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设备基础》(高教版)模块三 换热器 课件(共23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化工设备基础》(高教版)模块三 换热器 课件(共23张PPT)

资源简介

(共22张PPT)
模块三 换热器
工厂中换热器区图片
项目一 管式换热器
管式换热器是工厂中常见的换热器,主要的任务是为各工序提供适宜的温度条件,各岗位操作人员要熟悉换热器的操作,不仅要熟悉开停车和正常操作的方法,而且要了解各类型管式换热器的结构特点及应用场合。
知识点一 工业上换热方式
工业上常见换热方式有三种,分别是:间壁式换热、直接混合式换热、蓄热式换热。
间壁式换热
1、间壁式换热
冷热流体不直接接触,传热时由高温流体传给壁面,壁面再传给冷流体。这是工厂中应用最广的方法。
2、直接混合式换热
冷热流体直接接触。像凉水塔、喷淋式冷却塔等。
3、蓄热式换热
通常在蓄热器中进行。这种方法效率很高,但会出现两股流体混合,因此使用不多。
直接混合式换热
蓄热式换热
知识点二 管式换热器
一、管式换热器的种类
1、列管式换热器
列管式换热器是最典型的间壁式换热器,具有坚固、处理能力大,传热效果好,结构简单,适用性强等特点,在工厂中应用最为广泛,尤其是在高温、高压、大装之中使用广泛。折流板可以增加流体的扰动作用。
图3-1 列管式换热器
2、套管式换热器
由两种直径不同的同心直管焊接而成,具有结构简单,耐高压,传热效果好等特点。传热面积可根据工艺需要增减,流体严格逆流流动。但易发生泄露,占地面积大,可用在传热面积不大,但要求传热效果好的场合。
3、蛇管式换热器
由盘成螺旋形或其它形状的直管,可分为喷淋式和沉浸式两种,具有结构简单,便于防腐,能承受高压,换热效果差等特点。
喷淋换热器
二、列管式换热器
在列管式换热器中,由于冷热流体温度不同,导致管程和壳程热膨胀程度不同,当温差很大时,可能引起管子变形,甚至断裂,造成内部泄露,从管板中松脱,严重时可能毁掉换热器,因此当壳体和管体温差达到50℃时,要进行热补偿。
常采用的热补偿措施有:补偿圈、浮头补偿、U形管补偿。
1、固定管板式换热器
结构:管束两端的管板和壳体焊接成一体。
使用范围:由于没有热补偿,仅使用于流体温差不大,不易结垢的物料。
使用范围:由于没有热补偿,仅使用于流体温差不大,不易结垢的物料。
图3-5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
2、具有补偿圈的固定管板式换热器
结构:与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相类似,在壳体合适位置加一补偿圈(又称膨胀节)。
使用范围:温度差小于60-70K,壳体压力小于0.6MPa。
优缺点:结构简单,造价低廉,能解决热补偿问题,但壳程清洗困难。
图3-5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
3、浮头式列管换热器
结构:两端管板有一端不与壳体相连,连接在一个可以沿着管长方向自由移动的封头
上,这个封头称为浮头。浮头能在壳盖里边自由移动,可解决热补偿问题。
图3-6 浮头式列管换热器
使用范围:温差较大(70-120K)的场合。应用较为广泛。
优缺点:管束可以从壳体中抽出来,便于清洗和检修,但结构比较复杂,金属耗量多,造价较高。
4、U形管式列管换热器
结构:换热器内每一根管子都弯成U形,固定在同一管板上。当管子受热或冷却时,每根管子均可自由膨胀。
图3-7 U形管式列管换热器
使用范围:高温高压情况。
优缺点:结构简单,质量轻,但管程清洗困难,管程隔板利用率差。
项目二 板式换热器
板式换热器早期用于食品行业,50年代推广到化工行业中,近几年来发展迅速使用范围越来越广。
1、平板式换热器
结构:由传热板片、垫片、压紧装置组成。
图3-8 平板式换热器
换热原理图
优点:传热系数大,结构紧凑,操作灵活,单位体积内换热面积大可根据需要调节板片数,安装检修方便。
缺点:操作压强小,操作温度不能太高,板间距小,处理量小。
应用:适用于介质压力和温差较小的场合。
2、螺旋板式换热器
结构:由两平行的薄钢板卷制而成,中心设有中心隔板,使两个螺旋通道隔开。两流体必须逆流流动。
图3-9螺旋板式换热器
优点:结构紧凑,传热系数大,平均温度差大,传热效率高;不易堵塞,不易结垢,成本较低。
缺点:维修比较困难,流体阻力大,操作压强温度不能太高。
应用:适用于粘性流体或含有固体颗粒的悬浮液的换热。
3、板翅式换热器
结构:主要由平隔板和各种形式的翅片组装而成,翅片一般安装在管外,增大传热面积 。
图3-10 板翅式换热器
优点:轻巧紧凑,传热面积大,热导率高,结构牢固,适应性强。
缺点:制造工艺复杂,焊接要求高;流道小,易堵塞,检修清洗困难。
应用:用于冷凝和蒸发,特别适用于低温和超低温操作。
小结
换热设备是为工厂中各工序提供适宜的温度,常用的换热设备是间壁式换热器。间壁式换热器分为列管式换热器和板面式换热器,要求掌握列管式换热器和板面式换热器的类型、结构、优缺点及应用场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