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凯里市白午小学大象版六年级下册3月月考科学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3-2024学年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凯里市白午小学大象版六年级下册3月月考科学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资源简介

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次阶段性练习题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9分)
1. 一份完整的探究报告一般包括___________、研究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几个部分。
2. 大熊猫爱吃_____________,需要湿润的气候和安静的环境,所以喜欢栖息在_____________里。
3. 动物长期生活在某个环境里,是因为这个环境符合动物的_____________,为它们提供了生存、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和_____________等条件,这样的生活环境被称为动物的栖息地。
4. 我们可以根据金丝猴的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给它们选择最合适的新家。
5. 金丝猴适合生活在_____________中,那里气候_____________,远离人群,丛林茂盛,_____________,为金丝猴提供了舒适的栖息地。
6. 三门峡湿地的_____________改善、_____________的爱护,吸引了更多的白天鹅迁徙到三门峡越冬。
7. 气候变暖可能影响动物的_____________行为,并对动物的_________产生影响。
8. 不同的环境里生活着不同的植物。栖息地为植物提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基本生存条件。
9. 规范的科学论文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三部分。
10. 科学论文重点写出研究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获取的主要证据、_____________等。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1. 一个人以45°角投实心球时,投射距离一定是最远的。( )
12. 丹顶鹤喜欢独居生活,白天活动。( )
13. 生物总是生活在适合各自生存的环境中。( )
14. 大量使用化肥会引起水域生态富营养化,有利于鱼、虾等水生动物生长。( )
15. 当动物不能适应环境的变化时,将会死亡甚至灭绝。( )
16. “要下雨了,燕子低飞”,这是因为环境改变导致了动物行为的改变。( )
17. 一般来说,阔叶植物喜阴,针叶植物喜阳。( )
18. 喜阳植物叶子角质不发达,叶肉细胞和气孔比较少。( )
19. 科学小论文,口头“讲述”比书面“讲述”更方便、更有条理。( )
20. 水稻:耐寒性较好,可旱地种植;小麦:性喜温凉。( )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21. 下列哪一项是科学论文必须具备的“三性”?( )
A. 科学性、创造性、理论性 B. 科学性、创造性、实践性。 C. 科技性、创新性、实践性。
22. 黄鹂鸟的喙短而直,可以推测它以( )为食。
A. 昆虫 B. 鱼虾 C. 花蜜
23. 保护金丝猴最好的办法是( )。
A. 进行人工饲养 B. 建立自然保护区 C. 消灭它们的天敌
24. 下列属于丹顶鹤适应冬天寒冷环境行为的是( )。
A. 换上厚厚的羽毛 B. 向南迁徙 C. 改变羽毛的颜色
25. 仙人掌上长的刺是仙人掌的叶子,叶子变成针刺状,主要是为了适应沙漠环境( )的特点。
A. 温度低 B. 水分少 C. 日照强
26. 枯叶蝶的形状像一片枯蔫的叶片,这是动物( )。
A. 长期适应环境的结果 B. 没有水导致枯蔫的结果 C. 作为环境变化观测物的结果
27. 在神农架生长着一种野菊花,它能发出阵阵芳香,植物学家称其“神农香菊”。但这种菊花移栽到其他地方,就会失去香味,这一现象说明( )。
A. 生物能影响环境 B. 环境能影响生物 C. 生物能适应环境
28. 下面行为对保护生物栖息地没有意义是( )。
A. 围海造田 B. 保护环境 C. 健全法律法规
29. 产生“南橘北枳”这种现象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水分 B. 空气 C. 温度
30. 下列植物中,不喜阳的是( )。
A. 月季 B. 龟背竹 C. 水稻
四、连线题:将下列植物特点与其优势连线。(共8分)
31. 连线题:将下列植物特点与其优势连线。
苍耳种子上的刺 储存水分,适应干旱环境
仙人掌的茎肥厚 可勾住动物的皮毛而散播到各处
松树的叶呈针状 便于伸出水面,吸收阳光
莲的叶柄很长 减少蒸腾作用,保持水分
五、综合分析题(共15分)
32. 如图所示的两只狐(A、B),一只是生活在北极的极地狐,另一只是生活在非洲沙漠中的沙漠狐。
