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化学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4分)DCBADCA二、非选择题8.(1)氦气(2)元素(3)+5(4)使可燃物温度降低着火点以下(5)可再生,略9.(1)12(2)A(3)二或2,失去(4)Li0(5)略10.(1)水槽(2)略,BD,略(3)C(4)紫色石蕊纸花变红,低处蜡烛先熄灭,高处蜡烛后熄灭(合理即可)。不能11.(1)D(2)C(3)①氯化钠大于硝酸钾②降温结晶(3)硝酸钾,5012.(1)A1(2)导热,略(3)①略②铁、疏酸铜溶液(合理即可)③Zn、Fe、Cu、Ag或Zn>Fe>Cu>Ag(合理即可)(4)镁,铜、锌13.(1)①除去水蒸气②略(2)①对照(合理即可)②图1中的压强比图2中的低(合理即可)③略(3)①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或溶液变红(合理即可)②略猜想三:CaCl2、Ca(OH)2实验操作:取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石蕊溶液(合理即可,下同)实验现象:溶液变红14.44Kg沿河初中第一集团2023-2024 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第一次统考理科综合(化学部分)试题(考试时间:60 分钟 试卷满分:60 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Mg-24 Cl-35.5 Cu-64 Zn-65一、选择题(本题共 7 个小题,每题 2 分,共 14 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请将合适选项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理念。下列做法不符合该理念的是( )A.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实现垃圾资源化 B.工业废水经过处理达标后排放C.用太阳能路灯,既节能又环保 D.施用大量农药减少植物病虫害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稀释浓硫酸 B.过滤 C.加热液体 D.点燃酒精灯3.下列对有关事实的解释中错误的是( )A.冰水共存物属于纯净物——冰和水都由水分子构成 B.400L 氧气能压缩在 40L 的钢瓶中——分子的体积变小C.电解水——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为原子 D.酒精挥发——酒精分子在不断的运动4.蔗糖(C12H22O11)是一种常用的食品甜味剂。下列关于蔗糖的说法正确的是( )A.蔗糖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1 : 8 B.蔗糖中含有 45 个原子C.蔗糖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 D.蔗糖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342g 5.推理是常用的学习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红磷和木炭都可以在空气中燃烧,所以也可用木炭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B.置换反应生成单质和化合物,所以生成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C.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D.氧化物中一定含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6.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杂质,所用试剂和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A CaO(CaCO3) 加水溶解、过滤B 银粉(锌粉) 加入适量硫酸亚铁溶液,过滤C Cu(CuO) 加入足量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D 氮气(氧气) 将混合物通过灼热的木炭7.右图是氧化铜与稀盐酸发生反应时,容器中溶液总质量随时间 的变化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 点和 b 点对应溶液中铜元素的质量相等B.b 点表示氧化铜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C.该实验是将稀盐酸逐渐加入到盛有氧化铜的容器中D.b 点和 c 点对应溶液中溶质的成分不同二、非选择题(共 7 个小题,共 46 分)8.(6 分)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生活中常用氢气或氦气填充气球,从安全角度考虑,最好选择的填充气体是湘西“富硒桃柑”“富硒猕猴桃”产业的发展,为当地脱贫致富做出了贡献。“富硒猕猴桃”中的“硒”是指 (填“单质”“元素”或“原子”)加碘食盐中含有一定量的碘酸钾(KIO3)。碘酸钾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小明生日时,妈妈为他点燃生日蜡烛。小明许愿后大家一起将蜡烛吹灭。这种熄灭蜡烛火焰的原理是乙醇(化学式为 C2H5OH)是 (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乙醇完全燃烧的化学方 程式是9.