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荣怀小学2022学年第一学期五年级科学期末素养测试卷(本卷供五年级科学上册第1-4单元使用)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中国的( )多高山 。A 西部 B. 东部 C. 南部2. 下列光源发出的光能直接利用肉眼短时间观察的是( )。A. 太阳 B. 激光笔 C. 烛光 D. 浴霸灯3. 下列叙述中的“影”,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 立竿见“影” B. 毕业合“影” C. 形“影”不离 D. 湖光倒“影”4. 下午2点,小明测得一棵小树在阳光下的影子长5米,过一小时再去测量,小树的影子应( )。A 不变 B. 大于5米 C. 小于5米5. 跑步比赛时,计时员看到发令枪冒烟就开始计时的原因是( )。A. 打枪时,先出现烟后发出枪声B. 烟和枪同时出现,但人对声音的反应速度比较慢。C. 烟和枪声同时出现,但光的传播速度比声音快D. 运动场上噪声多,枪声听不见。6. 君君练习乒乓球,但进步总不如同学快,他应该( )。A. 没有天赋,放弃练习 B. 埋头苦练,加倍努力C. 分析原因,针对性练习 D. 想办法不让同学练7. 用手电筒从上面和侧面照射一只陶瓷盆,所产生的影子( )。A. 形状相同 B. 形状不同 C. 方向相同 D. 大小相同8. 推动血液在血管中流动的动力是( )。A. 肺的呼吸 B. 心脏的跳动C. 胃的蠕动 D. 肌肉的收缩9. 剧烈运动后休息几分钟,呼吸和心跳会( )。A 减慢 B. 加快 C. 不变 D. 以上都不对10. 在地震来临时,身处高楼的人正确的避震方法是( )。A. 乘坐电梯快速逃离高楼 B. 利用绳索从窗外滑下去C. 躲在墙角或坚固物体下 D. 不需要做任何应急处置11. 土地被侵蚀的过程中,最容易被雨水带走的是( )。A. 黏土和细沙 B. 草皮和树木C. 较大的石块 D. 较小的石块12. 被风刮跑的沙子,在风速减慢时会沉降下来,逐渐形成( )。A. 戈壁滩 B. 沙滩 C. 沙漠 D. 平原13. 为了避免光线刺伤我们的眼睛,在光线太强时眼睛的瞳孔会( )A. 放大B. 缩小C. 不变14. 夏天,人们打太阳伞的原因是( )。A. 阻挡风沙 B. 伞面可以反射和吸收部分光 C. 提防下雨15. 观察世界地形图,可以知道( )。A. 陆地面积大 B. 海洋面积大 C. 陆地海洋面积一样大16. 在做一个地球结构的模型时,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 橡皮泥的用量需要按照一定的比例B. 我们应该从外到里逐层制作地球结构模型C. 我们可以用红、黄、绿三种颜色的橡皮泥17. 下列会影响滴漏滴水速度的是( )。A. 滴漏水位 B. 容器材质 C. 刻度是否均匀18. 下列摆中,在同样的时间内,摆动次数最多的是( )。A. 摆长为50厘米 B. 摆长为100厘米 C. 摆长为10厘米19. 王老师讲了摆的研究后,要求每位同学放学回家后做一个每分钟摆动30次的摆。高飞同学做的摆每分钟不能超过30次,则高飞同学应该( )。A. 改变摆锤的重量 B. 调整摆绳的长度 C. 调整摆幅的大小20. 用水测量时间关键是控制( )。A. 水流量 B. 水质 C. 水速21. 通过( )可以制作出一分钟摆动60次的摆。A. 一次调整肯定 B. 三次调整可能 C. 四次调整才能22. 下列计时工具,最方便的是( )。A. 沙漏 B. 水钟 C. 手表23. 太阳在头顶时,时间估计是( )。A. 正午12点 B. 下午2点 C. 上午8点24. 由于流水对土地有( )作用,所以地表便形成了许多溪流和沟壑。A. 沉积 B. 分解 C. 侵蚀25. 促使熔岩喷出地表的力量来自( )。A. 地球内部的压力 B. 地壳岩层的挤压 C. 地球表面的压力26. 我们全身各系统、器官和细胞都是在( )的控制下相互配合,完成各自的功能。A. 脑 B. 神经系统 C. 脊髓27. ( )可以增强心脏的力量,有利于身体健康的。A. 锻炼身体 B. 合理休息和良好的睡眠 C. 前三个方面都是28. 小明体重50千克,小红体重40千克,他们荡同一个秋千。在相同时间内他们荡的次数( )。A. 小明多 B. 小红多 C. 一样多29. 下列物体中,都属于光源的是( )。A. 萤火虫、彩虹B. 镜子、打火机、夜光玩具C. 点燃的火柴、太阳30. 小明在西藏某地旅游时,导游告诉他:当地山体中有很多不同种类的贝壳化石,小明的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A. 远古人类曾把贝壳带上高原B. 这里曾发生了海陆变迁的地形变化C. 