A B
(1)图中生活在北极的极地狐是_____________;B狐耳朵较大,由此可推测,它生活在_____________(填“炎热”或“寒冷”)的环境里。
(2)生物学家对不同地方的生物个体进行比较时,发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同一种生物,愈冷的地方,个体愈_______(填“大”或“小”),身体就愈接近_______(填“圆”或“长”)形,并且鼻子、耳朵、腿等暴露在外部的器官就越_______(“大”或“小”)。
(3)你认为如果地球“变暖”进一步加剧,极地狐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内容,完成下列各题。
2021年冬季,在郑州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监测到多种国家保护鸟类前来栖息越冬。
郑州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工作人员连续观测到了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鹳、白枕鹳,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小天鹅、灰鹳、白琵鹭,以及大种群的鹭类、燕鸭类,还有普通鸬鹚等一些珍稀候鸟。
郑州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已经成为野生鸟类特别是冬候鸟的越冬地、停歇地和觅食地。
33. 候鸟的迁徙是动物( )的表现。
A. 预防其他动物攻击 B. 感知环境变化 C. 适应季节变化
34. 建立郑州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属于_____________(选填“有利于”或“不利于”)动物生存的事例。
35. 如果有市民在郑州黄河湿地公园游玩时,发现了在此栖息的鸟类,下列做法恰当的是( )。
A. 积极地给鸟类喂食,让它适应人的喂养
B. 安静地观赏鸟类,任由它栖息、嬉戏
C. 兴奋地呼唤朋友一起来观赏鸟类,靠近鸟类拍照
36. 人类以下的做法中,会对动物的生存产生不利影响的是( )。
A. 设置动物通道、野生动物饮水区域
B. 建立野生动物保护基地
C. 在森林里烧烤野炊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次阶段性练习题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9分)
1. 一份完整的探究报告一般包括___________、研究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几个部分。
【答案】 ①. 研究背景 ②. 研究过程 ③. 研究结论
【解析】
【详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有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验操作,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六个步骤。一份完整的探究报告一般包括研究背景、研究方法、研究过程、研究结论等几个部分。
2. 大熊猫爱吃_____________,需要湿润的气候和安静的环境,所以喜欢栖息在_____________里。
【答案】 ①. 箭竹 ②. 茂密的竹林
【解析】
【详解】栖息地类型多样,有大有小,不同的生物往往生活在各自不同的生物环境里。大熊猫爱吃箭竹,需要湿润的气候和安静的环境,所以喜欢栖息在茂密的竹林里。
3. 动物长期生活在某个环境里,是因为这个环境符合动物的_____________,为它们提供了生存、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和_____________等条件,这样的生活环境被称为动物的栖息地。
【答案】 ①. 生活习性 ②. 充足的食物 ③. 阳光 ④. 空气 ⑤. 适宜的温度
【解析】
【详解】一种生物愿意长期生活在某个环境里,是因为这个环境为它提供了生存、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食物、水、阳光、空气、适宜的温度、庇护所等条件,这样的生活环境被称为生物栖息地。栖息地类型多样,有大有小,不同的生物往往生活在各自不同的生物环境里。
4. 我们可以根据金丝猴的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给它们选择最合适的新家。
【答案】 ①. 生活习性 ②. 生存需求
【解析】
【详解】金丝猴身上的长毛可御寒,它们以野果、嫩芽、苔藓为食,亦喜食鸟蛋、肉类。我们可以根据金丝猴的生活习性和生存需求给它们选择最合适的新家,选择原始森林最合适金丝猴生存。
5. 金丝猴适合生活在_____________中,那里气候_____________,远离人群,丛林茂盛,_____________,为金丝猴提供了舒适的栖息地。
【答案】 ①. 高山密林 ②. 温润 ③. 食物丰富
【解析】
【详解】我们可以根据金丝猴的生活习性、生活需求给它们选择最合适的新家。金丝猴适合生活在高山密林中,那里气候温润,远离人群,丛林茂盛,食物丰富,为金丝猴提供了舒适的栖息地。
