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广西钦州市钦北区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五年级科学期末试题一、选择题。1.(2023五下·钦北期末) 小明把6颗饱满的种子分成两组:1号组种子放在常温处,保持湿润;2号组种子放在低温处,也保持湿润。他研究的问题是种子发芽是否必须要有( )。A.充足的空气 B.一定的水分 C.适宜的温度【答案】C【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解析】【分析】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对比实验要注意的问题: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确保实验的公平,即除了改变的那个因素外,其他因素应该保持一样。小科把6颗饱满的种子分成两组:1号组种子放在常温处,保持湿润;2号组种子放在低温处,也保持湿润。唯一的变量是温度,所以他研究的问题是种子发芽是否需要适宜的温度,C是正确的选项。2.(2023五下·钦北期末) 仙人掌的叶子进化成针刺,主要是为了( )。A.更漂亮 B.减少水分蒸发 C.吸收更多阳光【答案】B【知识点】叶子的形态与生长环境【解析】【分析】 仙人掌的叶子长成刺状是为了适应沙漠干旱高温少雨的特殊环境,刺状叶子可以减少蒸腾作用,降低水分的消耗。3.(2023五下·钦北期末) 下列食物链正确的是( )。A.蚜虫·瓢虫→蜘蛛B.青蛙→蚯蚓→落叶C.绿豆苗→蝗虫→小鸟【答案】C【知识点】食物链、食物网【解析】【分析】生物之间因为食物关系,构成很多的“链条”状的联系,像这样的食物关系,叫作食物链。食物链一般开始绿色植物,终止于凶猛动物,箭头指向捕食者。田野里生活着许多生物,它们之间形成许多条食物链,食物链的写法正确的是绿豆苗→蝗虫→小鸟。4.(2023五下·钦北期末) 船上的球形货物如果没有固定好,就会随着船的航行而翻滚;这样很可能会导致船( )。A.偏离航向 B.航速降低 C.侧翻沉没【答案】C【知识点】物体的沉浮;制作小船【解析】【分析】从浮的材料到沉的材料,从自然动力到机械动力,船的载重量、稳定性、动力性能不断优化和完善。船上的球形货物如果没有固定好,就会随着船的航行而翻滚,这样船上的重心位置不断变化,很可能会导致船侧翻沉没。5.(2023五下·钦北期末) 2022年6月17日我国第三艘航空母舰福建舰下水亮相,主体结构为钢铁制成。经过改造的钢铁能浮在水面上,这主要是因为改变了( )。A.钢铁的体积 B.钢铁的重量 C.钢铁的硬度【答案】A【知识点】物体的沉浮【解析】【分析】 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用钢铁制成的轮船能浮在水面上,这是改变了钢铁的形状,排开水的体积增大,受到水的浮力增大,因此,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6.(2023五下·江山月考)人们不断探索让船行驶的新动力,下列不属于潜水艇的动力来源的是( )。A.核能 B.柴油 C.水能【答案】B【知识点】船的动力装置【解析】【分析】潜水艇的动力来源是水能和核能,柴油燃烧需要空气,水下空气较少,不能支持柴油燃烧。所以此题选B。7.(2022五下·丰县期末)下列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A.倡导“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植树造林,保护现有森林覆盖B.减少开支,倡导使用煤炭这类燃料C.开发新能源,倡导消费者使用新能源汽车【答案】B【知识点】节约能源【解析】【分析】煤炭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应倡导使用可再生的新能源物质。8.(2023五下·钦北期末)我们在做“不同金属的导热性能”实验时,要控制的相同条件是三种金属的( )。A.长短、粗细 B.重量、体积 C.颜色、体积【答案】A【知识点】热传递;材料的导热性【解析】【分析】对比实验要注意的问题:1、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2、确保实验的公平,即除了改变的那个因素外,其他因素应该保持一样,我们在做“不同金属的传热性能实验”时,应选用相同长短、粗细的铜棒铝棒、铁棒进行比较,只改变材料的种类。9.(2023五下·钦北期末) 为了减少垃圾数量,下列做法中不提倡的是( ) 。A.购买简包装商品 B.使用一次性用品 C.购物自带环保袋【答案】B【知识点】垃圾的处理;保护环境【解析】【分析】 A.购买简包商品,可以减少垃圾的数量,不符合题意;B.使用一次性用品是一种浪费资源,增加垃圾数量的行为,符合题意;C.购买自带环保袋可以减少垃圾的数量,不符合题意。10.