贝壳原来生活在高山上,后来环境巨变,才退到水中生活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20分)31. 我们的运动系统是由肌肉、骨骼、关节共同组成的。( )32. 地震和火山都发生在地壳。( )33. 堆满卵石的河床是河的上游。( )34. “皎洁的月光洒满大地”说明月球很亮,是光源。( )35. 夜晚,我们在灯光下读书、写字,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原理。 ( )36. 汽车的后视镜利用的是光的折射原理。( )37. 在组装潜望镜时,两个镜子的反射面应该朝向同一个方向。( )38. 将哑铃往上举的过程中,上臂肌肉会收缩变硬。( )39. 日食和月食的形成与光的折射有关。( )40. 根据摆等时性原理,人们制成了摆钟。( )41. 浙江没有高原地形。( )42. 我国古代把一天分为二十四个时辰( )43. 滴水计时有受水型水钟和泄水型水钟两种。( )44. 影子总是在背光的一面。( )45. 在地球的深部,越往下去,温度越高,压力越大。( )46. 像滴漏实验一样,能测量时间的装置,变化都具有一定的规律。( )47. 海底地震会引发海啸。( )48. 喷发过的火山就不会再喷发了。( )49. 玩游戏时的时间流逝速度比上语文课时快。( )50. 心脏每收缩一次,我们就感觉到心跳一次。(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7分)51. 将序号填入相应括号中。 ①高原 ② 盆地 ③山地 ④平原 地貌宽广平坦,海拔较低( ) 地势较高,陡峭起伏 ( ) 四周地势高,中间低平 ( ) 面积广大,海拔高 ( )52. 将序号填入相应括号中。①心脏 ②心肌搏动 ③血管手一捏一松( ) 洗耳球( ) 塑料管( )四、实验题。(13分,每空1分)53. 如图所示,小红(左)和小林(右)正在玩镜子游戏,他们都在镜子中看到了彼此。(1)这是因为( )(填“光的反射”或“光的折射”)。(2)镜子的位置不动,请问此时如果小红再向左移动一点,直到小林不能在镜子中再看到她。那么小林应该向( )(填“左”或“右”)移动一些,才能再在镜子中看到小红呢?小明制作了四个土地模型,来研究不同因素对土地侵蚀的影响。模型1 模型2 模型3 模型4土地坡度 坡度大 坡度大 坡度小 坡度小植被情况 有植被 无植被 有植被 无植被54. 如果选择模型1和模型3的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得到的结论是( )。A. 土地侵蚀成都与降水量有关系B. 植被越丰富,土地侵蚀程度越轻C. 土地坡度越大,土地侵蚀程度越轻D. 土地坡度越大,土地侵蚀越严重55. 下列各组实验中,与“模型1和模型3”这组得到的结论一致的是( )。A. 模型1和模型2 B. 模型2和模型3C. 模型2和模型4 D. 模型3和模型456. 通过上述实验,我们能够得到的结论是土地坡度_______,降水量对土地侵蚀影响大;土地有植被,降水量对土地侵蚀影响_______;土地无植被,降水量对土地侵蚀影响 _______。我们人体运动系统相互配合,进行各种活动。小明在学习了“身体的运动”一课后,用两块长方形竹板、两根橡皮筋、一颗螺丝钉制作了前臂运动模型,如图。57. 这个模型中,_______(填序号)模拟骨骼,_______(填序号)模拟肌肉,螺丝钉模拟_______。58. 人体的支架—骨骼由( )多块骨头组成。A. 60 B. 200 C. 600 D. 100059. 为了促进骨骼和肌肉的发育,我们应该( )。A. 加强体育锻炼 B. 增加所需营养 C. 增强钙质吸收 D. 以上都是小江自制了一个如下图所示的水钟,水钟的刻度条贴在下面的容器上。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0. 如果漏出前10mL的水花了10秒,则漏出50mL水,可能花去( )秒。A. 50 B. 40 C. 7061. 小江还没有把水钟的刻度条贴上去,它可能是( )。A. B. C.62. 造成这个水钟的刻度条不均匀的原因是( )。A. 水流逐渐变慢 B. 漏水孔太大 C. 容器口径太大荣怀小学2022学年第一学期五年级科学期末素养测试卷(本卷供五年级科学上册第1-4单元使用)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中国的( )多高山 。A. 西部 B. 东部 C. 南部【答案】A【解析】【详解】略2. 下列光源发出的光能直接利用肉眼短时间观察的是( )。A. 太阳 B. 激光笔 C. 烛光 D. 浴霸灯【答案】C【解析】【详解】人的感官一般说有五个,即眼、耳、鼻、舌、皮肤。研究表示90%的知觉入来自眼睛,我们要学会保护眼睛。