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3.6 摩擦力 同步练习一 、选择题1.如图所示的实例中, 目的是为了增大摩擦的是( )A.刹车时用力捏闸 B.冰壶表面打磨的很光滑C.轴承中装有滚珠 D.磁悬浮列车车身不接触轨道2.小科在游玩意大利比萨斜塔时买了一个斜塔模型,当模型塔倾斜着身子静止在水平桌面上时,(如图),对模型塔是否受到摩擦力的作用及方向的分析,正确的是( )A.模型塔未受到摩擦力的作用B.模型塔受到水平向左的摩擦力C.模型塔受到水平向右的摩擦力D.模型塔受到沿塔身向上的摩擦力3.如图所示, 小红站在商场匀速向上运动的自动扶梯上,她受到的力有( )A.重力和支持力B.重力、支持力和水平向右的摩擦力C.重力、支持力和水平向左的摩擦力D.重力、支持力和斜向上的摩擦力4.以下安全提示中与摩擦力有关的是( )A.请驾驶员系好安全带第 1 页(共 10 页)B.雨天路滑, 驾驶员小心行驶C.天干物燥, 注意防火D.在火车站站台上候车的旅客请站在安全线以外5.下列关于自行车的一些部件的设计或使用,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A.车轮的外胎上做有凹凸花纹B.轴承中装有滚珠C.刹车时用力捏闸柄, 增大闸皮对车圈的压力D.车把套上制作了花纹6.用如图所示的两种方式推动同一个大箱子,两种不同的现象说明( )A.压力小,摩擦力小 B.利用滚动代替滑动可减小摩擦C.推力大,摩擦力小 D.利用滑动代替滚动可减小摩擦7.控制变量是科学探究中一种重要的方法。如图是研究“阻力对小车运动的影响 ”的装置,实验过程中需要改变的量是( )A.斜面的粗糙程度 B.小车开始释放时的初速度C.水平面的粗糙程度 D.小车释放时在斜面上的位置8.如图所示, 物体 A 在水平力 F 的作用下, 静止在竖直墙壁上。当水平力减小为 F/2 时, 物体 A 恰好沿竖直墙壁匀速下滑。此时物体 A 所受摩擦力的大小( )A.减小为原来的 1/2 B.和原来一样C.增大为原来的 2 倍 D.无法判断9.如图所示, 水平桌面上有一质量分布均匀的长木板,现在水平拉力 F 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 F 第 2 页(共 10 页)一直保持不变, 那么从木板右边开始离开桌面边缘到木板中点到达桌面边缘的过程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板加速运动 B.木板减速运动C.木板匀速运动 D.木板先匀速,后加速运动10.同一物体在同一水平地面上做直线运动, 当物体受到的水平推力为 F1 时,物体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图 像如图甲; 当物体受到的水平推力为 F2 时, 物体运动的速度和时间图像如图乙。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F1=F2 B.F1C.F1>F2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二 、填空题11.下列各种摩擦中,属于有害摩擦的是 ,属于有益摩擦的是 。(填序号)①机器运转时, 各部件之间的摩擦; ②拔河比赛时,手与绳之间的摩擦;③自行车行进时, 后轮胎与地面之间的摩擦;④吃饭时,筷子与食物之间的摩擦。12.如图是小明在做引体向上的锻炼场景。(1)图甲中小明静止悬挂在单杠上时,单杠对他的作用力为 F,小明的重力为 G,则 F G(选填“大于 ”“小于 ”“等于 ”)。(2)如图乙所示为现有一种室内免打孔单杆, 其原理是通过旋转单杆增大 来增大摩擦力,第 3 页(共 10 页)从而不需要在墙面打孔就能固定在墙面上不滑落。13.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拉力 F 的作用,其 F-t 和 v-t 图像分别如图乙、丙所示。(1)当 n=1s 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 N。(2)当 t2=5s 时, 物体运动的速度为 m/s。(3)在 0-6s 内,物体移动的距离是 m。三 、实验探究题14.小鹭设计的“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实验方案如图所示(1)为了测木块受到的摩擦力, 小鹭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使其做 运动.(2)下列现象中应用了从图甲、乙实验所得结论的是( )A.足球守门员戴着防滑手套B.用力压住橡皮, 擦去写错的字C.移动很重的石块时, 在地上铺设滚木D.气垫船喷出强气流, 在船底和水之间形成气垫(3)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是否有关, 如图丙所示,小鹭竖直向下切去一半木块,测得摩擦力大小是图甲中的一半,于是得出,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大小成正比.你认为此结论是否正确,为什么?四 、解答题15.小科采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每次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 观察小车在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第 4 页(共 10 页)(1)每次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这样做的目的是: 。(2)分析实验现象可知, 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速度的减小是因为受到阻力的作用;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 推理可知:如果运动的物体受到的阻力为零时,它的运动状态将会不变。在初中科学学习中,运用科学推理法的实验还有: 。第 5 页(共 10 页)3.6 摩擦力 同步练习答案解析一 、选择题1.A【解析】增大摩擦的方法:①增大压力; ②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A.刹车时用力捏闸 ,是通过增大压力的方式增大摩擦力,故 A 正确;B.冰壶表面打磨的很光滑,是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方式减小摩擦力,故 B 错误;C.