(2023五下·钦北期末) 在雨后,我们常会看到山上雾气缭绕。关于雾的形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白雾是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B.白雾是水蒸气凝结成的小水珠C.白雾其实就是水蒸气【答案】B【知识点】凝结;水的三态变化【解析】【分析】 云、雾、雨、露、霜、雪都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的,云、雾、雨、露、霜、雪、冰是大自然中水的多姿多彩的化身,它们使大自然更加丰富多彩。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是液化现象,雾的形成与空气中的温度和湿度有很大关系。11.(2023五下·钦北期末) 近年来,全球的大气和海洋温度持续升高,这会导致( )。A.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B.干旱、洪水等极端天气减少C.冻土融化,地表温度降低【答案】A【知识点】冰的融化;保护环境【解析】【分析】许多科学家研究发现,在人类过度消耗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过程中,大大增加了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气体的含量。这些增加的二氧化碳气体会使地表附近的大气温度上升。这种增温效果类似栽培植物的温室,被称作“温室效应”,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导致了全球范围内气候混乱异常,海洋温度持续升高,加剧了冰山融化,海平面上升。12.(2023五下·钦北期末)在烧杯底部的一侧加热,烧杯内的水都会变热,下面( )过程能正确地表示烧杯中的水是如何传热的。A. B. C.【答案】B【知识点】热传递【解析】【分析】在烧杯底部的一侧加热,烧杯内的水都会变热,热的传递过程选项B所示。二、判断题。13.(2023五下·钦北期末)绿色植物在光照条件下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分,在绿叶中制造生存所需的养料,并释放出氧气。( )【答案】正确【知识点】光合作用【解析】【分析】植物的叶片是制造营养物质的“加工厂”,太阳光是能量来源。叶片借助太阳光的能量,利用茎输送来的水分和叶片吸收的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制造营养物质,并且释放出氧气,这个过程叫光合作用。14.(2023五下·钦北期末) 我们在做对比实验时可以同时改变两个条件。 ( )【答案】错误【知识点】对比实验【解析】【分析】在做对比实验时,只能改变一个条件,其他条件保持不变。15.(2023五下·邢台月考)雨后水泥路面上有积水,天晴后便很快消失了。这是因为水都渗到地下了。( )【答案】错误【知识点】水的蒸发【解析】【分析】水有三种状态:固态的冰、液态的水、气态的水蒸气。蒸发是水在平常温度下变成水蒸气的现象,水蒸发时要吸收周围的热。雨过天晴,地面上的积水便很快干了,除去渗入土壤中的一部分水,另一部分水变成水蒸气蒸发到空气中去了。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16.从古代到现代船的动力、材料和性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答案】正确【知识点】天然材料、人造材料【解析】【分析】船的动力由人力-自然力-机械力的转变,材料由最开始的木头到后来的金属,船的载重量稳定性续航能力都有质的飞跃。17.(2023五下·钦北期末) 煤、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节约用电、节约用水都是在节约能源。 ( )【答案】正确【知识点】可再生资源、不可再生资源;节约能源【解析】【分析】地球上的煤炭、天然气和石油,是在亿万年前由于地壳的剧烈变动,大量的动物和植物被埋于地下或沉于海底,与氧气隔绝在高压下而形成的,现在不存在煤、石油、天然气形成的环境。所以煤、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的能源,用一点就少点,我们正在耗尽这些能源。节约用电,节约用水,节约资源都是在节约能源。18.(2023五下·钦北期末) 当两个物体的温度相同时,就不会进行热传递。 ( )【答案】正确【知识点】热传递【解析】【分析】 热能够从物体温度较高的一端向温度较低的一端传递,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直到两者温度相同。故当两个物体温度相同时,就不能进行热传递。19.(2022五下·鸡西期末)衣服能产生热量,因此冬天我们要多穿几件衣服。