(6 分)建立“宏观—微观”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聚合物锂离子电池被誉为“21 世纪的电池”,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锂元素的相关信息及几种粒子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B 粒子中,X 为A~D 中属于阳离子的是(填字母序号)锂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 周期,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锂元素(Li)与第 8 号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锂与水反应可制成锂水电池,作为潜艇的储备电源。已知锂与水反应生成一种碱和一种可燃性气体,请写 出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10.(7 分)下列是实验室常用的装置图,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a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可选择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填字母序号) ,检验二氧化碳收集满的操作方法是实验室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甲烷,甲烷密度比空气小且不与空气成分反应,难溶于水。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 E 或 (填字母序号)向 F 装置中通入 CO2 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该实验 (填“能”或“不能”)得出“二氧化碳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的结论。11.(6 分)水是生命之源,我们应该了解水及溶液的相关知识。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得到溶液的是( )A.牛奶 B.面粉 C.花生油 D.蔗糖某同学配制 100g 质量分数为 11%的 KNO3 溶液,下列操作会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A.用托盘天平称 KNO3 时,砝码放在左盘 B.转移 KNO3 时,纸上有少量残留C.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液面 D.配好溶液装入试剂瓶时,有少量洒出下表是氯化钠和硝酸钾在不同温度的溶解度,请回答下列问题。温度/℃ 10 20 30 40 50 60溶解度/g NaCl 35.8 36.0 36.3 36.6 37.0 37.3KNO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① 10℃时,两物质溶解度由大到小的关系是② 若 KNO3 中混有少量的 NaCl,提纯 KNO3 的方法是 (填“降温结晶”或“蒸发溶剂”)③ 某同学取 NaCl、KNO3 中的一种物质,按下图所示进行实验。该同学所取的固体物质为 ,W 的值为 g。12.(8 分)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与金属材料的发展密切相关,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有关问题。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填符号)实验室所用的石棉网中有铁丝,隔着石棉网给容器加热可达到均匀受热的目的,这主要利用铁的性。石棉网使用一段时间后,其中的铁丝容易生锈,可用稀硫酸除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某兴趣小组为探究 Zn、Ag、Fe、Cu 四种金属的活动性,进行如图甲、乙、丙三个实验。① 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② 小组同学发现该实验无法得出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于是补充丁实验,最终得出四种金属活动性顺序。则丁中金属 A 和溶液B 分别是③ 通过实验得出四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某锌粉含有铜、镁中的一种杂质,取该样品 6.5g 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生成氢气 0.21g,该锌粉中含有的杂质是 。另取一定量该样品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将滤渣洗浄, 滴入稀硫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含有的成分是13.(10 分)学习和运用化学实验技能和科学探究方法,离不开实验活动。现有一瓶气体,可能由 O2、CO、CO2 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确定其组成,在老师的指导下,实验小组对该瓶气体进行了如下探究。(查阅资料)脱氧剂(还原铁粉)能够吸收氧气和水蒸气。(实验设计)用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已略去夹持装置)。(实验步骤)① 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 通入一定量氮气; ③ 通入该气体,点燃酒精灯。