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试卷类型:D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卷)五年级科学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2页,满分S0分,时间30分钟,学生直接在试上答卷;2.答卷前将装订线内的项日填写清楚。一、我会选择(木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计1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里)1. 我们过马路要走人行横通,等交通灯变为绿灯时才能通行。下列说法正确是( )。A. “过马路”是一种刺激B. “交通灯变为绿灯”是一种刺激,“通行”是一种反应C. “走人行横道”通行的反应无需训练就具有2. 下列物品放在水里会下沉的是( )。A. 木头 B. 石头 C. 泡沫板3. 地震产生的原因主要是( )。A. 火山喷发 B. 打雷下雨 C. 岩层断裂、错位4. 地球分为三个圈层,最内部的圈层是( )。A. 地核 B. 地幔 C. 地壳5. 下列铁钉生锈速度最快的是( )。A. 干燥空盘子里的铁钉B. 盛有食用油的盘子里的铁钉C. 盛有少量水的盘子里的铁钉6. 下列材料中,最适用来制作锅铲手柄是( )。A. 铜 B. 不锈钢 C. 木头7. 冬天野外特别的冷,我们坐在燃起的篝火旁边,会感觉暖和起来,这主要是( )。A. 热辐射的作用 B. 热传导的作用 C. 热对流的作用8. 下列选项中属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是( )。A. 烽火传信 B. 飞鸽送信 C. 卫星定位二、我会填空(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计10分。请将正确的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9. 体育课上,小明看到沙包砸向自己,快速伸手接住沙包。这是由人体的_____________(选填“脑”、“心脏”)来指挥他做出反应。10. 火山喷发对地表地形的改变是_______________(填“剧烈”或“缓慢”)的。11. 用滴管将紫甘蓝汁加入盛有白醋的杯子中,可观察到杯子中的溶液变_______________色。12. 我们喜欢在冬天喝热水,把热水盛在保温杯中,是因为保温杯能够_______________(填“加快”或“减缓”)热量的传递。13. _______________通信语言是由电码符号组成的,最早使用的是“莫尔斯电码”。三、我会判断(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计10分。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误的打“×”)14. 剧烈运动时头盔只有装饰作用,对人脑的保护作用不大。( )15. 地表的变化是多种因素造成的。( )16. 白醋和小苏打混合后会产生气体。( )17. 双层玻璃能隔热,是利用了空气是热的良导体的特性。( )18. 人们不仅利用光来照明,还利用光来传递信息。( )四、我会完成(本大题共2小题,计14分)19. 阅读资料,回答问题。“蛟龙号”载人深潜器是我国首台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研制作业大型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载人深潜器接连取得1000米级、3000米级、5000米级和7000米级海试成功,是目前世界上下潜最深的作业型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可在占世界海洋面积99.8%的广阔海域中使用,对于我国开发利用深海资源有着重要的意义。(1)“蛟龙号”的主压载水舱注满水时,“蛟龙号”会慢慢_______________,用压缩空气把主压载水舱内的水排出时,“蛟龙号”慢慢_______________(均选填“上浮”或“下潜”)(2)注水和排水的过程中,“蛟龙号”的_______________不变,_______________发生了改变。(均选填“体积”或“重量”)(3)实验结论:当物体体积保持不变时,物体自身的_______________会影响它的沉浮状态。探究蜡烛的变化。【实验用品】蜡烛、火柴、小烧杯、澄清石灰水。【实验步骤】20. 如图1所示,蜡烛点燃后,靠近火焰部位的蜡烛变软熔化,该变化_______________(填“有”或“没有”)新物质产生。手靠近蜡烛火焰附近,会感觉到温度_______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21. 如图2所示,取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一段时间后发现烧杯内壁有小水珠出现,说明蜡烛燃烧产生了_______________。22. 如图3所示,将另一只内壁沾留少量澄清石灰水烧杯,重新罩在蜡烛火焰上方,发现烧杯内壁澄清石灰水变_______________,说明蜡烛燃烧有_______________生成。23. 下列物质发生的变化,和蜡烛燃烧一样的是( )。A. 压扁饮料罐 B. 点燃纸张 C. 纸折成纸飞机试卷类型:D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卷)五年级科学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2页,满分S0分,时间30分钟,学生直接在试上答卷;2.答卷前将装订线内的项日填写清楚。一、我会选择(木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计1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里)1. 我们过马路要走人行横通,等交通灯变为绿灯时才能通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过马路”是一种刺激B. “交通灯变为绿灯”一种刺激,“通行”是一种反应C. “走人行横道”通行的反应无需训练就具有【答案】B【解析】【详解】A、“过马路”不是一种刺激,而是一种需求,“走人行横道”是一种条件反射,故A错误;B、根据生物反射概念可以判断,“交通灯变为绿灯”是一种外界刺激,“通行”是人的一种条件反应,故B正确;C、做出“走人行横道”“通行”反应是条件反射,需要训练,强化记忆才能具有的反应,故C错误。