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年河北省九地市初三摸底知识练习理 科 综 合 试 卷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共10页, 总分120分, 考试时间 120 分钟。2.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相应位置。3. 所有答案均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卷或草稿纸上作答无效。答题前,请仔细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按照“注意事项”的规定答题。4. 答选择题时,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答非选择题时,请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题区域内答题。5.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O-16 C-12 Zn-65 S-32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2 个小题,共 47分。1-19 小题为单选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 20-22小题为多选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 分,全选对的得 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 分,有错选或不选的不得分)1. 有机合成材料的应用方便了人类的生活。下列用品主要由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A. 铁质炊具 B. 塑料水杯 C. 实木桌椅 D. 纯棉 T恤2. 规范的操作方法是实验安全和成功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3.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 刷油漆防止铁栏杆生锈 B. 甲醛溶液浸泡食品延长保质期C. 加入洗涤剂的水洗去餐盘上的油污 D. 灼烧闻气味鉴别合成纤维和棉纤维4. 载人航天器中处理CO 的另一种方法是将 CO 与氢气反应,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乙和丙的元素组成相同 B. 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C. 反应前后氧原子个数不相等 D. 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 4:1理科综合试卷,第1页,共10页5. 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过程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 有机化合物中含有碳元素,则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化合物B. 原子是不带电的粒子,则不带电的粒子一定是原子C. 单质只含有一种元素,则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D. 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则均一、稳定的物质一定是溶液6. 对物质的鉴别和分离提纯是化学学习的重要部分,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A 鉴别 NH NO 固体和 NaOH 固体 加水B 鉴别真黄金和假黄金(铜锌合金) 加稀硫酸C 除去铜粉中含有的少量 CuO 通入氧气加热D 除去 CO 中混有的少量O 将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7.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应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 向一定量饱和的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氧化钙B. 向等质量的镁粉和铁粉中分别逐滴加入等浓度的稀硫酸至过量C. 向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过量氢氧化钡溶液D. 加热一定量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8.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措施与此理念不相符的是A. 开发和利用新能源 B. 大量使用一次性塑料餐具C. 废旧金属回收利用 D. 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和排放9. 如图所示实验中能明显观察到发生化学变化的是理科综合试卷, 第2 页, 共 10 页10. 下列生活中的做法合理的是A. 电器着火后应立即用水扑灭B. 硫酸铵和草木灰一起撒在花盆中可同时补充氮肥和钾肥C. 用铅锑合金做保险丝D. 用试电笔辨别火线与零线时,手不能接触笔尾的金属体11. 分类是研究和认识问题的重要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纯碱、烧碱和熟石灰都是碱 B. 冰、干冰和可燃冰都是有机物C. 石蜡、玻璃和海波都是非晶体 D. 铜、石墨和食盐水溶液都是导体12. 下列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与科学原理对应不正确的是A. 食品真空包装防腐——隔离空气,防止氧化B. 近视眼配凹透镜——凹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C. 船闸——连通器的原理D. 小苏打可用于食品加工——碳酸氢钠可以和酸反应13. 推理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 带电体可以吸引轻小物体,则能吸引轻小物体的一定带电B. 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C. 流体中流速快的位置压强小,则压强小的位置流体流速一定快D. 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14. 