越积越多,越来越大,大到上升气流托不住时,才会掉下来,从而产生降水;B.冻雨是由冰水混合物组成,是雨水与温度低于0℃的物体碰撞立即冻结的降水,是一种灾害性天气;C.降水是指从大气中落到地面的液态或固态的水,主要有雨、雪、雹等;D.雨、雪天气容易带来气象灾害,也给交通出行带来不便。18. 在制作潜望镜时,摆放镜子的斜口与纸盒底面成( )°夹角。A. 30 B. 45 C. 60 D. 90【答案】B【解析】【详解】潜望镜是光的反射原理的应用,用两块平面镜和三节纸筒可以做潜望镜。潜望镜之所以可以从下边看到上面,而且十分清楚,是因为两块平面镜互相平行,且都与水平方向成45度夹角。19. 一个人由于大脑受到撞击而产生了失忆现象,这说明大脑具有( )功能。A. 思考 B. 运动 C. 语言 D. 记忆【答案】D【解析】【详解】大脑有管理人的感觉、运动、说话、情绪、记忆、分析、推理等功能,所以被称为人体的司令部,负责“传达命令”。一个人由于大脑受到撞击而产生了失忆的现象,这说明大脑具有的功能是记忆。20. 如图所示,皮影戏展演时,光的传播路径是( )。A. 皮影人偶→幕布→人眼 B. 光源→幕布→皮影人偶C. 光源→皮影人偶→幕布→人眼 D. 人眼→皮影人偶→幕布→光源【答案】C【解析】【详解】光是沿直线传播的,不能穿过不透明物体而形成的较暗区域,这就是影子,影子产生离不开呈现影子的屏幕。因此,皮影戏表演时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光源发出的光照射到皮影人偶上产生影子,影子落在幕布上,进入人的眼睛。故C正确。三、填空题。(共20分,每空1分。)21. 光的三原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这三种色光相互混合,可以得到其他各种色光。【答案】 ①. 红 ②. 绿 ③. 蓝【解析】【详解】科学家发现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光可以合成其他颜色的光,但红、绿、蓝光不能通过其它颜色的光复合得到,故把红、绿、蓝三种颜色叫光的三原色。22. 像太阳、篝火这样直接向周围发射热的方式叫作______。【答案】热辐射【解析】【详解】太阳与地球之间有很大一部分空间没有任何物质,但是太阳仍然能够将热传递给地球。像太阳、篝火这样直接向周围发射热的方式,叫作热辐射。23. 光线照射到物体表面后会折返,这种现象叫作( )。【答案】光的反射【解析】【详解】光是沿直线传播,光在传播途中遇到两种不同介质的分界面时,会发生反射。因此,光线照射到物体表面后会折返,这种现象叫作光的反射。24. 神经系统由________、________和周围神经共同组成。【答案】 ①. 脑 ②. 脊髓【解析】【详解】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25. 地球内部结构从外到内分别为______、______和______。【答案】 ①. 地壳 ②. 地幔 ③. 地核【解析】【详解】地球内部结构是指地球内部的分层结构。地球表面薄薄的一层是地壳,它主要由各种岩石组成;把地球的中心部分叫做地核;把地壳和地核之间的部分叫做地幔,所以地球的构造由外而内可分为:地壳、地幔、地核。26. 地壳主要由岩浆岩、( )、( )三大类岩石构成。【答案】 ①. 沉积岩 ②. 变质岩【解析】【详解】岩石组成地球的外壳,有些岩石裸露在空气中,更多的岩石被水或泥沙、土壤覆盖,岩石通常是由一种或几种矿物组成的。地质学家根据岩石的形成方式,将岩石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类。27. 在二十四节气中,有一个节气含有天气渐冷、初霜出现的意思,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它叫_________。【答案】霜降【解析】【详解】四季更替与地球公转有关。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根据经验,把四季分成了24节气,并编写了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一般在10月23日或24日,含有天气渐冷、初霜出现的意思,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意味着冬天即将开始,这个节气是霜降。28. 人的左右脑是有分工的,_________偏重于数学、语言和书写等功能,_________偏重于音乐、绘画、情感等功能。【答案】 ①. 左脑 ②. 右脑【解析】【详解】大脑对人体的管理,是一种交叉的关系,即大脑左半球控制右侧身体的运动,大脑右半球控制左侧身体的运动。