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北港实验小学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试题一、填空题1.(2023六上·桐乡市期末)科学研究表面,昆虫头上的 就是它们的“鼻子”,它能分辨各种气味。2.(2023六上·桐乡市期末)大量研究事实说明除病毒外,绝大多数的生物体都是由 组成的。3.(2023六上·桐乡市期末)“地心说”是由古代天文学家 提出来的,而“日心说”则是由波兰著名天王学家 提出的,他还在临终前出版了不朽名著《 》。4.(2023六上·桐乡市期末) 的出现使书籍快速而大批印制成为可能。5.(2023六上·桐乡市期末)能量的表现形式虽然各不相同,但最终都可以转化为一种新的能量形式—— ,它可以使物体运动起来。6.(2023六上·桐乡市期末)桐桐制作了一个简单的电磁铁,它主要由 和 两部分组成。 是利用电能产生动力的机器。二、选择题7.(2023六上·桐乡市期末)桐桐将两个放大镜分别放在离书本相同高处,观察书本上的文字,右图是它们的放大效果,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放大镜1的放大倍数更大 B.放大倍数相同C.放大镜2的放大倍数更大 D.无法比比较8.(2023六上·桐乡市期末)5月8日下午2时,桐桐的爸爸坐飞机前往美国纽约出差,飞行约12小时后到达目的地,此时美国机场显示的时间竟然还是5月8日下午2时。对此现象的合理解释是( )。A.地球在不停地自东向西自转B.美国机场的时钟在12小时之前停止了工作C.美国当地时间比北京时间晚12 小时D.地球在不停地绕着太阳公转9.(2023六上·桐乡市期末)妈妈喜欢吃豆腐乳,决定自己跟着视频学做,她将腐乳曲溶解在水里后均匀地喷洒在豆腐块上,然后将其放在25℃左右的环境中,三天后她发现豆腐上长出了白色的绒毛。下面关于腐乳曲说法错误的是( )。A.属于微生物的一种B.腐乳曲对环境有一定的需求,如空气、水分和适宜的温度C.腐乳曲使豆腐长出了白色的绒毛,使豆腐发生了霉变,所以是有害的D.腐乳曲跟蘑菇、银耳这类真菌一样,对人类有益10.(2023六上·桐乡市期末)桐桐发现我们的生活中有和地球结构模型非常相似的物体,它是( )。A.乒乓球 B.西瓜 C.鸡蛋 D.萝卜11.(2023六上·桐乡市期末)在不同的季节,同一地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会发生变化,这是因为( )。A.地球公转轨道不断发生变化B.地轴是倾斜的,并且倾斜的方向保持不变C.地球自转的轴不断发生变化D.地球自转的方向在不断变化12.(2023六上·桐乡市期末) 在我国下列的传统节日中,白昼时间最长的是( )。A.清明节 B.元宵节 C.七夕节 D.春节13.(2023六上·桐乡市期末) 下列物体中,不同于镊子的是( )。A.核桃夹和独轮手推车 B.烤肉夹和剪刀C.开瓶器和筷子 D.钓鱼竿和撬棍14.(2023六上·桐乡市期末) 桐桐发现四季变化会影响生物活动,下列生物活动与四季变化无关的是( )。A.家里的小猫季节性脱毛 B.蜗牛冬眠C.水杉秋天落叶 D.蝙蝠夜间出没15.(2022六上·萧山期末)我们在课堂上制作了地球模型,制作地球模型的步骤是( )。①观察特征②制作模型③解释模型④选择材料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②①④③ D.④①③②16.(2023六上·桐乡市期末) 妈妈喜欢喝咖啡(如右图) ,她新买了一个手摇咖啡豆研磨机,研磨咖啡时,手柄在使用过程中( )。A.螺旋杆越长越省力 B.螺旋杆越短越省力C.手柄越往外握越省力 D.手柄越往里握越省力17.(2023六上·桐乡市期末)家里的指纹锁突然没有反应了,桐桐猜测可能是电池没电了,他可以用来检测电池是否还有电的器材是( )。A.线圈+电池 B.线圈+指南针 C.指南针+磁铁 D.线圈+磁铁18.(2023六上·桐乡市期末) 下列模拟活字印刷的顺利,正确的是( )。A.检字、刷墨、拓印、晾制 B.刷墨、拓印、晾制、检字C.检字、拓印、刷墨、晾制 D.晾制、检字、刷墨、拓印19.(2023六上·桐乡市期末)如图,停放自行车时,若要从如图四点中选择一点施加竖直向上的力,将后轮略提起,其中最省力的点是( )。A.A点 B.B点 C.C点 D.D点20.(2023六上·桐乡市期末)要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方向,正确的做法是( )。A.改变电路中电池的数量 B.改变线圈缠绕的圈数C.改变铁芯的粗细和长短 D.改变线圈缠绕的方向21.(2023六上·桐乡市期末)马路上我们经常能看到绿色牌照的汽车,这种车的尾气排放量低,耗能量少,属于新能源汽车,它们充电时的能量转换是( )。A.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B.电能转化为化学能C.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 D.机械能转化为电能22.(2023六上·桐乡市期末)桐桐买了一个小电动机,小电动机的各个部件中,起到接通并转换电流方向作用的是( )。A.换向器 B.铁芯 C.线圈 D.电刷23.(2023六上·桐乡市期末)如右图,将两根相同质量的蜡烛放在天平上同时燃烧,点燃后左边的蜡烛被风吹灭,天平将( )。A.继续保持平衡 B.左边会向下C.左边会向上 D.左右摇晃三、探究题24.(2023六上·桐乡市期末)2023年12月 22日是冬至时节,是二十四节气之第二十二个节气,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1)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利用 (填“日晷”或“圭表”) 测量正午影子十度来确定节气。在冬至这天,太阳黄经达270度时,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 (填“长”或“短”) , 夜晚最 (填“长”或“短”) 的一天。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 (填“长”或“短”) ,太阳回升,是一个太阳直射点返循环的开始。请在横线上完成填空。(2)这一天正午时分,从桐桐家看太阳的位置,应该出现的情况是____。A.A点 B.B点 C.C点(3)冬至这天,地球位于“地球绕太阳运动”的示意图中的 (填“a” “b” “c” “d”)处。四、组合题25.(2023六上·桐乡市期末)学校科技兴趣小组为了解我们周围水域生存的微生物,他们利用两个放大镜和显微镜开展了研究。(1)兴趣小组的同学将两个放大镜组合(如图1)和光学显微镜(如图2)对比,发现它们的结构有点相似,如果1号放大镜相当于光学显微镜的目镜,则2号放大镜相当于光学显微镜的 。(2) 兴趣小组的同学想观察到水中的微生物,下面不合适的取水点是____。A.家门口的小池塘 B.稻田里的水C.居民区附近的水沟 D.桐桐家里的纯净水。