太阳、激光笔、浴霸灯的光很刺眼,我们不能用肉眼观察;我们能直接利用肉眼短时间观察的是烛光。3. 下列叙述中的“影”,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 立竿见“影” B. 毕业合“影” C. 形“影”不离 D. 湖光倒“影”【答案】D【解析】【详解】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立竿见“影”、形“影”不离是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毕业合“影”照相机利用光的折射成像,只有湖光倒“影”是湖水平如镜,属于光的反射现象。4. 下午2点,小明测得一棵小树在阳光下的影子长5米,过一小时再去测量,小树的影子应( )。A. 不变 B. 大于5米 C. 小于5米【答案】B【解析】【详解】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随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是早上到中午由长变短;中午到傍晚由短变长影子长,正午时候影子最短。下午2点,小明测得一棵小树在阳光下的影子长5米,过一小时再去测量,由于中午到傍晚由短变长影子长,所以小树的影子应大于5米。5. 跑步比赛时,计时员看到发令枪冒烟就开始计时的原因是( )。A. 打枪时,先出现烟后发出枪声B. 烟和枪同时出现,但人对声音的反应速度比较慢。C. 烟和枪声同时出现,但光的传播速度比声音快D. 运动场上噪声多,枪声听不见。【答案】C【解析】【详解】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约是340米/秒,光的传播速度约是30万千米/秒。烟和枪声同时出现,但光的传播速度比声音快,所以跑步比赛时,计时员看到发令枪冒烟就开始计时。6. 君君练习乒乓球,但进步总不如同学快,他应该( )。A. 没有天赋,放弃练习 B. 埋头苦练,加倍努力C. 分析原因,针对性练习 D. 想办法不让同学练【答案】C【解析】【详解】每个人的身体条件和天赋都是不一样的,君君练习乒乓球,但进步总不如同学快,他应该反思自己的问题,然后进行针对性练习,加倍努力;而不是半途而废或者打扰同学。7. 用手电筒从上面和侧面照射一只陶瓷盆,所产生的影子( )。A. 形状相同 B. 形状不同 C. 方向相同 D. 大小相同【答案】B【解析】【详解】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不同侧面的形状不同,从不同的侧面照射就会得到不同的影子。用手电筒从上面和侧面照射一只陶瓷盆,所产生的影子形状不同。8. 推动血液在血管中流动的动力是( )。A. 肺的呼吸 B. 心脏的跳动C. 胃的蠕动 D. 肌肉的收缩【答案】B【解析】【详解】心脏的大小与自己握紧的拳头相似,心脏就像一台强有力的泵,将血液压入血管,推动血液流经全身各部位,从而将养料和氧气输送到全身,满足人体生长发育的需要。心脏总是有规律地收缩和舒张,收缩时,心脏把血液压入动脉流向全身;舒张时,血液从静脉流回心脏。所以推动血液在血管中流动的是心脏的跳动。9. 剧烈运动后休息几分钟,呼吸和心跳会( )。A. 减慢 B. 加快 C. 不变 D. 以上都不对【答案】A【解析】【详解】运动会耗费大量的氧,人是通过呼吸得到氧气,所以呼吸急促,人又是通过血液传递氧,所以心跳加快,而剧烈运动后休息几分钟,呼吸和心跳会逐渐恢复到正常的数值。10. 在地震来临时,身处高楼的人正确的避震方法是( )。A. 乘坐电梯快速逃离高楼 B. 利用绳索从窗外滑下去C. 躲在墙角或坚固物体下 D. 不需要做任何应急处置【答案】C【解析】【详解】地震来临时,高楼里的人要躲避在厨房、卫生间等狭窄的地方或坚固的桌子、床等家具侧面,并尽可能地找到一些物品保护头部,C是正确的选项;ABD做法错误,不利于保护自己。11. 土地被侵蚀的过程中,最容易被雨水带走的是( )。A. 黏土和细沙 B. 草皮和树木C. 较大的石块 D. 较小的石块【答案】A【解析】【详解】土壤侵蚀是指土壤及其母质在水力、风力、冻融或重力等外营力作用下,被破坏、剥蚀、搬运和沉积的过程。由于流水对土地的侵蚀作用,使地表的地形地貌发生了改变。雨水对土地侵蚀的过程中,容易被雨水带走的是黏土和细沙,颗粒小。12. 被风刮跑的沙子,在风速减慢时会沉降下来,逐渐形成( )。A. 戈壁滩 B. 沙滩 C. 沙漠 D. 平原【答案】C【解析】【详解】风是制造沙漠的主要作用,风吹跑了地面的泥沙,成为荒凉的戈壁。哪些被吹跑的沙粒在遇到阻拦或风力减弱时,沉积下来形成许多相连的沙丘,形成广布的沙漠。13. 为了避免光线刺伤我们的眼睛,在光线太强时眼睛的瞳孔会( )A. 放大B. 缩小C. 不变【答案】B【解析】【详解】略14. 夏天,人们打太阳伞的原因是( )。