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中考一轮复习八上第一单元《我与社会》(课件+教案+视频素材,可用于希沃白板)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4中考一轮复习八上第一单元《我与社会》(课件+教案+视频素材,可用于希沃白板)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学校备课稿纸
2024 年 上学期 九 年级 道德与法治 科
课 题 一轮复习 八上一单元 主 备
课时 班 级
教 材 概 述
教 学 目 标 1.责任意识:理解个人的成长与社会的关系,增进关心社会的感情,养成亲社会行为;正确认识互联网,培养对网络生活的正确态度,不回避网络生活,享受健康的网络生活带来的便利和乐趣。 2. 法治意识:认同社会生活、社会秩序和社会规则三者密不可分,树立规则意识和法治意识,能明辨是非、明礼遵规,做社会的好公民。
教学重点 1. 理解个人与社会的相互依存关系。 2. 理解社会化含义,充分利用社会提供的条件实现个人成长。 3. 青少年养成亲社会行为,积极参与社会事务,实现人生价值。 4. 网络是把双刃剑,要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理性参与网络生活,传播网络正能量,做网络的主人。
考点分析 网络生活
主 备 教 案 二次备课
一、激趣导入 播放视频:《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出台》 师:结合视频,说说《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出台的意义? 生:……。 师:相信大家应该对网络有了一定认识,那么接下来我们一起复习本课的内容 二、知识梳理 师:在复习本单元内容之前,先让我们看到目录部分,了解本册知识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自学本单元的内容,根据思维导图和知识梳理的内容回顾知识。 重点考点解析: 1.我与社会的关系是怎样的? 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 (1)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 (2)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2.青少年学生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 (1)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必要性) (2)参与社会的过程既是体验社会生活的过程,也是在实践中发展和成就自己的过程。只有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重要性) (3)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意义) ★3.青少年学生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P8 (1)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 (2)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 (3)要遵守社会规则,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4)要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 4.网络是怎样丰富日常生活的? (1)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 (2)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 (3)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5.网络推动社会进步的表现有哪些? (1)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互联网大大促进了人才、资金、技术、物资的流动,已经成为社会生产的新工具、经济贸易的新途径。 (2)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互联网丰富了民主形式,拓宽了民主渠道,使人们更加便利、有序地参与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对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发挥着重要作用。 (3)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互联网打破了地域界限,极大地拓展了文化交流的内容、场合及范围,提高了文化传播的速度。 ★6.为什么说网络是把双刃剑? 网络的积极作用:①网络丰富日常生活:网络让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网络促进了人际交往;网络让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②网络推动社会进步: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 网络的消极影响:①网络上有一些虚假的、不良的信息,网络信息良莠不齐。②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③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 网络在给我们带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因此,网络是把双刃剑。 ★7.怎样合理利用网络? 理性参与网络生活。具体做法:①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②要学会“信息节食”,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和工作有关的信息,不应在无关信息面前停留,不应在无聊信息上浪费精力,更不可沉溺于网络。③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自觉抵制不良信息。④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做一名负责任的网络参与者。(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 传播网络正能量。具体做法:①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②要在网上传播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网络媒介素养,共同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高扬主旋律 高频用语填空 1.我们都是 ,个人是社会的 。 2.人的身份是在 中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 。 3.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 。 4.养成亲社会行为有利于养成 ,塑造 ,形成 ,获得他人与社会的接纳与认可,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5.亲社会行为在 中养成。 6.网络丰富日常生活,推动 。 7. 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 8.我们要践行 ,不断提高 ,共同培养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弘扬主旋律。 