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电子空间站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电子空间站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
课程标题 电子空间站
内容分析
教学目标 1、什么是电子音乐,电子音乐与普通乐器的区别。 2,电声乐器在现代音乐中的重要地位。 3、欣赏《丝绸之路》片段,体会电子合成器演奏效果。 4、欣赏《动物世界》片段,体会交响乐队演奏的效果。 5、 欣赏《雨林》片段,感受大自然音效与音乐的结合。 6、录音技术突破现场演奏的局限录制大自然的声音。 7,同学们利用录音设备录制乐器,人声和身边不同的声音,尝试制作一段表现校园的生活场景。 8、深度提高同学们对现代音乐的认知广度,激发同学们探究音乐、尝试创作的热情。
教学重点 1、录音技术突破现场演奏的局限录制大自然的声音。 2,同学们利用录音设备录制乐器,人声和身边不同的声音,尝试制作一段表现校园的生活场景。
教学难点 同学们利用录音设备录制乐器,人声和身边不同的声音,尝试制作一段表现校园的生活场景。
学情分析
本节课授课对象的是八年级学生,平是教学中多以欣赏、歌唱为主,本类型的课他们很少接触,特别是关于合成器、录音技术、音乐软件应用等内容。
过程设计
一、欣赏视频导入新课。 1、《夜莺》 雅尼 紫禁城音乐会。 *《夜莺》是希腊作曲家雅尼创作,电影《破舱》的主题音乐。歌曲来源于安徒生创作的童话,在这个童话中,一只不起眼的夜莺的歌声让中国皇帝为之落泪,然而失去了自由的夜莺不能自由的歌唱,于是悄悄地离开了。当皇帝重病的时候,夜莺回来为皇帝歌唱。 * 《夜莺》是一首充满中国古典音乐情调的现代电声音乐作品,它的特点是乐曲中加入了中国的竹笛。笛子的悠扬,清越,小提琴的婉转,飞扬,大提琴的低沉,肃穆,还有钢琴和电声乐队的雄浑,壮丽,最后还有人声的加入,充分显示了乐曲的独特魅力。这首作品将高雅的古典交响乐与绚丽的现代电声乐,巧妙地结合起来,表现了夜幕下夜莺在紫禁城巍峨的背景中自由抒情的歌唱。 二、引电子乐器。 电子乐器:所指的是乐手通过特定手段触发电子信号,使其利用电子合成技术或是采样技术来通过电声设备发出声音的乐器, 如电子琴、电钢琴、电子合成器、电子鼓等。 1、图片展示各种电声乐器和普通乐器 让同学们了解区分区分电子乐器和普通乐器以及不同乐器在音乐中的作用。(因为本人音乐室乐器很齐,都用实物展示)。 2、欣赏《动物世界》片头曲 简介音乐特点:20世纪70年代由法国SPACE电子乐队创作,音乐充满动感与幻想,优美的电子音效、奔放的运动旋律,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电子音乐在现代音乐中的地位。 三、引出电子合成器 1、欣赏《丝绸之路》片段 简介音乐特点:这首乐曲是电视风光片《丝绸之路》中的配乐,创作于1980年乐曲,用电子合成器演奏,声音的层次和色彩比较丰富,但音响效果和交响乐队有显著区别。 合成器:是由“电子设备”代替“乐队”进行演奏和进行自动化编曲电子化设备。把若干个正弦波振荡器连在一起,改变各自的频率、振幅,就可以产生不同音色。 目前, 电子合成器可以解决相当一部分的歌唱及舞厅的伴奏问题。可以在事先由一个人制作伴奏音乐乐曲或背景音乐,而不需要乐队,或者部分代替乐队。由于制作和修改方便,成本低,音乐丰满,所以市场需求量很大,音效,合成器的作用可以代替很多普通乐器地位。 合成器的缺点:与真正乐器的区别在于电子味重,人性化的元素少些,这也是以后追求的目标。 四、引出录音技术 1、欣赏《雨林》片段 简介音乐特点:迪因、爱沃森和他的音乐小组制作了名为“雨林”的音乐专辑,这部专辑中录制了许多原始热带雨林的自然音响,并在这些音响的基础上加进了电子合成器,竖笛,竖琴,大提琴等乐器演奏的音乐,聆听音乐的时候使人仿佛置身于雨林的自然环境中,这些音乐塑造了大自然的美好景象,唤起人们关注自然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意识出。 2、录音艺术 一般划分为艺术类本科专业。录音艺术为培养出复合型专门人才既能够从事声音节目制作又能够从事声音作品创作,培养具有较高的影视声音、音乐鉴赏能力,从事音乐、影视和扩声领域的录音工程师,同时具备扩声系统设计与搭建能力,掌握音乐、影视、广播等领域的声音制作技术的能力。 3、素材收集: 以上所有的一切称为“素材”,将所需素材收集后汇入音乐编辑软件最终完成作品。 学生探究活动: 作业:制作“校园生活场景”为题材的作品。 同学们可利用身边的录音设备收集相关的不同“素材”。 部分“素材”可以网上下载。 学习“音乐编辑软件”,
评价设计
(说明本节课采用的评价方式,如课堂提问、测试、作业等,说明使用到的信息技术工具)
(阐明具体评价内容设计,如测试题作业等具体内容描述) 作业:制作“校园生活场景”为题材的作品。 同学们可利用身边的录音设备收集相关的不同“素材”。 部分“素材”可以网上下载。 学习“音乐编辑软件”, 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将收集的“素材”制作出音频,并 插入图片“素材”变为精美音乐相册。
教学反思
(阐述本节课信息技术工具运用前后效果的不同,说明本人的改进提升的思路策略) 课后反思: 由于本课视频、音频都是自己动手节选音乐作品中的亮点部分,节约了大量的上课时间,所以本课内容虽然较多,但还是可以按计划设定完成的。同学们欣赏的都是音乐视频,感性直观、便于理解。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