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六年级科学试卷(共105分)一、填空。(19分)1. 通过制作滚筒的实验我们可以得出,能量越( ),运动路程越( );能量越( ),运动路程越( )。【答案】 ①. 大 ②. 远 ③. 小 ④. 近【解析】【详解】生活中能量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能量可以使物体运动或发生变化,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进行相互的转换和传递。通过制作滚筒的实验我们可以得出,能量越大,运动路程越远;能量越小,运动路程越近。2. ( )、( )、( )是人类迄今为止最常用的三种能源。【答案】 ①. 煤炭 ②. 石油 ③. 天然气【解析】【详解】能源是能够提供能量的资源,通常指热能、电能、光能、机械能、化学能等。煤炭、石油、天然气是古代有机物通过漫长的压缩和加热后逐渐形成的,是人类迄今为止最常用的三种能源。3. 在食物链中,_______和_______在不断地流动着。【答案】 ①. 物质 ②. 能量【解析】【详解】动物与植物之间、动物与动物之间存在“吃”与被“吃”的食物关系;根据食物关系,可以把一些动植物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就像一条有很多链环组成的锁链一样,人们把动植物之间的这种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在食物链中,物质和能量在不断的流动着。4. 冬眠时动物体温( ),血液循环速度( ),每分钟呼吸次数显著( ),营养物质和能量消耗也大大( )。【答案】 ①. 下降 ②. 减慢 ③. 降低 ④. 减少【解析】【详解】有些动物冬天躲进洞里,蜷缩着身子,不吃不动,这种现象称为“眠”。冬眠是动物适应环境变化的一种生理现象。冬眠使动物能够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保护自己。引起冬眠的主要因素一是环境温度的降低,二是食物的缺乏。冬眠时动物体温下降,血液循环速度减慢,每分钟呼吸次数显著降低,营养物质和能量消耗也大大减少。5. 海水中含有大量的_________最多的物质是_________。【答案】 ①. 矿物质 ②. 盐【解析】【详解】海水中含有大量的矿物质,最多的物质是盐。据计算,如果将地球上海水中的盐全部提炼出来,均匀地铺撒在地球表面,可铺成一个约40米厚的盐层,氯化钠,外观是白色晶体状,其来源主要是在海水中,是食盐的主要成分。6. 在自然条件下易分解的垃圾都是_______资源。【答案】不可回收【解析】【详解】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一些垃圾,我们要养成对生活垃圾进行科学的分类和分装,改变混装的坏习惯。废旧物品一般先按照可重复利用和不可重复利用进行分类,在自然条件下易分解的垃圾都是不可回收资源。7. 进行光合作用的植物,他们利用( )吸收阳光,分解水而释放出( ),同时合成植物所需要的( )。【答案】 ①. 叶绿素 ②. 氧气 ③. 养分【解析】【详解】随着生物的进化,20亿年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植物出现了。光合作用让植物通过叶片中的叶绿素,利用阳光、水分和二氧化碳合成氧气释放到空气中,合成自身所需要的养分。这使得植物可以摆脱对海水的依赖,从而走上陆地,让植物得以快速发展。二、判断(20分)8. 生物质能是不可再生资源,所以我们要合理使用。( )【答案】×【解析】【详解】生物质能是指自然界中的生物及它们产生的废弃物提供的能量,蕴藏在薪柴、玉米、藻类、稻壳动物粪便和生活垃圾中。利用这些原料,可以制取沼气用于燃烧、发电,还可以生产生物质成型燃料和生物乙醇、生物柴油等生物质液体燃料。我国生物质能资源十分丰富,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生物能源是储存在植物体中的可再生能源。所以生物质能是可再生资源,所以我们要合理使用。9. 大约3亿年前,海洋中出现了最早的鱼类——甲胄鱼。( )【答案】×【解析】【详解】大约4亿年前,海洋中出现了最早的鱼类——甲胄鱼。大约3亿年前,有些鱼开始爬向陆地生活,逐渐演变成了两栖动物。10. 能量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所以是不能控制的。( )【答案】×【解析】【详解】能量虽然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是可以通过能量控制装置来控制,它不仅可以控制能量的时间,还可以控制能量的大小。人们在生活中,为了更好地发挥能量的作用,减少不必要的浪费,通过一定装置来实现对能量的时间长短和大小进行控制。比如开关是一种能量控制装置,它可以有效地控制能量转换的大小和时间。11. 动物的演变过程是由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 )【答案】√【解析】【详解】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正是由于生物在不断地演变,使我们看到了现在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古生物的化石是生物进化演变以及人类的起源最可靠的证据。12. 季节变化对动物没有影响。