( )【答案】错误【知识点】热传递【解析】【分析】衣服只能保温,不能产热。20.(2023五下·钦北期末)夏天,从冰箱里拿出一罐可乐,我们会发现可乐罐外壁布满了小水珠,这是可乐罐外面的冰融化了。( )【答案】错误【知识点】冰的融化;水的三态变化【解析】【分析】 由于从冰箱取出的物体温度比较低,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因遇冷发生液化,由于液化后的水珠附着在可乐罐的表面上。三、填空题。21.(2023五下·钦北期末) 生物之间因为食物关系构成很多的“链条”状的联系,像这样的食物关系,叫做 ;群落里的各种生物与非生物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整体,我们把这个整体叫 。【答案】食物链;生态系统【知识点】食物链、食物网【解析】【分析】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这些食物链相互关联就形成了食物网,群落里的各种生物与环境中的非生物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整体,我们把这个整体叫作生态系统。在生态系统中,某种动物与其他生物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当某种动物被灭杀后,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其他生物的生存,以致影响该动物所生存的整个生态系统。22.(2023五下·钦北期末)潜艇靠调节自身的 和 的大小来下潜和上浮,其中核潜艇的动力来自 ,它可以帮助潜艇在水下长时间地航行。【答案】重力(浮力);浮力(重力);核能【知识点】重力;浮力;物体的沉浮【解析】【分析】 物体在液体中的沉浮与同体积的液体的重量有关。物体比相同体积的液体重,下沉;比相同体积的液体轻,上浮。潜水艇是在体积不变通过加减水仓的水量改变自身的轻重来实现沉浮的。 其中核潜艇的动力来自核能,它可以帮助潜艇在水下长时间地航行。23.(2022五下·鸡西期末)人们把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等非化石能源叫做 能源;把石油、煤,天然气等能源称为 能源。【答案】可再生;不可再生【知识点】可再生资源、不可再生资源【解析】【分析】能在短时间内再生的能源就是可再生能源。24.(2022五下·克拉玛依期末)热的三种传递方式是 、热对流和 。人在太阳下觉得很热是属于 的热传递方式。【答案】热传导;热辐射;热辐射【知识点】热传递【解析】【分析】热可以在物体内和物体间传递,通常热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或者从物体温度高的部分传向温度低的部分。热传递方式包括: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三种方式。人在太阳下觉得很热是属于热辐射的热传递方式。四、连线题。25.(2023五下·钦北期末) 请将下列关于植物变化、季节和动物行为合理连线 。【答案】【知识点】昼夜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解析】【分析】春季万物复苏,植物发芽、青蛙产卵;夏季万物生长发育,温度较高,植物长叶、开花,水牛泡在水塘里降温;秋季气温降低,树木落叶,大雁南飞过冬;冬季万物凋零,一些动物冬眠。五、综合题。26.(2023五下·钦北期末)球面临的环境问题主要有; ①大气污染; ②水污染; ③固体废弃物污染; ④噪声污染。 (填序号)生活污水未经处理就排放会引起 ,建筑工地不分昼夜地打桩会造成 , 推行公共自行车交通有利于减少 。【答案】②;④;①【知识点】保护环境;水污染;空气污染【解析】【分析】地球面临的环境问题主要有:大气污染;②水污染;③固体废弃物污染;④噪声污染。生活污水未经处理就排放会引起水污染,噪音污染指人类在工业生产、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和社会生活等活动中,产生的噪声干扰周围动物生活环境,属于噪声污染,工业废气、废物排放和汽车尾气排放是主要的大气污染源,骑自行车上班可以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六、实验探究题。27.(2023五下·钦北期末) 在观察“水加热时的变化现象”的实验中,张鹏小组用酒精灯、铁架台、烧杯、石棉网等材料组装了如图1的实验装置。(1) 加热时,要在烧杯底部垫上石棉网,作用是 。(2) 在某一个时刻,温度计如图2所示,此时的水温是 ℃。(3)当水温升到 时,小科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 3 分钟后停止读数,部分数据记录如下表:时间(分钟) 0 1 2 3 4 5 6 7温度(℃) 90 92 94 96 98 100 100 100请你将表中记录的数据在上图3中制成折线图表示出来。