2. 下列物品放在水里会下沉的是( )。A. 木头 B. 石头 C. 泡沫板【答案】B【解析】【详解】物体的沉浮与构成它的材料和液体的性质有关,比较材料的沉浮时,可以把材料放在水中观察。与同体积的水相比,比水重的会下沉,比水轻的会漂浮。同体积相比,生活中的许多物体如橡皮、小石块、回形针比水重,在水中是沉的;同体积相比,木头、泡沫板比水轻,在水中是浮的。故B选项符合题意。3. 地震产生的原因主要是( )。A. 火山喷发 B. 打雷下雨 C. 岩层断裂、错位【答案】C【解析】【详解】地壳在不断运动,地壳中的岩石会发生断裂从而形成断层,当断层处的岩石相互碰撞或摩擦时,就会发生地震。地震形成的原因主要是岩层断裂、错位。4. 地球分为三个圈层,最内部的圈层是( )。A. 地核 B. 地幔 C. 地壳【答案】A【解析】【详解】地球内部圈层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基本圈层。从地表至地心依次是地壳、地幔、地核。地核属于最内部的圈层。5. 下列铁钉生锈速度最快的是( )。A. 干燥空盘子里的铁钉B. 盛有食用油的盘子里的铁钉C. 盛有少量水的盘子里的铁钉【答案】C【解析】【详解】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铁生锈的原因是空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氧在有水的环境中与铁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氧化铁,就是铁锈。分析选项中,干燥空盘子里的铁钉和盛有食用油的盘子里的铁钉不容易生锈;盛有少量水的盘子里的铁钉生锈速度最快,C符合题意。6. 下列材料中,最适用来制作锅铲手柄的是( )。A 铜 B. 不锈钢 C. 木头【答案】C【解析】【详解】不同的材料构成的物体,传热的本领是不同的。金属材料传递热量比较快,塑料盒、木头等材料传递热量比较慢。最适用来制作锅铲手柄的是木头,木头属于热的不良导体,才能防止烫伤,所以C符合题意。7. 冬天野外特别的冷,我们坐在燃起的篝火旁边,会感觉暖和起来,这主要是( )。A. 热辐射的作用 B. 热传导的作用 C. 热对流的作用【答案】A【解析】【详解】热从发热的物体直接向周围传递出热的传播方式叫做热辐射。太阳的热可以不依靠任何物体而直接向周围发射,这种传递热的方式叫作热辐射。坐在燃起的篝火旁边,感觉特别暖和也是热辐射的作用。8. 下列选项中属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是( )。A. 烽火传信 B. 飞鸽送信 C. 卫星定位【答案】C【解析】【详解】卫星定位属于现代信息技术,可以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很大的便利。二、我会填空(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计10分。请将正确的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9. 体育课上,小明看到沙包砸向自己,快速伸手接住沙包。这是由人体的_____________(选填“脑”、“心脏”)来指挥他做出反应。【答案】脑【解析】【详解】脑支配人的一切生命活动:语言、运动、听觉、视觉、情感表达等。它能够调节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生殖、运动等中枢;大脑是一切思维活动的物质基础。体育课上,小明看到沙包砸向自己,快速伸手接住沙包。这是由人体的脑来指挥他做出反应。10. 火山喷发对地表地形的改变是_______________(填“剧烈”或“缓慢”)的。【答案】剧烈【解析】【详解】地震和火山喷发是地球内部能量剧烈释放的表现形式,能在短时间内改变地表形态,所以地震和火山喷发对地表的改变是剧烈的。11. 用滴管将紫甘蓝汁加入盛有白醋的杯子中,可观察到杯子中的溶液变_______________色。【答案】红【解析】【详解】紫甘蓝汁被称作酸碱指示剂,它遇到酸性或碱性物质能够发生颜色变化。白醋是酸性的,用滴管将紫甘蓝汁加入盛有白醋的杯子中,可观察到杯子中的溶液变红色。12. 我们喜欢在冬天喝热水,把热水盛在保温杯中,是因为保温杯能够_______________(填“加快”或“减缓”)热量的传递。【答案】减缓【解析】【详解】温度不同的物体之间会发生热量传递,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保温杯采用多种措施保温,能够减缓热量的传递,从而达到保温的目的。13. _______________通信的语言是由电码符号组成的,最早使用的是“莫尔斯电码”。【答案】电报【解析】【详解】发电报最早用的是“莫尔斯电码”,“莫尔斯电码”由字符(或数字)与电码符号构成;电码符号由两种基本信号和间隔时间组成。三、我会判断(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计10分。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误的打“×”)14. 剧烈运动时头盔只有装饰作用,对人脑的保护作用不大。( )【答案】×【解析】【详解】大脑是我们身体的操作中心,大脑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一定要保护好它,多学一些保护大脑的方法,头盔圆顶形与拱形的形状可以承受很大的力量,骑车戴头盔可以有效地保护我们的脑。15. 地表的变化是多种因素造成的。( )【答案】√【解析】【详解】在改变地表形态的各种力量中,除了各种自然力量外,还有人为的力量,人类的活动在不断的改变着地表形态。地表的变化是多种因素造成的。16. 白醋和小苏打混合后会产生气体。( )【答案】√【解析】【详解】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有不支持燃烧、比空气重、无色透明等特点。17. 双层玻璃能隔热,是利用了空气是热的良导体的特性。