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3 比热容 第2课时素养目标1.描述比热容的定义,知道水的比热容,认识各种物质的比热容,会查找不同物质的比热容。2.会用吸、放热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3.经历对吸热公式的推导,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运用物质吸热、放热的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评价任务通过任务驱动一、二完成目标2和重点部分的学习。【预习导学】知识点1复习1.水的比热容是 ,表示的意义是 。2.山东青岛地处沿海,与内陆地区相比昼夜温差较 ,这是水的比热容较 (选填“大”或“小”)的缘故。【答案】知识点一1.4.2×103 J/(kg·℃) 质量是1 kg的水,温度升高1 ℃时,吸收的热量是4.2×103 J2.小 大知识点2热量的计算3.已知水的比热容是4.2×103 J/(kg·℃),它表示的意义是质量为 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 ℃时,水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 J。4.质量是2 kg的水,温度升高1 ℃时,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5.质量是2 kg的水,温度从30 ℃升高到40 ℃时,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6.质量为m的物体,比热容是c,温度从t0升高到t时,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用字母表示)·学习小助手·对公式Q=cmΔt的理解,物体吸热或放热的多少与物质的比热容、质量和温度变化量三个因素都有关,与物体的温度无关;公式只适用于计算无物态变化时温度升高(或降低)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同一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单位必须统一。对点自测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 J/(kg·℃),则10 kg的水温度升高50 ℃需要吸收 J的热量。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司机往汽车发动机的水箱里灌水,这是因为水的 大,所以在相同条件下水能带走较多的 ,冷却效果好。【答案】知识点二3.1 kg4.解:Q放=cmΔt=4.2×103 J/(kg·℃)×2 kg×1 ℃=8.4×103 J5.解:Q吸=cmΔt=4.2×103 J/(kg·℃)×2 kg×10 ℃=8.4×104 J6.解:Q吸=cm(t-t0)对点自测2.1×106 比热容 热量【合作探究】任务驱动1用公式计算比热容 质量为100 g,初温是24 ℃的实心金属小球吸收2.3×103 J的热量之后,温度升高到74 ℃。那么,这种金属的比热容是多少 从下表可知此金属是什么 物质 比热容c/[J/(kg·℃)]铝 0.88×103钢铁 0.46×103铜 0.39×103铅 0.13×103【答案】任务驱动一解:由Q=cmΔt可得该金属的比热容为c===4.6×102 J/(kg·℃)由表可知,此金属为钢铁。任务驱动2物质升温吸热的计算 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质量为1 kg,初温为80 ℃的水吸收1.26×105 J热量后,其温度升高到多少 若这些热量被5 kg的铜块吸收,则铜块升高的温度是多少 [c水=4.2×103 J/(kg·℃),c铜=0.39×103 J/(kg·℃),最后结果保留一位小数]【答案】任务驱动二解:由Q吸=cmΔt得,水吸收热量后升高的温度:Δt===30 ℃水的初温为80 ℃,升高30 ℃后,水的温度为110 ℃,在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 ℃,并且沸腾时水的温度不变,水吸热后,温度不会升高到110 ℃,水的末温为100 ℃;由Q吸=cmΔt得,铜块吸收热量后升高的温度:Δt'==≈64.6 ℃任务驱动3热量的计算 如图所示,小明家的太阳能热水器吸热板的面积为3 m2,内装有100 kg的水,经过10 h,该热水器中水的温度从20 ℃升高到70 ℃。[水的比热容为4.2×103 J/(kg·℃)](1)求热水器中水吸收的热量(2)如果热水器将太阳能转化为内能的效率是40%,求该热水器上太阳辐射的功率。[太阳辐射功率是指1 h内投射到1 m2面积上的太阳能,单位: J/(m2·h)]【答案】任务驱动三解:(1)热水器中水吸收的热量:Q吸=cmΔt=4.2×103 J/(kg·℃)×100 kg×(70 ℃-20 ℃)=2.1×107 J(2)太阳能转化为内能的效率为η=×100%,所以将热水器中的水加热接受太阳辐射的太阳能:W太阳能===5.25×107 J由题知,太阳辐射功率是指1 h内投射到1 m2面积上的太阳能,所以热水器上太阳辐射的功率:P===1.75×106 J/(m2·h)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