( )【答案】×【解析】【详解】动物为了更好地适应环境变化,当季节发生变化时,动物会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应对,比如迁徙、冬眠、换毛等。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13. 动物留下的足印长度大约等于其后腿骨长度的四分之一。( )【答案】√【解析】【详解】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生物的遗体、遗物、遗迹。根据古生物的化石我们可以推测出古生物的特征。动物留下的足印长度大约等于其后腿骨长度的四分之一。14. 人类活动的物质基础是环境。( )【答案】×【解析】【详解】能源、人口、环境是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其中能源是人类活动的物质基础。目前人们主要使用的是化石能源包括:煤、石油、天然气。15. 我国煤炭资源的64%集中在东北地区。( )【答案】×【解析】【详解】我国能源资源分布虽然广泛但不均衡,我国煤炭资源64%集中在华北、西北地区,水电资源约70%集中在西南地区。16. 橡胶来源于植物的汁。( )【答案】√【解析】【详解】作为重要工业原料的橡胶来源于植物的汁。橡胶是工业常用的一种原料,天然橡胶来自生长在巴西和东南亚的橡胶树。17. 只有增加电池的数量才能增加电磁铁的磁力。( )【答案】×【解析】【详解】根据对电磁铁的认识,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电池的数量、线圈的圈数、铁芯的大小有关。增加线圈圈数、增加铁芯粗细都可以增加电磁铁的磁力。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三、选择(将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20分)18. 按照现在地球上植物的生长情况计算,每年可产生氧气( )多亿吨。A. 20 B. 1000 C. 200【答案】B【解析】【详解】绿色植物的叶和根吸收外界的二氧化碳和水,并通过吸收阳光,在绿叶中制造其生存所需要的养分,同时放出氧气,这就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有人估算,按照现在地球上植物的生长情况计算,植物每年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1000多亿吨。19. 被科学家誉为“未来能源”“21世纪能源”的是( )。A. 核能源 B. 地热能 C. 可燃冰【答案】C【解析】【详解】可燃冰,又称天然气水合物,是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的永久冻土中,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结晶物质。可燃冰燃烧后几乎不产生任何残渣,污染比煤、石油、天然气都要小得多。海底可燃冰的分布面积达4000万平方千米,占地球海洋总面积的1/4,被科学家誉为“未来能源”“21世纪能源”。20. 下列属于化石是( )。A. 乐山大佛 B. 埋在地下的石头狮子C. 岩层中的动物脚印 D. 人造琥珀【答案】C【解析】【详解】化石是存留在岩石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或遗迹。借助地层中的化石,科学家们一点点复原出各种生物的样貌、它们当年的生活环境,研究生物是怎样变化的。岩层中的动物脚印属于化石。21. 两栖动物出现的时间大约是( )。A. 5亿年前 B. 4亿年前 C. 3亿年前【答案】C【解析】【详解】大约6亿年前,在海洋里出现了较为简单的单细胞生物,在以后漫长的演变过程中,逐渐演化成了体型大得多的生物,如结构简单有坚硬外壳的动物——三叶虫。大约4亿年前,海洋中出现了最早的鱼类——甲胄鱼。大约3亿年前,有些鱼开始爬向陆地生活,逐渐演变成了两栖动物。22. 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A. 一片森林 B. 一片农田里的所有农作物 C. 一条河里的所有鱼 D. 一块草地里的所有生物【答案】A【解析】【详解】生物连同它们周围的环境叫作生态系统。一个湖泊、一个池塘都可以看作是一个生态系统。所以属于生态系统的是一片森林。23. 遥控小车是靠( )工作的。A. 电能 B. 机械能 C. 水能。【答案】A【解析】【详解】能量的存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并以不同的方式储存和运用。遥控小车是靠电池提供的电能工作的。24. 在草→蝗虫→青蛙→蛇→鹰这个食物链中,如果蝗虫的数量发生了变化,那么受到影响的生物有( )。A. 蛇 B. 青蛙C. 鹰和蛇 D. 草、青蛙、蛇、鹰【答案】D【解析】【详解】生态平衡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和环境之间、生物各个种群之间,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使它们相互之间达到高度适应、协调和统一的状态。在草→蝗虫→青蛙→蛇→鹰这个食物链中,如果蝗虫的数量发生了变化,整个生态平衡被打破,那么受到影响的生物有草、青蛙、蛇、鹰。25. 人类为了和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式很多,以下行为正确的是( )。A. 外出吃饭使用一次性筷子B. 