图中所示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A. 甲: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说明CO 能使紫色石蕊变色B. 乙:木条的燃烧现象不同,说明空气与人体呼出气体中 O 的含量不同C. 丙:烧瓶底部浇冷水,里面的“水”二次沸腾,说明气压增加,沸点降低D. 丁:U形管内液面的高度差不同,说明电流一定时,电热跟导体的电阻有关系15. 下列数据中,在我们生活中最合理的是A. 学生课桌的高度大约1.2m B. 夏天一般将空调温度设定为37 ℃C. 人正常步行速度约为 6m /s D. 一个苹果的质量大约 150g16. 下列关于声和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A.“余音绕梁”说明振动停止,物体的发声不一定停止B. 道路两旁种植树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C. 吹奏笛子时,演奏者用手指按住不同气孔,是为了改变发出声音的响度D.“复兴大街”建设过程中采用的“云监工”5G技术是通过电磁波传递信息理科综合试卷,第3页,共10页17. 在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与“立竿见影”现象的成因相同的是18. 人类对物态变化的认识是从水开始的,下列属于液化现象的是A. 水蒸气在松枝上形成冰晶B. 温暖的阳光里,冰化成潺潺的流水C. 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的饮料瓶表面出现小水珠D. 冬天,晾在室外冰冻的衣服也会干19. 关于运动和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汽车的速度越大,则惯性越大,就越难停下来B. 足球比赛中,守门员将球扑出,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C. 短跑比赛中,运动员跑过终点后不能立刻停止,说明运动员受到惯性作用D. 游泳比赛中,运动员划水前进,说明运动需要用力维持20.甲、乙两个相同的容器中装有体积相等的两种液体,静止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将同种材料制作的实心物体 A、B分别放入两容器中,静止时液面等高,则A. A 的重力等于 B的重力B A受的浮力大于B受到的浮力C. 甲杯中液体的密度大于乙杯中液体的密度D. 甲杯和乙杯的底部受到的压强相等21.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光屏固定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像未画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此时在光屏上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B. 光屏和蜡烛不动,只将凸透镜向右适当移动一段距离,仍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C. 将蜡烛和光屏分别远离凸透镜适当距离,可在光屏上得到倒立、等大的实像D. 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一个近视镜,仍想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需将光屏向左移动理科综合试卷, 第4 页, 共 10 页22. 如图所示电路中, 电源电压恒为 18 V, 电流表量程为0~0.6 A,电压表量程为0~15 V,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80Ω 1 A”,小灯泡 L 标有“6V 3 W”字样(不计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闭合开关,在保证小灯泡两端电压不超过额定值及电表均安全的情况下A. 变阻器允许接入电路的最大阻值是 60 ΩB. 整个电路消耗的最大总功率是 9 WC. 小灯泡消耗的最小功率是 0.75 WD. 电流表的示数范围为 0.25 A~0.6 A二、填空与简答题(每空1分,作图1分,共31分)23. 检查视力时,人眼要与视力表保持5m 的距离。如图甲所示,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后上方,视力表全长0.8m,距平面镜3m,则被测者要面向平面镜且距离平面镜 m才能进行视力的检查。当人面镜时,镜中视力表的像的大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请在乙图中画出人眼通过平面镜看到视力表中 S点的光路图。24. 小平家的电能表表盘如图所示,此时电能表的示数应为 KW·h,他家可以同时使用用电器的总功率不能超过 W。他单独使用电炖锅正常工作3min,电能表转盘转过160转,则电炖锅的额定功率为 W。25. 如图所示为某高速路口的一条 ETC 通道,如果该 ETC 通道长为15 m,则一辆长为5m 的汽车完全通过此通道至少需要 s;以该汽车为参照物,通道侧面的标志牌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 的。汽车经过时,工作人员闻到汽油味,这是 现象。26. 徐梦桃获得了2022 年北京冬奥会金牌。如图所示,她在雪道上加速下滑的过程中,动能变 (填“大”或“小”); 由于受到摩擦力,她的机械能变 (填“大”或“小”)。27. 出门旅游,“自热火锅”因其方便、快捷受到很多人的喜爱。它里面的发热包在将 0.6 kg水从 10℃加热至沸腾(标准大气压下) 的过程中,提供给水的热量至少为 J。如果用酒精灯给0.6kg水加热升高同样温度,至少需要 g酒精(结果保留整数)。酒精属于 (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 能源。q酒精=4.6×10 J/kg]理科综合试卷,第5页,共10页28. 如图所示为某兴趣小组探究碱的化学性质实验。一段时间后,观察到蜡烛熄灭,其原因是: ;冷却至室温,U型管内液面 (选填“左高右低”“左低右高”或“不变”),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蜡烛熄灭后液面变化的原因:29. 化学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 使用天然气烹煮食物,天然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天然气不充分燃烧易造成锅底出现黑色,此时可调 (填“小“或“大”)燃气灶的空气进风口。