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学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学案

资源简介

1.2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学案
【学习目标】
1.概述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2.解释自由组合定律现象并验证。
3.分析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
4.说出基因型与表现型之间的联系及等位基因的含义。
【学习重难点】
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阐明自由组合定律;
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
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预习新知】
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1.亲本产生的配子类型
(1)黄色圆粒产生的配子: 。
(2)绿色皱粒产生的配子: 。
2.F1产生配子的类型及比例:YR∶Yr∶yR∶yr= 。
3.F1产生的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1)配子结合方式: 种。
(2)遗传因子的组合形式: 种。
(3)F2的表现型: 种。
4.F2中各种性状表现对应的遗传因子组成
(1)双显型。黄色圆粒: 。
(2)一显一隐型。黄色皱粒: 。绿色圆粒: 。
(3)双隐型。绿色皱粒: 。
对自由组合现象的验证:
1.方法:测交,即让F1与 类型杂交。
2.作用
(1)测定F1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
(2)测定F1遗传因子的组成。
3.测交遗传图解
⊙点拨 黄色皱粒个体Yyrr与绿色圆粒个体yyRr杂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也为1∶1∶1∶1,但该交配方式不能称为测交
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和验证
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作出假说
1.理论解释
(1)F1在产生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 彼此分离 ,不同对的遗传因子可以 自由组合 。
(2)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 随机的 。
2.遗传图解
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演绎推理
1.验证方法: 测交实验 。
2.遗传图解
自由组合定律
孟德尔实验方法的启示
1.选材得当:选择 作为实验材料。
2.科学地确定研究对象:先研究一对相对性状,再研究多对相对性状。
3.科学的统计方法:运用 的方法。
4.科学的实验程序设计: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再发现
1.1900年,三位科学家分别重新发现了孟德尔的工作,并且认识到孟德尔提出的理论的重要意义。
2.1909年,丹麦生物学家约翰逊提出了 、 和基因型的概念。
(1)基因:就是遗传因子。
(2)表现型: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如:豌豆的高茎、矮茎。
(3)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如:DD、Dd、dd等。
(4)等位基因: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如:D(高茎)和d(矮茎)就是一对等位基因。
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应用
1.杂交育种(筛选优良品种)
1.有助于人们正确地解释生物界普遍存在的遗传现象。
2.能够预测杂交后代的类型和它们出现的概率,在动植物育种和医学实践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1)在杂交育种中,人们有目的地将具有不同优良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使两个亲本的优良性状组合在一起,再筛选出所需的优良品种。
(2)在医学实践中,人们可以依据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对某些遗传病在后代中的患病概率作出科学推断,从而为遗传咨询提供理论依据。
【易错提示】
1.在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F1的表现型与亲本中黄色圆粒作为母本还是父本无关。(  )
2.杂种F1(YyRr)产生4个配子,比例为1:1:1:1。(  )
3.纯合的绿色圆粒豌豆与黄色皱粒豌豆杂交,F2中重组类型比例为3/8。(  )
4.在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F2的基因型有4种,比例为9:3:3:1。(  )
5.F2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1/4。(  )
答案
1.提示:√
2.提示:× F1会产生4种,多个配子。
3.提示:× 纯合绿色圆粒豌豆与黄色皱粒杂交,F2中重组类型比例为5/8。
4.提示:× 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F2表现型有4种,基因型有9种。
5.提示:√
【巩固训练】
1.取两株圆形南瓜杂交,F1全是扁盘形,F2中扁盘形:圆形:长形=9:6:1,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南瓜形状的遗传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B. F2的扁盘形南瓜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1/16
C.长形南瓜与F1杂交的后代为扁盘形:圆形:长形=1:2:1
D. F2中扁盘形和长形南瓜杂交出现长形的概率是1/6
2.某植物的高茎(H)与矮茎(h)、子粒黄色(R)与绿色(r)是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将该植物杂交,对每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作出统计,子代表型及比例如图所示,则亲本的基因型为( )
A. HhRr×HhRr B. HhRr×hhr C. HhRr×Hhrr D. HhRr×hhRr
3.某种二倍体植物不含性染色体,但花的演化受等位基因G、g的调控,当基因G存在时演化为雄花序即雄株,仅有基因g时演化为雌花序即雌株。该植物叶形的长椭圆形(H)对倒卵圆形(h)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倒卵圆形叶雌株的基因型只有1种
B.长椭圆形叶雄株的基因型为GgHH、GgHh
C.倒卵圆形叶雄株与杂合的长椭圆形叶雌株杂交,子代中倒卵圆形叶雄株占1/2
D.长椭圆形叶雄株和长椭圆形叶雌株杂交,子代可能出现杂合的长椭圆形叶雌株
4.报春花的花色表现为白色(只含白色素)和黄色(含黄色锦葵色素),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A和a,B和b)共同控制,生理机制如图甲所示。为探究报春花的遗传规律,进行了杂交实验,结果及比例如图乙所示,错误的是( )
A.根据图甲和图乙杂交结果说明两对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F1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
C.种群中白花基因型有6种
D.白花植株中能够稳定遗传的比例是7/13
参考答案
1.答案: C
解析:根据F2中扁盘形:圆形:长形=9:6:1可知,南瓜形状分别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错误;F2扁盘形南瓜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1/9,B错误;长形南瓜与F1杂交为测交,后代对应性状和比例为扁盘形:圆形:长形=1:2:1,C正确;F2中扁盘形中产生双隐性配子的概率为4/9×1/4=1/9,长形产生双隐性配子的概率为1,因此F2扁盘形和长形杂交后代出现长形的概率是1/9,D错误。
2.答案: C
解析:高茎与矮茎之比为3:1,可知亲本基因型组合为Hh×Hh,黄色与绿色之比为1:1,可知亲本基因型组合为Rr×rr,综合可知亲本基因型组合为HhRr×Hhrr,C正确。
3.答案:ABD
解析:A、倒卵圆形叶雌株的基因型只有gghh1种,A正确;B、根据分析可知,长椭园形叶雄株的基因型为GgHH、GgHh,B正确;C、倒卵圆形叶雄株(Gghh)与杂合的长椭圆形叶雌株(ggHh)杂交,子代中倒卵圆形叶雄株(Gghh)占1/2×1/2=1/4,C错误;D、长椭圆形叶雄株(GgH_)和长椭圆形叶雌株(ggH_)杂交,子代可能出现杂合的长椭圆形叶雌株(ggHh),D正确;故选C。
4.答案:C
解析:A、根据图甲和图乙杂交结果,子二代性状分离比为13:3,是9:3:3:1的变形,说明两对基因位于2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
B、据甲图可知,黄色的基因型为A_bb,其余都是白色,图乙中,子二代性状分离比为13:3,是“9:3:3:1”的变形,说明F1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B正确;
C、黄色报春花的基因型为A_bb,其余基因型均为白色,即开白色报春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_B_(4种)、aaB_(2种)、aabb(1种),共有7种,C错误;
D、F2中白花基因型为A_B_(9份)、aaB_(3份)、aabb(1份),共占13份,其中A_BB(3份)、aaB_(3份)、aabb(1份)能稳定遗传,占F2白花藏报春的7/13,D正确。
故选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