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 导学案(含答案)--2023-2024学年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6课 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 导学案(含答案)--2023-2024学年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

资源简介

第六课 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
【课标导航】
理解劳动人民对历史对推动作用,以及生产方式的变革给人类社会带来的革命性意义;
【问题导学】
1.分析二战后,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原因?
2.归纳二战至今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历程?
3.分析现代科技进步的革命性意义?
4.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世界国际关系的影响
5.面对如此迅猛的新科技革命,我国应该如何应对?
【历史概念】
1.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
20世纪40年代末起,开始以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为核心,以计算机、原子能、航天技术等为标志的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革命发源于美国,推动人类进入信息化时代。
2.新技术革命:
从70年代初开始,第三次科技革命在发展中又出现了以微电子技术、生物工程技术、新型材料技术为标志的新技术革命。
3.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人工智能是计算机技术的一个分支,它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与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作出反应的智能机器,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制造、语音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
4.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是为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要求而建立的一套以有限责任制度、先进管理制度、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和财务会计制度为主要内容的企业管理制度。现代企业制度是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企业法人制度为主体,以公司制度为核心,以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条件的新型企业制度。
【知识建构】
【知识建构】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科学技术在不断地发展,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已深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改变着人们的社会生活环境、交往方式以及社会互动关系。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围绕“网络技术与人际关系”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
(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答案 示例一 论题:互联网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从而打破常规的空间与时间的界限,有利于人与人之间更好地交流。
阐述:互联网作为崭新的信息技术,信息量庞大,信息传播与交流的速度快捷,将世界联系在一起,具有开放性,人人都可以自由参与,资源共享。在并不虚拟的网络世界里,可以方便地找到在局部的现实世界中不易觅得的同好,可以与众多千万里之遥的知音天天聚会畅谈,增加了更多人之间从陌生到变为朋友的可能性。即使亲人、友人之间相隔遥远,也能通过网络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便于感情的交流与升华。
示例二 论题:互联网的发展拉开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阐述: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电脑、手机逐渐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必不可少的工具。很多人沉浸于网络空间,减少了人与人之间的亲密交往。在家看手机、玩电脑,缺少与家人的沟通;在外与朋友聚会时各自拿着手机低头看,也缺少与朋友的交流,从而使亲情、友情变得淡化。另外,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往往会出现虚假购物、网络欺骗、不良信息泛滥等,造成人与人之间失去信任,增加了孤独、抑郁等负面因素,拉开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随堂导练】
1.在蔬菜专用的收获机器收获莴苣时,会先用射线照射莴苣头以确定其是否成熟。当机器横向通过作物时,作物发出的辐射能量下降到低于某预定数值时,仪器就会发出一个信号,用以说明射线所照射的莴苣是可以摘取的,机器上的切割机就会自动切下所选定的莴苣。这主要体现了现代农业生产工具的(  )
A.智能化 B.规模化 C.市场化 D.社会化
【答案】A
【解析】据蔬菜收获机器利用射线确定莴苣是否成熟,并对成熟莴苣进行自动收割,这一新技术体现出现代农业生产工具智能化的特点,故选A项;规模化指事物的规模大小达到了一定的标准,排除B项;市场化强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竞争的优胜劣汰为手段,实现资源充分合理配置,排除C项;社会化是个体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语言、规范、价值观等社会行为方式和人格特征,适应社会并积极作用于社会、创造新文化的过程,排除D项。
2.人工智能(AI)的应用,让机器代替人类进行单纯重复、危险和劳动条件恶劣的工作,既能减轻人类的劳动强度,又能避免工伤事故。这表明信息技术(  )
A.增加部分人失业风险 B.避免工伤事故的发生
C.提升工作效率和环境 D.提升人类的智力水平
【答案】C
【解析】材料反映了让机器代替人类进行一些特殊工作,可以减轻劳动强度和避免工伤事故,说明利用信息技术既可以提升工作效率,也可以使工作环境更加安全,故选C项;材料强调的人工智能应用的积极影响,并未反映会增加部分人失业的风险,排除A项;材料反映了人工智能的应用不仅可以避免工伤事故,还可以减轻人类的劳动强度,排除B项;材料说明人工智能的积极作用,与提升人类的智力水平无关,排除D项。