(2) 打扫厕所常使用洁厕灵,洁厕灵的有效成分是盐酸,清洗厕所时不能接触到大理石地砖,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解释)。(3) 高铁车头用到的玻璃钢是应用最广泛的 材料(填“复合”或“合成”)。(4) 西红柿炒鸡蛋所用食材西红柿、鸡蛋和植物油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30. 下图所示实验是九年级化学重要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 图1是探究燃烧的条件,烧杯中热水的作用是 。(2) 图2实验是蒸发食盐水的操作,蒸发过程中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 ,当蒸发皿中 时,停止加热。(3) 图3 实验探究的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其中足量的铁丝与硝酸铜充分反应后的实验现象 ,发生反应的化学化学方程式是 。31. 已知A~E为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物质。其中 E 常用作补钙剂,A、B、C、D分别属于不同类别的物质,B与 E 含有相同的酸根离子,各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一种物质可以通过一步反应转化为另一种物质, “--”表示相连物质间能发生反应,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1) D的化学式 。(2) A的物质类别是 。(3)写出B生成E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理科综合试卷,第6页,共10页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 第 32小题4 分, 第 33 小题6 分, 第 34、35 小题各7分, 共24分)32. 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1) 实验中是通过观察 来判断电路中是否有感应电流的。(2) 保持磁铁不动,闭合开关后,进行了如下操作:步骤一:导体水平向右运动,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步骤二:导体水平向左运动,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步骤三:导体竖直上下运动,电流计指针不发生偏转。综合上述现象,可得出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是:闭合电路中 。(3) 在进行交流评价时,某些同学提出实验操作过程中实验现象不是很明显,请你提出一条改进的措施 。(从实验装置或操作过程方面说出一条即可)(4) 若将实验装置中的电流计换成电源,还可以进行的实验是 。33. 小铭所在的兴趣小组对洗手液的密度进行了测量。(1) 实验前,将托盘天平放在 工作台上,游码移到标尺的“0”刻度线处,指针静止在如图甲所示位置,此时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平衡。(2) 将盛有适量洗手液的烧杯放在天平的左盘,天平重新平衡时,右盘所加砝码及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烧杯和洗手液的总质量为 g; 将烧杯中的部分洗手液倒入量筒,测得烧杯和剩余洗手液的总质量为 42.4g ; 经过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量筒内的液面如图丙所示,则量筒内洗手液的体积为 mL,这种洗手液的密度为 kg/m 。(3) 小红用弹簧测力计、烧杯、水(密度用ρ 表示)、金属块A 以及不吸水的细线等器材也完成了测洗手液的实验,如图丁所示。请推导出洗手液密度表达式 (用F 、F 、F 、 表示)。理科综合试卷,第7 页,共10页34. 实验课上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室有如下器材:电源(电压恒为6 V)、小灯泡(额定电压为 2.5 V,灯丝电阻约为 10 Ω)、 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各一个,规格分别为 的滑动变阻器各一个、导线若干。(1) 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连接完整。(2) 正确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发现小灯泡始终不发光,电流表示数变化,电压表无示数,则故障原因可能是 (选填字母)。A. 小灯泡断路 B. 小灯泡被短路 C. 开关接触不良 D. 滑动变阻器断路(3) 排除故障后,继续进行实验正确操作,测得多组实验数据后绘制的小灯泡U-I图像如图乙所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W。(4) 实验过程中应选用的滑动变阻器规格为 (选填“R ”或“R ”)。(5) 小明同学处理数据时还发现,当移动滑片使小灯泡两端电压逐渐变大时,小灯泡的电阻在发生变化,其原因是 ;那么滑动变阻器阻值的变化量△Rp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小灯泡阻值的变化量【拓展】小红同学设计了以下四种电路,其中电源电压不变且未知,. 是已知阻值的定值电阻。在实验中不拆改电路的情况下,能够测量出未知电阻. 阻值的电路是理科综合试卷,第8页,共10页A. 只有①④可以 B. ①②③④都可以C. ①②都不可以 D. 只有④不可以35. 小明在阅读相关资料时,发现二氧化氮( 具有助燃性。他决定利用如下实验进行探究。【提出问题】二氧化氮是否具有助燃性 【查阅资料】①蓝色的硝酸铜固体在加热条件下分解,化学方程式为②通常状况下,NO 是一种红棕色气体,相同状况下,其密度大于氧气的密度,在低于室温时变成液态。【实验过程】实验装置如图1,实验现象:试管内蓝色固体逐渐变成 色,有红棕色气体生成,带火星的木条【实验结论】二氧化氮具有助燃性。【反思与评价】小刚认为小明的实验不能证明 具有助燃性,其理由是 。小刚认为利用如下补充实验可以证明 NO 具有助燃性。