6. 三门峡湿地的_____________改善、_____________的爱护,吸引了更多的白天鹅迁徙到三门峡越冬。
【答案】 ①. 环境 ②. 市民和游人
【解析】
【详解】一种生物愿意长期生活在某个环境里,是因为这个环境为它提供了生存、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食物、水、阳光、空气、适宜的温度、庇护所等条件,这样的生活环境被称为生物栖息地。三门峡湿地的环境改善、市民和游人的爱护,吸引了更多的白天鹅迁徙到三门峡越冬。
7. 气候变暖可能影响动物的_____________行为,并对动物的_________产生影响。
【答案】 ①. 取食 ②. 体形
【解析】
【详解】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方式。同一种生物,愈冷的地方,个体就愈大,身体愈接近圆形,并且鼻子、耳朵、腿等暴露在外部的器官就愈小。所以气候变暖可能影响动物的取食行为,并对动物的体形产生影响。目前的全球变暖趋势可能对动物的体形产生影响,某些动物变得更大,如近年来夏天的蚊子越来越大。
8. 不同的环境里生活着不同的植物。栖息地为植物提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基本生存条件。
【答案】 ①. 阳光 ②. 空气 ③. 水 ④. 适宜的温度
【解析】
【详解】一种生物愿意长期生活在某个环境里,是因为这个环境为它提供了生存、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食物、水、庇护所等条件,这样的生活环境被称为生物栖息地。栖息地类型多样,有大有小,不同的生物往往生活在各自不同的生物环境里。
9. 规范的科学论文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三部分。
【答案】 ①. 开头 ②. 正文 ③. 结尾
【解析】
【详解】科学小论文包括:开头、正文、结尾三部分,我们在阐述自己的成果时还可以借助图形、表格、照片等来表达。
10. 科学论文重点写出研究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获取的主要证据、_____________等。
【答案】 ①. 研究方法 ②. 主要步骤 ③. 研究结论
【解析】
【详解】科学论文实际上是同学们在课内外学科学活动中进行科学观察、实验或考察后一种成果的书面总结。科学论文重点写出研究的问题、研究方法、主要步骤、获取的主要证据、研究结论等。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1. 一个人以45°角投实心球时,投射距离一定是最远的。( )
【答案】×
【解析】
【详解】投实心球时,抛出点与落地点有一定的高度差,投掷的角度与投掷距离有很大关系,一般以40°~42°的角度投球投得最远。
12. 丹顶鹤喜欢独居生活,白天活动。( )
【答案】×
【解析】
【详解】栖息地类型多样,有大有小,不同的生物往往生活在各自不同的生物环境里。丹顶鹤喜欢群居生活,而且属于昼行性动物,白天活动。
13. 生物总是生活在适合各自生存的环境中。( )
【答案】√
【解析】
【详解】生物总是生活在适合它们各自生存的环境中,当环境发生变迁,或遭到破坏时,生物就必然会受到影响,生物会用各种方式来适应生存环境的变化。
14. 大量使用化肥会引起水域生态富营养化,有利于鱼、虾等水生动物生长。( )
【答案】×
【解析】
【详解】化肥中的氮、磷、钾是植物生长需要的营养元素,大量使用化肥会使水体富营养化,引起藻类等水生植物过度繁殖,从而使水体出现缺氧状态,导致鱼、虾等水生动物大量死亡。
15. 当动物不能适应环境变化时,将会死亡甚至灭绝。( )
【答案】√
【解析】
【详解】生物必须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在地球上不同的自然环境中,生活着不同的生物,生物与环境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在气候、水、食物、空气等环境变化时,当动物无法适应一些环境变化时,就会死亡甚至灭绝。
16. “要下雨了,燕子低飞”,这是因为环境改变导致了动物行为的改变。( )
【答案】√
【解析】
【详解】动植物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一些特殊身体形态结构或行为,在环境变化时,生物的形态结构或行为也会变化。“要下雨了,燕子低飞”,这是因为环境改变导致了动物行为的改变。
17. 一般来说,阔叶植物喜阴,针叶植物喜阳。( )
【答案】×
【解析】
【详解】在长期进化的过程中,有些植物的外部形态会与环境相适应,从而使其具有不同的特点,这是植物长期适应不同环境中的水分、阳光和温度等条件的结果。一般来说,阔叶植物喜阳,有利于蒸发水分;针叶植物喜阴,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
18. 喜阳植物的叶子角质不发达,叶肉细胞和气孔比较少。( )
【答案】×
【解析】
【详解】“喜阴植物“在植物学中被称为耐阴植物,是指不适合直接在阳光照耀下生活的植物,它们只能生活在背光的环境中,否则就会死亡。喜阴植物的叶子角质不发达,叶肉细胞和气孔比较少。正相反,喜阳植物由于需要大量阳光,所以其叶子角质发达,叶肉细胞和气孔比较多,用来进行光合作用和蒸腾水分。
19. 科学小论文,口头“讲述”比书面“讲述”更方便、更有条理。( )