3.新冠肺炎疫情中,人工智能技术和产品虽然尚处于初期探索应用阶段,但它们在疫情分析、图像识别、体温监测、病毒检测、辅助诊疗等诸多方面都发挥了巨大作用。这说明(  )
A.信息技术改变了社会发展趋势 B.人工智能提高了公共服务水平
C.科技水平决定了国家主权安全 D.科技推动医疗机构职能的转变
【答案】B
【解析】“人工智能技术……在疫情分析、图像识别、体温监测、病毒检测、辅助诊疗等诸多方面都发挥了巨大作用”,表明人工智能应对新冠疫情方面发挥巨大作用,说明人工智能提高了公共服务水平,故选B项;信息技术能够促进社会发展,但是无法改变社会发展趋势,排除A项;材料“在疫情分析、图像识别、体温监测、病毒检测、辅助诊疗等诸多方面都发挥了巨大作用”表明人工智能应对新冠疫情方面发挥巨大作用,材料没有涉及国家主权安全问题,排除C项;医疗机构的职能是预防、医疗和保健,材料表明人工智能应对新冠疫情方面发挥巨大作用,医疗机构的职能没有变,排除D项。
4.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报道:在北京,一位乞讨者面前的报纸上写着“推荐使用微信支付”,这是当下趋势的一个写照。该乞讨者推荐使用的这种支付方式得益于现代科学技术中的(  )
A.原子能技术 B.生物工程技术
C.航天技术 D.计算机网络技术
答案 D
解析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微信支付”奠定了技术基础,故选D项;A、B、C三项与主旨没有直接关系,排除。
5.当今“无人码头”“无人仓库”“无人车间”和“无人工厂”的出现是哪一技术的产物(  )
A.人工智能技术 B.航空航天技术
C.海洋技术 D.生物工程技术
答案 A
解析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各领域的智能化,为生产中的无人技术提供基础,故选A项;B、C、D三项的相关技术与材料主旨没有直接的关系,排除。
6..二战后航天技术有了飞速发展:1957年苏联成功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61年苏联第一艘载人飞船飞入太空,1969年美国航天员第一次登上月球,1970年中国“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1971年苏联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空间站。这表明(  )
A.航天技术是现代科技的中心B.航天技术领域国际竞争激烈
C.在航天技术领域中国遥遥领先
D.只有美、苏、中这样的大国才有能力发展航天技术
答案 B
解析 材料表明航天技术领域国际竞争激烈,B正确;现代科技以计算机和人工智能技术为引领,排除A;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在航天技术领域处于世界前沿水平,并非“遥遥领先”,排除C;D说法太过绝对,排除。
7、从1960年到1978年,苏联政府严格控制的核工业、航空航天工业和天体物理学、量子力学、应用数学等研究领域大大领先同时期的欧洲甚至美国,专利发明转化速度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这一局面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军事工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B.苏联政治制度的优越性
C.适应了现代科技进步的要求
D.欧美各国更加注重民生
答案 A
解析 A对,1960年到1978年处于美苏争霸时期,苏联大力发展军事工业,这促进了与军事工业相关的科学研究领域的成果的取得。B错,当时苏联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并不具有较强的优越性。C错,现代科技进步的要求,并不能解释苏联科学成就领先欧洲甚至美国的原因。D错,欧美各国更加注重民生缺乏史实依据。
8.自1962年世界上第一个机器人研制成功至今,机器人的发展经历了三代,即操纵型机器人、自动型机器人和智能型机器人。机器人的使用(  )
A.缓解了人口压力
B.促进了经济持续繁荣
C.推动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D.体现了科学技术的综合运用
答案 D
解析 D对,机器人的不断升级不但是信息技术的升级,还包含其他多个方面共同发展的结果,是科学技术的综合运用。A错,机器人的出现可以进一步节约人力,但与缓解人口压力无关。B错,信息技术促进了经济的繁荣,而机器人的运用还处在起步阶段,对经济的推动作用有限。C错,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动力是第三次科技革命。
9.美国科学界认为新科技革命有五个方向:新材料、基因工程、AI(人工智能)、量子科学、核聚变。美国具有科技积累优势,属于第一梯队。中国有“中国智造2025”等,将是第二梯队的龙头。2019年以来美国对中国某高科技企业进行种种打压,这表明(  )
A.高科技引领中国的可持续发展
B.中美冷战主要体现在经济领域
C.大国竞争终究是高新科技竞争
D.中美博弈于国际经济新秩序
答案 C
解析 题干信息反映出中美将会是新科技潮流的主要竞争对手,2019年以来美国对中国某高科技企业进行种种打压,这实际上表明大国间的竞争实际上是科技实力的较量,故C项正确。
10.近年来,互联网行业的发展轰轰烈烈,有人评论说实际上每个互联网企业基本都是“互联网+企业”。例如:淘宝是互联网+零售;小米是互联网+制造;QQ是互联网+通信等。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互联网已从一定程度上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B.互联网发展颠覆了传统行业
C.互联网已经部分改变了中国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
D.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给各行业都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答案 C
解析 材料不是在讲互联网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而是改变“企业”,故A项错误;材料并不能体现出互联网对传统行业的颠覆,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淘宝是互联网+零售;小米是互联网+制造;QQ是互联网+通信等”可以看出互联网部分地改变了中国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故C项正确;“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给各行业都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的表述过于绝对,故D项错误。
11.美国某官员在国会作证时曾说过,“中东地区的恐怖组织和个人早已学会使用互联网这一高效、低廉、易于隐藏的新兴工具进行与恐怖主义有关的活动,其中包括筹集资金、招募恐怖分子以及技术人员”。这一情况反映出(  )
A.现代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存在着利与弊
B.恐怖组织的恐怖活动都与现代科技有关
C.现代科学技术是恐怖主义产生的新根源
D.美国中央情报局高度重视反对恐怖主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