(3) 人类观察工具的发展从古到今越来越先进,以下发展顺序正确的是____。A.眼睛→光学显微镜→放大镜→电子显微镜B.眼睛→放大镜→电子显微镜→光学显微镜C.眼睛→放大镜→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D.眼睛→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放大镜(4) 观察微生物时,为了限制水中微生物的运动,便于观察,我们可以____。A.少滴几滴培养液 B.在载玻片上放少量脱脂纤维C.多滴几滴培养液 D.不盖盖玻片(5)同学们在使用显微镜时通常用左眼来观察显微镜中的图像,这样进行观察的好处是____。A.右眼视野小 B.左眼的视野范围更开阔C.方便一边观察一边记录 D.左眼看的更清楚(6)同学们在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时,发现了如上面图 3 所示的微生物,它是____ 。A.草履虫 B.变形虫 C.喇叭虫 D.钟形虫26.(2023六上·桐乡市期末)北京时间 2023年10月,我国神州十七号飞船顺利发射。神舟十七号飞行乘组由航天员汤洪波、唐胜杰和江新林组成,汤洪波担任指令长。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行的主要任务包括实施航天员出舱活动和货物气闸舱出舱任务,继续开展空间科学实验盒技术试验,开展平台管理常规工作、航天员保障相关工作以及科普教育等重要活动。(1)如图是中国天和核心舱遨游太空的情景,它两侧机翼上有巨大的太阳能电池板,其用途主要是( )。.A.向地球发射信号 B.是核心舱运转的能量来源。C.作为装饰,使其更美观 D.维持核心舱的平衡。(2)右图是位于我国贵州的世界最大的射电望远镜有中国天眼”之称。它的设计者被称为“中国天眼”之父,这位伟大的科学家是( )A.托勒密 B.邓清明 C.哥白尼 D.南仁东(3)神十七乘组在太空可以看到地球的昼夜交替现象,请在右图中用箭头在右图中画出地球自转方向,并用阴影在图中画出不能被照亮的部分。(4)神舟十七号成功发射2个月后,迎来了我国的冬至日,这一天正午时分物体的影长最有可能是( )。A. B. C.(5)航天员之所以能看到地球的昼夜交替现象,是因为( )。.①地球不透明 ②地球不发光 ③地球足够小 ④地球不停地自转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27.(2023六上·桐乡市期末)通过一定的技术,使用不同的工具可以为我们更好的完成不同的任务。任务一:桐桐想用老虎钳剪断一根钢丝(工具如右图)。(1)老虎钳是一种组合工具,它是____的组合。A.斜面和轮轴 B.轮轴和杆杠 C.斜面和杠杆 D.只有斜面。(2)从杠杆的角度来讲,老虎钳是属于 (填省力或费力)杠杆。为了能够轻松剪断更粗的钢丝,我们应该选择的老虎钳是 (填“A”或“B”)。(3)任务二:桐桐的爸爸是运输工人,经常需要将重物搬进车里,并运送到山里的工厂。.为了能够轻松剪断更粗的钢丝,我们应该选择的老虎钳是 (填“A”或“B”)(4)桐桐爸爸把木板搭在后车厢形成斜面(如右图),搬运重物时____。A.木板越长,越省力 B.木板越短,越费力C.木板越长,越费力 D.木板越短,越省力(5)桐桐爸爸开的汽车上的方向盘与下列哪种工具的基本原理相似 ____.A.核桃夹 B.水龙头 C.剪刀 D.菜刀(6)桐桐爸爸在运输货物去工厂路上,看到山上的一只猴子在模仿人类用石头砸树上掉落的核桃。从工具和技术角度来说,在这个过程中石头就是猴子的 ,用石头“砸”是一种 。 (填“工具”或“技术”)(7)科学的发展包含了工具与技术的发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A.随便信息技术的不断推广,促进了工具和技术的共同发展B.在人类科技的发展过程中,工具和技术也在不断改变、不断进步C.只要使用了工具,都能使我们省力D.工具和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8.(2023六上·桐乡市期末)学校科技兴趣小组开展了“奥斯特”小课题研究,研究电能和磁能转化的关系,请你帮助他们完成研究项目。研究小组发现由线圈、铁钉和电池能组成一个电磁铁,请在图1和图2的括号中写出电磁铁的南北极。29.(2023六上·桐乡市期末)同学们研究电和磁的关系。(1) 科技兴趣小组在研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的关系时,需改变的条件是____。A.线圈的粗细 B.电流的大小 C.线圈的匝数 D.铁芯的粗细(2)实验时有时会出现异常数据,请你将记录单中异常的数据“圈”出来。(3) 当我们在实验中如果发现数据有问题,比较科学的做法是____。A.直接修改数据B.分析原因,重新实验获得新数据C.向同学抄数据D.根据自己的推理,编一个数据(4) 根据同学们记录的数据,我们可以得结论是: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触角【知识点】昆虫【解析】【分析】 昆虫的头部都有一对像“天线”的触角,能感触物体,嗅到气味,还能平衡身体。根据对昆虫触角的认识,科学研究表明昆虫的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这个鼻子能分辨各种气味,比人的鼻子灵敏得多。2.【答案】细胞【知识点】生物细胞【解析】【分析】 大量的事实证明:生命体(除了病毒)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生物最基本的结构单位,也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单位,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细胞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它们具有不同的功能: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等。3.【答案】托勒密;哥白尼;天体运行论【知识点】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解析】【分析】 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关于地球和地球的运动,他提出了地心说理论。他认为地球处于宇宙中心,而且静止不动,所有的日月星辰都绕着地球旋转;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并在临终前出版了他的不朽名著《天体运行论》。他认为太阳处于宇宙中心,而且是静止不动的。4.【答案】印刷术【知识点】印刷术【解析】【分析】 印刷术的出现使书籍快速而大批印制成为可能。通过阅读书籍获取知识成为人类文明传承和发展的重要方式,也促使人们创造出更多新的工具和技术。印刷术本身在不断地发展。从雕版印刷到活字印刷,从人工拓印到用蒸汽做动力的机器印刷,从大型印刷机到家庭打印机,每一次变化,都让知识的普及和交流更为快速有效。