A. 阻挡风沙 B. 伞面可以反射和吸收部分光 C. 提防下雨【答案】B【解析】【详解】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黑色物体是吸收所有光色的,白色物体是反射白光的。夏天,人们打太阳伞的原因主要是为了反射太阳光,减少热量的吸收。15. 观察世界地形图,可以知道( )。A. 陆地面积大 B. 海洋面积大 C. 陆地海洋面积一样大【答案】B【解析】【详解】地球表面总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面积1.49亿平方千米,海洋面积3.61亿平方千米,海洋占大部分。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1%,陆地占地球表面积的29%,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包围着。16. 在做一个地球结构的模型时,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 橡皮泥的用量需要按照一定的比例B. 我们应该从外到里逐层制作地球结构模型C. 我们可以用红、黄、绿三种颜色的橡皮泥【答案】B【解析】【详解】A、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复杂,地表高低不同,因此制作地球仪模型时,橡皮泥的用量需要按照一定的比例准备,故该说法是正确的,故A不符合题意;B、制作地球仪模型时,我们应该从里到外逐层制作更为方便,故该说法是错误的,故B符合题意;C、因为地球内部可以划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层,所以我们可以用红、黄、绿三种颜色的橡皮泥分别制作不同的圈层,故该说法是正确的,故C不符合题意。17. 下列会影响滴漏滴水速度的是( )。A. 滴漏水位 B. 容器材质 C. 刻度是否均匀【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影响滴漏计时准确性因素,水位的高低、孔的大小会影响水滴的速度,开始时水位高,压力大,水滴得快。随着水位的下降,压力变小,水滴得会越来越慢。18. 下列摆中,在同样的时间内,摆动次数最多的是( )。A. 摆长为50厘米 B. 摆长为100厘米 C. 摆长为10厘米【答案】C【解析】【详解】摆长是影响摆的速度的条件,摆长越长,摆的速度越慢,摆长越短,摆的速度越快。本题中,C选项的摆长最短,所以摆的速度最快,在同样的时间内,摆动的次数最多。故选:C19. 王老师讲了摆的研究后,要求每位同学放学回家后做一个每分钟摆动30次的摆。高飞同学做的摆每分钟不能超过30次,则高飞同学应该( )。A. 改变摆锤的重量 B. 调整摆绳的长度 C. 调整摆幅的大小【答案】B【解析】【详解】同一个摆,摆摆动的快慢与摆长有关,与摆锤无关。摆线越长,摆摆动的越慢,反之摆线越短,摆摆动的越快。科学课上,王老师讲了摆的研究后,要求每位同学放学回家后做一个每分钟摆动30次的摆。高飞同学做的摆每分钟不能超过30次,则高飞同学应该调整摆绳的长度。20. 用水测量时间关键是控制( )。A. 水流量 B. 水质 C. 水速【答案】C【解析】【详解】古代人一般用太阳钟或者水钟测量时间,太阳钟是利用太阳的位置或光影计时,水钟是用水来测量时间。根据影响水钟计时的因素,随着时间的流逝,水位降低,压力变小,滴水的速度会越来越慢。所以用水测量时间关键是控制水速。21. 通过( )可以制作出一分钟摆动60次的摆。A. 一次调整肯定 B. 三次调整可能 C. 四次调整才能【答案】B【解析】【详解】摆的快慢与摆绳长度有关,摆绳越长,摆动的速度就越慢,摆动的次数越少;反之,摆绳越短,摆动的就越快,摆动的次数越多。例如,制作出一分钟摆动60次的摆,例如在摆绳长度为30厘米的时候,摆摆动次数是53次,通过缩短摆长来加快摆动速度,一次调整摆长不大可能调整到一分钟摆动60次,需要多次调整,三次调整可能调整到一分钟摆动60次,四次调整也不是一定就能调整到一分钟摆动60次,所以只有选项B说法符合题意。故B选项正确。22. 下列计时工具,最方便的是( )。A. 沙漏 B. 水钟 C. 手表【答案】C【解析】【详解】沙漏、水钟是利用沙子、水流动的稳定性计时的工具,沙漏和水钟体积较大,比较笨重,也不能随便移动。手表比较小巧轻便,适宜随身携带,而且计时较为准确,使用方便。故C选项正确。23. 太阳在头顶时,时间估计是( )。A. 正午12点 B. 下午2点 C. 上午8点【答案】A【解析】【详解】一天中,随着地球自西向东自转,造成了太阳东升西落现象,太阳的高度变化规律是:低→高→低。人们习惯规定一天中太阳位置最高的时刻是12点。因此,太阳在头顶时,时间估计是正午12点。