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 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学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4 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学案

资源简介

6.4 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学案
【学习目标】
1.生命观念——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和生物进化理论在发展的观念;认同协同进化是普遍存在的。
2.科学思维——探讨物种多样性的形成原因,解释生物的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学习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协同进化的概念。
2.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过程。
【教学难点】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中的不同观点和未解决的问题。
【预习新知】
协同进化
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1.生物多样性内容: 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系统多样性
2.生物多样性的进化历程:
(1)生物进化的总趋势
①从结构上看:
②从功能上看:
③从生存环境上看:
代谢的进化
(2)生殖方式的进化
(3)生态系统结构的进化
1.
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对自然界生命史的解释:
适应是 自然选择 的结果; 种群 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突变和基因重组 提供进化的原材料, 自然选择 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 定向 改变,进而通过 隔离 形成新的物种;生物进化的过程实际上是 生物与生物 、 生物与无机环境 协同进价的过程;生物多样性是 协同进化 的结
生物进化理论在发展
1.内容:适应是自然选择的 ; 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提供进化的原材料, 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进而通过 形成新的物种;生物进化的过程实际上是 、 协同进化的过程;生物多样性是 的结果。
2.中性学说:大量的基因突变是中性的,自然选择对这些基因突变 ,这些基因突变经过长期积累,会导致种群间遗传物质出现较大的差别。因此有人主张,决定生物进化方向的是中性突变的逐渐积累,而不是自然选择。
3.间断平衡学说:物种形成并不都是 的过程,而是物种长期稳定与迅速形成新物种交替出现的过程。
4.生物进化理论不会停滞不前,而是在 。
【易错提示】
物种间的协同进化方式多种多样,有的通过生存斗争实现,有的通过种间互助实现。
1.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就是协同进化( )
2.协同进化不包括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
3.物种之间的协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 )
4.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协同进化导致生物多样性( )
5.只有基因突变和基因宠物可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
6.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以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建立的( )
【巩固训练】
1.生物多样性是协同进化的结果( )
A.一个物种的形成或绝灭,会影响若干其他物种的进化
B.物种之间的协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竞争实现的
C.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就是指新的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
D.地球上的生态系统从古至今一直有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2.具有细长口器的蛾,可吸食某种兰花储存在细长花距底部的花蜜,并为兰花授粉。这一事实体现的进化方式是( )
A.独立进化 B.协同进化 C.随机进化 D.低频进化
3.近年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卓有成微,研究人员对某地区的水鸟进行研究,记录到146种水鸟,求属于9日21科,其中照脸色鹭个体间的羽毛花纹存在差异,非常美观。该湖查结果直接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
A.基因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 B.种群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
C.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D.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4.夏威夷群岛距离大陆最近的地方也有几千千米。多种不同的蜜旋木雀生活在这些由火山喷发形成的小岛上,它们的生活习性不同,尤其是喙的形态和大小有很大区别。DNA检测技术发现,这些蜜旋木雀最初属于同一物种。下列关于蜜旋木雀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不同小岛上的现存蜜旋木雀仍可能朝着不同方向进化
B.该群岛上所有蜜旋木雀所含有的全部基因组成基因库
C.在这些蜜旋木雀形成的过程中,小岛起着关键性作用
D.DNA检测技术可以为生物进化提供证据
5.下列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可遗传变异提供了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B.自然选择直接作用于个体的表型
