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14课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积累“譬如”“累赘”“妥帖”“不耻下问”等常考词语。2.通过自主阅读领会文章主要内容。(重点)3.学习本文通过若干件小事,写出人物特点的写作手法。(难点)4.深入理解课文的主旨,体会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思想感情。(重点)一、自学指导——预习与交流 (夯实基础知识)任务一 字词清单读准字音 颠沛流离( ) 商酌( ) 累赘( )朦胧( ) 拖沓( ) 妥帖( )譬如( )辨清字形理解词语 修润: 。东四八条: 。商酌: 。朦胧: 。累赘: 。拖沓: 。妥帖: 。不耻下问: 。颠沛流离: 。任务二 文学常识作者简介张中行(1909—2006),河北香河河北屯(今属天津)人,学者、散文家。主要从事语文、古典文学及思想史的研究。与季羡林、金克木合称“燕园三老”。季羡林称他为“ 、 、 、 ”。代表作有随笔集《负暄琐话》等。背景链接本文选自《读书》1990年第1期。作者和叶圣陶先生因工作关系有多年的交往,感情深厚,亦师亦友。1988年2月,叶圣陶先生逝世,3个月后,作者写下了这篇文章,表达对先生的追思与景仰之情。人物链接叶圣陶(1894—1988),原名 ,江苏苏州人,作家、编辑家、教育家,有“ ”之称。代表作有长篇小说《 》、童话集《 》等。二、自学指导——合作与探究 任务一 理清文章结构文章可以分为几个部分?第一部分(1): 。第二部分(2~8): 。第三部分(9): 。任务二 感知人物精神品质1.中体现叶圣陶先生精神品质的事件有哪些呢?运用下面的略读方法进行学习。略读方法略读课文,先确定阅读重点,阅读与重点有关的内容,进行有侧重点的阅读,其他文字内容则忽略不读。略读要求:a.重点阅读文中叙述相关事件的部分,略读文中没有叙述事件的段落。b.概括事件的内容,批注出各事件对应体现出的精神品质。大品格 小事件待人厚 (第3段)(第4段)(第5段)律己严 (第6段)(第7段)(第8段)2.本文记叙叶圣陶先生在语言运用方面的主张有何作用?3.作者认为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应该受到高度重视,这从文中事例的叙述和对叶圣陶先生的高度评价中可以看出。你认同作者的观点吗?为什么?请联系实际,从历史或现实等方面简要谈谈自己的看法。【示例一】【示例二】4.叶圣陶先生的精神令人敬佩,叶圣陶先生做的件件小事令人感动,文章采用叙议结合的方法使文章思路清晰,结构层次分明。借助以上勾画的评价性语句和梳理出的事件,理清课文思路。任务三 感悟精彩句子“叶圣陶先生是单一的儒,思想是这样,行为也是这样”“孔老夫子认为虽心向往之而力有未能的,可是叶圣陶先生却偏偏做到了”……读了总写叶先生品德的这些语句,你有何感受?任务四 把握文章主旨试概括本文的主旨。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14课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积累“譬如”“累赘”“妥帖”“不耻下问”等常考词语。2.通过自主阅读领会文章主要内容。(重点)3.学习本文通过若干件小事,写出人物特点的写作手法。(难点)4.深入理解课文的主旨,体会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思想感情。(重点)一、自学指导——预习与交流 (夯实基础知识)任务一 字词清单读准字音 颠沛流离(diān pèi) 商酌(zhuó) 累赘(zhui)朦胧(méng lóng) 拖沓(tà) 妥帖(tuǒ tiē)譬如(pi)辨清字形理解词语 修润:修改润色。东四八条:北京东城区胡同名。商酌: 商量斟酌。朦胧:不清楚,模糊。文中指一种美学境界。累赘:不必要,麻烦。拖沓:不爽快,不简洁。妥帖:恰当,十分合适。不耻下问: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颠沛流离:因生活困窘而到处奔波流浪。颠沛:遭受挫折或困难。