(4)从上表可以知道水的沸腾的温度是 ℃。水沸腾时,小科观察到烧杯上方有很多白雾,还观察到烧杯的杯壁上有很多水珠,这些水珠出现在烧杯的 (填“内”或“外”)侧。(5)撤去酒精灯停止加热,看到水 填(“会”或“不会”) 停止沸腾; 说明水在沸腾时需要 热量。 (“吸收”或“释放”)【答案】(1)使烧杯受热均匀(或者受热均匀)(2)74(3)(4)100;内(5)会;吸收【知识点】温度计;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水的三态变化【解析】【分析】水在自然界中有气态,波态、固态三种存在状态,水蒸气是它的气态形式,水是它的液态形式,冰是它的固态形式,这三种状态之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水从一种状态转变成另一种状态需要吸热或放热,主要取决于温度的变化。(1)加热时,要在烧杯底部垫上石棉网,作用是使烧杯受热均匀,防止烧杯裂开。(2)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且波柱在零刻度线的下方,说明温度在零下,波柱在要刻度线的上方,说明温度在零上。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2℃,液柱在70和80之间过2个小格,此时温度是74℃。(3)根据实验数据进行描点,然后用折线进行连线即可。(4)把水在正常压强下加热到约100℃时,水会迅速地变成水蒸气,并且不停地翻腾起来,这种现象叫做水的沸腾。水沸腾时烧杯内有大量气泡产生,气泡越往上越大,水面上会冒“白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而成的小水珠。烧杯的杯壁上有很多水珠,这些水珠出现在烧杯的内测。(5)水从一种状态转变成另一种状态需要吸热或放热,主要取决于温度的变化。撒去酒精灯停止加热,看到水会停止沸腾;说明水在沸腾时需要吸收热量。1 / 1广西钦州市钦北区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五年级科学期末试题一、选择题。1.(2023五下·钦北期末) 小明把6颗饱满的种子分成两组:1号组种子放在常温处,保持湿润;2号组种子放在低温处,也保持湿润。他研究的问题是种子发芽是否必须要有( )。A.充足的空气 B.一定的水分 C.适宜的温度2.(2023五下·钦北期末) 仙人掌的叶子进化成针刺,主要是为了( )。A.更漂亮 B.减少水分蒸发 C.吸收更多阳光3.(2023五下·钦北期末) 下列食物链正确的是( )。A.蚜虫·瓢虫→蜘蛛B.青蛙→蚯蚓→落叶C.绿豆苗→蝗虫→小鸟4.(2023五下·钦北期末) 船上的球形货物如果没有固定好,就会随着船的航行而翻滚;这样很可能会导致船( )。A.偏离航向 B.航速降低 C.侧翻沉没5.(2023五下·钦北期末) 2022年6月17日我国第三艘航空母舰福建舰下水亮相,主体结构为钢铁制成。经过改造的钢铁能浮在水面上,这主要是因为改变了( )。A.钢铁的体积 B.钢铁的重量 C.钢铁的硬度6.(2023五下·江山月考)人们不断探索让船行驶的新动力,下列不属于潜水艇的动力来源的是( )。A.核能 B.柴油 C.水能7.(2022五下·丰县期末)下列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A.倡导“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植树造林,保护现有森林覆盖B.减少开支,倡导使用煤炭这类燃料C.开发新能源,倡导消费者使用新能源汽车8.(2023五下·钦北期末)我们在做“不同金属的导热性能”实验时,要控制的相同条件是三种金属的( )。A.长短、粗细 B.重量、体积 C.颜色、体积9.(2023五下·钦北期末) 为了减少垃圾数量,下列做法中不提倡的是( ) 。A.购买简包装商品 B.使用一次性用品 C.购物自带环保袋10.(2023五下·钦北期末) 在雨后,我们常会看到山上雾气缭绕。关于雾的形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白雾是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B.白雾是水蒸气凝结成的小水珠C.白雾其实就是水蒸气11.(2023五下·钦北期末) 近年来,全球的大气和海洋温度持续升高,这会导致( )。A.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B.干旱、洪水等极端天气减少C.冻土融化,地表温度降低12.(2023五下·钦北期末)在烧杯底部的一侧加热,烧杯内的水都会变热,下面( )过程能正确地表示烧杯中的水是如何传热的。A. B. C.二、判断题。13.