5.【答案】机械能【知识点】能量的转化【解析】【分析】 生活中能量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地球上所有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是太阳能。各种形式的能量最终都可以转化为机械能能使物体运动起来。6.【答案】线圈;铁钉;电动机【知识点】电能和磁能;电磁铁的磁性;电动机【解析】【分析】 像这样由线圈和铁钉组成的装置叫做电磁铁。 电磁铁是能够将电能转换为磁能的一种装置,利用这种装置,我们能够制作电动机。7.【答案】C【知识点】放大镜;凸透镜【解析】【分析】因为图片中“同放大倍数”放大后的字体与和“高度”放大后的字体小,所以放大镜①的放大倍数比放大镜②放大的倍数小,即放大镜②的放大倍数大,放大镜①的放大倍数小。8.【答案】C【知识点】地球自转;昼夜交替;日出时间【解析】【分析】地球在不停地自东向西自转,东边的地点时间早于西边的地点,美国位于西五区,中国位于东八区,中国比美国日出时间早12个小时,因此会出现题干中的现象,故C正确。9.【答案】C【知识点】微生物;微生物与健康;真菌【解析】【分析】 常用腐乳制作的微生物主要有毛霉、曲霉、青霉等,但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腐乳曲中的微生物对于生长环境有一定的要求,需要一定的湿度和适宜的温度,腐乳曲根蘑菇、银耳之类的真菌一样,对人类有益。选项C符合题意。10.【答案】C【知识点】鸡蛋的内部结构和作用;地球的内部结构【解析】【分析】地球内部可以划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鸭蛋从外到内分为蛋壳、蛋白、蛋黄三部分,从圈层结构上看两者具有很大相似性,故C正确。11.【答案】B【知识点】太阳的位置和方向;地球自转【解析】【分析】 地轴是倾斜的23°,在一年四季里地轴倾斜的方向是不变的。在不同的季节,同一地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会发生变化,这是因为地轴是倾斜的,并且倾斜的方向保持不变。12.【答案】C【知识点】地球自转;昼夜交替;地球的公转【解析】【分析】 当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为北半球的夏至日,日期是6月22日前后,此时是北半球白昼时间最长的一天.分析选项中我国传统节日,七夕节的时间是农历七月七日,距离夏至日(6月22日前后)最近,因此可判断,选项中我国传统节日中白昼时间最长的七夕节。13.【答案】A【知识点】杠杆【解析】【分析】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当阳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核桃夹、开瓶器、起钉锤、订书机是省力杠杆。镊子、钓鱼竿、筷子是费力杠杆。14.【答案】D【知识点】昼夜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解析】【分析】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都是自西向东的,自转绕地轴运动,公转绕太阳运动,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公转的周期是一年,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有季节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五带的产生、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等,地球的自转产生的现象有昼夜交替、太阳的东升西落、地方时的差异等。蝙蝠夜间出没与四季变化无关。15.【答案】B【知识点】制作地球模型;设计、制作模型【解析】【分析】地球结构模型可以解释地球的结构及特点方面的知识。地球海陆分布模型可以解释地球海洋和陆地的分布情况。地球自转模型可以解释地球自转的情况,制作模型先观察特征,然后选择材料,再制作模型再解释。16.【答案】C【知识点】杠杆【解析】【分析】当杠杆的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时,杠杆是省力杠杆,研磨咖啡时,手柄在使用过程中越往外握越省力。17.【答案】B【知识点】电能和磁能;电磁铁的磁性【解析】【分析】通电线圈会产生磁性,通电的线圈会使指南针的磁针发生偏转。因此,用线圈和指南针可以做成电流检测器,用废旧电池给线圈通电,如果指南针发生偏转,说明电池中有电,否则就没有电。故B选项正确。18.【答案】A【知识点】印刷术【解析】【分析】 活字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重要发明之一,制版灵活方便,效率高。它的字模具有反复使用、保存方便、占用空间小等特征。活字印刷术的正确操作步骤依次是检字,把字模按照顺序排列整齐。刷墨,在活字印刷板上均匀涂抹墨汁。拓印,铺上白纸,拉平纸张,用拓印圆盘均匀压印。晾制,缓缓将白纸掀起,放到向阳通风处晾干四个步骤。19.【答案】D【知识点】杠杆【解析】【分析】观察图中四个点,要想将后轮提起来,最省力的时座位后方的那个地方。20.【答案】D【知识点】电能和磁能;电磁铁的磁性【解析】【分析】 通过改变电池的正负极,或者说改变线圈的缠绕方向,来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21.【答案】B【知识点】能量的转化【解析】【分析】 电池的充电和放电过程是电能和化学能转化的过程,给电池充电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电池内;放电(用电)过程就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22.【答案】A【知识点】电能和磁能;电动机【解析】【分析】 根据对电动机组成及作用的认识,在小电动机的各个部件中,换向器的作用是接通电流并转换电流的方向。23.【答案】B【知识点】杠杆【解析】【分析】 如图,2根燃烧着的蜡烛放在天平两侧,左边的蜡烛被吹灭,右边的蜡烛随着燃烧变小,最后天平将不能保持平衡,右边的会向上翘,左边的会向下。24.【答案】(1)圭表;短;长;长(2)C(3)d【知识点】古代计时工具;太阳的位置和方向;地球的公转【解析】【分析】(1)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确立的节气之一,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已经用圭表观测日影长短法测定出了冬至,时间在每年的12月22日至23日之间。