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考前第19天1.近年来禽流感等传染病流行,向人类发出了新的挑战。下列有关传染病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传染病有传染性、流行性的特点B.病毒是传染源C.积极研制疫苗,进行预防接种是预防传染病的有效措施D.传染病的流行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环节【答案】B【详解】A.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或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流行性,正确。B.引起传染病的细菌或病毒等是病原体,传染源是指能够传播疾病的人或动物,错误。C.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其中研制疫苗,进行预防接种属于保护易感人群,是预防传染病的有效措施,正确。D.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正确。故选B。2.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运动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及t1、t2时各物质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B.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C.该反应中,乙、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7:5 D.该反应中,甲、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4【答案】D【详解】A、反应过程中,甲和丁的质量减小,是反应物,乙的质量增加,是生成物,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该选项说法正确;B、丙在反应前后的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既不是催化剂,也不是反应物和生成物,该选项说法正确;C、该反应中,乙、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32-4):(24-4)=7:5,该选项说法正确;D、该反应中,甲、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6-8):(32-4)=2:7,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D。3.如图为物质、元素及构成微粒的相互关系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a为分子,b为元素,c为离子B.由图可知,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C.原子得到电子可形成阴离子,原子失去电子可形成阳离子D.不同种元素的两种离子,质子数一定不相同,电子数也一定不相同【答案】D【详解】A.原子构成分子,原子通过得到或失去电子转化成离子,质子数相同的原子总称为元素, a为分子,b为元素,c为离子,选项正确;B. 由图可知,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选项正确;C.带正电的离子叫阳离子,带负电的离子叫阴离子, 原子得到电子可形成阴离子,原子失去电子可形成阳离子,选项正确;D. 不同种元素的两种离子,质子数一定不相同,电子数可能相同,如钠离子和镁离子的质子数分别是11、12,而电子数都是10,选项错误。故选D。4.某实验室的废液中,可能含有FeCl3、NaCl、Na2SO4、Na2CO3、Ba(NO3)2中的一种或多种。某同学发现该废液样品为无色溶液,为进一步确定废液的成分,取样进行如下实验:根据以上实验现象分析,可以得出原废液中( )A.可能存在Na2SO4 B.可能存在NaCl C.可能存在FeCl3 D.一定存在Ba(NO3)2【答案】B【详解】废液为无色,则一定不含溶液呈黄色的氯化铁,废液中加足量氯化钡产生白色沉淀,白色沉淀加盐酸有无色气体产生,且仍有白色沉淀,则说明含有硫酸钠和碳酸钠,因硫酸钠和碳酸钠不能与硝酸钡共存,则一定不含硝酸钡,氯化钠可能含有。故答案为:B。5.如图,电源电压18 V且保持不变,电流表接“0~0.6 A”量程,电压表接“0~15 V”量程,灯泡上标有“6 V ,3 W”字样,灯丝电阻保持恒定不变,要求两电表示数均不超过量程,灯泡两端电压不能超过额定电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时,两电表的示数都将变大B.