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荥阳市京城高中2023—2024学年3月月考试题高一年级 政治考试时间为75分钟,试卷满分为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这一状况决定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是( )①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②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③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④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20世纪初,中国人民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道路屡遭挫折。1917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下列关于马克思列宁主义传入中国的过程及其影响,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②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下,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③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开始接受和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④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成立A.③→①→④→② B.③→④→①→②C.④→③→②→① D.①→④→②→③3.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共同梦想,无数仁人志士为此苦苦求索、进行各种尝试,但都以失败告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历史地落在了中国共产党身上。下列对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复兴所做出的贡献,分析正确的是(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②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为实现民族复兴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③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就为民族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为民族复兴提供了充满新活力的体制保证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一部改革开放史,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一部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对改革开放认识正确的是( )①改革开放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中国共产党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②改革开放是对数千年以来中国社会封闭保守历史常态的否定和变革③改革开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④改革开放表明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把握达到新的高度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5.干事担事,是党员干部的职责所在,也是价值所在。焦裕禄实干苦干,凝聚起兰考人民战风沙、抗盐碱的强大力量;廖俊波“认准的事,背着石头上山也要干”,对群众所忧放心不下,为当地发展四处奔走;黄大发带领群众在绝壁凿出“生命渠”,用实干兑现“水过不去、拿命来铺”的誓言。这些人用实际行动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 )①为党尽职、为民造福②坚定信念、践行宗旨③解放思想、拼搏奉献④与时俱进、担当作为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6.河南省委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积极回应群众关切,推进重点民生实事落实,目前各单位累计确定民生事项1 583件,已办结822件,真正做到把实事办好,把好事办实,让人民群众满意。这是基于( )①依靠人民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磅礴力量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③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是成就伟大事业的法宝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7.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把握历史主动、锚定奋斗目标,沿着正确方向坚定前行。一以贯之地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告诉我们( )①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②用科学理论武装是中国共产党永葆生机活力的法宝③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是党和国家工作的出发点④必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8.某中学生探究小组在某次探究学习中收集资料如下:2023年10月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正式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调查研究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是开创新局之策、获得真知之本、破解问题之要;“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把党员作用体现到岗位和日常生活中。该小组此次探究的主题可以归纳为( )①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走向深入②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巩固和加强依法执政的群众基础③中国共产党是具有先进性的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④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党的理论体现时代性,富于创造性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9.“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重视对历史的学习和对历史经验的总结与运用,从中找到前进的正确方向和正确道路,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不断取得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党重视总结历史经验旨在( )①坚定理想信念,提高执政能力,保持纯洁特性 ②把握历史规律,推进理论创新,找准前进方向③争取历史主动,推动自我革命,践行初心使命④加强党的建设,提高领导水平,巩固基本矛盾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10.2024年2月4日,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发布“最美公务员”评选结果,孟二梅等20名同志被评选确定为“最美公务员”。【案例】“我们有一口吃的,就不能让他们饿着。”说这话的是北京市门头沟区大台街道办事处落坡岭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孟二梅。2023年7月29日,特大暴雨发生后,她始终奋战在防汛救灾最前线,带领党员和居民安置转运近千名因暴雨滞留的列车乘客。“最美公务员”得以“最美”的原因是( )①发挥了基层党员的战斗堡垒作用②坚持和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③践行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④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1.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2024年2月5日,中共中央印发《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明确了党史学习教育工作的总体要求、工作原则、目标任务、保障和监督机制,以及党史学习教育的内容和主要方式。该条例的出台( )①是党坚持依法执政、巩固长期执政的前提②可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工作常态化长效化③助力党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掌握历史主动④创新了党史学习教育的内容和主要方式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2.2023年3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从4月开始,在全党自上而下分两批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题教育活动。此次主题教育的总要求是“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下列举措中,符合主题教育总要求的是( )①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成果来武装头脑②深刻领悟“两个确立”,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先锋模范作用③实干兴邦,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事业”④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3.