人的大脑中,左脑偏重于管理语言等功能,如数学、逻辑、语言、书写;右脑则偏重于管理空间概念等功能,如音乐、绘画、情感、技艺等。29. 铁、塑料、铜、木头四种材料中,属于热的良导体的有___________,属于热的不良导体的有____________。我们一般选用导热性能________(填“好”或“差”)的材料作为保温材料。【答案】 ①. 铁、铜 ②. 塑料、木头 ③. 好【解析】【详解】不同的物体传导热的本领是不同的。善于传热的物质叫做热的良导体,吸热快,散热也快;不善于传热的物质叫做热的不良导体,吸热慢,散热也慢。铁、铜是热的良导体,塑料、木头是热的不良导体,我们一般选用导热性能好的材料作为保温材料。四、操作题。(共13分)30. 我会排序:奇思在路口准备过马路时,看到红灯亮起,便止步等待,信号是如何传递的? 请填写出正确的传递顺序。(只填序号) ①奇思停下脚步②传入神经将视觉信号传递给大脑③传出神经将停止信号从脊髓传递给腿脚④大脑发出“停止”指令并传递给脊髓⑤眼睛看到红灯亮起正确的顺序应该是________。【答案】⑤②④③①【解析】【详解】站在路口准备过马路时,看到红灯亮起,便止步等待。在此过程中,我们的眼睛首先看到红灯亮起,然后传入神经将视觉信号传递给大脑,再大脑发出“停止”的指令并传递给脊髓,再由传出神经将停止信号从脊髓传递给腿脚,最后停下脚步。31.我会连线。(8分)31. 请将下列天气现象与之对应的成因用线连接起来。①云 水蒸气遇冷凝结形成的,距离地表比较近②雾 水蒸气遇冷凝结形成的,距离地表比较远③雨 气温很低时,云层中的小冰晶降落所致④雪 云层中的小水点降落或是小冰晶在降落过程中融化形成【答案】如图:【解析】【详解】云、雾、雨、露、霜、雪都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的,云、雾、雨、露、霜、雪、冰是大自然中水的多姿多彩的化身,是由于水在不同的环境温度条件下形成的,它们使大自然更加丰富多彩。地球上的水在太阳的照射下,不断地从水面、陆地和植物表面蒸发,变成水蒸气升到空中。在低空遇冷就会形成雾;在高空遇冷就会变成小水滴或小冰晶,当达到一定数量时便形成云。降水是云中的水分以液态或固态的形式降落到地面的现象。它包括雨、雪、雨夹雪、米雪、霜、冰雹、冰粒和冰针等降水形式。雨是液态、雪是固态,都是水。如果高空的温度在0℃以上便以雨的形式降回地面,高空的温度在0℃以下,云层中的小水滴降落形成雪,物理变化是凝华,雪是是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雨是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五、实验分析题。(共15分)32. 人造雾。实验步骤:1.往量筒内倒入适量温水,放入点燃的线香。2.移走线香,用冰袋完全封住量筒口,观察量筒内的现象。3.用冷水代替温水,重复步骤1、2,再观察量筒内的现象。(1)放入点燃的线香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为什么要在量筒中倒温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用冰袋的目的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用冷水代替温水后,最筒中会出现什么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①. 增加空气中漂浮的固体微粒。 ②. 往量筒中倒温水,温水上方的水蒸气适量,不会快速形成雾,便于观察。 ③. 为了创设一个低温环境,这样水蒸气遇冷会迅速凝结成小水滴,从而形成雾。 ④. 量桶中的水蒸气很少,造雾效果不明显。【解析】【分析】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许多小水滴或小冰晶,它们漂浮在高空就是云,接近地表就是雾。根据对水的三态变化的认识,雾是水蒸气在低空凝结形成的,接触地面。【详解】(1)根据题干可知,放入点燃的线香的目的是为了增加空气中漂浮的固体颗粒。(2)温水可以产生水蒸气,而且水蒸气没有那么多,所以在量筒中倒入温水,可以控制温水上方的水蒸气数量,慢慢形成雾,便于观察。(3)冰袋的温度比较低,所以用冰袋的目的是创设低温,使水蒸气遇冷迅速凝结成小水滴,形成雾。(4)倒入冷水,量筒内产生的水蒸气较少,水蒸气遇冷凝结成许多小水滴的过程较慢,形成雾的过程较长而且不明显。33. 小组探究设计保温杯,他们需要在完全相同的金属杯外面包装一种材料,下列是他们的三种方案。A.外面用泡沫塑料进行包装B.外面用棉花进行包装C.