参考答案 社会的一员 有机组成部分 社会关系 不同的身份 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良好的行为习惯 健康的人格 正确的价值观念 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 社会进步 恪守道德、遵守法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网络媒介素养 观点明晰 1.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与社会无关。 理由: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2.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都是同一个身份。 理由: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我们是父母的子女,是老师的学生、同学的同学,是小区里的业主、其他业主的邻居,也是未来的建设者,还扮演着其他多种不同的角色。 3.我们现在年龄还小,只需要好好学习、长好身体就行,不需要参与社会活动。 理由: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积极参与社会活动。 4.只有服务社会才是真正的亲社会行为。 理由:服务社会可以养成亲社会行为,但不是只有服务社会,才可以养成亲社会行为。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都可以养成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还可以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 5.网络丰富日常生活,推动社会进步,所以带给人们的都是积极的影响。 理由:网络丰富日常生活,推动社会进步,但是网络也存在一些弊端,网络信息良莠不齐,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等等。网络是把双刃剑,我们要理性利用互联网,做网络生活的主人。 6.网络无限,我们可以自由的在网络上从事任何活动。 理由:网络无限,自由有界。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我们可以自由的在网上从事活动,但不能违背道德和法律。 。 三:真题演练 师:那么梳理完本单元的知识,让我们来看看近些年中考,都对本单元做了哪些考察。 1.(2022·长沙6)短短的几年时间,数家互联网小微企业入驻长沙西湖文化园,一座以智能应用媒体艺术等网络科技为特色的科创小镇在此迅速崛起。该小镇的崛起表明,网络( B ) A.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 B.搭建创新平台,推动文化传播 C.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 D.打破时空限制,促进人际交往 2.(2023·眉山)“光明影院”是我国首个以高校师生为志愿者主体的无障碍电影公益项目。截至目前,“光明影院”在31个省区市进行公益放映和推广,将无障碍影视产品送到2000多所特殊教育学校,让许多视障人士领略到光影世界的魅力。材料说明,亲社会行为的养成需要做到( B ) A.守信重诺,推己及人 B.身体力行,热心友善 C.为人着想,合作谦让 D.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2023·宜昌)近来,一些地方文旅局长“扮相”出镜,或轻舟绿溪,乘风太极:或素袍斗笠,行走天涯……旅游宣传“招数”让人应接不暇。以下网友的评论中,你最支持的观点是( D ) A.网络信息一定客观真实 B.扮相出镜必然走红网络 C.发展旅游都应扮相出镜 D.扮相出镜也要适可而止 4.(2023·株洲)2023年3月10日以来,各级网信部门严肃查处各类违规“自媒体”账号,依法依约处置“自媒体”造谣传谣、假冒仿冒、违规营利等突出问题。这告诉我们( A ) ①网络信息良莠不齐,要自觉抵制不良信息 ②防微杜渐,远离网络 ③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 ④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传播社会正能量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5.(2023·常德)2023年5月6日,我市某校两女生上学时,在校门口看到骑着单车的刘女士摔倒后,冒雨把她扶起来,并询问有没有受伤。刘女士很感动,致电学校表达谢意。对于这两个女生的行为,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C ) ①传承美德,助人为乐 ②多重角色,多重责任 ③事不关己,少管为宜 ④尽己所能,奉献社会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5.(2023·常德)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在生活中,作为公民,我们依法享有和行使权利。同时,我们又应该依法履行法定义务,主动承担社会责任。 材料一 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是整个社会的共同期待。3月28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2023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新闻发布会、会议指出,2022年,国家网信办组织开展13项“清朗”专项行动,取得了良好效果(见右图),有力维护了网民合法权益。 材料二 为了让我市的“清朗·从严整治‘自媒体’乱象”专项行动取得实效,市网信办4月6日发布广泛征集“自媒体”乱象有关问题线索的通告。内容包括“自媒体”发布传播谣言信息、有害信息和虚假消息;假冒仿冒官方机构、新闻媒体和特定人员的“自媒体”;“自媒体”违规营利行为等三个方面的9种典型问题。欢迎广大网民举报上述问题有关的自媒体账号名称、自媒体账号所属平台或者网站城名以及违规违法例证方面的内容。 作为网民,在我市的“清朗·从严整治‘自媒体’乱象”专项行动中,你应该怎么做? 我们要提高网络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要学会“信息节食”,不沉迷于网络。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自觉抵制不良信息。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 四、巩固提升 回顾教本: 阅读八上教材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 夯实基础: 背记《讲义本》P49高频用语 拓展思维: 完成《练测本》P18-20
板书设计: 同思维导图
教学后记:(共17张PPT)
2024
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课件
上课准备:《讲义本》、八上教材、双色笔
课时12
八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走向社会生活
激趣导入
结合视频,说说《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出台的意义。
知识梳理
知识结构
走进社会生活
网络生活新空间
合理利用网络
传播正能量
理性参与
网络改变世界
网络是把双刃剑
网络推动社会进步
网络丰富日常生活
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
养成亲社会行为的原因
在社会中成长
我与社会
关系
丰富的社会生活
本册知识脉络
知识梳理
核心概念1
我与社会
1.我与社会的关系是怎样的?
