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八 年 级 道 德 与 法 治 、历 史一、单项选择题(共14小题,每题2分,共56分)1. “美不美,乡中水;亲不亲,故乡人。”这句话反映了中国人怀有深厚的乡土情结。这种乡土情结属于社会关系中的( )A. 血缘关系 B. 地缘关系 C. 业缘关系 D. 同学关系2.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下列符合这一观点的是()A.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B.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C. 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不会干涸 D.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3.为了弘扬“奉献、有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某校团委开展了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开展此类活动( )①有利于青少年养成亲社会行为 ②可以更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③能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物质帮助 ④没有实质意义,还耽误学习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4.互联网丰富了民主形式,拓宽了民主渠道,使人们更加便利、有序地参与政治生活。以下属于公民在网络上参与政治生活的是( )A. 小宏通过互联网定期展播家乡苹果的生长情况,以便网民放心购买B.李某在网络上散布谣言,造成恶劣社会影响,被公安机关依法拘留C. 大鹏在网上展示他创作的微视频,赢得大家的好评D.人大会议即将召开,大家纷纷在其官方微博上留言,反映民声、建言献策5.右图漫画给我们青少年的启示是( )A. 参与网络生活要恪守道德、遵守法律B. 网络打破时空限制,言论畅谈无极限C.要严厉惩治网络造谣的违法行为D. 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6.在生活中有许多规则,如“红灯停、绿灯行” “严禁酒后驾车”“严禁携带手机进考场”等。每个公民都必须遵守这些规则,这是因为( )A. 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 B. 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C. 人们不能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 D. 社会规则是为限制自由而制定的7.下列调节我们行为的各种规则中,对应排列正确的是( )①上学就要迟到了,在路上还遇到了红灯,我真想闯过去,但是我没有这样做②我坚持每天上学都不迟到 ③在公共汽车上,我主动给老爷爷让座A. 法律 纪律 道德 B. 道德 纪律 法律C.纪律 法律 道德 D. 法律 道德 纪律8.做文明有礼的人,需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下列礼貌用语使用不恰当的是A. 这箱书太沉了,能劳驾您帮忙抬一下吗B. 这事儿是我不对,大家的批评我包涵了C. 你们不用再送了,就到这里,请留步吧D. 不好意思,我有事得先走一步,失陪了9.在学习《以礼待人》这一内容时,老师给学生展示了以下三则古语。老师展示这些古语的意图是让学生明白( )A. 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23.B. 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C. 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 D. 文明有礼是法律的要求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誉为“新时代人民权利的宣言书”,对公民的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等作出明确翔实的规定,并规定侵权责任。下列行为最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是( )A. 谎报险情,扰乱治安 B. 殴打他人,致其死亡C. 捡到钱包,拒绝归还 D. 伙同他人,拦路抢劫11.下列选项中,最符合表中内容的是( )违法案例 违法种类 共同后果开车闯红灯 ① ④出版社未经作者同意发表其作品 ②殴打他人,致人重伤甚至死亡 ③A.①行政违法行为 (②民事违法行为 ③刑事违法行为 ④承担法律责任B. ①一般违法行为 ②行政违法行为 ③刑事违法行为 ④承担道德责任C. ①违宪行为 ②民事违法行为 (③严重违法行为④承担法律责任D. ①行政违法行为 ②违宪行为 ③刑事违法行为 ④承担道德责任12.我国将贩毒有罪、醉驾人刑写进《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充分说明犯罪的最本质特征是( )A.严重社会危害性 B. 普遍约束性 C. 一般危害性 D. 受到行政处罚13. 下列用图示法表示的概念间的关系,其中正确的是( )14.某班法律兴趣小组以“远离违法犯罪”为议题开展探究学习,他们搜集的以下案例中,适合在刑事法庭中审理的是( )A. 赵某在电影院大声喧哗,干扰其他人观影B.万某贩卖毒品,获利数额巨大C. 张某捡到同学的钱包拒不归还D. 出版社未经刘某同意,将其作品发表15. 1843年,中国茶叶的出口关税降低了约 48%,南京棉布的出口关税降低了约 75%;英国棉花、白洋布的进口关税则降低了约 77%。导致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 五口通商 B. 闭关锁国 C. 协定关税 D. 战后赔款16.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中写道: “这场战争, 自西方人 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后的一逞。对中国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材料中“界碑”是指( )A.近代史的开端 B. 人民禁烟斗争胜利C. 近代化的起步 D. 完全沦为半殖民地17.历史事实和历史结论是历史研究的重要载体。下列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A. 1842年8月,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B. 1856—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C.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洋务派掀起了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D.列强在中国掀起瓜分狂潮时,美国于1899年提出门户开放政策。18.通过梳理历史线索可以明确学习主题。对下图反映的学习主题概括最准确的是( )A.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B. 中国人民的抗争C. 