当电流表示数为0.4A时,电压表示数为12VC.该电路的最大功率是10.8WD.滑动变阻器允许调节的范围是24欧~60欧【答案】D【详解】由电路图可知,灯泡L与滑动变阻器R0串联,电压表测R0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时,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小,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小,由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大,即电流表的示数变大,由U=IR可知,灯泡两端的电压变大,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变小,即电压表的示数变小,故A错误;由P=UI可得,灯泡的额定电流:,由可得,灯泡的电阻:,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且灯泡的额定电流为0.5A,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所以,电路中的最大电流为0.5A,此时电路中的总电阻:,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所以,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最小阻值:R滑小=R﹣RL=36Ω﹣12Ω=24Ω,电路消耗的最大功率:P大=UI大=18V×0.5A=9W,故C错误;当电压表的示数最大为15V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此时灯泡两端的电压:UL′=U﹣U滑大=18V﹣15V=3V,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即,解得:R滑大=60Ω,所以,滑动变阻器允许调节的范围是24Ω~60Ω,故D正确;当电流表示数为0.4A时,灯泡两端的电压:UL″=IRL=0.4A×12Ω=4.8V,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电压表的示数:U滑=U﹣UL″=18V﹣4.8V=13.2V,故B错误。6.如图是一种“闯红灯违规证据模拟器”的工作原理图,光控开关接收到红光时会自动闭合,压敏电阻若同时受到车的压力,其阻值变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磁铁的磁性因线圈中电流的增大而减弱B.当线圈电流增大到一定值时,电控照相机工作C.当司机闯红灯时,指示灯和电控照相机同时工作 D.当线圈电流增大到一定值时,指示灯工作【答案】B【详解】A.电磁铁的磁性因线圈中电流的增大而是增大的,故A错误;B.当线圈电流增大到一定值时,电磁铁对衔铁产生了足够的引力,接通触点2,电控照相机工作,故B正确;C.当司机闯红灯时,指示灯不工作,电控照相机工作,故C错误;D.当线圈电流增大到一定值时,指示灯不工作,电控照相机工作,故D错误。故选B。7.(多选)如图甲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R1是定值电阻,R2由三段材料不同、横截面积相同的均匀直导体EF、FG、GH连接而成,其中一段是铜导体,其电阻可忽略不计,另两段导体的阻值与自身长成正比,P是与R2良好接触并能移动的滑动触头,闭合开关S将P从H端移到E端时,电流表示数I与P向左移动距离x之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已知R1=10Ω,则( )A.EF导体每1cm的电阻为2ΩB.GH导体的电阻为5ΩC.当电流表示数为0.5A时,x的值为31cmD.P位于x=0cm及x=23cm两处时,R2消耗的功率不相等【答案】CD【详解】当滑片位于E端时,仅R1接入电路,电路中的电流最大,由图象可知,最大电流为0.6A,由欧姆定律可得,电源的电压当滑片位于H端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由图象可知,电路中的电流最小为0.2A,则电路中的总电阻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所以,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由于滑片P从H端向E端移动,由图象的拐点可知,,中间一段电流无变化,故FG是铜导线,由图象可知,当滑片P位于F点时,电路中的电流I=0.4A,则总电阻则EF段的总电阻A.EF导体每1cm的电阻为故A不符合题意;B.GH导体的电阻故B不符合题意;C.