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 导学案(含解析)--2023-2024学年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3课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 导学案(含解析)--2023-2024学年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

资源简介

第3课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
【课标导航】
1.了解农业现代化的过程,感受人类在食物生产、储备等方面的进步。
2.认识消除饥饿和食品安全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
【问题导学】
1.简述现代农业产生与发展的历史条件?主要表现?意义?
2.归纳现代食物储备技术的表现与意义?
3.美、法、日农业经营模式对中国的启示
4.分析现代饥饿和粮食安全问题出现的主要背景?如何应对?
5.简述现代食物安全问题出现的原因?如何应对?
【历史概念】
粗放经营:粗放经营是“集约经营”的对称。(1)专指农业生产以相对少量的生产资料和劳动,投在较多土地上,实行广种薄收的经营方式。是生产力水平低下的产物。主要表现为: 科学技术应用和单位面积投入活劳动及物化劳动较少,且活劳动所占比重较大,单产低,总产量的增长主要靠扩大耕地面积,土壤的自然肥力对农业增产有重要作用。它在人稀地广、技术水平不高、单位面积产量低的条件下,能使农产品总量得到提高。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粗放经营逐步向集约经营转化。
(2)泛指工业领域专门从事初级(粗) 加工,制造低档产品或对原材料利用不很充分的高投入、低产出的生产经营活动。
【知识建构】
【史料研读】
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组成“全国食品卫生领导小组”,组织对食品种养、生产、经营和进出口等环节的治理。1981年,卫生部制定了食品卫生标准研发五年规划,陆续发布了80多项标准。1982年11月,食品卫生领域的第一部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试行)》通过。1984年,我国正式成为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成员,积极参与国际食品标准制定。
——摘编自胡颖廉《改革开放40年中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和机构演进》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改革开放初期食品安全治理的意义。
健全国家治理体系,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健康,规范和促进了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
【课堂反馈】
1.内蒙古自治区的一块农田里,一台无人驾驶播种机正匀速前进。基于北斗导航卫星的定位功能,播种机沿预设路线自行作业。有了这种精准科学的方法,每千米播种偏差不超过2厘米,每亩地出苗率能提高10%。这体现的是(  )
A.先进科技与农业的结合 B.农业生产模式的根本变化
C.先进科技率先用于农业 D.我国农业生产实现自动化
解析 材料中“无人驾驶播种机”是人工智能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北斗导航卫星是航天科技成果,故材料体现的是先进科技用于农业生产领域,A项正确;B项中“根本变化”说法错误;C项中“率先”不能得出;D项说法绝对,排除。
2.如图为西方发达国家蓬勃兴起的“精确农业系统示意图”。从中可以推知,“精确农业”(  )
A.完全实现了无人智能化操作 B.将农业带入数字和信息时代
C.随国家干预加强而不断发展 D.利于粮食作物种植的多元化
解析 从图中的“信息”“电子”“GPS”“决策支持系统”等关键词可看出,“精确农业”因使用现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工程战备技术而“精确”,这是在对数字信息充分利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故B项正确;从图中的“决策”“气象信息”“电子图”“技术评估”等信息可以看出,“精确农业”从根本上还需要人来操作,故A项错误;从图中无法看出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故C项错误;题干及图中未涉及农作物的种植类型,故D项错误。
3.“四合一”储粮技术在2010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它是指综合运用机械通风、环流熏蒸、电子测温、谷物冷却四项技术保管粮食的方法。这种储粮技术(  )
A.得益于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B.有效提升粮食安全储存和保鲜
C.体现了中国科技独立研发能力 D.说明粮食储备完全实现智能化
解析 “四合一”储粮技术有利于提升我国粮食的安全储存和长期保鲜,故B项正确;“四合一”储粮技术中的机械通风技术和谷物冷却技术均得益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故A项错误;机械通风技术是美国人发明的,谷物冷却技术是德国人发明的,故C项错误;“四合一”储粮技术体现出储粮技术发展的方向是自动化和智能化,但未完全实现智能化,故D项错误。
4.“渔光一体”模式是将光伏发电与水产养殖有机结合,通过在水面上架设光伏电池板,在水面下养殖鱼虾的模式,达到养殖和发电的并行发展。与传统水产养殖相比,这种模式的突出优势是(  )
A.彻底解决了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 B.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水产品质量
C.有利于实现产业叠加和资源共享 D.解决了当前困扰我国的雾霾问题
解析 与传统的水产养殖相比,“渔光一体”模式下,水上发电、水下养殖,有利于实现养殖和发电的产业叠加和资源共享,C项正确;“渔光一体”模式并不能“彻底”解决食品安全问题,A项错误;“渔光一体”模式与提高水产品的“质量”无关,B项错误;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的使用可以减轻但不能解决我国的雾霾问题,D项错误。
5.1979年至2013年,我国化肥用量由1 086万吨增加到5 912万吨。目前,我国农作物的亩均化肥用量为21.9千克,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每亩8千克),是美国的2.6倍,欧盟的2.5倍。针对以上问题,我国提出了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的目标。这说明我国(  )
A.农用化肥使用步发达国家后尘 B.农业科技现代化水平后来居上
C.注重兼顾农业科技和食物安全 D.大力提倡发展无公害绿色农业
解析 从材料中可看出我国既注重化肥技术的使用,同时也看到了化肥使用量过高的问题,提出2020年化肥使用零增长的目标,体现了对农业化肥技术和食物安全的统筹兼顾,故C项正确;题干中强调是中国化肥使用量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区别,不是步其后尘,故A项错误;题干中的数据说明了我国使用化肥过多的现实,不能说明我国农业科技现代化水平后来居上,故B项错误;题干中主张有限制地使用化肥,并没有涉及发展绿色农业的内容,故D项错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