共产党员刘永坦院士扎根基层60载,带出了一支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雷达铁军”,为我国建设海洋强国作出了卓越贡献。耄耋之年,他依旧坚守在科研一线,为推进我国对海探测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发光发热。这位皓首雄心的老党员,用一个甲子的无悔坚守,向深爱的党、祖国和人民交出了一份满意答卷,彰显了深厚的家国精神。刘永坦以实际行动彰显了共产党员( )①践初心、担使命,发挥战斗堡垒作用②坚持和追求真理,为社会无私奉献③坚持人民至上,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④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承担责任和使命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4.2023年9月,第二批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活动启动。活动要求基层党组织聚焦主题主线,切实把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躬身人局、挺膺担当;要求坚持问题整改,敢于“刀刃向内”“刮骨疗毒”,以严的基调、实的措施、铁的纪律一抓到底,以看得见、实打实的成效回应群众期盼。这说明,在主题教育活动中,基层党组织要( )①坚持人民至上,践行党的初心使命 ②关注民生,切实履行社会管理职能③把人民群众利益置于自身利益之上 ④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勇于自我革命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5.党风问题关系党的生死存亡。2023年以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连续公开通报一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典型问题。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在总则中要求党组织和党员“切实践行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重视党风建设( )①是中国共产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永葆生机活力的法宝②要以党的作风建设为统领,调动党员积极性和主动性③能激励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求真务实④有利于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辛亥革命110年来的历史启示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有领导中国人民前进的坚强力量,这个坚强力量就是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领导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运用“历史和人民的选择”的相关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怎样为人民谋幸福,谱写出一篇篇壮丽史诗的。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巍巍宝塔山,滚滚延河水,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延安时期的十三年峥嵘岁月,中国共产党由弱到强,带领中国革命事业从低潮走向高潮,实现了历史性的转折。十三载可歌可泣的恢宏篇章,孕育了永放光芒的延安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接续奋进,是我们党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新的赶考之路上,青年干部要常喝理论“墨水”,在常学常新中增强修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常沾基层“泥水”,在想民为民中担当责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常流苦干“汗水”,在实打实干中擎旗奋进,挺拔艰苦奋斗之姿;赓续红色基因,传承延安精神,在实现党的二十大奋斗目标的征途中踏浪前行、拼搏奋发。结合材料,运用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相关知识,谈谈你对青年干部要常用“三种水”的认识。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乡村振兴,关键在党。要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各级党委要扛起政治责任,在上级决策部署的大前提下,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积极探索符合本地实际的发展路径和方法。乡村振兴各项政策,最终要靠农村基层党组织来落实,必须建设一支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乡村振兴干部队伍。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线,倾听民众意见,广泛依靠农民、教育引导农民、组织带动农民,激发广大农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投身乡村振兴,建设美好家园。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中“坚持党的领导”的相关知识,说明全力推进乡村振兴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12分)(2)结合材料,说明乡村振兴是如何体现党的执政方式的。(6分)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某市贯彻二十大精神,在乡村振兴中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持续加强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派强用好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选优配强农村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带头人,突出在退役军人、返乡青年、大学毕业生、致富带头人等重点群体中发展党员。严格落实主题党日、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等基本制度,把落实组织生活基本制度情况作为市、县巡察的重点。引导党员干部运用民主协商、耐心说服和典型示范等方法做群众工作,对群众暂时不理解但对长远有好处的事情,要加强教育引导,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取得群众认同。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聚焦乡村振兴工作的难点和痛点,以专家组抓规划、“领头羊”抓建设,实现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全覆盖。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知识,说明在乡村振兴中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的意义。参考答案选择题。1.A【详解】①③: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是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①③正确。②④:近代中国人民要完成的历史任务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不是主要矛盾,②④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A。2.A【详解】③:1917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开始把目光从西方转向东方,接受和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③排第一位。①: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①排第二位。④: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结合的过程中,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④排第三位。②: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②排第四位。故正确排序是③→①→④→②。故本题选A。3.A【详解】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①说法正确。②: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为实现民族复兴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②说法正确。③: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为民族复兴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③说法错误。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民族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4.B【详解】①: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我们党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①正确。②:数千年以来变革和开放总体上是中国社会的历史常态,改革并不是对中国社会封闭保守历史常态的否定,②表述错误。③: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③表述错误。④:一部改革开放史,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一部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当代中国正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进入新时代中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把握达到新的高度,④正确。