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D. 近代化的探索19.轮船招商局初期仅有轮船三艘,1876年增至十二艘,洋商大起嫉忌,旗昌、怡和、太古等外国航运公司纷纷跌价。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洋务运动( )A. 对外国资本入侵有一定的抵御作用 B. 使中国开始走上了资本主义的道路C. 使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D. 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20.《中国近代民族英雄》的手抄报,并设置了相关栏目。邓世昌应该归人的栏目是( )A. 禁毒先驱 B. 甲午英烈 C. 变法志士 D. 民企楷模21. “甲午大败, 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也因此而开始。”因“觉醒”而开始的爱国运动是( )A. 虎门销烟 B. 太平天国运动 C.戊戌变法 D. 西安事变22. 《辛丑条约》签订后,一启蒙读物中这样写道: “这中国,哪一点我还有份; 这朝廷,原是一个名存实亡! 替洋人,做一个守土长官…”下列《辛丑条约》的条款中最能体现“替洋人,做一个守土长官”观点的是( )A. 开放从沿海到内地的许多城市B. 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C. 巨额赔款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沉重负担D. 允许列强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23.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使得许多有识之士认识到,当时中国面临的最迫切的任务不是“自强” “求富”,而是“救亡”。此后资产阶级进行了两条路径的“救亡”探索,代表性的事件是( )A. 虎门销烟、金田起义 B. 金田起义、洋务运动C. 洋务运动、百日维新 D. 百日维新、辛亥革命24. 图片是凝固的历史。通过右图所示内容,我们可以了解( )A. 武昌起义的爆发B. 太平军攻占武昌C. 外国军舰航行长江D. 通商口岸的设立25. 三峡工程是世界上最宏伟的水利工程之一,孙中山最早提出开发三峡的构想,这主要体现了他的( )A. 民族主义思想 B. 民权主义恩想 C. 民生主义思想 D.国共合作思想26.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先后提出了“师夷长技以自强”、 “君主立宪”、“民主共和”、“民主和科学”的思想,这反映出中国学习西方的历程是( )A.学制度→学技术→学思想 B.学思想→学制度→学技术C.学技术→学制度→学思想 D. 学制度→学思想→学技术27.某学者在评价辛亥革命时指出: “自古以来,皇帝被看做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绝对权威,如今都可以被打倒,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东西不可以被怀疑、不可以被抛弃 ”这说明辛亥革命( )A. 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B. 刺激了中国民族工业产生C. 推翻了中国的封建制度 D. 扫除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28. 下列图片所示史料反映的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趋势是( )A. 从分裂走向统一 B. 从屈辱走向独立C. 从专制走向民主 D. 从封闭走向开放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64分)29. 阅读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12分)材料:(1)将以上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按发生的时间先后进行排序(填写字母) 。 (4分)(2)将以上图片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按下表给出的主题进行分类。 (5分)分类 事件(字母)主题一:列强的侵略主题二:中国近代化的早期探索(3)下面是有关以上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的讨论。先选择任一观点,再判断正误,并说出理由。 (3分)观点一:图片B和D,都主张向西方学习。观点二:图片 C和E,都推翻了反动统治,建立了新政权。30. 孙中山一往无前,越挫越奋,为中国的民主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八年级同学以“孙中山和辛亥革命”为主题进行了总结学习。 (10分)【资料回放】材料一:辛亥革命的发生,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矛盾激化和中国人民顽强斗争的必然结果……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辛交革命11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材料二:孙中山生平事迹简表(部分)。时间 事迹1894年 6月, 上书李鸿章, 提出革新政治主张, 未被采纳:11月, 成立兴中会,从此开始早期革命1905年 8月, 成立近代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 国同盟会:11月在《民报》发刊词中提出“三民主义”1912年 1月1日,在南京宣誓就职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据朱汉国主编《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改编材料三:1925年3月 12日,孙中山先生病逝于北京,终年59岁。世人闻此噩耗,纷纷书写挽联纪念,其中蔡元培先生的挽联是: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说说孙中山先生的历史地位。你认为我们应该向孙中山先生学习哪些优秀品质 (3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孙中山革命行为的转变。 (2分)(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有什么历史意义 还有什么遗憾 (5分)31. 城市见证了历史,甚至是一个民族的兴衰荣辱。【屈辱之城】材料一:1861年,汉口正式开埠通商(如图一:1861年11月设立汉口海关江汉关,1924年江汉关大楼建成)。这是武汉城市历史乃至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个不寻常的事件。汉口开埠并非中国自愿,而由战争和不平等条约强行促成.【自强之城】材料二:诞生于1890年的汉阳铁厂(图二),是中国近代最早的官办钢铁企业,也是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它见证了中国近代化的开端。【英雄之城】材料三:武汉有“首义之城”的美誉,是中国民主革命的重镇。