(2023五下·钦北期末)绿色植物在光照条件下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分,在绿叶中制造生存所需的养料,并释放出氧气。( )14.(2023五下·钦北期末) 我们在做对比实验时可以同时改变两个条件。 ( )15.(2023五下·邢台月考)雨后水泥路面上有积水,天晴后便很快消失了。这是因为水都渗到地下了。( )16.从古代到现代船的动力、材料和性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17.(2023五下·钦北期末) 煤、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节约用电、节约用水都是在节约能源。 ( )18.(2023五下·钦北期末) 当两个物体的温度相同时,就不会进行热传递。 ( )19.(2022五下·鸡西期末)衣服能产生热量,因此冬天我们要多穿几件衣服。( )20.(2023五下·钦北期末)夏天,从冰箱里拿出一罐可乐,我们会发现可乐罐外壁布满了小水珠,这是可乐罐外面的冰融化了。( )三、填空题。21.(2023五下·钦北期末) 生物之间因为食物关系构成很多的“链条”状的联系,像这样的食物关系,叫做 ;群落里的各种生物与非生物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整体,我们把这个整体叫 。22.(2023五下·钦北期末)潜艇靠调节自身的 和 的大小来下潜和上浮,其中核潜艇的动力来自 ,它可以帮助潜艇在水下长时间地航行。23.(2022五下·鸡西期末)人们把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等非化石能源叫做 能源;把石油、煤,天然气等能源称为 能源。24.(2022五下·克拉玛依期末)热的三种传递方式是 、热对流和 。人在太阳下觉得很热是属于 的热传递方式。四、连线题。25.(2023五下·钦北期末) 请将下列关于植物变化、季节和动物行为合理连线 。五、综合题。26.(2023五下·钦北期末)球面临的环境问题主要有; ①大气污染; ②水污染; ③固体废弃物污染; ④噪声污染。 (填序号)生活污水未经处理就排放会引起 ,建筑工地不分昼夜地打桩会造成 , 推行公共自行车交通有利于减少 。六、实验探究题。27.(2023五下·钦北期末) 在观察“水加热时的变化现象”的实验中,张鹏小组用酒精灯、铁架台、烧杯、石棉网等材料组装了如图1的实验装置。(1) 加热时,要在烧杯底部垫上石棉网,作用是 。(2) 在某一个时刻,温度计如图2所示,此时的水温是 ℃。(3)当水温升到 时,小科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 3 分钟后停止读数,部分数据记录如下表:时间(分钟) 0 1 2 3 4 5 6 7温度(℃) 90 92 94 96 98 100 100 100请你将表中记录的数据在上图3中制成折线图表示出来。(4)从上表可以知道水的沸腾的温度是 ℃。水沸腾时,小科观察到烧杯上方有很多白雾,还观察到烧杯的杯壁上有很多水珠,这些水珠出现在烧杯的 (填“内”或“外”)侧。(5)撤去酒精灯停止加热,看到水 填(“会”或“不会”) 停止沸腾; 说明水在沸腾时需要 热量。 (“吸收”或“释放”)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C【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解析】【分析】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对比实验要注意的问题: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确保实验的公平,即除了改变的那个因素外,其他因素应该保持一样。小科把6颗饱满的种子分成两组:1号组种子放在常温处,保持湿润;2号组种子放在低温处,也保持湿润。唯一的变量是温度,所以他研究的问题是种子发芽是否需要适宜的温度,C是正确的选项。2.【答案】B【知识点】叶子的形态与生长环境【解析】【分析】 仙人掌的叶子长成刺状是为了适应沙漠干旱高温少雨的特殊环境,刺状叶子可以减少蒸腾作用,降低水分的消耗。3.【答案】C【知识点】食物链、食物网【解析】【分析】生物之间因为食物关系,构成很多的“链条”状的联系,像这样的食物关系,叫作食物链。食物链一般开始绿色植物,终止于凶猛动物,箭头指向捕食者。田野里生活着许多生物,它们之间形成许多条食物链,食物链的写法正确的是绿豆苗→蝗虫→小鸟。4.【答案】C【知识点】物体的沉浮;制作小船【解析】【分析】从浮的材料到沉的材料,从自然动力到机械动力,船的载重量、稳定性、动力性能不断优化和完善。船上的球形货物如果没有固定好,就会随着船的航行而翻滚,这样船上的重心位置不断变化,很可能会导致船侧翻沉没。5.