C.协同进化并不都是通过物种间的生存斗争来实现的
D.杂食性捕食者的存在不利于物种多样性的增加
6.下列关于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的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个物种的灭绝,会影响若干其他物种的进化
B.协同进化的结果是形成了生物多样性
C.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新的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
D.判断一个种群是否发生进化的依据是其基因频率是否发生改变
7.图甲表示某小岛上蜥蜴进化的过程,X、Y、Z表示蜥蜴新种产生的基本环节。请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问题:
(1)图甲中X、Y分别是______、______。
(2)该小岛上的蜥蜴原种由许多个体组成,这些个体的总和称为______,这是生物进化的______。
(3)小岛上能进行生殖的所有蜥蜴个体含有的全部基因,称为蜥蜴种群的______。
(4)小岛上蜥蜴原种的脚趾逐渐出现两种性状,W代表蜥蜴脚趾的分趾基因;w代表联趾(趾间有蹼)基因。图乙表示这两种性状比例变化的过程。
①由于蜥蜴过度繁殖,导致______加剧。
②小岛上食物短缺,联趾蜥蜴个体比例逐渐上升,其原因可能是______。
③图乙所示的过程说明自然环境的变化引起不同性状蜥蜴的比例发生变化,其本质是蜥蜴群体的______发生了改变。
(5)从生物多样性的角度分析,图乙所示群体中不同个体的存在反映了______多样性。
参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任何一个物种在自然界中都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与其他的物种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的,因此,一个物种的形成或绝灭会影响到若干其他物种的进化,A正确;物种之间的协同进化都是通过不同物种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实现的,B错误;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因此,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不单指新物种的不断形成,C错误;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D错误。
2.答案:B
解析:蛾的口器越来越长是兰花花矩选择的结果,花矩变长是长期自然选择结果,口器与花矩的相互适应是协同进化的结果,B正确。
3.答案:A
解析:“记录到146种水鸟”,体现了物种多样性;“黑脸琵鹭个体间的羽毛花纹存在差异”,体现了基因多样性,A正确。
4.答案:B
解析:A、由于自然选择的作用,不同小岛上的现存蜜旋木雀仍可能朝着不同方向进化,A正确;B、该群岛上所有蜜旋木雀分属于不同的物种,它们所含有的全部基因组成多个基因库,B错误;C、小岛上的环境作为自然选择的因素在这些蜜旋木雀形成的过程中起着决定进化方向的作用,C正确;D、DNA检测技术发现,这些蜜旋木雀最初属于同一物种,显然DNA检测技术可以为生物进化提供分子生物学的证据,D正确。故选:B。
5.答案:D
解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可遗传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A正确;自然选择直接作用于个体的表型,适应环境的个体更易生存,不适应环境的个体被淘汰,B正确;协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故协同进化并不都是通过物种间的生存斗争来实现的,还可以通过共生关系等来实现,C正确;杂食性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使其他物种的生存阻力减小,可以促进物种多样性的提高,D错误。
6.答案:C
解析:物种在群落中会与其他物种构成种间关系,一个物种的灭绝,会影响到若干其他物种的进化,例如狼灭绝了,那么羊会因为天敌减少而导致进化速度变慢,A正确;协同进化的结果是形成了生物多样性,B正确;生物多样性主要包括遗传(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不一定是形成了新的物种,C错误;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所以判断一个种群是否发生进化的依据是其基因频率是否发生改变,D正确。
7.答案:(1)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
(2)种群;基本单位
(3)基因库
(4)①生存斗争(或种内竞争);②联趾型个体趾间有蹼,适合游泳,可以从水中获取食物;③基因频率
(5)遗传
解析:(1)题图甲表示某小岛上蜥蜴进化的过程,X表示突变和基因重组,这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Y表示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乙表示生殖隔离,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
(2)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该小岛上蜥蜴原种的所有个体称为种群。
(3)该小岛上所有蜥蜴个体含有的全部基因,称为蜥蜴种群的基因库。
(4)①由于蜥蜴过度繁殖,而小岛上的资源空间有限,导致生存斗争(种内竞争)加剧,在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获得了更多生存和留下后代的机会。
②小岛上食物短缺,联趾性状成为适应食物短缺的有利性状,原因可能是联趾型个体趾间有璞,适合游泳,可以从水中获取食物,从而使得联趾蜥蜴个体获得了更多生存的机会。
②小岛上食物短缺,联趾性状成为适应食物短缺的有利性状,原因可能是联趾型个体趾间有蹼,适合游泳,可以从水中获取食物,从而使得联趾蜥蜴个体获得了更多生存的机会,故其比例逐渐上升。
③题图乙所示的过程说明,自然环境的变化引起不同性状蜥蜴的比例发生变化,其本质是蜥蜴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进而与原有物种之间的基因库差别越来越大。
(5)从生物多样性的角度分析,种群内不同个体的存在反映了遗传(基因)多样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