当电流表示数为0.5A时,电路中的总电阻此时R2接入电路中电阻长度为则故C正确;D.当x=0cm时,R2消耗的功率为当x=23cm时,电路中的电流I=0.4A,R2=5Ω,则R2消耗的功率D正确。故选CD。8.小新在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过程中,出现以下情形。其中描述正确的是( )A.甲图在换用高倍镜后,调节②来找清晰的物像B.乙图清晰物像的视野中,观察到细胞数目比较多的是②C.丙图物像要移到视野中央,应将载玻片往右下方移动D.丁图中黑色的圆圈是洋葱细胞【答案】C【详解】A.低倍镜换高倍镜后,只需转动甲图中①细准焦螺旋,物像就更加清晰了,A错误。B.乙图中,②表示的物镜镜头长,放大倍数大,看到的细胞数量少,B错误。C.丙图物像在右下方,在观察物像时,物像移动的方向与标本移动的方向是相反的,所以把视野中右下方的物像移动正中央的话,玻片标本应往右下方移动,C正确。D.丁图中黑色的圆圈是气泡,由于盖盖玻片时操作不规范造成的,D错误。故选C。9.Ⅰ.锶元素的粒子结构示意图和在元素周期表中显示的信息如下图所示。 (1)锶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 (2)相对原子质量为 ; (3)锶元素属于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4)图2所表示的粒子的化学符号是 。 (5)Ⅱ.CaCl2溶液和NaHCO3溶液反应生成CaCO3沉淀。为表示这个反应写出了下列两个反应方程式:CaCl2+NaHCO3=CaCO3↓+NaCl+HCl ……①CaCl2+2NaHCO3=CaCO3↓+2NaCl+CO2↑+H2O……②你认为哪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不合理,简述理由 。(6)已知难溶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成更难溶的物质。将白色Mg(OH)2加到FeCl3溶液中有红棕色沉淀生成。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简述理由 。【答案】 38 87.62 金属 Sr2+ 第一个化学方程式不合理,因为CaCO3将与HCl反应 题中告诉我们难溶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更难溶的物质,则白色Mg(OH)2加到FeCl3溶液中有红棕色沉淀生成,是因为Fe(OH)3比Mg(OH)2更难溶,其反应为3Mg(OH)2+2FeCl3 =3MgCl2+2Fe(OH)3↓【详解】(1)由锶元素的粒子结构示意图和规律“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可知,则锶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8;(2)根据在元素周期表中显示的信息,可知相对原子质量87.62;(3)由锶元素的粒子结构示意图,可知其最外层电子数为2,符合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小于4的特点,可推测元素种类为金属元素;也可根据汉语名称“银”,带“车”,故推(4)图2所表示的粒子为锶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所得的结构,根据失去的电子数为2,可知带2个正电荷,根据在元素周期表中显示的信息,可知其元素符号为Sr,故可书写粒子符号为Sr2+;(5)反应①不合适,因为CaCO3将与HCl反应;(6)题中告诉我们难溶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成更难溶的物质,则白色Mg(OH)2加到FeCl3溶液中有红棕色沉淀生成,是因为Fe(OH)3比Mg(OH)2更难溶,反应为3Mg(OH)2+2FeCl3 =3MgCl2+2Fe(OH)3↓。10.哑铃是我们都很熟悉的运动器材,因其操作简单、经济实惠、实用而受到广大健身爱好者的喜爱。如图所示为我们在使用哑铃时,上臂完成托举的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若把举哑铃时的上臂看做一个杠杆,则此杠杆是 (填“省力”或“费力”或“等臂”)杠杆。(2)在上举的过程中,阻力臂逐渐 (填“增大”或“减小”或“不变”)。【答案】 费力 减小【详解】(1)[1]由于支点在C点,做出杠杆所受的力及对应的力臂,由下图知道,动力臂小于阻力臂,由杠杆平衡条件知道,动力大于阻力,所以,为费力杠杆。(2)[2]由图知道,在上举的过程中,阻力臂逐渐减小。11.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一份固体样品进行了探究。通过实验已确定该样品由氧化铁和铁粉混合而成。他们称取了13.6g固体样品,用图甲所示的装置继续实验,测定的部分数据如图乙所示。