【实验改进】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步骤①: 如图2,在试管和集气瓶之间连接冷却装置,重新进行加热硝酸铜的实验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硝酸铜分解产物中 有———步骤②: 取出图 2 中 U 型管,恢复到室温,待 U 型管内充满红棕色气体时,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U型管中 NO 具有助燃性已知镁在二氧化氮气体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和氮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拓展】通过以上探究你对燃烧的新认识是 。理科综合试卷,第9页,共10页四、计算应用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 第36小题5分,第37 小题6分,第38小题7分,共18分。解答时,要求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计算步骤等,只写最后结果不得分)36. 黄铜(铜、锌合金) 具有合金的特性,可以用来制造机器零件。某学习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黄铜中铜的含量,取黄铜样品 25g放入烧杯中,再将 160g稀硫酸分 4 次加入烧杯中,充分反应后,分别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记录如下。加入次数 第1次 第 2次 第 3 次 第 4次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 40 40 40 40充分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g 18.5 12 10 m请根据实验数据完成下列问题:(1) m的值为 。(2) 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37. 小明同学在家中自制了如图所示的健身器材,坚持锻炼身体。用细绳系在轻杆的○点将轻杆悬挂起来,在杆的 A 端悬挂着体积为0.005m 的沙袋,如果在 B端施加竖直向下、大小为 300N的作用力时,轻杆AB在水平位置平衡。已知AO长 1.5m, OB 长0.5m,小明的质量为60kg,小明站在地面时脚与地面的接触总面积为g取10N/kg)求 :(1) 求沙袋的密度;(2) 在锻炼过程中,沙袋匀速下降 0.6m,用时2s,求沙袋重力做功的功率;(3) 当沙袋向右移动 0.5m时,求小明对地面的压强。38. 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 12V, 电流表有0~0.6 A 和0~3A两个量程供选择,电压表有0~3V 和0~15 V 两个量程供选择。闭合开关S后,在滑片 P 从最右端滑到最左端的过程中,各元件均安全,小灯泡的 I—U 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1) 求小灯泡的额定功率;(2) 求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3) 若在小灯泡两端并联一个定值电阻R ,其他元件不变,移动滑片使小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和电压表指针偏转角度相同,求定值电阻的阻值和此时电路的总功率。理科综合试卷,第10页,共10页2024年河北省九地市初三摸底知识练习理科综合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2个小题,共47分。1一19小题为单选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20一22小题为多选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或不选的不得分)1.B2.A3.B4.D5.C6.C7.B8.B9.C10.C11.D12.B13.D14.B15.D16.D17.C18.C19.B20.BC21.AB22.ABC二、填空与简答题(每空1分,作图1分,共31分)23.2不变视力表平面镜s眼睛24.2023.64400160025.3.6运动扩散26.大小27.2.268×1055可再生28.集气瓶内氧气被消耗左高右低2NaOH+CO2 -Na2 CO3+H2()29.(1)CH,+20,点槛2H,0+C0,大(2)CaCOa+2HCI=CaCl2+H2O+CO:(3)复合(4)鸡蛋30.(1)提供热量.隔绝氧气(2)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出现较多量固体(3)铁丝表面有红色物质生成,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Fe+Cu(NO;)2=Cu++Fe(NO;)231.(1)C02(2)酸(3)NaCO+CaCl2-CaCO,↓+2NaCl(合理即可)复分解反应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第32小题4分,第33小题6分,第34、35小题各7分,共24分)32.(1)电流计指针是否偏转(2)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制磁感线运动(3)换用磁性更强的磁铁(或加快导体移动的速度)(4)探究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33.(1)水平右(2)72.4301×103(3)-F:2生(F1一F2)34.(1)(2)B(3)0.625(4)R(5)灯丝电阻受温度影响大于【拓展】D35.黑复燃硝酸铜分解生成氧气,氧气也具有助燃性氧气(O)带火星木条复燃4Mg十2NO.,点邕4MgO+N,不是只有氧气可以支持燃烧(合理即可)四、计算应用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第36小题5分.第37小题6分,第38小题7分,共18分。解答时,要求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计算步骤等,只写最后结果不得分)36.(1)10……2分(2)解:40g稀硫酸反应掉锌的质量为25g一18.5g=6.5g设40g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为xZn+HSO,=ZnS),+H↑65986.5gx656.5g98xx=9.8g9.8g-100%=24.5%Og…3分37.解:(1)由Fl=F212可得GOA=FOBGX1.5=300X0.5G=100Nm=g=00=10kgg 10 N/kg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4年河北省九地市九年级摸底考试理科综合试卷.docx 答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