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2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学案【学习目标】1.阐明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自由组合定律。2.运用“假说演绎法”,验证自由组合的现象。3.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4.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应用。【学习重难点】教学重点 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阐明自由组合定律;教学难点 对于孟德尔提出假说的内容,是较简单,但是为什么会提出这样的内容,依据是什么。如果能够解决这一问题,才可以让学生真正领会知识建构过程,同时也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提出问题的依据”的内容是本节课难点,同时也重点。【预习新知】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1.过程与结果2.性状的显隐性(1)(2)3.相对性状的分离比(1)每对性状都遵循分离定律。(2)两对性状自由组合,共有4种不同性状表现,即:①两种亲本类型:黄色圆粒、绿色皱粒。②两种新类型(重组类型):黄色皱粒、绿色圆粒。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和验证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填写对应个体的遗传因子组成:P 黄色圆粒(YYRR)×绿色皱粒(yyrr) ↓F1 黄色圆粒(YyRr) ↓ F2 ?3.F1产生的雌雄配子随机结合(1)配子结合方式:16种。(2)遗传因子的组合形式:9种。(3)F2的表现型:4种。对自由组合现象的验证:1.方法 测交法,即让F1与隐性纯合子(yyrr)杂交。2.结果及结论孟德尔测交实验的实验结果与预期的结果相符,从而证实了:(1)F1产生四种类型且比例相等的配子。(2)F1是双杂合子。(3)F1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了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表现为自由组合。自由组合定律1.发生时间:形成配子时。2.遗传因子间的关系: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3.得出结论: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孟德尔实验方法的启示(1)正确选用豌豆作实验材料是成功的首要条件豌豆作为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①自花传粉,可避免外来花粉的干扰;②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③花较大,人工去雄和异花授粉较方便。(2)对相对性状遗传的研究,从一对到多对①生物的性状多种多样,根据自由组合定律,如果有n对性状自由组合,后代的性状组合会有2n种,这是很难统计的。②孟德尔采取了由单因素(即一对相对性状)到多因素(即两对或两对以上相对性状)的研究方法。(3)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孟德尔运用了统计学的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了统计,从而发现了生物性状的遗传在数量上呈现一定的比例,并最终解释了这些现象。(4)运用假说—演绎法这一科学方法孟德尔科学地设计了实验的程序,按“提出问题→实验→假设(解释)→验证→总结规律”的科学实验程序进行。(5)创新的验证假说孟德尔创新性地设计了测交实验,证实了对实验现象的解释,验证了假说的正确性,并归纳出了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再发现(1)1909年,丹麦生物学家约翰逊将“遗传因子”命名为基因,并提出了表型和基因型的概念。①表型:指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如豌豆的高茎和矮茎。②基因型:指与表型有关的基因组成,如DD、Dd、dd等。③等位基因:指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如D和d。(2)孟德尔被后人公认为“遗传学之父”。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应用1.杂交育种(1)概念:有目的地将具有不同优良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使两个亲本的优良性状组合在一起,再筛选出所需要的优良品种。(2)优点:可以把多个亲本的优良性状集中在一个个体上。2.医学实践人们可以根据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对某些遗传病在后代中的患病概率作出科学的推断,从而为遗传盗询提供理论依据。【易错提示】辨析基因型和表型(1)基因型是生物性状表现的内因,而表型是生物性状表现的外部形式。(2)表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如基因型为DD和Dd的表型相同。(3)基因型相同,表型也不一定相同。基因型相同,但由于环境不同,表型也可能不同。【巩固训练】1.已知三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情况如图所示,且三对基因分别单独控制三对相对性状,三对性状均为完全显性,且不存在致死,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B.三对基因中有两对基因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C.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后代会出现4种表现型,比例为9∶3∶3∶1D.基因型为AaDd的个体自交后代会出现4种表现型,比例为9∶3∶3∶12.荠菜的果实形状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已知三角形基因(B)对卵形基因(b)为显性,但当另一圆形显性基因(A)存在时,基因B和b都不能表达。现有一对亲本杂交,后代的分离比为圆形:三角形:卵形=6:1:1,则该亲本的基因型可能为( )A.aabb×Aabb B.AaBb×Aabb C.Aabb×aaBb D.AaBb×aabb3.豌豆灰种皮(G)对白种皮(g)为显性,黄子叶(Y)对绿子叶(y)为显性。每对性状的杂合子F1自交后代为F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F1代上结的种子,灰种皮比白种皮接近3:1②F1代上结的种子,黄子叶比绿子叶接近3:1③F1代上结的种子,胚的基因型有9种④F2代上结的种子,灰种皮比白种皮接近3:1A.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④4.某紫花植株自交,子代中紫花植株∶白花植株=9∶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子代白花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3/7B.子代紫花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1/16C.子代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3种D.亲代紫花植株的测交后代紫花∶白花=1∶15.豌豆子叶的黄色对绿色为显性,由等位基因(Y、y)控制。种子的圆粒对皱粒为显性,由等位基因(R、r)控制,两对基因独立遗传。某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到F2,F2的表型及比例为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9:3:15:5。亲本黄色圆粒的基因型为( )A.YYRR B.YyRr C.YyRR D.YYRr参考答案1.答案:D解析:A、A/a和B/b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只遵循分离定律,A错误;B、三对基因中都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B错误;C、A/a和B/b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只遵循分离定律,故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产生的配子只有两种,即AB:ab=1:1,自交后代会出现2种表现型,C错误;D、A/a、D/d遗传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故基因型为AaDd的个体自交后代会出现4种表现型,比例为9:3:1,D正确。2.答案:B解析:已知后代分离比为圆形︰三角形︰卵形=6︰1︰1,卵形基因型为aabb,占1/8=1/2×1/4,说明亲本有一对基因是测交,还有一对基因是杂合子自交。三角形基因型为aaB_,占1/8=1/2×1/4,说明aa占1/4,亲本是Aa和Aa,则另一对基因是Bb和bb,即亲本的基因型是AaBb×Aabb,B正确。3.答案:B解析:由于种皮是由珠被发育而来,所以种皮的基因型取决于母本的基因型;因为受精卵发育成胚,胚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子叶,所以子叶的基因型取决于父母本。4.答案:A解析:AC、子代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1AAbb.2Aabb、1aaBB、2aaBb、1aabb共5种,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3/7,A正确,C错误;B、子代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共4种,其中有1/9的个体自交会出现不性状分离,B错误;D、亲代的紫花植株基因型为AaBb,因此测交后紫花(AaBb):白花(Aabb、aaBb、aabb)为1:3,D错误。5.答案:C解析:由于F2黄色∶绿色=(9+3)∶(15+5)=3∶5,拆成(3∶1)+(0∶4),即F1中存在两种基因型,一种自交,后代黄色∶绿色=3∶1,F1基因型是Yy,另一种自交子代全为绿色,F1基因型是yy,因此亲代基因型是Yy和yy;同理,F2圆粒∶皱粒=(9+15)∶(3+5)=3∶1,可知F1基因型为Rr,即子一代的基因型为YyRr和yyRr,由某黄色圆粒豌豆(Y-R-)与绿色皱粒豌豆(yyrr)杂交得到YyRr和yyRr,可知亲本黄色圆粒豌豆基因型为YyRR,C正确,ABD错误。故选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