流离:离散、流落。任务二 文学常识作者简介张中行(1909—2006),河北香河河北屯(今属天津)人,学者、散文家。主要从事语文、古典文学及思想史的研究。与季羡林、金克木合称“燕园三老”。季羡林称他为“高人、逸人、至人、超人”。代表作有随笔集《负暄琐话》等。背景链接本文选自《读书》1990年第1期。作者和叶圣陶先生因工作关系有多年的交往,感情深厚,亦师亦友。1988年2月,叶圣陶先生逝世,3个月后,作者写下了这篇文章,表达对先生的追思与景仰之情。人物链接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作家、编辑家、教育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等。二、自学指导——合作与探究 任务一 理清文章结构文章可以分为几个部分?第一部分(1):交代叶圣陶先生逝世以及“我”的悲哀心情。第二部分(2~8):先总写后分写,赞颂叶圣陶先生的品德:待人厚,律己严。第三部分(9):表达“我”对叶圣陶先生的怀念之情,号召大家学习他的写话主张。任务二 感知人物精神品质1.中体现叶圣陶先生精神品质的事件有哪些呢?运用下面的略读方法进行学习。略读方法略读课文,先确定阅读重点,阅读与重点有关的内容,进行有侧重点的阅读,其他文字内容则忽略不读。略读要求:a.重点阅读文中叙述相关事件的部分,略读文中没有叙述事件的段落。b.概括事件的内容,批注出各事件对应体现出的精神品质。大品格 小事件待人厚 修润文章(第3段)恭送客人(第4段)真诚复信(第5段)律己严 为文如写话(第6段)文风重简洁(第7段)写作求完美(第8段)2.本文记叙叶圣陶先生在语言运用方面的主张有何作用?叶圣陶先生是著名的语文教育家,在语文教育方面有许多中肯的见解,作者与叶圣陶先生的交往也多在共同从事的教材编写工作中。对“近些年来”“现实”中文风方面存在的问题,两人有一致的看法。这些主张体现出叶圣陶先生的学术品格和专于事业的精神。3.作者认为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应该受到高度重视,这从文中事例的叙述和对叶圣陶先生的高度评价中可以看出。你认同作者的观点吗?为什么?请联系实际,从历史或现实等方面简要谈谈自己的看法。【示例一】认同。从历史来看,用白话代替文言,是大势所趋,是从理论到实践都有了答案的。作者认为叶先生“写话”的主张是适应时代发展的,是值得高度重视的。我们在写文章时,也应尽量做到简明如话。【示例二】认同。从现实来看,叶先生“写话”的主张是切中时弊的。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在写文章时有脱离口语甚至有意远离口语的文风。叶先生“写话”主张的本质是坚决反对这种文风。我们在写文章时,也应坚决抵制晦涩难懂的文风。4.叶圣陶先生的精神令人敬佩,叶圣陶先生做的件件小事令人感动,文章采用叙议结合的方法使文章思路清晰,结构层次分明。借助以上勾画的评价性语句和梳理出的事件,理清课文思路。[参考答案] ①待人厚 ②律己严 ③业绩任务三 感悟精彩句子“叶圣陶先生是单一的儒,思想是这样,行为也是这样”“孔老夫子认为虽心向往之而力有未能的,可是叶圣陶先生却偏偏做到了”……读了总写叶先生品德的这些语句,你有何感受?忆初见叶老,印象肤浅;写诸多前辈,烘托叶老品德高尚;引用孔夫子名言,对比中尽显叶老堪为人之师表。任务四 把握文章主旨试概括本文的主旨。作者通过一些典型事例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躬行君子、堪为师表的忠厚长者独具而可贵的精神风貌——宽以待人,严以律己。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14课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写小事而立大德的至情文)导学案 原卷版.doc 第14课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写小事而立大德的至情文)导学案 解析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