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学习单学习目标:1.正确读写诗中生字。2.朗诵并默写《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3.能说出诗句描绘的情景,体会古诗表达的情感。学习重点难点: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诗句,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体会古诗表达的情感。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我会认( ) ( ) ( ) ( ) ( )昼 夜 耕 耘 供 认 稚 气 涟 漪2.我会写zhòu结构: 结构 部首:( )组词:( ) ( ) ( )造句:yún结构: 结构 部首:( )组词:( ) ( ) ( )造句:xiǎo结构: 结构 部首:( )组词:( ) ( ) ( )造句:3.多音字4. 解词义(1)有感而发、随事吟咏的诗篇。 ( )(2)在田间除草。( )(3)把麻搓成线。( )(4)不懂。( )(5)从事。( )(6)靠近。( )二、合作探究1.初读感知(朗读点拨:边读边想象诗中描绘的农家夏忙时的情景,体会诗歌的感情。前两句语速稍快,表现出乡村耕种劳作的繁忙景象;后两句语速稍缓,读“学种瓜”时语调微微上扬,表现出乡村孩子的天真。)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宋】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2.借助注释,理解诗中每句话的意思。(1)“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诗意:这两句写农家夏忙时( )的劳动场面,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 )品质的赞扬。“昼”“夜”“儿”“女”等词,从( )、( )的角度表现出农家耕织的场景:不分日夜,不分男女,村庄上下,一片繁忙。(2)“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诗意:这两句写农家夏忙时( )的活动场面,表达了诗人对乡村儿童( )的品质的赞赏。“未解”“也”“学”等词让人想象到儿童学种瓜时( )、( )的样子,表现出乡村儿童的( )、( )。3. 思考讨论:(1)除了“耘田”“绩麻”,农人们还会干什么?(2)古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表现了怎样的主题?(3)如果根据这首诗作画,画中应该画些什么?请你给这幅画起一个名字吧!(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5)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来表达诗人的感情?(6)诗中最后一句写儿童“也傍桑阴学种瓜”的细节,意在表现什么?4.主旨提炼:本诗描写了乡村农人白天除草、晚上搓麻绳,就连儿童也学着大人的样子种瓜的情景,展现了农家夏忙时热闹的劳动场面,塑造了农村儿童( )、( )、( )的形象,流露出诗人对劳动人民的( )、对农村儿童的( )之情。三、展示交流1.各小组依次推举发言人汇报小组成果。(选择最优的发言人为小组加分吧)2.认真倾听其他同学发言,时刻准备为本组补充发言,或对其他组的发 言进行评价。四、训练反馈1. 填空《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中描写的是( )季的( )生活。其中“( ),( )”两句体现了农村男耕女织的忙碌生活;“( ),( ) ”两句写出了儿童爱劳动的情景。2. 范成大,南宋诗人,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四大家”,晚年作《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描绘了农村风光和民生疾苦。你能写出一首范成大的古诗吗?3. 根据古诗内容,展开想象,改写成短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