请计算:(1)在加热固体样品前,先通一会儿一氧化碳,其目的是 。(2)固体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是 克;(3)在上述反应后的固体中加入10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求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0.1%) (写出具体解题过程)【答案】 排尽试管内的空气,防止爆炸 8 22.9%【详解】(1)在加热固体样品前,先通一会儿一氧化碳,其目的是:排尽试管内的空气,防止爆炸。(2)据图1可知,铁粉的总质量为11.2g,所以固体样品中氧元素的质量是13.6g-11.2g=2.4g。设固体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为x,则;解得:x=8g;(3)设生成的FeCl2和H2质量分别为x、y,;;解得:x=25.4g,y=0.4g;则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2. 第19届亚运会将于2022年9月10日(中秋节)在杭州开幕。如图a是地球绕日公转示意图,这天地球位置最接近图a中的 ,当晚的月相最接近于图b中的 (选填字母)。【答案】 丙 D【详解】地球公转到甲时,太阳直射在赤道,是北半球春分日,时间为3月21日前后;地球公转到乙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上,是北半球夏至日,时间为6月22日前后;地球公转到丙时,太阳直射在赤道,是北半球秋分日,时间是9月23日前后;地球公转到丁时,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是北半球冬至日,时间为12月22日前后。9月10日最接近9月23日,即最接近图中的丙。A月相是新月,时间是农历初一;B月相是上弦月,时间是农历初七、初八;D月相是满月,时间是农历十五、十六;C月相是下弦月,时间是农历二十二、二十三。中秋节是农历八月十五,应该为满月,即D。13.如图甲为测定光合作用速度的装置,在密封的试管内放一新鲜绿叶和二氧化碳缓冲液(保持CO2含量一定),试管内气体体积的变化可根据毛细玻璃刻度管内红色液滴移动距离测得。在不同强度的光照条件下,测得的气体体积如图乙所示。(1)标记实验开始时毛细玻璃刻度管中液滴所在位置。实验时,当光照强度由0渐变为2.5千勒克斯时(不同光照强度照射的时间均等),液滴所在位置应在实验初始标记位置的 处;试管内体积发生变化的气体是 。(2)若此时图甲植物光照强度为15千勒克斯,则1小时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体积为 毫升。(3)为防止无关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本实验还应设置对照组实验,对照组实验装置与实验组装置的区别是 。【答案】 左侧 氧气 200 将新鲜绿叶改为经消毒的落叶【详解】(1)当光照强度由0渐变为2.5千勒克斯时,呼吸作用速率大于光合作用速率,导致甲中氧气量减少,因此液滴左移。试管内气体发生变化是叶片呼吸作用消耗的O2大于光合作用释放的O2。(2)若此时图甲植物光照强度为15千勒克斯,1小时光合作用氧气的产生量为总光合作用产生量,等于净光合作用产生量与呼吸作用消耗量之和即200毫升。(3)根据设计实验的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可知对照组应为经消毒的落叶。14.大课间活动,男女同学分组进行篮球投篮比赛,小明发现男、女组的篮球落地后都会反弹,但反弹的高度却不同.篮球由静止开始下落,反弹的高度与哪些因素有关呢?三人行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们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不同猜想。猜想l:篮球反弹的高度可能与篮球的型号有关猜想2:篮球反弹的高度可能与下落的高度有关猜想3:篮球反弹的高度可能与地面的材料有关于是,小组同学们用两只充气的#7(标准男子)、#6(标准女子)篮球及刻度尺,在水泥地面和木质地板上进行了实验.通过实验得到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请你参与到研究性学习小组中,一起完成下列问题。实验序号 球的型号 下落高度/cm 地面材料 反弹高度/cm1 #7 120 木质 802 #7 120 水泥 903 #7 150 水泥 1104 #6 120 木质 80(1)要验证猜想2,需要选用实验序号为 两组数据进行分析。(2) 分析四组实验数据,得到的结论是:篮球反弹的高度与下落高度和 有关,与 无关。