古人对冬至的说法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在冬至这天,太阳黄经达270度时,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 夜晚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太阳回升,是一个太阳直射点返循环的开始。(2)冬至这天,太阳高度角最小,选项C正确。(3)冬至这天,太阳运动到近日点,也就是图中的d。25.【答案】(1)物镜(2)B(3)C(4)B(5)C(6)A【知识点】制作显微标本;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水中的微小生物【解析】【分析】(1)将两个放大镜组合在一起,能够制成一个简易显微镜,其中,上面的显微镜是相当于目镜,下面的显微镜相当于物镜。(2)草履虫生活在有机质较丰富的池塘、缓流的小沟、小河以及居民区附近的水沟中、稻田里,稻田里的水比较合适。(3)人类的观察工具发展的顺序为:肉眼→放大镜→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扫描隧道显微镜。在放大镜和显微镜没有发明以前,人们只能用眼、耳、鼻、舌、手五种感觉器官探知世界。那时候,人能观察到的最小动物,就是蚂蚁等昆虫。放大镜和显微镜的发明,让我们看到了微生物、细胞。(4)如果水中微小的生物运动迅速,不便于观察,我们可以先在载玻片上放少量棉花纤维,可以限制水中微小的生物的活动范围,减慢它的运动速度,便于观察。也可以用吸水纸在盖玻片的边缘吸走多余的水分。(5)用显微镜观察时正确的方法是:用左眼观察,同时右眼睁开,便于边观察边作图。(6)观察到的微生物像一个鞋子底部,这种微生物叫做草履虫。26.【答案】(1)B(2)D(3)(4)C(5)C【知识点】能量的转化;太阳的位置和方向;地球自转;昼夜交替;地球的公转【解析】【分析】(1)太阳能作为一种新能源,它与常规能源相比有三大特点:第一:它是人类可以利用的最丰富的能源。第二:地球上,无论何处都有太阳能,可以就地开发利用,不存在运输问题,第三:太阳能是一种洁净的能源。如图是中国天和核心舱漖游太空的情景,它两侧机要上有巨大的太阳能电池板,其用途主要是核心舱运转的能量来源。(2)南仁东中国天文学家、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人民科学家。曾任FAST工程首席科学家兼总工程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射电天体物理和射电天文技术与方法,负责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被称为“中国天眼”之父。(3)光沿直线传播,地球面向光源的一方会被照亮,背对光源的一方是黑暗的。(4)神舟十七号发射后的2个月是12月22日,此时是冬至日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半球,太阳高度角小,日照影子年当中最长的一天。(5)宇航员之所以能看到地球昼夜交替,是因为地球不透明、且地球本身不发光,在不停的自转。27.【答案】(1)C(2)省力;A(3)A(4)A(5)B(6)工具;技术(7)C【知识点】生活中常见的工具;斜面;杠杆;科技【解析】【分析】(1)老虎钳在使用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属省力杠杆;利用老虎钳剪断铁丝时,运用的是斜面的原理。(2)从杠杆的角度来讲,老虎钳是属于省力杠杆。为了能够轻松剪断更粗的钢丝,我们应该选择的老虎钳是A。(3)为了能够轻松剪断更粗的钢丝,我们应该选择的老虎钳是A。(4)读图可知,搬运货物时,运用到了斜面的原理,斜面坡度越小,木板长度越长,越能够省力。(5)汽车方向盘运用的是轮轴的原理,家里的水龙头也是运用轮轴的原理。(6)工具有很多的种类,不同种类的工具作用不一样,合理使用工具能够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工具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涵盖各方各面,工具的使用推动着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科科爸爸在运输货物去农场路上,看到山上的一只猴子在模仿人类用石头砸树上掉落的核桃。从工具和技术角度来说,在这个过程中石头就是猴子的工具,用石头“砸”是一技术种。(7)科学的发展包含了工具与技术的发展,随便信息技术的不断推广,促进了工具和技术的共同发展,在人类科技的发展过程中,工具和技术也在不断改变、不断进步,工具和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8.【答案】【知识点】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电能和磁能【解析】【分析】电磁铁是通电产生电磁的一种装置,主要由线圈和铁芯两部分组成。当在通电线圈内部插入铁芯后,铁芯被通电线圈的磁场磁化,变成了一个磁体。通电后电磁铁产生磁性,断电后磁性消失。因此适宜制作电磁铁的材料是铜芯、导线和铁钉。磁体两端磁性最强的区域称为磁极,一端称为北极(N极),一端称为南极(S极)。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如下图所示,与指南针S极相吸的电磁铁钉尖部位的磁极是N极,与指南针S极相斥的电磁铁钉尖部位的磁极是S极。29.【答案】(1)C(2)(3)B(4)线圈匝数越多,电磁铁的磁性越强【知识点】电能和磁能;电磁铁的磁性;观察、比较【解析】【分析】电磁铁通电时有磁性,切断电流后磁性消失。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主要与线圈圈数、电流强度、铁芯粗细等因素有关。线圈圈数多,磁性强;导线中的电路强度越大,电磁铁的磁力越强;铁芯越粗,电磁铁的磁力越强。(1)根据对比实验的基本要求,对比实验中变量只有一个,其他条件完全相同。在研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的关系时,控制的变量是线圈的匝数,线圈的粗细、电流的大小、铁芯的粗细等其他条件完全相同。(2)如图所示,用红圈将记录单中异常的数据“圈”出来,该数据严重偏离正常数值。(3)A、实验中如果发现数据有问题,不能直接修改数据,故A错误。B、如果发现数据有问题,应该分析原因,重新实验获得新数据,故B正确。若发现数据有问题,也不能向同学抄数据,违背了科学精神,故C错误。D、若发现数据有问题,根据自己的推理,编一个数据,也是错误的做法,故D错误。(4)根据这组同学记录的数据,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线圈匝数越多,电磁铁的磁性越强。1 / 1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北港实验小学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试题一、填空题1.