(实验现象)步骤③实验过程中,A 装置无现象,B 和 F 装置出现白色沉淀,E 装置中出现光亮的红色物质。(实验结论)该气体由 CO、CO2 组成。(实验反思)① 浓硫酸的作用是② E 装置中氧化铜粉末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为了探究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是否发生化学反应,兴趣小组设计如图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进行实验,并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反应前后锥形瓶内的压强变化情况。向一支锥形瓶中注入 10mL 的氢氧化钠溶液(如图 1),再向另一支锥形瓶中注入 10mL 的水(如图 2),使其充分反应,得到压强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 3 所示。① 设计图 2 装置实验的目的是② 根据图 3 分析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能发生反应的依据是③ 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学习酸、碱相关知识之后,同学们对氢氧化钙产生了浓厚兴趣,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取一定量氢氧化钙溶液于两支试管中,进行了如右图所示实验:资料:CaCl2 溶液显中性① 试管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② 试管乙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实验探究】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对试管乙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提出问题】试管乙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进行猜想】猜想一:CaCl2 猜想二:CaCl2、HCl 猜想三:【设计实验】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猜想二成立【反思拓展】实验后的废液若直接倒入下水道,可能会造成水体污染,需将废液处理达标后再排放。14.(3 分)一氧化碳属于空气污染物,应处理后排放,一氧化碳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求完全燃烧28Kg 一氧化碳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机密★启用前沿河初中第一集团2023-2024 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第一次统考理科综合试题同学你好!答题前请认真阅读以下内容:本卷为物理、化学合卷,全卷共 8 页,满分 150 分,其中物理 90 分,化学 60 分,答题时长 150 分钟,考试形为闭卷。请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作答,在试卷上答题无效。不得使用计算器。可能用到的物理公式:物理部分一、选择题(本题共 8 个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24 分。第 1-6 题为单项选择题。第 7、8 题为多项选择题,每小题至少有两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选对得 3 分,选对但不全得 1 分,选错或不选得 0 分)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具有定位、导航和通信等功能,它传递信息是利用 A.水波 B.超声波 C.次声波 D.电磁波城市中修建湿地公园和人工湖,可以调节气温,这主要是利用水的A.流动性好 B.比热容大 C.沸点较高 D.较好的透明性物理知识渗透于我们的生活,许多交通事故都是因为物体具有惯性造成的,下列描述中与惯性无关的是 A.汽车后窗贴有“保持车距” B.行人靠右行走人行道C.公路旁立有“雨天路滑,减速慢行” D.驾驶员和乘客都要系好安全带4.如图所示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A.清晨叶子上的露珠 B.屋檐下的冰挂 C.深冬树枝上的“霜” D.春天冰雪消融5.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的冰没有内能 B.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一定越多C.物体的内能增加,它的温度可能不变 D.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传递传说中有一种鸟叫衔枝鸟,它能靠一小截树枝成功地飞越太平洋。它飞行时,把树枝衔在嘴里,累了时,就把树枝放在水里,站在上面休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飞行时,以树枝为参照物,鸟是运动的B.飞行时,以海岸为参照物,树枝是静止的鸟站在树枝上休息时,以树枝为参照物,鸟是运动的鸟站在树枝上一起随海水流动,以海岸为参照物,鸟是运动的照相机常用来记录生活中的美好瞬间,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照相机镜头成像利用的是光的反射 B.照相机远离被拍摄者,所成的像变小C.照相机的镜头与远视眼镜的镜片是同一类透镜 D.用照相机照相时,镜头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8.