【答案】 2、3 地面材料 球的型号【详解】(1)[1]要探究篮球反弹的高度与下落高度的关系,就要保证地面材料和篮球型号相同,让下落高度不同,2和3符合题意。(2)[2]通过分析1和2可知,在篮球型号、下落高度一定时,地面材料不同,篮球的反弹高度是不同的,说明篮球的反弹高度与地面材料有关。通过分析2和3可知,在篮球型号、地面材料一定时,下落高度越大,篮球的反弹高度越大,说明篮球的反弹高度与下落高度有关。[3]通过分析1和4可知,在地面材料、下落高度一定时,篮球型号不同,篮球的反弹高度是相同的,说明篮球的反弹高度与篮球型号无关。由以上分析可得:篮球反弹的高度与下落高度和地面材料有关,与球的型号无关。15.在比较不同物质吸热升温情况的实验中:(1)小丽和小明用一套器材做加热水和煤油的实验,如图甲所示。在组装器材时应先调节 (A/B)的高度,调节它的高度是为了 。(2)组装好器材,他们先后在同一个烧杯中称出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分别加热相同的时间,比较水和煤油 ,得出结论。(3)在对实验进行反思时,他们认为原方案有需要两次加热耗时长等缺点,因此改进方案并设计了图乙所示的装置,与原方案相比,该方案除克服了上述缺点外还具有的优点是 。(答出一个即可)【答案】 A 使酒精灯的外焰正好能给烧杯加热 升高的温度 该方案避免两次加热,用同一热源加热确保在相等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等【详解】(1)[1][2]组装实验仪器时,应根据酒精灯及其火焰的高度先固定图中的A部分,使酒精灯的外焰正好能给烧杯加热,然后再固定图中的B部分,这样可以避免重复调整。(2)[3]在同一个烧杯中称出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分别加热相同的时间,使水和煤油吸收相同的热量,比较水和煤油升高的温度,得出结论。(3)[4]由图乙所示实验可知,实验用同一烧杯用“水浴法”对水与煤油同时加热,该方案避免两次加热,用同一热源加热确保在相等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等。16.菠萝酸甜多汁,可口开胃,是很受欢迎的一种热带水果。菠萝果肉中的菠萝蛋白酶能分解口腔黏膜和舌头表面的蛋白质,引起口腔麻木刺痛。若菠萝用盐水浸泡后再食用,不适感会减轻。小新猜测可能是盐水影响了菠萝蛋白酶的活性。为研究盐水对菠萝蛋白酶活性的影响,小新取6支相同的试管,编号1-6,各加入5mL鲜榨的菠萝汁,再按下表分别添加物质,置于37oC的温水中保温。20分钟后测定蛋白酶活性,并计算其相对活性。数据如下:编号 1 2 3 4 5 6试管中所添加的物质 5mL清水 5mL1%溶液 5mL3%溶液 5mL5%溶液 5mL7%溶液 5mL9%溶液蛋白酶相对活性 100% 88% 69% 94% 83% 80%(1)设置试管1的目的是 ;(2)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3)因为酶的活性与 有关,小科认为菠萝用热水浸泡后食用、不适感也可能减轻。【答案】 对照 盐水会影响菠萝蛋白酶的活性(合理即可) 温度【分析】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详解】(1)为了形成对照,表格中1号试管是5mL清水,2号试管是5mL1%NaCl溶液,3号试管是5mL 3%NaCl溶液,4号试管是5mL5%NaCl溶液,5号试管是5mL7%NaCl溶液,6号试管是5mL 9%NaCl溶液,2号试管分别与2、3、4、5、6号形成5组对照。(2)从实验数据中知,1号试管是5mL清水其中蛋白酶相对活性是100%,而其他试管中可以看到蛋白酶相对活性有降低,可以得到的结论是:盐水会影响菠萝蛋白酶的活性。(3)因为消化酶具有生物活性,其受外部环境(温度、湿度、酸碱度)影响很大,小科认为菠萝用热水浸泡后食用,不适感也可能减轻。【点睛】熟记各类消化酶的功能是解题关键。酶是一种特殊的蛋白质,是一种生物催化剂,它具有专一性、高效性,其催化效率受温度和酸碱度的影响。17.如图所示,木板和木板上的人通过滑轮组静止于空中,已知滑轮A的质量mA和滑轮B的质量mB均为5千克,木板质量M=10千克,人的质量m=30千克,不计摩擦与空气作用力。(1)若人拉动绳子使木板上升,属于动滑轮的是 (填滑轮A或滑轮B)。 (2)图中的人受到的力有 个。 (3)当滑轮组静止于空中,图中各个滑轮两侧的细绳(不计质量)均处于竖直状态,求此时人拉绳的力为多大。 (g=10牛/千克)【答案】 滑轮B 3 87.5N【详解】(1)[1]人拉动绳子使木板上升,因为滑轮B跟随木板上下移动,所以B是动滑轮。(2)[2]图中人受到重力、木板的支持力和绳子的拉力,受到3个力的作用。(3)[3]设人拉绳的力大小为F,如图所示:以B为研究对象T=2F+mBgT =2F+5kg×10N/kg=2F+50N用T表示A滑轮两侧绳子拉力大小,以木板和人整体为研究对象T+2F=(M+m)gT +2F=(10kg+30kg)×10N/kgT +2F=400NF=87.5N18.