(2023六上·桐乡市期末)科学研究表面,昆虫头上的 就是它们的“鼻子”,它能分辨各种气味。【答案】触角【知识点】昆虫【解析】【分析】 昆虫的头部都有一对像“天线”的触角,能感触物体,嗅到气味,还能平衡身体。根据对昆虫触角的认识,科学研究表明昆虫的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这个鼻子能分辨各种气味,比人的鼻子灵敏得多。2.(2023六上·桐乡市期末)大量研究事实说明除病毒外,绝大多数的生物体都是由 组成的。【答案】细胞【知识点】生物细胞【解析】【分析】 大量的事实证明:生命体(除了病毒)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生物最基本的结构单位,也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单位,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细胞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它们具有不同的功能: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等。3.(2023六上·桐乡市期末)“地心说”是由古代天文学家 提出来的,而“日心说”则是由波兰著名天王学家 提出的,他还在临终前出版了不朽名著《 》。【答案】托勒密;哥白尼;天体运行论【知识点】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解析】【分析】 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关于地球和地球的运动,他提出了地心说理论。他认为地球处于宇宙中心,而且静止不动,所有的日月星辰都绕着地球旋转;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并在临终前出版了他的不朽名著《天体运行论》。他认为太阳处于宇宙中心,而且是静止不动的。4.(2023六上·桐乡市期末) 的出现使书籍快速而大批印制成为可能。【答案】印刷术【知识点】印刷术【解析】【分析】 印刷术的出现使书籍快速而大批印制成为可能。通过阅读书籍获取知识成为人类文明传承和发展的重要方式,也促使人们创造出更多新的工具和技术。印刷术本身在不断地发展。从雕版印刷到活字印刷,从人工拓印到用蒸汽做动力的机器印刷,从大型印刷机到家庭打印机,每一次变化,都让知识的普及和交流更为快速有效。5.(2023六上·桐乡市期末)能量的表现形式虽然各不相同,但最终都可以转化为一种新的能量形式—— ,它可以使物体运动起来。【答案】机械能【知识点】能量的转化【解析】【分析】 生活中能量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地球上所有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是太阳能。各种形式的能量最终都可以转化为机械能能使物体运动起来。6.(2023六上·桐乡市期末)桐桐制作了一个简单的电磁铁,它主要由 和 两部分组成。 是利用电能产生动力的机器。【答案】线圈;铁钉;电动机【知识点】电能和磁能;电磁铁的磁性;电动机【解析】【分析】 像这样由线圈和铁钉组成的装置叫做电磁铁。 电磁铁是能够将电能转换为磁能的一种装置,利用这种装置,我们能够制作电动机。二、选择题7.(2023六上·桐乡市期末)桐桐将两个放大镜分别放在离书本相同高处,观察书本上的文字,右图是它们的放大效果,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放大镜1的放大倍数更大 B.放大倍数相同C.放大镜2的放大倍数更大 D.无法比比较【答案】C【知识点】放大镜;凸透镜【解析】【分析】因为图片中“同放大倍数”放大后的字体与和“高度”放大后的字体小,所以放大镜①的放大倍数比放大镜②放大的倍数小,即放大镜②的放大倍数大,放大镜①的放大倍数小。8.(2023六上·桐乡市期末)5月8日下午2时,桐桐的爸爸坐飞机前往美国纽约出差,飞行约12小时后到达目的地,此时美国机场显示的时间竟然还是5月8日下午2时。对此现象的合理解释是( )。A.地球在不停地自东向西自转B.美国机场的时钟在12小时之前停止了工作C.美国当地时间比北京时间晚12 小时D.地球在不停地绕着太阳公转【答案】C【知识点】地球自转;昼夜交替;日出时间【解析】【分析】地球在不停地自东向西自转,东边的地点时间早于西边的地点,美国位于西五区,中国位于东八区,中国比美国日出时间早12个小时,因此会出现题干中的现象,故C正确。9.(2023六上·桐乡市期末)妈妈喜欢吃豆腐乳,决定自己跟着视频学做,她将腐乳曲溶解在水里后均匀地喷洒在豆腐块上,然后将其放在25℃左右的环境中,三天后她发现豆腐上长出了白色的绒毛。下面关于腐乳曲说法错误的是( )。A.属于微生物的一种B.腐乳曲对环境有一定的需求,如空气、水分和适宜的温度C.腐乳曲使豆腐长出了白色的绒毛,使豆腐发生了霉变,所以是有害的D.腐乳曲跟蘑菇、银耳这类真菌一样,对人类有益【答案】C【知识点】微生物;微生物与健康;真菌【解析】【分析】 常用腐乳制作的微生物主要有毛霉、曲霉、青霉等,但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腐乳曲中的微生物对于生长环境有一定的要求,需要一定的湿度和适宜的温度,腐乳曲根蘑菇、银耳之类的真菌一样,对人类有益。选项C符合题意。10.(2023六上·桐乡市期末)桐桐发现我们的生活中有和地球结构模型非常相似的物体,它是( )。A.乒乓球 B.西瓜 C.鸡蛋 D.萝卜【答案】C【知识点】鸡蛋的内部结构和作用;地球的内部结构【解析】【分析】地球内部可以划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鸭蛋从外到内分为蛋壳、蛋白、蛋黄三部分,从圈层结构上看两者具有很大相似性,故C正确。11.(2023六上·桐乡市期末)在不同的季节,同一地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会发生变化,这是因为( )。A.地球公转轨道不断发生变化B.地轴是倾斜的,并且倾斜的方向保持不变C.地球自转的轴不断发生变化D.地球自转的方向在不断变化【答案】B【知识点】太阳的位置和方向;地球自转【解析】【分析】 地轴是倾斜的23°,在一年四季里地轴倾斜的方向是不变的。在不同的季节,同一地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会发生变化,这是因为地轴是倾斜的,并且倾斜的方向保持不变。12.(2023六上·桐乡市期末) 在我国下列的传统节日中,白昼时间最长的是( )。A.清明节 B.元宵节 C.七夕节 D.春节【答案】C【知识点】地球自转;昼夜交替;地球的公转【解析】【分析】 当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为北半球的夏至日,日期是6月22日前后,此时是北半球白昼时间最长的一天.