1911年10月11日,革命党人在武昌起义取得胜利以后,建立了中华民国湖北军政府(图三)位于中国中部的武汉,在近代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城市见证了历史,甚至是一个民族的兴衰荣辱。请结合以上三则材料,提出一个观点并加以论述。 (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10分)32. 热点评析: “平移插队”事件(10分)在金华的一个旅游景点门口, 由于进入景区的游客众多,检票口排起了长长的队伍。然而,就在大家排队的时候,一对母女与一名年轻男子发生了激烈的争执。因为她们在排队时没有发现自己所排的队伍是年票和团队票的检票口,于是便转而排在了另一队。在那一队,一名年轻男子拉扯了年轻女子并提醒对方插队了,这引起了母女二人的强烈不满,并开始发飙。(1)请从自由和规则的关系角度评析材料中二人“平移插队”的行为 (6分)(2)说一说我们应该如何遵守规则 (4分)33. 网络生活新空间材料暑假里,八年级(5)班的小明每天从早到晚机不离手:早起在床上看新闻、走路聊聊天、吃饭查资料、转发各种消息,睡前玩游戏。他还关其名日:我的世界因互联网而更加绚丽多彩!(1)请选择恰当的情境选项,将字母填入下列横线上相应的位置。 (4分)情境:A.网络我让我们的生活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B. 网络上出现了一些虚假的、不良的信息。C. 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多彩。D. 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和生活。网络生活的利;网络生活的弊:(2)针对小明的暑期行为,八年级(6)班同学开展“争当网络文明使者”的活动,活动需要倡议书,请你帮忙完成倡议书的设计。 (6分)倡议书做网络文明使者,我们的行动是:(至少三条)34. 预防犯罪,加强自我防范陈某原本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自从结识了社会上一群游手好闲的“朋友”,他逐渐无心学习,经常旷课。他开始还有些自责,觉得对不起父母和老师,后来便放纵自己,并因偷东西、打骂同学等受到学校纪律处分。他非但没有接受教训,反而经常偷窃防物,因此被公安机关拘留。但他仍不悔改。为了搞到钱去网吧玩游戏,他和另外两个“朋友”竟拦路抢劫,在短短几天内多次作案,最终因犯抢劫罪被判刑 最终被人民法院以抢劫罪、盗窃罪判处有期徒刑5年,剥夺政治权利5年。(1)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描述陈某走向犯罪道路的行为轨迹。 (2分)→ →(2)在陈某受到的刑罚中,属于主刑的是哪种 属于附加刑是哪种 除此之外,主刑还包括哪几种 (4分)(3)上述案例对我们加强自我防范远离犯罪有什么启示 (6分)八年级道法期中2023.111-5 B C A D A 6-10 B A B A C 11-14 A A C B15(1)6分 判断:平移插队的行为是错误的.1 分理由:①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到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②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③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违反规则,扰乱秩序的行为应受到处罚。答对 2 条得 4 分因此,我们应该遵守社会规则和秩序。/二人的行为违反了规则和道德的要求,是不文明的行为。1分(2)4分,每一条 2分①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②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该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17(1)2分,写对 1-2 个 1 分,三个都对 2分,语言一定要简洁,(至少有材料中涉及的三个环节,)交友不慎--无心学习旷课--偷东西打骂同学--偷窃财物---拦路抢劫或者违纪行为(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一般违法行为)---犯罪行为(2)一个 1 分 主刑:有期徒刑 附加刑:剥夺政治权利主刑还包括:管制、拘役、无期徒刑、死刑。(3)每条 2分,答对 3 点得 6分。言之有理,也给分。(1)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2)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3)应加强道德修养,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4)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QQABaYaAggggQAJAAQgCUwXICgIQkBGCAAoOwBAEIAAASRFABCA=}#}一.选择题1 C ② A ③ B ④ A ⑤ A ⑥ B ⑦ C⑧ B ⑨ D ⑩ A C C A C二.非选择题15. (1)4 分(2)5分(3) 选择观点一,观点一说法正确。(1分)B 戊戌变法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D 洋务运动主张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2 分)选择观点二,观点二错误。(1分) C 是太平天国运动,没有推翻清朝统治; E 是中华民国的建立,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2分)16. (1) 地位:伟大的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1分)(表达正确即可)品质:为振兴中华自强不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勇于开拓,不怕困难,坚持理想信念的品质。(任答一点,2 分,言之有理即可)(2)从主张改良到革命救国。(2分)(3)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辛亥革命解放了人们的恩想,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民主共和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以上任意 3点,3分)遗憾: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政变,反帝反封建这一根本任务尚未完成。(任意 2点 2分){#{QQABaYaAggggQAJAAQgCUwXICgIQkBGCAAoOwBAEIAAASRFABCA=}#}17题目参考:从武汉看中国近代化探索。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探索史。救亡图存是近代中国人民奋斗的基本目标。{#{QQABaYaAggggQAJAAQgCUwXICgIQkBGCAAoOwBAEIAAASRFABC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拼搏联盟2023—2024学年上学期期中联考八年级道德与法治.历史试题.docx 答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