化学材料和化学技术在智能房屋建设和家具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1)智能房屋采用太阳能电池供电,生产太阳能电池需用纯硅,工业上由粗硅生产纯硅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①上述步骤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步骤 。②写出步骤Ⅲ对应的化学方程式: 。③与太阳能电池能量转化不同,火力发电是将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 能转化为电能。(2)有毒气体传感器可检测家用燃气不完全燃烧产生的有毒气体 (填化学式),并及时报警。(3)新型碳纤维密度比铝小,强度是铁的20倍,具有抗电磁辐射、耐腐蚀的特点,化学性质与碳相似,新型碳纤维在智能房屋建设中可用作 (填下列选项字母)。A.建筑材料 B.电磁辐射屏蔽材料 C.防火材料(4)饮用水净化系统中设备一和设备三的作用分别是 、 。【答案】(1)①Ⅱ;②SiCl4+2H2Si+4HCl;③热; (2)CO; (3)AB;(4)吸附;消毒【详解】试题分析:(1)①物理变化是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所以属于物理变化的是步骤Ⅱ;②四氯化硅和氢气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硅和氯化氢,化学方程式为:SiCl4+2H2Si+4HCl;③化石燃料燃烧会产生热量,所以火力发电是将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热能转化为电能;(2)含碳化合物不完全燃烧会产生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有毒;(3)碳纤维密度比铝小,强度是铁的20倍,具有抗电磁辐射、耐腐蚀的特点,化学性质与碳相似,所以新型碳纤维在智能房屋建设中可用作AB;(4)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臭氧可以消毒.故答案为(1)①Ⅱ;②SiCl4+2H2Si+4HCl;③热;(2)CO;(3)AB;(4)吸附;消毒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考前第19天1.近年来禽流感等传染病流行,向人类发出了新的挑战。下列有关传染病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传染病有传染性、流行性的特点B.病毒是传染源C.积极研制疫苗,进行预防接种是预防传染病的有效措施D.传染病的流行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环节2.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运动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及t1、t2时各物质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B.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C.该反应中,乙、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7:5 D.该反应中,甲、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43.如图为物质、元素及构成微粒的相互关系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a为分子,b为元素,c为离子B.由图可知,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C.原子得到电子可形成阴离子,原子失去电子可形成阳离子D.不同种元素的两种离子,质子数一定不相同,电子数也一定不相同4.某实验室的废液中,可能含有FeCl3、NaCl、Na2SO4、Na2CO3、Ba(NO3)2中的一种或多种。某同学发现该废液样品为无色溶液,为进一步确定废液的成分,取样进行如下实验:根据以上实验现象分析,可以得出原废液中( )A.可能存在Na2SO4 B.可能存在NaCl C.可能存在FeCl3 D.一定存在Ba(NO3)25.如图,电源电压18 V且保持不变,电流表接“0~0.6 A”量程,电压表接“0~15 V”量程,灯泡上标有“6 V ,3 W”字样,灯丝电阻保持恒定不变,要求两电表示数均不超过量程,灯泡两端电压不能超过额定电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时,两电表的示数都将变大B.