【答案】×
【解析】
【详解】科学论文实际上是同学们在课内外学科学活动中进行科学观察、实验或考察后一种成果的书面总结。科学论文包括开头、正文和结尾三部分,它必须具备科学性、创造性和实践性。科学论文是书面的“讲述”形式,比口头“讲述”更系统、更完整、更有条理。
20. 水稻:耐寒性较好,可旱地种植;小麦:性喜温凉。( )
【答案】×
【解析】
【详解】植物按生活环境可以分为水生植物与陆生植物,水生植物是指那些能够长期在水中正常生活植物;陆生植物即陆地上生长植物的统称。小麦耐寒性较好,可旱地种植;水稻属于水生植物,性喜温凉。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21. 下列哪一项是科学论文必须具备的“三性”?( )
A. 科学性、创造性、理论性。 B. 科学性、创造性、实践性。 C. 科技性、创新性、实践性。
【答案】B
【解析】
【详解】科学论文实际上是同学们在课内外学科学活动中进行科学观察、实验或考察后一种成果的书面总结。科学论文包括开头、正文和结尾三部分,它必须具备科学性、创造性和实践性。
22. 黄鹂鸟的喙短而直,可以推测它以( )为食。
A. 昆虫 B. 鱼虾 C. 花蜜
【答案】A
【解析】
【详解】鸟喙具有多样性,使它们适合吃不同的食物。根据对鸟喙形状与生活环境的关系,如黄鹂鸟的喙短而直,可以推测它以昆虫为食。
23. 保护金丝猴最好的办法是( )。
A. 进行人工饲养 B. 建立自然保护区 C. 消灭它们的天敌
【答案】B
【解析】
【详解】保护野生动物形势非常艰巨,我国大力宣传保护珍稀动物的重要性,建立自然保护区,为物种的繁衍生息提供良好的场所,禁止人们上狩猎,通过完善法律法规等措施对濒临灭绝的动物进行保护,其中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金丝猴最好的办法。
24. 下列属于丹顶鹤适应冬天寒冷环境的行为的是( )。
A. 换上厚厚的羽毛 B. 向南迁徙 C. 改变羽毛的颜色
【答案】B
【解析】
【详解】动物能够适应季节的变化进行迁徙、冬眠、换毛,要了解动物适应季节变化的方式。丹顶鹤适应冬天寒冷环境的行为是向南迁徙。
25. 仙人掌上长的刺是仙人掌的叶子,叶子变成针刺状,主要是为了适应沙漠环境( )的特点。
A. 温度低 B. 水分少 C. 日照强
【答案】B
【解析】
【详解】生物形态结构总是与生长的环境相适应的,生长在不同环境下的植物形态结构不同,植物形态结构适应于其生长环境。仙人掌上长的刺是仙人掌的叶子,叶子变成针刺状,主要是为了适应沙漠环境水分少的特点。
26. 枯叶蝶的形状像一片枯蔫的叶片,这是动物( )。
A. 长期适应环境的结果 B. 没有水导致枯蔫的结果 C. 作为环境变化观测物的结果
【答案】A
【解析】
【详解】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方式。枯叶蝶的形状像一片枯蔫的叶片,这是动物长期适应环境的结果,可以减小危险。
27. 在神农架生长着一种野菊花,它能发出阵阵芳香,植物学家称其为“神农香菊”。但这种菊花移栽到其他地方,就会失去香味,这一现象说明( )。
A. 生物能影响环境 B. 环境能影响生物 C. 生物能适应环境
【答案】B
【解析】
【详解】动物必须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在地球上不同的自然环境中,生活着不同的动物,动物与环境相互依存、相互影响。这种菊花移栽到神农架之外的其他地方,就会失去香味,这一现象说明环境能影响生物。
28. 下面行为对保护生物栖息地没有意义的是( )。
A. 围海造田 B. 保护环境 C. 健全法律法规
【答案】A
【解析】
【详解】一种生物愿意长期生活在某个环境里,是因为这个环境为它提供了生存、生长和繁殖所必需食物、水、庇护所等条件,这样的生活环境被称为生物栖息地。保护环境、健全法律法规对保护生物栖息地有重要意义;围海造田对保护生物栖息地没有意义。
29. 产生“南橘北枳”这种现象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水分 B. 空气 C. 温度
【答案】C
【解析】
【详解】生物必须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在地球上不同的自然环境中,生活着不同的生物,生物与环境相互依存、相互影响。产生“南橘北枳”这种现象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温度,环境影响着橘子和枳子的生长。
30. 下列植物中,不喜阳的是( )。
A. 月季 B. 龟背竹 C. 水稻
【答案】B
【解析】
【详解】“喜阴植物“在植物学中被称为耐阴植物,是指不适合直接在阳光照耀下生活的植物,它们只能生活在背光的环境中,否则就会死亡。有很多植物都是喜阴的,比如龟背竹等。月季和水稻属于喜阳植物。
四、连线题:将下列植物特点与其优势连线。(共8分)
31. 连线题:将下列植物特点与其优势连线。
苍耳种子上的刺 储存水分,适应干旱环境
仙人掌的茎肥厚 可勾住动物的皮毛而散播到各处
松树的叶呈针状 便于伸出水面,吸收阳光
莲的叶柄很长 减少蒸腾作用,保持水分
【答案】
【解析】
【详解】大多数生物的身体特征和生活习惯都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在长期进化的过程中,有些植物的外部形态会与环境相适应,从而使其具有不同的特点。这是植物长期适应不同环境中的水分、阳光和温度等条件的结果。苍耳种子上的刺,可勾住动物的皮毛而散播到各处;仙人掌的茎肥厚,是为了储存水分,适应干旱环境;松树的叶为针形,是为了减少蒸腾作用,保持水分;莲的叶柄很长,是为了便于伸出水面,吸收阳光。