故A选项正确。24. 由于流水对土地有( )作用,所以地表便形成了许多溪流和沟壑。A. 沉积 B. 分解 C. 侵蚀【答案】C【解析】【详解】自然界中每时每刻都由侵蚀和沉积的现象发生。侵蚀使得一些地面突起的地方土壤流失,而沉积却填平了一些低洼的地方,侵蚀和沉积形成了地球上不同的地形地貌。 由于流水对土地的侵蚀作用,使地表的地形地貌发生了改变,地表会形成许多溪流和沟壑。25. 促使熔岩喷出地表的力量来自( )。A. 地球内部的压力 B. 地壳岩层的挤压 C. 地球表面的压力【答案】A【解析】【详解】促使熔岩喷出地表的力量来自地球内部的压力。地壳越往深处温度越高,压力越大。岩浆像烧熔了的玻璃似的通过岩石空隙或裂缝向上运动。岩浆不断上升过程中,遇到薄弱的地壳时,就会喷出地表,形成火山。26. 我们全身各系统、器官和细胞都是在( )的控制下相互配合,完成各自的功能。A 脑 B. 神经系统 C. 脊髓【答案】B【解析】【详解】神经系统由脑、脊髓以及与其相连并遍布全身的周围神经系统所组成。全身各系统、器官和细胞都是在神经系统的感受刺激控制下,相互配合完成各自的功能。27. ( )可以增强心脏的力量,有利于身体健康的。A. 锻炼身体 B. 合理休息和良好的睡眠 C. 前三个方面都是【答案】C【解析】28. 小明体重50千克,小红体重40千克,他们荡同一个秋千。在相同时间内他们荡的次数( )。A. 小明多 B. 小红多 C. 一样多【答案】C【解析】【详解】实验证明摆摆动快慢与摆锤重量、摆动幅度摆角无关,与摆长有关。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两个人荡的秋千次数一样多。因为秋千相当于摆绳,人相当于摆锤,摆动的快慢和摆绳长短有关,与摆锤的轻重无关。因为秋千的长度相同,所以摆动的快慢相同,相同的时间内摆动的次数相等。29. 下列物体中,都属于光源的是( )。A. 萤火虫、彩虹B. 镜子、打火机、夜光玩具C. 点燃的火柴、太阳【答案】C【解析】【详解】能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萤火虫、点燃的火柴、太阳、夜光玩具都是光源,彩虹、镜子、打火机不属于光源。30. 小明在西藏某地旅游时,导游告诉他:当地山体中有很多不同种类的贝壳化石,小明的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A. 远古人类曾把贝壳带上高原B. 这里曾发生了海陆变迁的地形变化C. 贝壳原来生活在高山上,后来环境巨变,才退到水中生活【答案】B【解析】【详解】小明在西藏某地旅游时,导游告诉他:当地山体中有很多不同种类的贝壳化石,小明的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这里曾发生了海陆变迁的地形变化 。B符合题意。故答案:B。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20分)31. 我们的运动系统是由肌肉、骨骼、关节共同组成的。( )【答案】√【解析】【详解】运动系统包括骨骼、肌肉(骨骼肌)和关节三部分组成,骨起支持作用,骨、关节和骨骼肌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以及其他系统的协调下共同完成运动。32. 地震和火山都发生在地壳。( )【答案】×【解析】【详解】科学分析表明,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是地壳运动产生的。大多数地震都发生在地壳和地幔上部边缘的岩层里,其中以离地面20~30千米的地方发生的地震最为常见;火山喷发出的岩浆主要来自于地幔上部的软流层,冲破地壳喷发形成火山。因此,地震和火山喷发并不是都发生在地壳,也包括地幔上部。故题目说法是错误的。33. 堆满卵石的河床是河的上游。( )【答案】×【解析】【详解】河流上游河段落差大,水流急,流水下切侵蚀为主,搬运能力强;中游河段地形平坦,水流速度变缓,下游地势低平,水流缓慢,流水堆积作用为主。鹅卵石是经过河流冲击、搬运、磨蚀作用形成的,一般出现在河流中游河段,搬运距离较远,磨蚀作用强。上游河段石块搬运距离较小,磨圆度差,比较粗糙;下游水流缓慢,搬运能力差,以泥沙为主,没有较大鹅卵石沉积。故题目说法错误。34. “皎洁的月光洒满大地”说明月球很亮,是光源。( )【答案】×【解析】【详解】光源是一个物理学名词,宇宙间的物体有的是发光的,有的是不发光的,我们把自己能发光且正在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太阳、打开的电灯、燃烧着的蜡烛等都是光源。月亮虽然很亮,但月亮不是光源,月亮是反射太阳的光,所以才发亮。35. 