为了摆脱贫困引进造纸、化工等企业,自然环境遭到污染C.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答案】C【解析】【详解】A.外出吃饭使用一次性筷子,错误;我们应该少使用或者不用一次性筷子;B.为了摆脱贫困引进造纸、化工等企业,自然环境遭到污染,错误;发展的同时也要兼具环境保护,不能为了赚钱就破坏环境;C.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赚钱26. 小明想改造一下下面的电磁铁,使其磁力更大,方法无效的是( )。A 加一节电池增大电流B. 增加铁钉上缠绕的线圈匝数C. 把电池的正负极调换一下【答案】C【解析】【详解】电能生磁,磁能生电,当电子在导线中运动,就像水在河流里流动一样,电子运动产生的流动叫电流,同时产生磁场,就像光会产生热一样。磁体两端磁性最强的区域称为磁极,一端称为北极(N极),一端称为南极(S极)。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A、加一节电池增大电流,可以增大电磁铁的磁力,故A错误;B、增加铁钉上缠绕的线圈匝数可以增大电磁铁的磁力,故B错误;C、把电池的正负极调换一下可以改变电磁铁的磁极方向,但是不能增强电磁铁的磁力,故C正确。27. 海洋资源包括( )。①生物资源 ②矿产资源 ③能源资源A. ①②③ B. ②③ C. ①【答案】A【解析】【详解】海洋资源是指赋存于海洋环境中可以被人类利用的物质和能量以及与海洋开发有关的海洋空间。海洋资源按其属性可分为能源资源,其中包括潮汐能、波浪能等;海洋矿物资源主要有石油、煤、铁等;生物资源如鱼、虾等。四、分类。(20分)28. 将下列物体使用时主要有什么能量转换,连一连。洗衣机 电能→声能收音机 电能→动能日光灯 电能→光能电磁铁 电能→磁能【答案】【解析】【详解】能量有电能、热能、光能、声能等不同的形式。生活中能量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所有的用电器都是一个电能的转化器,能够把输入的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洗衣机是电能转化为动能,收音机是电能转化为声能,日光灯是电能转化为光能,电磁铁是电能转化为磁能。五、探究实验。(21分)六年级某小组在研究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因素实验时,将实验方法的简图画了下来,如图所示。29. 这个小组研究的是电磁铁磁力大小与( )的关系。A. 线圈缠绕方向 B. 电池数量 C. 电流方向 D. 线圈匝数30. 实验中,不同的条件是( )。A. 线圈缠绕方向 B. 电流大小 C. 电流方向 D. 线圈匝数31. 为了实验的公平、有效,实验中应保持相同的条件是( )。A. 线圈缠绕方向和匝数、电流方向、铁芯等B. 线圈缠绕的方向和匝数、电流大小、电流方向、铁芯等C. 线圈缠绕的方向和匝数、电池数量、电流方向、铁等32. 我们可以通过观察( )来判断电磁铁的磁力大小。A. 电池数量 B. 电磁铁的磁力 C. 电磁铁吸起的大头针数量33. 做这个实验时,我们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通过现象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答案】29. B 30. B 31. A 32. C33. ①. 甲电磁铁吸起的大头针数量多 ②. 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使用的电池数量有关:电池节数少,则磁性弱;电池节数多,则磁性强。【解析】【分析】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电流大小、铁芯粗细有关。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有关:线圈圈数少,磁性弱;线圈圈数多,磁性强;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使用的电池数量有关:电池节数少,则磁性弱;电池节数多,则磁性强。【29题详解】根据题干可知,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由于唯一的变量是电池数量,所以研究的是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电池数量的关系。【30题详解】对比实验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确保实验的公平,即除了改变的那个因素外,其他因素应该保持一样。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由于研究的是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电池数量的关系,所以唯一的变量是电池数量,即电流大小。【31题详解】对比实验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确保实验的公平,即除了改变的那个因素外,其他因素应该保持一样。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由于研究的是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电池数量的关系,所以唯一的变量是电池数量,其他条件比如线圈缠绕的方向和匝数、电流方向、铁芯等都要保持不变。