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1、R2 为定值电阻,R3 为滑动变阻器。只闭合开关 S1,滑片 P 移至最右端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0.15A, 电压表 V1 的示数为 1.5V,电压表 V2 的示数为 4.5V;只闭合开关 S1, 滑片 P 移至最左端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0.3A,电压表 V1 和 V2 的示数都为 3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电源电压为 6V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 30Ω C.R1 的最小电功率为 0.225WD.闭合开关 S1、S2,通电 10s 整个电路最多产生热量为 18J二、填空题(本题共 4 个小题,每空 2 分,共 10 分)在探究真空是否传声的实验中,瓶中的气体抽出一半后,剩余气体的密度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如图所示为航天员叶光富在空间站用葫芦丝演奏《月光下的凤尾竹》的情景。演奏“葫芦丝”时按住不同的孔,可以改变声音的 。如图所示是我国《天工开物》记载的脚踏碓(碓:duì,是一种给稻谷去壳的工具,用脚连续踏木杠的一端,另一端的碓头就会连续起落),用脚向下踏时,脚踏碓属于 杠杆。如图是某款家用电饭煲的保温、加热两挡调节功能电路,R1 和 R2 均为电热丝,R1 的阻值为 120Ω,R2 的阻值为 60Ω。电饭煲是利用电流的 效应工作的。电饭煲额定电压为 220V,只将电饭煲单独接入电路中,处于加热挡工作 3min,使标有“2400imp/(kW·h)”字样的电能表指示灯闪烁 120 次,此时电路的实际电压为 V。第 10 题图 第 11 题图 第 12 题图三、作图题(本题共 3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 分)如图所示实物电路,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按要求完成电路连接。要求:两灯串联,电压表只测 L2 灯两端的电压,开关控制整个电路,导线不能交叉。请根据图中通电螺线管的磁极名称,在虚线框内标出静止小磁针的磁极名称(“N”或“S”)和电源的极性(“+”或“﹣”)。如图所示为蹦极运动的简化示意图,弹性绳一端系在运动员双脚上,另一端固定在跳台 O 点。运动员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A 点处弹性绳正好处于原长,B 点处运动员受到的重力与弹性绳对运动员的拉力大小相等,C 点处是运动员到达的最低处(整个过程忽略空气阻力,弹性绳的自重不计)。请在坐标系中画出运动员从 O 点到 C 点的过程中,重力做功的功率随时间变化的大致图象。第 13 题图 第 14 题图 第 15 题图四、简答题(本题共 2 个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6 分)喝水有利于提高人体免疫力。如图所示是同学们在天气炎热时常喝的“娃哈哈”牌饮用纯净水。为什么瓶盖上刻有一道道竖直的条纹?如将饮用完的空瓶内装些热水,然后将水倒出迅速拧紧瓶盖,会发现瓶子瘪了,为什么?当滑雪者从雪山顶峰风驰电掣般下滑时,你是否想到为什么白雪轻飘飘、软绵绵的,却可以承托高速奔驰的滑雪者呢?白雪内有很多小孔,小孔内充满空气。踏着滑雪板的人把重力都压在滑雪板上时,雪内的空气就会被逼出;因此,滑雪板不是与雪地直接接触,而是在一层气垫上滑行。这层气垫不但对滑雪板施加一个向上的力,并且减小了雪地与滑雪板之间的摩擦。然而,这层气垫只能维持一段很短的时间。如果滑雪者在雪地上停留超过一秒,就会沉下去。请用物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滑雪板可以轻易在雪地上滑行,是由于滑雪板与雪地之间形成气垫,相当于采用了什么方法减小了滑雪板与雪地之间的摩擦?滑雪板都比较宽大,请你分析滑雪板为什么要这样设计?五、实验与科学探究题(本题共 3 个小题,18 题 8 分,19、20 题各 10 分,共 28 分)某学习小组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中,进行了如下操作和分析:(实验次数入射角i反射角r120202404035050)如图乙所示,把纸板 NOF 向前折或向后折,在纸板上 (选填“能看到”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该实验现象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 (选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如图甲所示,正确摆放平面镜和纸板后进行实验,根据表中数据可得结论:在反射现象中, 。如果让光束沿着图甲中 FO 的方向射向镜面,它被反射后沿着 射出(用图甲中的字母表示)。用相同规格的钩码做“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完成下列问题。挂钩码前,杠杆如图甲所示,此时正确的操作是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 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后,如图乙所示,在杠杆支点的左侧 A 点悬挂 4 个钩码,为使杠杆再次水平位置平衡,应在杠杆支点的右侧 B 位置悬挂 个钩码。某同学用弹簧测力计替代钩码,在 B 点竖直向下拉,然后将弹簧测力计绕 B 点逆时针旋转一定角度至如图乙所示虚线位置,在旋转过程中,要使杠杆始终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弹测力计的示数将逐渐 (选填“变大”或“变小”),原因是 。