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
(1)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
(2)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业缘关系(同学、同事等)
地缘关系(同乡、邻居等)
血缘关系(家庭、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等)
社会关系
的分类
知识梳理
核心概念2
在社会中成长
★2.青少年学生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
★3.青少年学生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P8
(1)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必要性)
(2)参与社会的过程既是体验社会生活的过程,也是在实践中发展和成就自己的过程。只有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重要性)
(3)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意义)
(1)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
(2)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
(3)要遵守社会规则,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4)要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
知识梳理
核心概念3
网络改变世界
4.网络是怎样丰富日常生活的?
5.网络推动社会进步的表现有哪些?
(1)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
(2)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
(3)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1)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互联网大大促进了人才、资金、技术、物资的流动,已经成为社会生产的新工具、经济贸易的新途径。
(2)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互联网丰富了民主形式,拓宽了民主渠道,使人们更加便利、有序地参与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对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发挥着重要作用。
(3)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互联网打破了地域界限,极大地拓展了文化交流的内容、场合及范围,提高了文化传播的速度。
知识梳理
核心概念3
★6.为什么说网络是把双刃剑?
网络的积极作用:①网络丰富日常生活:网络让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网络促进了人际交往;网络让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②网络推动社会进步: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
网络的消极影响:①网络上有一些虚假的、不良的信息,网络信息良莠不齐。②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③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
网络在给我们带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因此,网络是把双刃剑。
网络改变世界
知识梳理
核心概念4
合理利用网络
★7.怎样合理利用网络?
理性参与网络生活。具体做法:①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②要学会“信息节食”,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和工作有关的信息,不应在无关信息面前停留,不应在无聊信息上浪费精力,更不可沉溺于网络。③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自觉抵制不良信息。④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做一名负责任的网络参与者。(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
传播网络正能量。具体做法:①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②要在网上传播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网络媒介素养,共同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高扬主旋律。
知识梳理
高频用语
1.我们都是 ,个人是社会的 。
2.人的身份是在 中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 。
3.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 。
4.养成亲社会行为有利于养成 ,塑造 ,形成 ,获得他人与社会的接纳与认可,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5.亲社会行为在 中养成。
6.网络丰富日常生活,推动 。
7. 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
8.我们要践行 ,不断提高 ,共同培养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弘扬主旋律。
社会的一员
有机组成部分
社会关系
不同的身份
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良好的行为习惯
健康的人格
正确的价值观念
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
社会进步