夜晚,我们在灯光下读书、写字,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原理。 ( )【答案】×【解析】【详解】我们能看到物体是因为物体发出的光或者反射的光进入人眼。夜晚,我们在灯光下读书、写字,主要是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故题目说法是错误的。36. 汽车的后视镜利用的是光的折射原理。( )【答案】×【解析】【详解】光线从一种透明物体斜向进入另一种透明物体时,传播方向会在交界面上发生弯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三棱镜就是利用了光的折射原理;汽车后视镜和灯罩都是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37. 在组装潜望镜时,两个镜子的反射面应该朝向同一个方向。( )【答案】×【解析】【详解】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反光也是以直线形式传播的。运用光的反射的有额镜、反光镜、潜望镜。 在组装潜望镜时,两个镜面应该对着同一个方向。这种说法错误。两个镜面是相对放置的,应该对着不同方向。38. 将哑铃往上举的过程中,上臂肌肉会收缩变硬。( )【答案】√【解析】【详解】骨、关节和肌肉共同组成了我们的运动系统,它们相互配合,使身体进行各种运动。人体共有600多块肌肉。肌肉附着在骨骼上,肌肉收缩带动骨骼运动。将哑铃往上举的过程中,上臂肌肉会收缩变硬。39. 日食和月食的形成与光的折射有关。( )【答案】×【解析】【详解】当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上时,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在地球上处于影子中的人,只能看到太阳的一部分或全部看不到,于是就发生了日食。当地球运动到太阳和月球中间时,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上时,地球就会挡住太阳的光,在地球上处于背光中的人,只能看到月球的一部分或全部看不见,于是就发生了月食。日食和月食的形成与光的直线传播有关。题干错误。40. 根据摆的等时性原理,人们制成了摆钟。( )【答案】√【解析】【详解】伽利略发现了单摆的等时性:只要摆绳的长度一定,摆每摆动一次的周期都是相同。根据摆的等时性原理,人们制成了机械摆钟。故题目说法正确。41. 浙江没有高原地形。( )【答案】√【解析】【详解】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地形的主要特点是:西部地形以山地、盆地高原为主,在这些大的地形区中,西部盆地多风蚀地形。我国东部主要由平原和丘陵组成,大部分地区海拔在500米以下。浙江省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地势低平,以丘陵、平原地形为主,没有高原地形。42. 我国古代把一天分为二十四个时辰( )【答案】×【解析】43. 滴水计时有受水型水钟和泄水型水钟两种。( )【答案】√【解析】【详解】滴水计时有受水型水钟和泄水型水钟两种,受水型是根据水量的增加,刻度一般在下面的容器上,泄水型是根据水量的减少,刻度一般在上面的容器。题干正确。44. 影子总是在背光的一面。( )【答案】√【解析】【详解】光由光源发出,在同种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当光遇到不透明物体时,便会在物体后面形成一个黑暗的区域,即是影子。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所以影子总是在背光的一面。45. 在地球的深部,越往下去,温度越高,压力越大。( )【答案】√【解析】【详解】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绝大部分的地震发生在地壳内,火山活动与地幔和地壳的运动有关。地球内部越往里,温度越大,压力越高。46. 像滴漏实验一样,能测量时间的装置,变化都具有一定的规律。( )【答案】√【解析】【详解】通过一定的装置,流水能够用来计时,因为滴漏能够保持水在一定的时间内以稳定的速度往下流。我们可以控制滴漏的速度,从而使水钟计时更加准确。像滴漏实验一样,能测量时间的装置,变化都具有一定的规律,所以题干中说法是正确的。【点睛】本题考查滴漏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像滴漏实验一样,能测量时间的装置,变化都具有一定的规律。47. 海底地震会引发海啸。