轴承中装有滚珠 ,是通过变滑动为滚动的方式减小摩擦力, 故 C 错误;D.磁悬浮列车车身不接触轨道, 是通过改变接触面的方式减小摩擦力, 故 D 错误。2.A【解析】摩擦力产生的条件: ①相互接触;②做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当模型塔倾斜着身子静止在水平桌面上时,它处于静止状态, 相对桌面没有运动的趋势,因此模型塔未受到摩擦力的作用,故 A 正确,而 B、C、D 错误。故选 A.3.A【解析】根据图片可知, 小红肯定受到重力和扶梯对她的支持力, 此时二者平衡。由于她和扶梯保持 相互静止状态, 没有相对运动的趋势,因此她不会受到摩擦力,故 A 正确, 而 B、C、D 错误。4.B【解析】本题考查摩擦力,需要生活中的例子中找出相关的摩擦力,分析如下。A.请驾驶员系好安全带,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B、雨天路滑, 驾驶员小心驾驶, 下雨天摩擦力车轮与地面间变小刹车距离变大。C、天干物燥, 注意防火,燃料的着火点降低。D、在火车站站台上候车的旅客请站在安全线以外, 流体流速与压强的关系, 故选 B。5.B【解析】解:A.轮胎上刻有凸凹不平的花纹, 是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 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 A 不符合题意;B、轴承中装有滚珠,是变滑动为滚动,减小摩擦力,故 B 符合题意;C、刹车时用力捏闸, 即是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的情况下, 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了摩擦力,故 C 不符合题意;第 6 页(共 10 页)D、车把套上制作了花纹, 是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 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 D 不符合题意.故选 B.(1)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2)增大摩擦力的方法: 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增大压力增大摩擦;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3)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减小压力减小摩擦;在压力一定时,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减小摩擦;使接触面脱离;用滚动代替滑动.6.B【解析】左图中,物体与地面之间为滑动摩擦力, 推动时吃力,说明滑动摩擦力较大; 右图中, 物体 与地面之间为滚动摩擦力,推动时很轻松,说明滚动摩擦力较小, 那么得到:利用滚动代替滑动可减 小摩擦,故 A.C、D 错误,B 正确。 故选 B。7.C【解析】根据对探究“阻力对小车运动的影响 ”实验的过程、现象和结论的认识判断。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距离的大小与速度和阻力大小有关, 如果用小车运动距离的大小反应阻力对运动 的影响大小,就需要控制小车的速度相同,即它在斜面上的高度相同, 只改变阻力大小,即改变水平面上粗糙程度的大小,故 C 正确,而 A.B、D 错误。故选 C。8.B【解析】当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 , 所受的力是平衡力。根据平衡力的概念,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A 静止时, 处于平衡状态,在竖直方向上受到两个力的作用: 竖直向下的重力 G 和 f1 竖直向上的摩擦 力,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即 G=f1 ;匀速下滑时,处于平衡状态, 在竖直方向上受到两个力 的作用:竖直向下的重力 G 和竖直向上的滑动摩擦力 f2 ,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即 G=f2 ,B符合题意。9.C【解析】木块在水平拉力 F 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 F 已知保持不变, 那么从木板右边开始离开桌面边缘到木板中点到达桌面边缘的过程中, 由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都不发生变化, 则木块所受力仍然平衡, 所以木块仍做匀速直线运动;第 7 页(共 10 页)故选 C。摩擦力的影响因素有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当两者都不发生变化时,滑动摩擦力不变。10.A【解析】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分析比较拉力的大小。根据甲图可知, 甲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是一条斜线, 因此甲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 那么它受到的 推力和摩擦力相互平衡, 即 f 甲=F1 ;根据乙图可知,乙的速度保持不变,它也做匀速直线运动, 那么它受到的推力和摩擦力相互平衡,即 f 乙=F2。同一物体在同一地面上运动, 那么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 因此受到的摩擦力不变, 即 f 甲=f 乙 ,那么拉力 F1=F2。故 A 正确, 而 B、C、D 错误。故选 A.二 、填空题11.①; ②③④【解析】(1)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 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2)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增大压力, 增大摩擦力;在压力一定时, 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力。