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9张PPT)1 声情并茂诵古诗3 分门别类辑古诗古诗苑漫步2 别出心裁品古诗活动一:声情并茂诵古诗1.全组成员听朗读录音,注意诗歌诵读的技巧,比如重音、停连、语调、语速等。活动一:声情并茂诵古诗示例:《钱塘湖春行》一诗抒发了作者早春游湖的喜悦和对钱塘湖风景的喜爱。因此,全诗的感情基调是欢欣愉悦的。中间两联细致地描绘了西湖春行所见景物,“早”、“新”、“争”、“啄”表现莺燕新来的生机,因此要重读。“乱花渐欲”和“浅草才能”后面要特别停顿,以此凸显“迷人眼”和“没马蹄”的效果,呈现花草向荣的趋势,给人以清新之感。活动一:声情并茂诵古诗2.小组成员自选诗歌,领会意境,揣摩语言,把握节奏。可以配上自己喜爱的乐曲作为背景,也可以自编音乐,声情并茂地朗诵。3.一名同学朗诵时,组内其他同学担任评委,从读音、语调、表情、背景音乐与意境的配合等方面评判,选出优胜者。4.小组内评选出的优胜者,推举为代表,到班里参加评比。班里的评比请老师担任评委,选出优胜者并予以奖励。古诗诵读评价表评价 角度 ★★★ ★★ ★ 评分语音 吐字 吐字清晰,发音准确,声音响亮。 读音基本准确,声音不够响亮。 读音错误,声音较轻。节奏 韵律 节奏把握得当,正确运用重音、停连等技巧,抑扬顿挫。 能有意识地运用朗读技巧,但是处理不够得当。 未使用朗读技巧,重音、停连出现明显错误。情感 表现 声情并茂,朗诵富有韵味,很好地表现诗歌的主题和 内涵。 准确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但是朗诵缺少一定的感染力。 对诗歌主题的把握不够准确,朗诵时情感较为平淡。整体 效果 精神饱满,仪态大方,表情自然,有契合古诗主题的配乐,整体氛围好,引发观众共鸣。 精神饱满,表情自然,但缺少恰当的动作和配乐,氛围感较为欠缺。 精神状态一般,表情不自然,全程没有动作,无配乐,朗诵缺乏感染力。活动二:别出心裁品古诗1.以歌唱诗韵唱古诗一般有两种途径。一是用今人为古诗谱的曲子,如《诗经》中的《关雎》、苏轼的《水调歌头》,今人都曾为它们谱过曲。二是用一些现成的曲谱与古诗词“联姻”,这种方法便捷好用,饶有趣味,更适合同学们尝试,如李叔同的《送别》配的就是一首外国曲子。活动二:别出心裁品古诗1.以歌唱诗韵学生活动:小组成员可以结合本组的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形式,挑选一首适合吟唱的诗词进行改编。活动二:别出心裁品古诗2.以书写诗意(1)了解汉字的演变史活动二:别出心裁品古诗2.以书写诗意(2)了解常见的书法字体特点隶书:化圆为方,化弧为直,扁而较宽。楷书:用笔刚劲,笔画整齐,结体爽健。草书:笔画连贯,简约自由,字形奔放。行书:介于楷、草间的一种书体。写得比较放纵流动,近于草书的称行草;写得比较端正平稳,近于楷书的称行楷。活动二:别出心裁品古诗2.以书写诗意活动二:别出心裁品古诗2.以书写诗意学生活动:小组成员根据小组所选古诗的意境和情感,选择一首诗词用恰当的字体进行书写。活动二:别出心裁品古诗3.以画绘诗境示例一: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活动二:别出心裁品古诗3.以画绘诗境示例二: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白居易《暮江吟》活动二:别出心裁品古诗3.以画绘诗境示例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活动二:别出心裁品古诗3.以画绘诗境学生活动:小组选择一首诗词,用绘画的形式再现其中的意境,关注画面的布局和色彩。活动二:别出心裁品古诗4.以舞传诗情学生活动:小组选择一首诗词,用舞蹈的形式再现其中的意境,关注诗歌的情感。活动二:别出心裁品古诗5.以戏咏诗章唐·崔护《题都城南庄》南北朝《木兰诗》唐·白居易《琵琶行》活动二:别出心裁品古诗5.以戏咏诗章学生活动:小组选择一首诗词,将它改编成戏剧,关注人物、情节。例如,将《木兰诗》改编成一个课本剧。活动三:分门别类辑古诗1.确定专题,选择古诗(1)古诗中的春夏秋冬示例一: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其一》示例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示例三: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杜甫《月夜忆舍弟》示例四: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王安石《梅花》活动三:分门别类辑古诗1.确定专题,选择古诗(2)古诗中的湖光山色示例一: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吴均《山中杂诗》示例二: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王维《山居秋瞑》示例三: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示例四: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王湾《次北固山下》活动三:分门别类辑古诗1.确定专题,选择古诗(3)古诗中的名胜古迹示例一: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示例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登鹳雀楼》示例三: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张继《枫桥夜泊》示例四: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活动三:分门别类辑古诗1.确定专题,选择古诗(4)古诗中的离情别绪示例一: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示例二: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示例三: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示例四: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别董大》活动三:分门别类辑古诗1.确定专题,选择古诗学生活动:小组选择一个专题,将相关古诗辑录起来,并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活动三:分门别类辑古诗2.注释评点活动三:分门别类辑古诗2.注释评点以《以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为例,此诗是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标题即交代了创作的缘由。诗歌首句以杨花、子规为意象,渲染了环境的凄楚;次句是对王昌龄“左迁”赴任路途险远的描画,“过五溪”,可见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突显李白对诗友远谪的关切与同情;最后两句寄情于景,对诗友进行由衷的劝勉和宽慰。全诗感情深挚,意境高远。活动三:分门别类辑古诗2.注释评点学生活动:小组成员分工合作,给每首古诗作注释,并撰写简要的赏析、评点文字。活动三:分门别类辑古诗3.编辑成集学生活动:为诗集起一个新颖别致的名字;设计版式、插图、封面;还可以写一篇“前言”或“编后记”,简单记录这本诗集的编辑过程。活动三:分门别类辑古诗4.交流分享学生活动:诗集编好之后,小组之间互相传阅、评价,共享“编书”的快乐。五千年文化三千年诗韵我们的文化从未断流诗词是千年时光构建的精神家园让我们漫步在中国古诗苑中从经典中汲取九万里风鹏正举的力量历练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豁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