【32题详解】我们可以通过观察电磁铁吸起的大头针数量来判断电磁铁的磁力大小。电磁铁吸起的大头针数量多,说明电磁铁磁力强,反之则弱。【33题详解】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电流大小、铁芯粗细有关。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使用的电池数量有关:电池节数少,则磁性弱;电池节数多,则磁性强。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六年级科学试卷(共105分)一、填空。(19分)1. 通过制作滚筒的实验我们可以得出,能量越( ),运动路程越( );能量越( ),运动路程越( )。2. ( )、( )、( )是人类迄今为止最常用的三种能源。3. 在食物链中,_______和_______在不断地流动着。4. 冬眠时动物体温( ),血液循环速度( ),每分钟呼吸次数显著( ),营养物质和能量消耗也大大( )。5. 海水中含有大量的_________最多的物质是_________。6. 在自然条件下易分解的垃圾都是_______资源。7. 进行光合作用的植物,他们利用( )吸收阳光,分解水而释放出( ),同时合成植物所需要的( )。二、判断(20分)8. 生物质能是不可再生资源,所以我们要合理使用。( )9. 大约3亿年前,海洋中出现了最早的鱼类——甲胄鱼。( )10. 能量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所以是不能控制的。( )11. 动物的演变过程是由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 )12. 季节变化对动物没有影响。( )13. 动物留下的足印长度大约等于其后腿骨长度的四分之一。( )14. 人类活动物质基础是环境。( )15. 我国煤炭资源的64%集中在东北地区。( )16. 橡胶来源于植物的汁。( )17. 只有增加电池数量才能增加电磁铁的磁力。( )三、选择(将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20分)18. 按照现在地球上植物的生长情况计算,每年可产生氧气( )多亿吨。A. 20 B. 1000 C. 20019. 被科学家誉为“未来能源”“21世纪能源”的是( )。A. 核能源 B. 地热能 C. 可燃冰20. 下列属于化石的是( )。A. 乐山大佛 B. 埋在地下的石头狮子C. 岩层中的动物脚印 D. 人造琥珀21. 两栖动物出现的时间大约是( )。A. 5亿年前 B. 4亿年前 C. 3亿年前22. 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A. 一片森林 B. 一片农田里的所有农作物 C. 一条河里的所有鱼 D. 一块草地里的所有生物23. 遥控小车是靠( )工作的。A. 电能 B. 机械能 C. 水能。24. 在草→蝗虫→青蛙→蛇→鹰这个食物链中,如果蝗虫的数量发生了变化,那么受到影响的生物有( )。A. 蛇 B. 青蛙C. 鹰和蛇 D. 草、青蛙、蛇、鹰25. 人类为了和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式很多,以下行为正确的是( )。A. 外出吃饭使用一次性筷子B. 为了摆脱贫困引进造纸、化工等企业,自然环境遭到污染C.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26. 小明想改造一下下面的电磁铁,使其磁力更大,方法无效的是( )。A. 加一节电池增大电流B. 增加铁钉上缠绕的线圈匝数C. 把电池的正负极调换一下27. 海洋资源包括( )①生物资源 ②矿产资源 ③能源资源A. ①②③ B. ②③ C. ①四、分类。(20分)28. 将下列物体使用时主要有什么能量转换,连一连。洗衣机 电能→声能收音机 电能→动能日光灯 电能→光能电磁铁 电能→磁能五、探究实验。(21分)六年级某小组在研究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因素实验时,将实验方法的简图画了下来,如图所示。29. 这个小组研究的是电磁铁磁力大小与( )的关系。A 线圈缠绕方向 B. 电池数量 C. 电流方向 D. 线圈匝数30. 实验中,不同条件是( )。A. 线圈缠绕方向 B. 电流大小 C. 电流方向 D. 线圈匝数31. 为了实验的公平、有效,实验中应保持相同的条件是( )。A. 线圈缠绕的方向和匝数、电流方向、铁芯等B. 线圈缠绕的方向和匝数、电流大小、电流方向、铁芯等C. 线圈缠绕的方向和匝数、电池数量、电流方向、铁等32. 我们可以通过观察( )来判断电磁铁的磁力大小。A. 电池数量 B. 电磁铁的磁力 C. 电磁铁吸起的大头针数量33. 做这个实验时,我们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通过现象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3-2024学年河北省唐山市滦州市中山实验学校冀人版六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原卷版).docx 2023-2024学年河北省唐山市滦州市中山实验学校冀人版六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