【答案】A【知识点】物体的沉浮【解析】【分析】 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用钢铁制成的轮船能浮在水面上,这是改变了钢铁的形状,排开水的体积增大,受到水的浮力增大,因此,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6.【答案】B【知识点】船的动力装置【解析】【分析】潜水艇的动力来源是水能和核能,柴油燃烧需要空气,水下空气较少,不能支持柴油燃烧。所以此题选B。7.【答案】B【知识点】节约能源【解析】【分析】煤炭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应倡导使用可再生的新能源物质。8.【答案】A【知识点】热传递;材料的导热性【解析】【分析】对比实验要注意的问题:1、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2、确保实验的公平,即除了改变的那个因素外,其他因素应该保持一样,我们在做“不同金属的传热性能实验”时,应选用相同长短、粗细的铜棒铝棒、铁棒进行比较,只改变材料的种类。9.【答案】B【知识点】垃圾的处理;保护环境【解析】【分析】 A.购买简包商品,可以减少垃圾的数量,不符合题意;B.使用一次性用品是一种浪费资源,增加垃圾数量的行为,符合题意;C.购买自带环保袋可以减少垃圾的数量,不符合题意。10.【答案】B【知识点】凝结;水的三态变化【解析】【分析】 云、雾、雨、露、霜、雪都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的,云、雾、雨、露、霜、雪、冰是大自然中水的多姿多彩的化身,它们使大自然更加丰富多彩。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是液化现象,雾的形成与空气中的温度和湿度有很大关系。11.【答案】A【知识点】冰的融化;保护环境【解析】【分析】许多科学家研究发现,在人类过度消耗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过程中,大大增加了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气体的含量。这些增加的二氧化碳气体会使地表附近的大气温度上升。这种增温效果类似栽培植物的温室,被称作“温室效应”,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导致了全球范围内气候混乱异常,海洋温度持续升高,加剧了冰山融化,海平面上升。12.【答案】B【知识点】热传递【解析】【分析】在烧杯底部的一侧加热,烧杯内的水都会变热,热的传递过程选项B所示。13.【答案】正确【知识点】光合作用【解析】【分析】植物的叶片是制造营养物质的“加工厂”,太阳光是能量来源。叶片借助太阳光的能量,利用茎输送来的水分和叶片吸收的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制造营养物质,并且释放出氧气,这个过程叫光合作用。14.【答案】错误【知识点】对比实验【解析】【分析】在做对比实验时,只能改变一个条件,其他条件保持不变。15.【答案】错误【知识点】水的蒸发【解析】【分析】水有三种状态:固态的冰、液态的水、气态的水蒸气。蒸发是水在平常温度下变成水蒸气的现象,水蒸发时要吸收周围的热。雨过天晴,地面上的积水便很快干了,除去渗入土壤中的一部分水,另一部分水变成水蒸气蒸发到空气中去了。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16.【答案】正确【知识点】天然材料、人造材料【解析】【分析】船的动力由人力-自然力-机械力的转变,材料由最开始的木头到后来的金属,船的载重量稳定性续航能力都有质的飞跃。17.【答案】正确【知识点】可再生资源、不可再生资源;节约能源【解析】【分析】地球上的煤炭、天然气和石油,是在亿万年前由于地壳的剧烈变动,大量的动物和植物被埋于地下或沉于海底,与氧气隔绝在高压下而形成的,现在不存在煤、石油、天然气形成的环境。所以煤、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的能源,用一点就少点,我们正在耗尽这些能源。节约用电,节约用水,节约资源都是在节约能源。18.【答案】正确【知识点】热传递【解析】【分析】 热能够从物体温度较高的一端向温度较低的一端传递,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直到两者温度相同。故当两个物体温度相同时,就不能进行热传递。19.【答案】错误【知识点】热传递【解析】【分析】衣服只能保温,不能产热。20.【答案】错误【知识点】冰的融化;水的三态变化【解析】【分析】 由于从冰箱取出的物体温度比较低,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因遇冷发生液化,由于液化后的水珠附着在可乐罐的表面上。21.