故本题选B。5.A【详解】①:干事担事,是党员干部的职责所在,也是价值所在。焦裕禄实干苦干,凝聚起兰考人民战风沙、抗盐碱的强大力量,用实际行动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为党尽职、为民造福,①正确。②:实干苦干,对群众所忧放心不下,为当地发展四处奔走,带领群众在绝壁凿出“生命渠”……材料中的共产党员用实际行动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信念、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②符合题意。③:解放思想在材料中没有体现,③不符合题意。④:材料强调共产党员以人民为中心,担当尽责,未涉及与时俱进,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6.C【详解】②④:河南省委积极回应群众关切,推进重点民生实事落实,这是基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②④符合题意。①③:材料强调的是为了人民,未涉及依靠人民,也未涉及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①③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7.B【详解】①④: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把握历史主动、锚定奋斗目标,沿着正确方向坚定前行。一以贯之地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也启示我们必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①④正确。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中国共产党永葆生机活力的法宝,②错误。③:党的全部工作必须以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③错误。故本题选B。8.D【详解】①:材料不反映全面从严治党,①不符合题意。②:题干不涉及依法执政,强调的是科学和民主执政,②不符合题意。③:上述资料反映党的理论不断发展,党重视调查研究,重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体现了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中国共产党是具有先进性的党,③正确。④: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正式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体现了党的理论的发展,由这一资料可以归纳出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党的理论体现时代性,富于创造性,④正确。故本题选D。9.B【详解】①:“党重视总结历史经验是我们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不断取得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表明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重视总结历史经验,旨在“提高执政能力”错误,因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共产党还没有执政,①不符合题意。②③:“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党重视总结历史经验从中找到前进的正确方向和正确道路,表明党重视总结历史经验旨在保持清醒,把握历史规律,争取历史主动,推进理论创新,找准前进方向;推动自我革命,践行初心使命,②③符合题意。④:党重视总结历史经验有利于加强党的建设,提高领导水平。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巩固基本矛盾”说法不当,④错误。故本题选B。10.D【详解】①:发挥基层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①错误。②:材料强调的是发挥了基层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没有体现坚持和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②排除。③④:“最美公务员”得以“最美”是因为践行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③④正确。故本题选D。11.C【详解】①:该条例有利于推动党科学执政和依法执政,但这不是前提,宪法是依法执政的前提,①说法错误。②:学史明理,《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属于党内法规,其出台有利于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工作常态化长效化,②正确。③:《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明确了党史学习教育工作的总体要求、工作原则、目标任务、保障和监督机制,能助力党更好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掌握历史主动,③正确。④:该条例明确了党史学习教育的内容和主要方式,但未涉及创新,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12.B【详解】①: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从4月开始,在全党自上而下分两批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题教育活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成果来武装头脑符合主题教育总要求“学思想”,①正确。②:深刻领悟“两个确立”,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②错误。③:实干兴邦,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③错误。④:此次主题教育的总要求是“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符合主题教育总要求“强党性”,④正确。故本题选B。13.C【详解】①:共产党员应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基层党组织要发挥战斗堡垒作用,①不符合题意。②:共产党员刘永坦院士扎根基层60载,带出了一支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雷达铁军”,为我国建设海洋强国作出了卓越贡献,以实际行动彰显了共产党员坚持和追求真理,为社会无私奉献,②符合题意。③: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领导核心,要不断提高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而不是共产党员的,③不符合题意。④:共产党员刘永坦院士扎根基层60载,耄耋之年,他依旧坚守在科研一线,为推进我国对海探测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发光发热,彰显了深厚的家国精神,这说明刘永坦以实际行动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承担责任和使命,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14.B【详解】①:“把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这说明基层党组织要坚持人民至上,践行党的初心使命,①符合题意。②:政府履行社会管理职能,党组织不履行国家职能,②错误。③:中国共产党除了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之外没有自身的特殊利益,③说法错误。④:敢于“刀刃向内”“刮骨疗毒”,这说明要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勇于自我革命,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15.D【详解】①: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我们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永葆生机活力的法宝,①错误。②:全面从严治党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而不是以作风建设为统领,②错误。③:重视党风建设能激励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求真务实,增强党员干部的使命感和责任感,③正确。④:重视党风建设有利于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从而夯实党的执政根基,④正确。故本题选D。非选择题。16.【答案】①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新中国,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4分)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飞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充满新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4分)③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物质基础和精神力量,向强国迈进。(4分)【解析】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需要调用历史和人民的选择的有关知识,从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角度分析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辛亥革命110年来的历史启示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有领导中国人民前进的坚强力量,这个坚强力量就是中国共产党→可联系教材知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关键词②: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可联系教材知识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飞跃;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17.