恪守道德、遵守法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网络媒介素养
知识梳理
观点明晰
1.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与社会无关。
2.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都是同一个身份。
3.我们现在年龄还小,只需要好好学习、长好身体就行,不需要参与社会活动。
4.只有服务社会才是真正的亲社会行为。
5.网络丰富日常生活,推动社会进步,所以带给人们的都是积极的影响。
6.网络无限,我们可以自由的在网络上从事任何活动。
理由: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理由: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我们是父母的子女,是老师的学生、同学的同学,是小区里的业主、其他业主的邻居,也是未来的建设者,还扮演着其他多种不同的角色。
理由: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积极参与社会活动。
理由:服务社会可以养成亲社会行为,但不是只有服务社会,才可以养成亲社会行为。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都可以养成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还可以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
理由:网络丰富日常生活,推动社会进步,但是网络也存在一些弊端,网络信息良莠不齐,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等等。网络是把双刃剑,我们要理性利用互联网,做网络生活的主人。
理由:网络无限,自由有界。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我们可以自由的在网上从事活动,但不能违背道德和法律。
×
×
×
×
×
×
真题演练
1.(2022·长沙6)短短的几年时间,数家互联网小微企业入驻长沙西湖文化园,一座以智能应用媒体艺术等网络科技为特色的科创小镇在此迅速崛起。该小镇的崛起表明,网络( )
A.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
B.搭建创新平台,推动文化传播
C.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
D.打破时空限制,促进人际交往
B
真题演练
2.(2023·眉山)“光明影院”是我国首个以高校师生为志愿者主体的无障碍电影公益项目。截至目前,“光明影院”在31个省区市进行公益放映和推广,将无障碍影视产品送到2000多所特殊教育学校,让许多视障人士领略到光影世界的魅力。材料说明,亲社会行为的养成需要做到( )
A.守信重诺,推己及人 B.身体力行,热心友善
C.为人着想,合作谦让 D.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2023·宜昌)近来,一些地方文旅局长“扮相”出镜,或轻舟绿溪,乘风太极:或素袍斗笠,行走天涯……旅游宣传“招数”让人应接不暇。以下网友的评论中,你最支持的观点是( )
A.网络信息一定客观真实 B.扮相出镜必然走红网络
C.发展旅游都应扮相出镜 D.扮相出镜也要适可而止
D
B
观点绝对
真题演练
知 识 串 讲
知 识 串 讲
4.(2023·株洲)2023年3月10日以来,各级网信部门严肃查处各类违规“自媒体”账号,依法依约处置“自媒体”造谣传谣、假冒仿冒、违规营利等突出问题。这告诉我们( )
①网络信息良莠不齐,要自觉抵制不良信息
②防微杜渐,远离网络
③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
④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传播社会正能量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5.(2023·常德)2023年5月6日,我市某校两女生上学时,在校门口看到骑着单车的刘女士摔倒后,冒雨把她扶起来,并询问有没有受伤。刘女士很感动,致电学校表达谢意。对于这两个女生的行为,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传承美德,助人为乐 ②多重角色,多重责任
③事不关己,少管为宜 ④尽己所能,奉献社会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A
C
观点绝对,忽略了网络的积极作用
缺乏社会责任感,排除
真题演练
5.(2023·常德)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在生活中,作为公民,我们依法享有和行使权利。同时,我们又应该依法履行法定义务,主动承担社会责任。
材料一 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是整个社会的共同期待。3月28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2023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新闻发布会、会议指出,2022年,国家网信办组织开展13项“清朗”专项行动,取得了良好效果(见右图),有力维护了网民合法权益。
我们要提高网络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要学会“信息节食”,不沉迷于网络。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自觉抵制不良信息。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
材料二 为了让我市的“清朗·从严整治‘自媒体’乱象”专项行动取得实效,市网信办4月6日发布广泛征集“自媒体”乱象有关问题线索的通告。内容包括“自媒体”发布传播谣言信息、有害信息和虚假消息;假冒仿冒官方机构、新闻媒体和特定人员的“自媒体”;“自媒体”违规营利行为等三个方面的9种典型问题。欢迎广大网民举报上述问题有关的自媒体账号名称、自媒体账号所属平台或者网站城名以及违规违法例证方面的内容。
作为网民,在我市的“清朗·从严整治‘自媒体’乱象”专项行动中,你应该怎么做?
回顾教本:
阅读八上教材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
夯实基础:
背记《讲义本》P49高频用语
拓展思维:
完成《练测本》P18-20
巩固提升
谢 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