五、综合分析题(共15分)
32. 如图所示的两只狐(A、B),一只是生活在北极的极地狐,另一只是生活在非洲沙漠中的沙漠狐。
A B
(1)图中生活在北极的极地狐是_____________;B狐耳朵较大,由此可推测,它生活在_____________(填“炎热”或“寒冷”)的环境里。
(2)生物学家对不同地方的生物个体进行比较时,发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同一种生物,愈冷的地方,个体愈_______(填“大”或“小”),身体就愈接近_______(填“圆”或“长”)形,并且鼻子、耳朵、腿等暴露在外部的器官就越_______(“大”或“小”)。
(3)你认为如果地球“变暖”进一步加剧,极地狐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A ②. 炎热 ③. 大 ④. 圆 ⑤. 小 ⑥. 数量逐渐减少,甚至灭绝。因为它们不适应变暖的环境
【解析】
【分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方式。
【详解】(1)动物的身体结构形态与周围所处的环境相适应。在北极生活的极地狐由于周围温度较冷,所以个体较大、皮质较厚、耳朵圆小。因此A属于北极的极地狐,B狐耳朵较大,生活在沙漠中,身体特征利于散热。
(2)同一种生物,在寒冷的地区,动物要适应温度,所以愈冷的地方,个体就愈大,其皮质较厚,身体愈接近圆形,裸露在外的器官较小,有利于保持体温。
(3)如果地球持续变暖,会造成环境的重大变化,长期生活在北极的极地狐会因为不适应环境而遭到灭绝。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内容,完成下列各题。
2021年冬季,在郑州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监测到多种国家保护鸟类前来栖息越冬。
郑州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工作人员连续观测到了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鹳、白枕鹳,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小天鹅、灰鹳、白琵鹭,以及大种群的鹭类、燕鸭类,还有普通鸬鹚等一些珍稀候鸟。
郑州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已经成为野生鸟类特别是冬候鸟的越冬地、停歇地和觅食地。
33. 候鸟的迁徙是动物( )的表现。
A. 预防其他动物攻击 B. 感知环境变化 C. 适应季节变化
34. 建立郑州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属于_____________(选填“有利于”或“不利于”)动物生存的事例。
35. 如果有市民在郑州黄河湿地公园游玩时,发现了在此栖息的鸟类,下列做法恰当的是( )。
A. 积极地给鸟类喂食,让它适应人的喂养
B. 安静地观赏鸟类,任由它栖息、嬉戏
C. 兴奋地呼唤朋友一起来观赏鸟类,靠近鸟类拍照
36. 人类以下的做法中,会对动物的生存产生不利影响的是( )。
A. 设置动物通道、野生动物饮水区域
B. 建立野生动物保护基地
C. 在森林里烧烤野炊
【答案】33. C 34. 有利于 35. B 36. C
【解析】
【分析】生物必须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在地球上不同的自然环境中,生活着不同的生物,生物与环境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33题详解】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方式。动物们为了适应环境变化,通常会有冬眠、迁徙、换毛、洄游等行为。所以候鸟的迁徙是动物适应季节变化的表现。
【34题详解】
保护珍稀动植物,有利于维护生态平衡,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珍稀动植物的一种措施。
【35题详解】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保护生物多样性就等于保护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就是保护人类自身。如果有市民在郑州黄河湿地公园游玩时,发现了在此栖息的鸟类,应该安静地观赏鸟类,任由它栖息、嬉戏;不去做破坏鸟类生存的事情,比如积极地给鸟类喂食,让它适应人的喂养、兴奋地呼唤朋友一起来观赏鸟类,靠近鸟类拍照等,这些都会影响鸟类的生存。
【36题详解】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动植物,动植物为人类生活提供了各种便利。我们要爱护动植物,相互依存。所以设置动物通道、野生动物饮水区域和建立野生动物保护基地都是保护动物的行为,在森林里烧烤野炊会对动物的生存产生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