当电流表示数为0.4A时,电压表示数为12VC.该电路的最大功率是10.8WD.滑动变阻器允许调节的范围是24欧~60欧6.如图是一种“闯红灯违规证据模拟器”的工作原理图,光控开关接收到红光时会自动闭合,压敏电阻若同时受到车的压力,其阻值变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磁铁的磁性因线圈中电流的增大而减弱B.当线圈电流增大到一定值时,电控照相机工作C.当司机闯红灯时,指示灯和电控照相机同时工作 D.当线圈电流增大到一定值时,指示灯工作7.(多选)如图甲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R1是定值电阻,R2由三段材料不同、横截面积相同的均匀直导体EF、FG、GH连接而成,其中一段是铜导体,其电阻可忽略不计,另两段导体的阻值与自身长成正比,P是与R2良好接触并能移动的滑动触头,闭合开关S将P从H端移到E端时,电流表示数I与P向左移动距离x之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已知R1=10Ω,则( )A.EF导体每1cm的电阻为2ΩB.GH导体的电阻为5ΩC.当电流表示数为0.5A时,x的值为31cmD.P位于x=0cm及x=23cm两处时,R2消耗的功率不相等8.小新在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过程中,出现以下情形。其中描述正确的是( )A.甲图在换用高倍镜后,调节②来找清晰的物像B.乙图清晰物像的视野中,观察到细胞数目比较多的是②C.丙图物像要移到视野中央,应将载玻片往右下方移动D.丁图中黑色的圆圈是洋葱细胞9.Ⅰ.锶元素的粒子结构示意图和在元素周期表中显示的信息如下图所示。 (1)锶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 (2)相对原子质量为 ; (3)锶元素属于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4)图2所表示的粒子的化学符号是 。 (5)Ⅱ.CaCl2溶液和NaHCO3溶液反应生成CaCO3沉淀。为表示这个反应写出了下列两个反应方程式:CaCl2+NaHCO3=CaCO3↓+NaCl+HCl ……①CaCl2+2NaHCO3=CaCO3↓+2NaCl+CO2↑+H2O……②你认为哪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不合理,简述理由 。(6)已知难溶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成更难溶的物质。将白色Mg(OH)2加到FeCl3溶液中有红棕色沉淀生成。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简述理由 。10.哑铃是我们都很熟悉的运动器材,因其操作简单、经济实惠、实用而受到广大健身爱好者的喜爱。如图所示为我们在使用哑铃时,上臂完成托举的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若把举哑铃时的上臂看做一个杠杆,则此杠杆是 (填“省力”或“费力”或“等臂”)杠杆。(2)在上举的过程中,阻力臂逐渐 (填“增大”或“减小”或“不变”)。11.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一份固体样品进行了探究。通过实验已确定该样品由氧化铁和铁粉混合而成。他们称取了13.6g固体样品,用图甲所示的装置继续实验,测定的部分数据如图乙所示。请计算:(1)在加热固体样品前,先通一会儿一氧化碳,其目的是 。(2)固体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是 克;(3)在上述反应后的固体中加入10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求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0.1%) (写出具体解题过程)12. 第19届亚运会将于2022年9月10日(中秋节)在杭州开幕。如图a是地球绕日公转示意图,这天地球位置最接近图a中的 ,当晚的月相最接近于图b中的 (选填字母)。13.如图甲为测定光合作用速度的装置,在密封的试管内放一新鲜绿叶和二氧化碳缓冲液(保持CO2含量一定),试管内气体体积的变化可根据毛细玻璃刻度管内红色液滴移动距离测得。在不同强度的光照条件下,测得的气体体积如图乙所示。(1)标记实验开始时毛细玻璃刻度管中液滴所在位置。实验时,当光照强度由0渐变为2.5千勒克斯时(不同光照强度照射的时间均等),液滴所在位置应在实验初始标记位置的 处;试管内体积发生变化的气体是 。(2)若此时图甲植物光照强度为15千勒克斯,则1小时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体积为 毫升。