杆秤是利用杠杆平衡原理制成的测量物体质量的工具。如图丙所示某杆秤的 0 刻度距离提纽 1cm,秤钩到提纽的水平距离为 5cm,秤砣的质量为0.5kg 。则提纽右侧距离提纽 5cm 处的刻度值应为 kg。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已经进入寻常百姓家。为了提高汽车的性能,某科技小组设计了一个自动雨刮器控制系统,其刮水的速度能够随着雨量的大小而相应地发生变化,雨停后,刮水器自动停止工作;如图 所示,图图甲是由一组手指状平行金属线组成的雨水检测网器件,图乙是自动控制系统的模拟电路。图甲 图乙 图丙将检测网竖立并浸入雨水中不同深度处进行实验,记录数据如下:雨水是 (选填“导体”或“绝缘体”),雨水检测金属网在电路中起到的作用更类似于 (选填“开关”或“滑动变阻器”)。根据表中的现象和数据,解释刮水器刮水的速度能够随着雨量的大小而相应地发生变化的原因是雨量变大,检测金属网浸入雨水部分变大,电阻 ,电流变大,电动机转速变快。活动小组发现无雨水时,电动机不能工作,无法实现无雨时车窗的清洗,电动机依据的原理与下列图中的实验原理相同的是 。A B C D为了实现无雨时对车窗的清洗,于是增加了一个开关改进了电路,请将“ ”和“ ”连入电路 ab 间,绘制在图丙中。根据活动小组的上述设计,无雨水时能不能改变刮水器刮水的速度? 。六、综合应用题(本题共 2 个小题,第 21 题 8 分,第 22 题 8 分,共 16 分)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恒为 12V,定值电阻 R1 的阻值大小为 8Ω,闭合开关后电流表的示数为 0.5A, 求:(1)闭合开关后电压表的示数;(2)定值电阻 R2 的阻值;(3)电路消耗的总功率。我国自主建造的“天鲸号”挖泥船在港口建设、人工造岛等领域做出了杰出贡献。“天鲸号”自航绞吸式挖泥船总长 127.5 米,型宽 22 米,吃水 6 米,设计航速 12 节,依靠柴油发动机为动力系统,总装机功率为 19200千瓦,满载排水量 10000t,最大挖深 30 米,最大排泥距离 6000 米,挖掘效率为每小时 4500 立方米。绞吸船上装配的三台高效泥泵,使其具有强大的吹填造地能力。(海水的密度取 g 取 10N/kg)柴油机吸气冲程吸入的物质是 (选填“空气”“汽油”“柴油”或“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以最大挖深工作时,前端绞刀受到海水的压强是多少?“天鲸号”挖泥船满载时,受到的浮力是多少?为了航行安全,“天鲸号”的船体上标有国际航行载重线,示意图如图所示,船体标志的几条水平横线分别表示该船在不同水域及不同季节所允许的满载时的“吃水深度”,例如 TF 表示轮船在热带淡水中航行时的“载重线”。夏季和冬季轮船在海水中航行时的“载重线”在图中用数字表示,已知冬季海水的密度大于夏季海水的密度。“数字 1”和“数字 2”对应的载重线,哪一条是冬季的“载重线”?为什么?机密★启用前2023-2024 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第一次统考理科综合(物理部分)参考答案班级 学号 姓名 得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24 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答案 D B B A C D BC AC二、填空题(本题共 4 个小题,每空 2 分,共 10 分)9.变小。 10.音调。 11.费力。 12.热,200。三、作图题(本题共 3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 分)13. 14. 15.四、简答题(本题共 2 个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6 分)16.答:(1)瓶盖上有竖纹这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力的。(2)因为倒出水的矿泉水瓶内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强,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矿泉水瓶被压扁了。17.答:(1)使两个相互接触面的表面隔开(或分离)的方法减小摩擦。(2)滑雪板设计得比较宽大是因为当运动员站在滑雪板上时,运动员对雪的压力一定,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所以脚不会陷入雪里。五、实验与科学探究题(本题共 3 个小题,18 题 8 分,19、20 题各 10 分,共 28 分)18.(1)不能看到,在。(2)反射角等于入射角。(3)OE。19.(1)右。(2)3。(3)变大,动力臂逐渐减小。(4)0.4。20.(1)导体,滑动变阻器(每空 1分共 2分)。(2)变小。(3)C;(4) 。(5)不能。六、综合应用题(本题共 2 个小题,第 27 题 8 分,第 28 题 8 分,共 16 分)21.(1)4V。(2)16Ω。(3)6W。22.(1)空气。(2)3.09×105Pa。(3)1×108N。(4)“数字 2”是冬季的“载重线”。因为船满载时在不同水域、季节时的“吃水线”,船都是处于漂浮,根据漂浮条件可知 F 浮=G,轮船受到的浮力都等于轮船受到的重力 G,已知冬季海水密度大,根据 F 浮=ρ液gV 排可知冬季轮船排开海水的体积变大,所以数字 2对应的“载重线”是冬季的“载重线”。1{#{QQABCQKEogiIAJAAABhCEQHQCkIQkAEACIoGxEAMIAIAiRNABA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化学参考答案.pdf 化学试卷.docx 物理参考答案.pdf 物理试卷.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