【答案】食物链;生态系统【知识点】食物链、食物网【解析】【分析】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这些食物链相互关联就形成了食物网,群落里的各种生物与环境中的非生物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整体,我们把这个整体叫作生态系统。在生态系统中,某种动物与其他生物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当某种动物被灭杀后,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其他生物的生存,以致影响该动物所生存的整个生态系统。22.【答案】重力(浮力);浮力(重力);核能【知识点】重力;浮力;物体的沉浮【解析】【分析】 物体在液体中的沉浮与同体积的液体的重量有关。物体比相同体积的液体重,下沉;比相同体积的液体轻,上浮。潜水艇是在体积不变通过加减水仓的水量改变自身的轻重来实现沉浮的。 其中核潜艇的动力来自核能,它可以帮助潜艇在水下长时间地航行。23.【答案】可再生;不可再生【知识点】可再生资源、不可再生资源【解析】【分析】能在短时间内再生的能源就是可再生能源。24.【答案】热传导;热辐射;热辐射【知识点】热传递【解析】【分析】热可以在物体内和物体间传递,通常热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或者从物体温度高的部分传向温度低的部分。热传递方式包括: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三种方式。人在太阳下觉得很热是属于热辐射的热传递方式。25.【答案】【知识点】昼夜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解析】【分析】春季万物复苏,植物发芽、青蛙产卵;夏季万物生长发育,温度较高,植物长叶、开花,水牛泡在水塘里降温;秋季气温降低,树木落叶,大雁南飞过冬;冬季万物凋零,一些动物冬眠。26.【答案】②;④;①【知识点】保护环境;水污染;空气污染【解析】【分析】地球面临的环境问题主要有:大气污染;②水污染;③固体废弃物污染;④噪声污染。生活污水未经处理就排放会引起水污染,噪音污染指人类在工业生产、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和社会生活等活动中,产生的噪声干扰周围动物生活环境,属于噪声污染,工业废气、废物排放和汽车尾气排放是主要的大气污染源,骑自行车上班可以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27.【答案】(1)使烧杯受热均匀(或者受热均匀)(2)74(3)(4)100;内(5)会;吸收【知识点】温度计;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水的三态变化【解析】【分析】水在自然界中有气态,波态、固态三种存在状态,水蒸气是它的气态形式,水是它的液态形式,冰是它的固态形式,这三种状态之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水从一种状态转变成另一种状态需要吸热或放热,主要取决于温度的变化。(1)加热时,要在烧杯底部垫上石棉网,作用是使烧杯受热均匀,防止烧杯裂开。(2)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且波柱在零刻度线的下方,说明温度在零下,波柱在要刻度线的上方,说明温度在零上。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2℃,液柱在70和80之间过2个小格,此时温度是74℃。(3)根据实验数据进行描点,然后用折线进行连线即可。(4)把水在正常压强下加热到约100℃时,水会迅速地变成水蒸气,并且不停地翻腾起来,这种现象叫做水的沸腾。水沸腾时烧杯内有大量气泡产生,气泡越往上越大,水面上会冒“白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而成的小水珠。烧杯的杯壁上有很多水珠,这些水珠出现在烧杯的内测。(5)水从一种状态转变成另一种状态需要吸热或放热,主要取决于温度的变化。撒去酒精灯停止加热,看到水会停止沸腾;说明水在沸腾时需要吸收热量。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广西钦州市钦北区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五年级科学期末试题(学生版).docx 广西钦州市钦北区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五年级科学期末试题(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