(3)为防止无关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本实验还应设置对照组实验,对照组实验装置与实验组装置的区别是 。14.大课间活动,男女同学分组进行篮球投篮比赛,小明发现男、女组的篮球落地后都会反弹,但反弹的高度却不同.篮球由静止开始下落,反弹的高度与哪些因素有关呢?三人行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们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不同猜想。猜想l:篮球反弹的高度可能与篮球的型号有关猜想2:篮球反弹的高度可能与下落的高度有关猜想3:篮球反弹的高度可能与地面的材料有关于是,小组同学们用两只充气的#7(标准男子)、#6(标准女子)篮球及刻度尺,在水泥地面和木质地板上进行了实验.通过实验得到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请你参与到研究性学习小组中,一起完成下列问题。实验序号 球的型号 下落高度/cm 地面材料 反弹高度/cm1 #7 120 木质 802 #7 120 水泥 903 #7 150 水泥 1104 #6 120 木质 80(1)要验证猜想2,需要选用实验序号为 两组数据进行分析。(2) 分析四组实验数据,得到的结论是:篮球反弹的高度与下落高度和 有关,与 无关。15.在比较不同物质吸热升温情况的实验中:(1)小丽和小明用一套器材做加热水和煤油的实验,如图甲所示。在组装器材时应先调节 (A/B)的高度,调节它的高度是为了 。(2)组装好器材,他们先后在同一个烧杯中称出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分别加热相同的时间,比较水和煤油 ,得出结论。(3)在对实验进行反思时,他们认为原方案有需要两次加热耗时长等缺点,因此改进方案并设计了图乙所示的装置,与原方案相比,该方案除克服了上述缺点外还具有的优点是 。(答出一个即可)16.菠萝酸甜多汁,可口开胃,是很受欢迎的一种热带水果。菠萝果肉中的菠萝蛋白酶能分解口腔黏膜和舌头表面的蛋白质,引起口腔麻木刺痛。若菠萝用盐水浸泡后再食用,不适感会减轻。小新猜测可能是盐水影响了菠萝蛋白酶的活性。为研究盐水对菠萝蛋白酶活性的影响,小新取6支相同的试管,编号1-6,各加入5mL鲜榨的菠萝汁,再按下表分别添加物质,置于37oC的温水中保温。20分钟后测定蛋白酶活性,并计算其相对活性。数据如下:编号 1 2 3 4 5 6试管中所添加的物质 5mL清水 5mL1%溶液 5mL3%溶液 5mL5%溶液 5mL7%溶液 5mL9%溶液蛋白酶相对活性 100% 88% 69% 94% 83% 80%(1)设置试管1的目的是 ;(2)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3)因为酶的活性与 有关,小科认为菠萝用热水浸泡后食用、不适感也可能减轻。17.如图所示,木板和木板上的人通过滑轮组静止于空中,已知滑轮A的质量mA和滑轮B的质量mB均为5千克,木板质量M=10千克,人的质量m=30千克,不计摩擦与空气作用力。(1)若人拉动绳子使木板上升,属于动滑轮的是 (填滑轮A或滑轮B)。 (2)图中的人受到的力有 个。 (3)当滑轮组静止于空中,图中各个滑轮两侧的细绳(不计质量)均处于竖直状态,求此时人拉绳的力为多大。 (g=10牛/千克)18.化学材料和化学技术在智能房屋建设和家具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1)智能房屋采用太阳能电池供电,生产太阳能电池需用纯硅,工业上由粗硅生产纯硅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①上述步骤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步骤 。②写出步骤Ⅲ对应的化学方程式: 。③与太阳能电池能量转化不同,火力发电是将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 能转化为电能。(2)有毒气体传感器可检测家用燃气不完全燃烧产生的有毒气体 (填化学式),并及时报警。(3)新型碳纤维密度比铝小,强度是铁的20倍,具有抗电磁辐射、耐腐蚀的特点,化学性质与碳相似,新型碳纤维在智能房屋建设中可用作 (填下列选项字母)。A.建筑材料 B.电磁辐射屏蔽材料 C.防火材料(4)饮用水净化系统中设备一和设备三的作用分别是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考前第19天(原卷版)--【高效冲刺·考前90天】2023-2024学年中考科学每日练习(浙教版).doc 考前第19天(解析版)--【高效冲刺·考前90天】2023-2024学年中考科学每日练习(浙教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