( )【答案】√【解析】【详解】海啸就是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海底滑坡或气象变化产生的破坏性海浪。在海啸来临之前,海岸线附近的海水会迅速退却,露出大片近岸的海底,这就是海啸来袭的前兆。48. 喷发过的火山就不会再喷发了。( )【答案】×【解析】【详解】有的火山喷发后一直没有再喷发,这样的火山叫做死火山,有的火山喷发后隔一段时间还会喷发,这样的火山叫做活火山,除此之外还有一种火山叫做休眠火山。休眠火山是指有史以来曾经喷发过,但长期以来处于相对静止状态的火山。49. 玩游戏时的时间流逝速度比上语文课时快。( )【答案】×【解析】【详解】时间流逝的速度是没有快慢的,是不由我们人类意志控制的。时间流逝的速度是不变的、均匀的。玩游戏时的时间流逝速度和上语文课一样快。50. 心脏每收缩一次,我们就感觉到心跳一次。( )【答案】×【解析】【详解】心脏总是在有规律的收缩和舒张。收缩时,把血液压入动脉血管;舒张时,让血液从静脉血管流回心脏。心脏每收缩和舒张一次,我们就能感觉到心跳一次。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7分)51. 将序号填入相应括号中 ①高原 ② 盆地 ③山地 ④平原 地貌宽广平坦,海拔较低( ) 地势较高,陡峭起伏 ( ) 四周地势高,中间低平 ( ) 面积广大,海拔高 ( )【答案】 ①. ④ ②. ③ ③. ② ④. ①【解析】【详解】地球的表面高低起伏、形态多样。山地、盆地、高原、平原等是常见的地表形态。地貌宽广平坦,海拔较低属于平原;地势较高,陡峭起伏 属于山地;四周地势高,中间低平属于盆地;面积广大,海拔高属于高原。52. 将序号填入相应括号中。①心脏 ②心肌搏动 ③血管手一捏一松( ) 洗耳球( ) 塑料管( )【答案】 ①. ② ②. ① ③. ③【解析】【详解】心脏的大小与自己握紧的拳头相似,心脏就像一台强有力的泵,心脏的收缩,推动血液由心脏进入血管流到全身各处,心肌舒张,血液由血管流回心脏。通过自己动手实验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心脏的工作的方式。洗耳球相当于心脏,塑料管相当于血管,输送的水相当于血液,手一捏一松相当于心肌搏动。四、实验题。(13分,每空1分)53. 如图所示,小红(左)和小林(右)正在玩镜子游戏,他们都在镜子中看到了彼此。(1)这是因为( )(填“光的反射”或“光的折射”)。(2)镜子的位置不动,请问此时如果小红再向左移动一点,直到小林不能在镜子中再看到她。那么小林应该向( )(填“左”或“右”)移动一些,才能再在镜子中看到小红呢?【答案】 ①. 光的反射 ②. 右【解析】【分析】光在两种物质分界面上改变传播方向又返回原来物质中的现象,叫做光的反射。【详解】(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碰到物体表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反光也是以直线形式传播的。小红和小林玩镜子游戏,他们都在镜子中看到了彼此,这是因为光的反射现象。(2)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光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图中镜子的位置不动,如果小红再向左移动一点,直到小林不能在镜子中再看到她,那么小林应该向右移动一些,才能再在镜子中看到小红。小明制作了四个土地模型,来研究不同因素对土地侵蚀的影响。模型1 模型2 模型3 模型4土地坡度 坡度大 坡度大 坡度小 坡度小植被情况 有植被 无植被 有植被 无植被54. 如果选择模型1和模型3的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得到的结论是( )。A. 土地侵蚀成都与降水量有关系B. 植被越丰富,土地侵蚀程度越轻C. 土地坡度越大,土地侵蚀程度越轻D. 土地坡度越大,土地侵蚀越严重55. 下列各组实验中,与“模型1和模型3”这组得到的结论一致的是( )。A. 模型1和模型2 B. 模型2和模型3C 模型2和模型4 D. 模型3和模型456. 通过上述实验,我们能够得到的结论是土地坡度_______,降水量对土地侵蚀影响大;土地有植被,降水量对土地侵蚀影响_______;土地无植被,降水量对土地侵蚀影响 _______。【答案】54. D 55. C56. ①. 越大 ②. 小 ③. 大【解析】【分析】影响土壤被侵蚀程度的因素有土地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降雨量的大小等。在相同的土壤和相同雨量下,坡度大、没有植被覆盖的土壤最容易被侵蚀。