分析选项中我国传统节日,七夕节的时间是农历七月七日,距离夏至日(6月22日前后)最近,因此可判断,选项中我国传统节日中白昼时间最长的七夕节。13.(2023六上·桐乡市期末) 下列物体中,不同于镊子的是( )。A.核桃夹和独轮手推车 B.烤肉夹和剪刀C.开瓶器和筷子 D.钓鱼竿和撬棍【答案】A【知识点】杠杆【解析】【分析】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当阳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核桃夹、开瓶器、起钉锤、订书机是省力杠杆。镊子、钓鱼竿、筷子是费力杠杆。14.(2023六上·桐乡市期末) 桐桐发现四季变化会影响生物活动,下列生物活动与四季变化无关的是( )。A.家里的小猫季节性脱毛 B.蜗牛冬眠C.水杉秋天落叶 D.蝙蝠夜间出没【答案】D【知识点】昼夜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解析】【分析】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都是自西向东的,自转绕地轴运动,公转绕太阳运动,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公转的周期是一年,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有季节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五带的产生、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等,地球的自转产生的现象有昼夜交替、太阳的东升西落、地方时的差异等。蝙蝠夜间出没与四季变化无关。15.(2022六上·萧山期末)我们在课堂上制作了地球模型,制作地球模型的步骤是( )。①观察特征②制作模型③解释模型④选择材料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②①④③ D.④①③②【答案】B【知识点】制作地球模型;设计、制作模型【解析】【分析】地球结构模型可以解释地球的结构及特点方面的知识。地球海陆分布模型可以解释地球海洋和陆地的分布情况。地球自转模型可以解释地球自转的情况,制作模型先观察特征,然后选择材料,再制作模型再解释。16.(2023六上·桐乡市期末) 妈妈喜欢喝咖啡(如右图) ,她新买了一个手摇咖啡豆研磨机,研磨咖啡时,手柄在使用过程中( )。A.螺旋杆越长越省力 B.螺旋杆越短越省力C.手柄越往外握越省力 D.手柄越往里握越省力【答案】C【知识点】杠杆【解析】【分析】当杠杆的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时,杠杆是省力杠杆,研磨咖啡时,手柄在使用过程中越往外握越省力。17.(2023六上·桐乡市期末)家里的指纹锁突然没有反应了,桐桐猜测可能是电池没电了,他可以用来检测电池是否还有电的器材是( )。A.线圈+电池 B.线圈+指南针 C.指南针+磁铁 D.线圈+磁铁【答案】B【知识点】电能和磁能;电磁铁的磁性【解析】【分析】通电线圈会产生磁性,通电的线圈会使指南针的磁针发生偏转。因此,用线圈和指南针可以做成电流检测器,用废旧电池给线圈通电,如果指南针发生偏转,说明电池中有电,否则就没有电。故B选项正确。18.(2023六上·桐乡市期末) 下列模拟活字印刷的顺利,正确的是( )。A.检字、刷墨、拓印、晾制 B.刷墨、拓印、晾制、检字C.检字、拓印、刷墨、晾制 D.晾制、检字、刷墨、拓印【答案】A【知识点】印刷术【解析】【分析】 活字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重要发明之一,制版灵活方便,效率高。它的字模具有反复使用、保存方便、占用空间小等特征。活字印刷术的正确操作步骤依次是检字,把字模按照顺序排列整齐。刷墨,在活字印刷板上均匀涂抹墨汁。拓印,铺上白纸,拉平纸张,用拓印圆盘均匀压印。晾制,缓缓将白纸掀起,放到向阳通风处晾干四个步骤。19.(2023六上·桐乡市期末)如图,停放自行车时,若要从如图四点中选择一点施加竖直向上的力,将后轮略提起,其中最省力的点是( )。A.A点 B.B点 C.C点 D.D点【答案】D【知识点】杠杆【解析】【分析】观察图中四个点,要想将后轮提起来,最省力的时座位后方的那个地方。20.(2023六上·桐乡市期末)要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方向,正确的做法是( )。A.改变电路中电池的数量 B.改变线圈缠绕的圈数C.改变铁芯的粗细和长短 D.改变线圈缠绕的方向【答案】D【知识点】电能和磁能;电磁铁的磁性【解析】【分析】 通过改变电池的正负极,或者说改变线圈的缠绕方向,来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21.(2023六上·桐乡市期末)马路上我们经常能看到绿色牌照的汽车,这种车的尾气排放量低,耗能量少,属于新能源汽车,它们充电时的能量转换是( )。A.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B.电能转化为化学能C.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 D.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答案】B【知识点】能量的转化【解析】【分析】 电池的充电和放电过程是电能和化学能转化的过程,给电池充电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电池内;放电(用电)过程就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22.(2023六上·桐乡市期末)桐桐买了一个小电动机,小电动机的各个部件中,起到接通并转换电流方向作用的是( )。A.换向器 B.铁芯 C.线圈 D.电刷【答案】A【知识点】电能和磁能;电动机【解析】【分析】 根据对电动机组成及作用的认识,在小电动机的各个部件中,换向器的作用是接通电流并转换电流的方向。23.(2023六上·桐乡市期末)如右图,将两根相同质量的蜡烛放在天平上同时燃烧,点燃后左边的蜡烛被风吹灭,天平将( )。A.继续保持平衡 B.左边会向下C.左边会向上 D.左右摇晃【答案】B【知识点】杠杆【解析】【分析】 如图,2根燃烧着的蜡烛放在天平两侧,左边的蜡烛被吹灭,右边的蜡烛随着燃烧变小,最后天平将不能保持平衡,右边的会向上翘,左边的会向下。三、探究题24.(2023六上·桐乡市期末)2023年12月 22日是冬至时节,是二十四节气之第二十二个节气,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1)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利用 (填“日晷”或“圭表”) 测量正午影子十度来确定节气。