(3)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减小压力, 减小摩擦力;在压力一定时, 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减小摩擦力; 使接触面脱离;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有益摩擦要增大, 有害摩擦要减小。(1)机器运转时,各部件之间的摩擦是在压力一定时,加润滑油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减小摩擦力,属于有害摩擦。(2)拔河比赛时,手与绳子之间的摩擦是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用力握住绳子增大压力,增大摩擦力属于有益摩擦。(3)自行车行进时,后轮胎与地面摩擦属于有益摩擦。否则自行车会在原地打滑。(4)吃饭时, 筷子与食物之间的摩擦是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 用力夹食物可以增大压力,增大摩擦力.属于有益摩擦。故答案为: ①②③④第 8 页(共 10 页)12.(1)等于(2)增大【解析】(1)对人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平衡力的知识解答;(2)增大摩擦力的方法:①增大压力;②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据此分析解答。(1)小明静止在单杠上,它受到的重力和单杠对它的支持力相互平衡,即二者大小相等,也就是 F=G; (2)如图乙所示为现有一种室内免打孔单杆,其原理是通过旋转单杆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从而不需要在墙面打孔就能固定在墙面上不滑落。13.(1)1(2)4(3)12【解析】(1)根据丙图确定 t=1s 时物体的运动状态,再根据二力平衡计算出物体受到的摩擦力;(2)根据丙图确定 t=5s 时物体的运动速度;(3)图像与横轴之间围起的图形的面积就是物体移动的距离。(1)根据丙图可知,当 t=1s 时,物体的速度为零,即处于静止状态, 此时它受到的摩擦力与拉力相等。根据乙图可知, 此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 f=F=1N。(2)根据丙图可知,当 t=5s 时,物体运动的速度为 4m/s。(3)在 0~6s 内,图像与横轴围起的形状为梯形,那么物体移动的距离为: S = (2s + 4s) × 4m/s × = 12m。三 、实验探究题14.(1)匀速直线(2)B(3)解: 不正确; 实验过程中, 没有保持木块对木板表面的压力不变.【解析】(1)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实验中应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木块, 此时拉力等于摩擦力;(2)分析甲、乙两图, 得出摩擦力大小与压力的关系,然后分析找出符合题意的选项;(3)要探究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关系,应保持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受力面积不同. (1)实验时, 应水平拉动木块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条件, 此时拉力与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第 9 页(共 10 页)(2)甲、乙两个图,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压力大小不同,摩擦力不同,说明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有关;A.足球守门员戴着防滑手套,是通过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改变摩擦力的,A 不符合题意;B.用力压住橡皮, 擦去写错的字,是通过改变压力的方法来改变摩擦力的, B 符合题意;C.移动很重的石块时, 在地上铺设滚木, 是通过变滑动为滚动的方法减小摩擦力的,C 不符合题意; D.气垫船喷出强气流, 在船底和水之间形成气垫, 是通过使接触面分离的方法来减小摩擦力的, D 不符合题意;(3)因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在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跟接触面 面积的关系时, 应保持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将木块沿竖直方向截去一半后, 虽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没变, 但木块对接触面的压力减小了一半, 所以得出了错误的结论.四 、解答题15.(1)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小车的初速度相同(2)探究声音在真空不能传播的实验【解析】(1)物体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与它的速度和阻力大小有关, 如果用距离反映阻力对运动的影响, 就必须控制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同。(2)从初中科学实验中,寻找使用科学推理的实验即可。(1)每次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小车的初速度相同。(2)在探究声音传播的条件时, 通过抽气机不断抽出玻璃罩中的空气, 听到闹钟的声音越来越小,但 是无法模拟真空时的情形。于是对这个实验进行科学推理得到:声音在真空中无法传播,即运用科学推理法的实验还有: 探究声音在真空不能传播的实验。第 10 页(共 10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