【答案】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党的先进性的直接而具体的体现。(3分)②常喝理论“墨水”,就是要以接续推进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创新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坚定理想信念,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3分)③常沾基层“泥水”,就是要坚定人民立场,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想民为民中担当责任。(3分)④常流苦干“汗水”,共产党员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勇担责任使命,要艰苦奋斗、开拓进取,在实打实干中擎旗奋进。(3分)⑤青年干部只有常用“三种水”,才能影响和带动身边群众共同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才能为实现民族复兴的百年梦想共同奋斗。(3分)【解析】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要求运用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的相关知识,谈谈对青年干部要常用“三种水”的认识。考生可从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立场等角度分析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信息,链接教材知识。关键信息①:青年干部要常喝理论“墨水”,在常学常新中增强修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可联系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关键信息②:常沾基层“泥水”,在想民为民中担当责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可联系中国共产党的宗旨、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立场。关键信息③:常流苦干“汗水”,在实打实干中擎旗奋进,挺拔艰苦奋斗之姿→可联系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18.【答案】(1)①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大政治优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推进乡村振兴离不开党的顶层设计和部署,要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②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推进乡村振兴,要坚持科学方法、精准务实。③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④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激发广大农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投身乡村振兴,建设美好家园。(2)①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各级党委,扛起政治责任,在上级决策部署的大前提下,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积极探索符合本地实际的发展路径和方法。②中国共产党坚持民主执政。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线,倾听民众意见,广泛依靠农民、教育引导农民、组织带动农民,激发广大农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投身乡村振兴,建设美好家园。【解析】(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中“坚持党的领导”的相关知识,说明全力推进乡村振兴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属于原因类主观题,知识限定明确,考生可根据材料内容和设问要求调动教材知识加以分析说明。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有效信息①:乡村振兴,关键在党→可从中国共产党的地位和作用角度加以分析;有效信息②:要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各级党委要扛起政治责任,在上级决策部署的大前提下,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积极探索符合本地实际的发展路径和方法→可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角度加以分析;有效信息③: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线,倾听民众意见,广泛依靠农民、教育引导农民、组织带动农民,激发广大农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投身乡村振兴,建设美好家园→可从党的宗旨、执政理念角度加以分析。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说明乡村振兴是如何体现党的执政方式的。属于体现类主观题,知识限明确,考生可根据材料内容和设问要求调动教材知识加以分析说明。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有效信息①:要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各级党委要扛起政治责任,在上级决策部署的大前提下,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积极探索符合本地实际的发展路径和方法→可说明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有效信息②: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线,倾听民众意见,广泛依靠农民、教育引导农民、组织带动农民,激发广大农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投身乡村振兴,建设美好家园→可说明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坚持民主执政。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答案】①加强党对乡村振兴的领导,发挥党管方向、谋大局、定政策的作用,保证乡村振兴的正确方向;②有效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或“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组织优势”);通过政治引领焕发出强大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号召力;③激励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或“保持党员队伍先进性和纯洁性”),带领村民增收致富;④发挥基层党组织密切联系群众优势,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⑤加快构建党组织领导的乡村治理体系,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乡村治理效能。(每点2分)【解析】第一步:审设问。明确题型、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为意义类主观题,从中国共产党、基层党组织、共产党员等角度来说明在乡村振兴中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的意义。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有效信息①: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某市贯彻二十大精神,在乡村振兴中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可联系加强党对乡村振兴的领导,发挥党管方向、谋大局、定政策的作用,保证乡村振兴的正确方向。有效信息②:持续加强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派强用好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选优配强农村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带头人。严格落实主题党日、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等基本制度,把落实组织生活基本制度情况作为市、县巡察的重点→可联系有效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或“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组织优势”),通过政治引领焕发出强大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号召力。有效信息③:突出在退役军人、返乡青年、大学毕业生、致富带头人等重点群体中发展党员。引导党员干部运用民主协商、耐心说服和典型示范等方法做群众工作,对群众暂时不理解但对长远有好处的事情,要加强教育引导,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取得群众认同→可联系激励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或保持党员队伍先进性和纯洁性。有效信息④: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聚焦乡村振兴工作的难点和痛点,以专家组抓规划、“领头羊”抓建设,实现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全覆盖→可联系发挥基层党组织密切联系群众优势,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加快构建党组织领导的乡村治理体系,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乡村治理效能。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