在冬至这天,太阳黄经达270度时,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 (填“长”或“短”) , 夜晚最 (填“长”或“短”) 的一天。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 (填“长”或“短”) ,太阳回升,是一个太阳直射点返循环的开始。请在横线上完成填空。(2)这一天正午时分,从桐桐家看太阳的位置,应该出现的情况是____。A.A点 B.B点 C.C点(3)冬至这天,地球位于“地球绕太阳运动”的示意图中的 (填“a” “b” “c” “d”)处。【答案】(1)圭表;短;长;长(2)C(3)d【知识点】古代计时工具;太阳的位置和方向;地球的公转【解析】【分析】(1)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确立的节气之一,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已经用圭表观测日影长短法测定出了冬至,时间在每年的12月22日至23日之间。古人对冬至的说法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在冬至这天,太阳黄经达270度时,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 夜晚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太阳回升,是一个太阳直射点返循环的开始。(2)冬至这天,太阳高度角最小,选项C正确。(3)冬至这天,太阳运动到近日点,也就是图中的d。四、组合题25.(2023六上·桐乡市期末)学校科技兴趣小组为了解我们周围水域生存的微生物,他们利用两个放大镜和显微镜开展了研究。(1)兴趣小组的同学将两个放大镜组合(如图1)和光学显微镜(如图2)对比,发现它们的结构有点相似,如果1号放大镜相当于光学显微镜的目镜,则2号放大镜相当于光学显微镜的 。(2) 兴趣小组的同学想观察到水中的微生物,下面不合适的取水点是____。A.家门口的小池塘 B.稻田里的水C.居民区附近的水沟 D.桐桐家里的纯净水。(3) 人类观察工具的发展从古到今越来越先进,以下发展顺序正确的是____。A.眼睛→光学显微镜→放大镜→电子显微镜B.眼睛→放大镜→电子显微镜→光学显微镜C.眼睛→放大镜→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D.眼睛→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放大镜(4) 观察微生物时,为了限制水中微生物的运动,便于观察,我们可以____。A.少滴几滴培养液 B.在载玻片上放少量脱脂纤维C.多滴几滴培养液 D.不盖盖玻片(5)同学们在使用显微镜时通常用左眼来观察显微镜中的图像,这样进行观察的好处是____。A.右眼视野小 B.左眼的视野范围更开阔C.方便一边观察一边记录 D.左眼看的更清楚(6)同学们在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时,发现了如上面图 3 所示的微生物,它是____ 。A.草履虫 B.变形虫 C.喇叭虫 D.钟形虫【答案】(1)物镜(2)B(3)C(4)B(5)C(6)A【知识点】制作显微标本;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水中的微小生物【解析】【分析】(1)将两个放大镜组合在一起,能够制成一个简易显微镜,其中,上面的显微镜是相当于目镜,下面的显微镜相当于物镜。(2)草履虫生活在有机质较丰富的池塘、缓流的小沟、小河以及居民区附近的水沟中、稻田里,稻田里的水比较合适。(3)人类的观察工具发展的顺序为:肉眼→放大镜→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扫描隧道显微镜。在放大镜和显微镜没有发明以前,人们只能用眼、耳、鼻、舌、手五种感觉器官探知世界。那时候,人能观察到的最小动物,就是蚂蚁等昆虫。放大镜和显微镜的发明,让我们看到了微生物、细胞。(4)如果水中微小的生物运动迅速,不便于观察,我们可以先在载玻片上放少量棉花纤维,可以限制水中微小的生物的活动范围,减慢它的运动速度,便于观察。也可以用吸水纸在盖玻片的边缘吸走多余的水分。(5)用显微镜观察时正确的方法是:用左眼观察,同时右眼睁开,便于边观察边作图。(6)观察到的微生物像一个鞋子底部,这种微生物叫做草履虫。26.(2023六上·桐乡市期末)北京时间 2023年10月,我国神州十七号飞船顺利发射。神舟十七号飞行乘组由航天员汤洪波、唐胜杰和江新林组成,汤洪波担任指令长。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行的主要任务包括实施航天员出舱活动和货物气闸舱出舱任务,继续开展空间科学实验盒技术试验,开展平台管理常规工作、航天员保障相关工作以及科普教育等重要活动。(1)如图是中国天和核心舱遨游太空的情景,它两侧机翼上有巨大的太阳能电池板,其用途主要是( )。.A.向地球发射信号 B.是核心舱运转的能量来源。C.作为装饰,使其更美观 D.维持核心舱的平衡。(2)右图是位于我国贵州的世界最大的射电望远镜有中国天眼”之称。它的设计者被称为“中国天眼”之父,这位伟大的科学家是( )A.托勒密 B.邓清明 C.哥白尼 D.南仁东(3)神十七乘组在太空可以看到地球的昼夜交替现象,请在右图中用箭头在右图中画出地球自转方向,并用阴影在图中画出不能被照亮的部分。(4)神舟十七号成功发射2个月后,迎来了我国的冬至日,这一天正午时分物体的影长最有可能是( )。A. B. C.(5)航天员之所以能看到地球的昼夜交替现象,是因为( )。.①地球不透明 ②地球不发光 ③地球足够小 ④地球不停地自转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答案】(1)B(2)D(3)(4)C(5)C【知识点】能量的转化;太阳的位置和方向;地球自转;昼夜交替;地球的公转【解析】【分析】(1)太阳能作为一种新能源,它与常规能源相比有三大特点:第一:它是人类可以利用的最丰富的能源。第二:地球上,无论何处都有太阳能,可以就地开发利用,不存在运输问题,第三:太阳能是一种洁净的能源。如图是中国天和核心舱漖游太空的情景,它两侧机要上有巨大的太阳能电池板,其用途主要是核心舱运转的能量来源。(2)南仁东中国天文学家、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人民科学家。曾任FAST工程首席科学家兼总工程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射电天体物理和射电天文技术与方法,负责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被称为“中国天眼”之父。(3)光沿直线传播,地球面向光源的一方会被照亮,背对光源的一方是黑暗的。