【54题详解】对比实验要注意的问题: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确保实验的公平,即除了改变的那个因素外,其他因素应该保持一样。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由于模型1和模型3唯一的变量是土地坡度,研究的是土地坡度与土地侵蚀程度的关系,所以可以得出土地坡度越大,土地侵蚀越严重;【55题详解】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由于模型1和模型3唯一的变量是土地坡度,研究的是土地坡度与土地侵蚀程度的关系,与“模型1和模型3”这组得到的结论一致的是模型2和模型4。【56题详解】影响土壤被侵蚀程度的因素有土地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降雨量的大小等。土地坡度越大,降水量对土地侵蚀影响大;土地被侵蚀的情况与植被覆盖情况有关,植被覆盖情况好,侵蚀较少,植被覆盖情况差,侵蚀较多。我们人体的运动系统相互配合,进行各种活动。小明在学习了“身体的运动”一课后,用两块长方形竹板、两根橡皮筋、一颗螺丝钉制作了前臂运动模型,如图。57. 这个模型中,_______(填序号)模拟骨骼,_______(填序号)模拟肌肉,螺丝钉模拟_______。58. 人体的支架—骨骼由( )多块骨头组成。A. 60 B. 200 C. 600 D. 100059. 为了促进骨骼和肌肉的发育,我们应该( )。A. 加强体育锻炼 B. 增加所需营养 C. 增强钙质吸收 D. 以上都是【答案】57. ①. ①② ②. ③④ ③. 关节 58. B 59. D【解析】【分析】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骼、肌肉、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人体运动系统的构成包括骨骼、关节和肌肉,关节起支点作用,肌肉起动力作用,骨骼起杠杆作用。人体的各种动作都是由肌肉的收缩带动骨骼运动而实现的。【57题详解】图中①②模拟骨,它在运动中起杠杆作用;图中③④模拟肌肉,起动力作用;图中序号⑤模拟关节,它在运动中起支点的作用。【58题详解】人体共有206块骨骼,分为颅骨、躯干骨和四肢骨3个大部分。其中,有颅骨29块、躯干骨51块、四肢骨126块。骨骼的作用包括塑造体形、支撑躯体、运动、保护内脏器官、制造血细胞、储存身体所需的某些物质。【59题详解】食物含有的六种主要营养成分是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和水。不同食物中营养物质的种类和含量不同,为了使肌肉和骨骼保持正常工作,平常应加强体育锻炼、增加所需营养、增强钙质吸收等。小江自制了一个如下图所示的水钟,水钟的刻度条贴在下面的容器上。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0. 如果漏出前10mL的水花了10秒,则漏出50mL水,可能花去( )秒。A. 50 B. 40 C. 7061. 小江还没有把水钟的刻度条贴上去,它可能是( )。A. B. C.62. 造成这个水钟的刻度条不均匀的原因是( )。A. 水流逐渐变慢 B. 漏水孔太大 C. 容器口径太大【答案】60. C 61. B 62. A【解析】【60题详解】通过一定的装置,流水能够用来计时,因为滴漏能够保持水在一定的时间内以稳定的速度往下流。我们可以控制滴漏的速度,从而使水钟计时更加准确。滴漏的滴水速度与滴漏中水位高低有关的,刚开始会漏的快,最后会漏的慢一点,如果漏出前10mL的水花了10秒,则漏出50mL水,可能花去70秒,所以C符合题意。【61题详解】我们可以控制滴漏的速度,从而使水钟计时更加准确。滴漏的滴水速度与滴漏中水位高低有关的,刚开始会漏的快,最后会漏的慢一点。刻度条数字由小变大,水钟的刻度条刚开始宽后面窄一些,所以B符合题意。【62题详解】通过一定的装置,流水能够用来计时,因为滴漏能够保持水在一定的时间内以稳定的速度往下流。影响水钟计时准确性的因素:1.盛水容器的形状;2.滴水的快慢;3.水位的高低;4.刻度要匀称等。滴漏的滴水速度与滴漏中水位高低有关的。造成这个水钟的刻度条不均匀的原因是水流逐渐变慢,所以A符合题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2-2023学年浙江绍兴诸暨市荣怀学校教科版五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原卷版).docx 2022-2023学年浙江绍兴诸暨市荣怀学校教科版五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