( )【答案】×【解析】【详解】不同的物体传导热的本领是不同的,人们把善于传导热的物体叫做热的良导体,把不善于传导热的物体叫做热的不良导体。物体保温要尽可能减少热的传递,选用的材料应该是热的不良导体。双层玻璃中充满了空气,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导热慢、散热慢,利用了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的特性,因此,双层玻璃隔热、保温效果好。18. 人们不仅利用光来照明,还利用光来传递信息。( )【答案】√【解析】【详解】光可以用在通信方面。光导纤维就是人们对光的一种作用。与电通信相比,光导通信在容量和速度方面,都高出数千万倍。人们可以利用光导纤维进行通信,说明光具有传递信息的功能。所以人们不仅利用光来照明,还利用光来传递信息。题目说法正确。四、我会完成(本大题共2小题,计14分)19. 阅读资料,回答问题。“蛟龙号”载人深潜器是我国首台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作业大型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载人深潜器接连取得1000米级、3000米级、5000米级和7000米级海试成功,是目前世界上下潜最深的作业型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可在占世界海洋面积99.8%的广阔海域中使用,对于我国开发利用深海资源有着重要的意义。(1)“蛟龙号”的主压载水舱注满水时,“蛟龙号”会慢慢_______________,用压缩空气把主压载水舱内的水排出时,“蛟龙号”慢慢_______________(均选填“上浮”或“下潜”)(2)注水和排水的过程中,“蛟龙号”的_______________不变,_______________发生了改变。(均选填“体积”或“重量”)(3)实验结论:当物体体积保持不变时,物体自身的_______________会影响它的沉浮状态。【答案】 ① 下潜 ②. 上浮 ③. 体积 ④. 重量 ⑤. 重量或质量【解析】【分析】“蛟龙”号是一艘由我国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载人潜水器。它是当时世界上下潜最深的作业型载人潜水器,已经在海底7000米深处进行过载人探索。【详解】(1)“蛟龙号”潜水器可以在水里自如沉浮,当“蛟龙号”潜水器主压载水舱注满水时,它会下沉,当“蛟龙号”潜水器主压载水舱的水排出去时,它会上浮。(2)注水和排水的过程中,“蛟龙号”的体积不变,重量发生了改变。为了让“蛟龙号”上浮可以通过排出压载舱里的海水减少自身重量,为了让“蛟龙号”下沉可以通过向压载舱里加海水增加自身的重量。(3)把小船或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小船和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我们称它为水的浮力。当物体体积保持不变时,物体自身的重量或质量会影响它的沉浮状态。探究蜡烛的变化。【实验用品】蜡烛、火柴、小烧杯、澄清石灰水。【实验步骤】20. 如图1所示,蜡烛点燃后,靠近火焰部位的蜡烛变软熔化,该变化_______________(填“有”或“没有”)新物质产生。手靠近蜡烛火焰附近,会感觉到温度_______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21. 如图2所示,取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一段时间后发现烧杯内壁有小水珠出现,说明蜡烛燃烧产生了_______________。22. 如图3所示,将另一只内壁沾留少量澄清石灰水的烧杯,重新罩在蜡烛火焰上方,发现烧杯内壁澄清石灰水变_______________,说明蜡烛燃烧有_______________生成。23. 下列物质发生的变化,和蜡烛燃烧一样的是( )。A. 压扁饮料罐 B. 点燃纸张 C. 纸折成纸飞机【答案】20. ①. 没有 ②. 升高21. 水 22. ①. 浑浊 ②. 二氧化碳 23. B【解析】【分析】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在不断地变化着的,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20题详解】蜡烛点燃后,靠近火焰部位的蜡烛变软熔化,该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手靠近蜡烛火焰附近,蜡烛会把热量传递给手,所以感觉到温度升高。【21题详解】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取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一段时间后发现烧杯内壁有小水珠出现,说明蜡烛燃烧产生了水,这属于化学变化。22题详解】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将另一只内壁沾留少量澄清石灰水的烧杯,重新罩在蜡烛火焰上方,发现烧杯内壁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属于化学变化,因为产生了新物质。【23题详解】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在不断地变化着的。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就是否产生新物质。压扁饮料罐、纸折成纸飞机只是形态上发生了变化,并没有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点燃纸张和蜡烛燃烧都产生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3-2024学年陕西省商洛市山阳县色河铺镇九年制学校湘科版五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原卷版).docx 2023-2024学年陕西省商洛市山阳县色河铺镇九年制学校湘科版五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