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3 比热容 第1课时素养目标1.说出比热容的概念,认识比热容表,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生产、生活中的物理现象。2.经历探究过程,解释不同物质吸热本领不同的原因。3.认识比热容与气候变化的关系及其应用,利用比热容解释自然现象,关注自然、社会。◎重点:比热容的概念和应用。评价任务通过任务驱动完成目标2的学习。【预习导学】知识点1物体的吸热能力1.一杯水和半杯水,都自然冷却到室温,则放出热量多的是 。2.在探究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中,我们得到了两个实验结论:同质量的同种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它们升高的温度 ;同质量的不同种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它们升高的温度一般 。实验中我们采用的方法是在探究有多个变化因素的问题时,只让其中一个因素发生变化,保持其他因素不变,这种方法叫 。这种研究方法在物理学习中经常用到,例如 。·学习小助手·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采用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实验误差较大,原因之一是酒精灯的火焰不可能完全相同;原因之二是实验中有热量损失。对点自测如图所示,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盛有质量、初温都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用两个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同时加热。加热相同时间后,甲的温度高于乙的温度。则甲吸收的热量 乙吸收的热量, (选填“甲”或“乙”)液体的吸热能力强。 【答案】知识点一1.一杯水2.相同 不同 控制变量法 压力的作用效果和什么因素有关对点自测1.等于 乙知识点2比热容3.比热容是物质的 ,比热容的单位是 ,读作 。水的比热容是 ,它的物理意义是 。·学习小助手·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是从热学方面反映特征的一个物理量。因为不同物质的吸热本领不同,所以不同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容。比热容是由物质本身的特性所决定的,与物质的种类、状态有关,与物体的质量、温度、吸收热量或放出热量的多少无关。对点自测2.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 ℃所吸收的热量叫作这种物质的比热容B.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降低1 ℃所放出的热量跟温度升高1 ℃所吸收的热量相等C.吸收热量越多的物体,这种物质的比热容越大D.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容,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答案】知识点二3.一种特性 J/(kg·℃) 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4.2×103 J/(kg·℃) 1 kg的水温度升高1 ℃所吸收的热量是4.2×103 J对点自测2.C【合作探究】任务驱动1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提出问题:为什么在相同的条件下,海水和沙子在同一时刻的温度不一样 作出假设:可能是因为沙子吸热升温或放热降温都比水 。实验设计与制订计划:(1)选取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让它们吸收 的热量,比较它们升高的温度,温度升高少的物质吸热本领 ;(2)选取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使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它们吸收 ,吸收热量多的物质吸热本领强。实验过程:分别将质量 的沙子和水装入烧杯,放在石棉网上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并搅拌,观察升高10 ℃、20 ℃所需要的时间。 实验表格物质 质量/kg 升高10 ℃需 要的时间/s 升高20 ℃需 要的时间/s沙子 0.03 64 89水 0.03 96 163 分析与论证:加热 的时间,沙子的温度升高得比水 ;升高相同的温度,对水加热的时间更长一些,表明水和沙子的 。 实验结论: 质量的不同物质,吸收 的热量,升高的温度 ; 质量的不同物质,升高 的温度,吸收的热量 ,可见,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这与物质的有关。为什么我国沿海地区的气温变化不像内陆的气温变化那样显著 【答案】任务驱动一作出假设:快实验设计与制订计划: (1)相同 强 (2)热量的多少实验过程:相同分析与论证:相同 多 吸热本领不同实验结论:相同 相同 不同 相同 相同 不同 不同 种类答:在相同的光照强度下,由于水的比热容比内陆的大,所以升高的温度小;晚上水和内陆的沙子放出相同的热量,水降低的温度少,所以我国沿海地区的气温变化不像内陆的气温变化那样显著。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