外面用铝箔片进行包装(1)在设计的保温杯内装入同样多的冰,最先融化的是方案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2)设计的实验比较保温效果,需要保证加入的热水水温和水量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3)盖上杯盖后,为什么保温杯保温效果变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①. C ②. 铝箔片属于热的良导体 ③. 相同 ④. 一段时间后测量温度,温度下降慢说明保温效果好;减少了热对流,所以保温效果变好【解析】【详解】(1)不同物体传导热的本领是不同的,人们把善于传导热的物体叫做热的良导体,把不善于传导热的物体叫做热的不良导体。泡沫塑料、棉花都是热的不良导体,铝箔片是热的良导体。在设计的保温杯内装入同样多的冰,最先融化的是方案C用铝箔片包装,因为铝箔片是热的良导体,热传递较快。(2)设计的实验比较保温效果,需要保证加入的热水水温和水量相同。(3)盖上杯盖后,保温杯保温效果变好,这是因为杯盖能够阻止杯口的空气以对流的方式带走杯内水的热量。六、简答题。(共22分)34. 冬天的早晨,小明发现紧闭的玻璃窗内侧有很多小水珠。这些小水珠是室内水蒸气形成的还是室外水蒸气形成的?这天早晨,小明家室外的温度高还是室内的温度高?【答案】这些小水珠是室内水蒸气形成的。这天早晨,小明家室内的温度高。【解析】【详解】水蒸气遇冷可以变成液态水这种现象叫凝结。冬天的早晨,小明发现紧闭的玻璃窗内侧有很多小水珠。这些小水珠是室内水蒸气形成的。由此可推断这天早晨,小明家室内的温度高,室内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窗会凝结成小水珠。35. 蓬松的棉被盖起来很暖和,这是为什么?【答案】棉花隔绝空气流动,棉花和空气都是热的不良导体,具有保暖作用。【解析】【详解】不同的材料导热能力不同。一般金属制品都是热的良导体,导热能力强;木头、塑料等是热的不良导体,导热能力差。蓬松的棉被盖起来很暖和,是因为棉花隔绝空气流动,棉花和空气都是热的不良导体,具有保暖作用。36. 假如你正在教室上课,突然发生了地震,正确的做法是什么?(至少写出两条)【答案】①迅速躲到课桌下面,双手保护头部,听教师指挥。②在老师的统一指挥下,护头、擦墙边有秩序地迅速撤离教室,到开阔的地方避震,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危险物。【解析】【详解】大地震发生时,地震造成的建筑物瞬间坍塌是引起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当地震突然来临时,采取正确的避险方法,可以避免不必要的伤亡。正在上课的学生应双手抱头迅速躲在课桌下、讲台旁,听从老师的指挥迅速有秩序的撤离到操场等开阔地方,同时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37. 我们在学习、运动等活动中都要用到脑,请你说说生活中有哪些脑保健措施?(至少写出两条)【答案】合理膳食,坚持运动,保证充足的睡眠,保持情绪的稳定,科学用脑,平时注意保护大脑,尤其在运动中。【解析】【详解】大脑是人体重要的器官之一,我们要注意保护大脑,要做到合理膳食,坚持运动,保证充足的睡眠,保持情绪的稳定,科学用脑,平时注意保护大脑,尤其在运动中。38. 雨后天晴,天空有时会出现彩虹。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制造“彩虹”?【答案】用镜子制造“彩虹”的方法:1.在一盆水中斜放一面镜子,水盆前放一张白卡纸。2.让镜子朝向太阳,调整镜子的角度,使光反射到白卡纸上,直到看见 彩虹”。【解析】【详解】用镜子制造“彩虹”的方法:1.在一盆水中斜放一面镜子,水盆前放一张白卡纸。2.让镜子朝向太阳,调整镜子的角度,使光反射到白卡纸上,直到看见 彩虹”。用水雾制造“彩虹”的方法:在晴朗无风的天气里,背对着太阳,用喷雾器向空中喷水雾,观察在水雾中出现的彩虹。用三棱镜制造“彩虹”的方法:1.手持三棱镜,让阳光能照射到三棱镜上。2.调整三棱镜的角度,使透过三棱镜的阳光投射到地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3-2024学年湖北省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天门市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原卷版).docx 2023-2024学年湖北省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天门市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