(4)神舟十七号发射后的2个月是12月22日,此时是冬至日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半球,太阳高度角小,日照影子年当中最长的一天。(5)宇航员之所以能看到地球昼夜交替,是因为地球不透明、且地球本身不发光,在不停的自转。27.(2023六上·桐乡市期末)通过一定的技术,使用不同的工具可以为我们更好的完成不同的任务。任务一:桐桐想用老虎钳剪断一根钢丝(工具如右图)。(1)老虎钳是一种组合工具,它是____的组合。A.斜面和轮轴 B.轮轴和杆杠 C.斜面和杠杆 D.只有斜面。(2)从杠杆的角度来讲,老虎钳是属于 (填省力或费力)杠杆。为了能够轻松剪断更粗的钢丝,我们应该选择的老虎钳是 (填“A”或“B”)。(3)任务二:桐桐的爸爸是运输工人,经常需要将重物搬进车里,并运送到山里的工厂。.为了能够轻松剪断更粗的钢丝,我们应该选择的老虎钳是 (填“A”或“B”)(4)桐桐爸爸把木板搭在后车厢形成斜面(如右图),搬运重物时____。A.木板越长,越省力 B.木板越短,越费力C.木板越长,越费力 D.木板越短,越省力(5)桐桐爸爸开的汽车上的方向盘与下列哪种工具的基本原理相似 ____.A.核桃夹 B.水龙头 C.剪刀 D.菜刀(6)桐桐爸爸在运输货物去工厂路上,看到山上的一只猴子在模仿人类用石头砸树上掉落的核桃。从工具和技术角度来说,在这个过程中石头就是猴子的 ,用石头“砸”是一种 。 (填“工具”或“技术”)(7)科学的发展包含了工具与技术的发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A.随便信息技术的不断推广,促进了工具和技术的共同发展B.在人类科技的发展过程中,工具和技术也在不断改变、不断进步C.只要使用了工具,都能使我们省力D.工具和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答案】(1)C(2)省力;A(3)A(4)A(5)B(6)工具;技术(7)C【知识点】生活中常见的工具;斜面;杠杆;科技【解析】【分析】(1)老虎钳在使用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属省力杠杆;利用老虎钳剪断铁丝时,运用的是斜面的原理。(2)从杠杆的角度来讲,老虎钳是属于省力杠杆。为了能够轻松剪断更粗的钢丝,我们应该选择的老虎钳是A。(3)为了能够轻松剪断更粗的钢丝,我们应该选择的老虎钳是A。(4)读图可知,搬运货物时,运用到了斜面的原理,斜面坡度越小,木板长度越长,越能够省力。(5)汽车方向盘运用的是轮轴的原理,家里的水龙头也是运用轮轴的原理。(6)工具有很多的种类,不同种类的工具作用不一样,合理使用工具能够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工具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涵盖各方各面,工具的使用推动着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科科爸爸在运输货物去农场路上,看到山上的一只猴子在模仿人类用石头砸树上掉落的核桃。从工具和技术角度来说,在这个过程中石头就是猴子的工具,用石头“砸”是一技术种。(7)科学的发展包含了工具与技术的发展,随便信息技术的不断推广,促进了工具和技术的共同发展,在人类科技的发展过程中,工具和技术也在不断改变、不断进步,工具和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8.(2023六上·桐乡市期末)学校科技兴趣小组开展了“奥斯特”小课题研究,研究电能和磁能转化的关系,请你帮助他们完成研究项目。研究小组发现由线圈、铁钉和电池能组成一个电磁铁,请在图1和图2的括号中写出电磁铁的南北极。【答案】【知识点】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电能和磁能【解析】【分析】电磁铁是通电产生电磁的一种装置,主要由线圈和铁芯两部分组成。当在通电线圈内部插入铁芯后,铁芯被通电线圈的磁场磁化,变成了一个磁体。通电后电磁铁产生磁性,断电后磁性消失。因此适宜制作电磁铁的材料是铜芯、导线和铁钉。磁体两端磁性最强的区域称为磁极,一端称为北极(N极),一端称为南极(S极)。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如下图所示,与指南针S极相吸的电磁铁钉尖部位的磁极是N极,与指南针S极相斥的电磁铁钉尖部位的磁极是S极。29.(2023六上·桐乡市期末)同学们研究电和磁的关系。(1) 科技兴趣小组在研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的关系时,需改变的条件是____。A.线圈的粗细 B.电流的大小 C.线圈的匝数 D.铁芯的粗细(2)实验时有时会出现异常数据,请你将记录单中异常的数据“圈”出来。(3) 当我们在实验中如果发现数据有问题,比较科学的做法是____。A.直接修改数据B.分析原因,重新实验获得新数据C.向同学抄数据D.根据自己的推理,编一个数据(4) 根据同学们记录的数据,我们可以得结论是: 。【答案】(1)C(2)(3)B(4)线圈匝数越多,电磁铁的磁性越强【知识点】电能和磁能;电磁铁的磁性;观察、比较【解析】【分析】电磁铁通电时有磁性,切断电流后磁性消失。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主要与线圈圈数、电流强度、铁芯粗细等因素有关。线圈圈数多,磁性强;导线中的电路强度越大,电磁铁的磁力越强;铁芯越粗,电磁铁的磁力越强。(1)根据对比实验的基本要求,对比实验中变量只有一个,其他条件完全相同。在研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的关系时,控制的变量是线圈的匝数,线圈的粗细、电流的大小、铁芯的粗细等其他条件完全相同。(2)如图所示,用红圈将记录单中异常的数据“圈”出来,该数据严重偏离正常数值。(3)A、实验中如果发现数据有问题,不能直接修改数据,故A错误。B、如果发现数据有问题,应该分析原因,重新实验获得新数据,故B正确。若发现数据有问题,也不能向同学抄数据,违背了科学精神,故C错误。D、若发现数据有问题,根据自己的推理,编一个数据,也是错误的做法,故D错误。(4)根据这组同学记录的数据,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线圈匝数越多,电磁铁的磁性越强。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北港实验小学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试题(学生版).docx 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北港实验小学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试题(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