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西方政治体制的产生和演变 学案(含答案)--2023-2024学年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2课 西方政治体制的产生和演变 学案(含答案)--2023-2024学年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资源简介

第2课 西方国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课程标准】
了解古代至近代西方政治体制各主要类型的产生和演变过程。
【重点难点】
重点:雅典政治制度、斯巴达政治制度、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的政治制度、英国政治制度、美国政治制度、法国政治制度
难点:中古西欧封建制度、英美法政治制度的异同点
【问题导学】
1.古希腊政治制度发展的背景、特点是什么?
2.雅典、斯巴达和罗马共和国的政治制度有何特色?它的权力机构有哪些?产生方式和职能地位是什么?罗马帝国实行什么政治制度?有何特点?
3.古希腊罗马政治制度有什么共同特点?
4.中古前期西欧的政治制度是什么?有何特征?
5.中古后期法国政治制度是什么?确立的背景、标志、影响是什么?中古时期英国政治制度是什么?确立过程和主要内容是什么?
6.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确立的方式和代表是什么?
7.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基础和过程怎样?美国共和制确立的背景、标志、内容是什么?法国共和制确立的标志、内容是什么?
8.怎样评价西方政治政治体制?
【历史概念】
1.政治制度
横向涉及行政、司法及立法在国家机构尤其是中央的国家机构之间的权限划分,即国家政权组织形式;纵向涉及中央与地方之间的权力分配,即国家结构。
2.共和制(共和政体)
共和制的基本含义是,国家最高权力掌握在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的国家机关或公职人员手中的政权组织形式。共和政体区别于君主政体,而且是作为君主政体的对立面而存在的。
3. 寡头政体
寡头政体,来自古希腊语oligos和arche两个词的合成,意思是“少数人的统治”,出现于公元前5世纪。在希腊语中,贵族政治意味着最优秀的人的统治,少数贵族为了全体公民的利益而管理国家。亚里士多德认为这是一种值得肯定的政体。后来,贵族因为不受限制的权力逐渐堕落,判断贵族的标准由美德变为财富,政权也被少数富人垄断,因此,寡头政治意味着少数人为了自己的利益而管理国家,与僭主制、民主制一样,它也应该受到批评。罗马共和国因为政权被少数富人垄断,穷人无力出任官职也不可能当选,所以寡头政治色彩浓厚。
4.等级君主制
等级君主制是对法国中古中后期政治制度的一种定义。在这种制度下,国家的居民被划分为教士、贵族、平民。1302年,腓力四世召集三级会议,三个等级在会议中分开议事,各自与国王商讨,并向国王提出要求或完成国王提出的任务,各等级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到国王的政策中。因此,法国中古中后期的制度被称为“等级君主、制”。随着17世纪专制君主制的确立,等级君主制退出了历史舞台。
5.城邦政治
指古希腊腊城邦政治制度,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4世纪时期希腊地区以城市为中心的诸多奴隶制小国的政权组织形式和统治方法。城邦一般由一个城市和附近的若干村落组成,面积不过百里,人口不过数万,最多的也只有数十万。城邦之间通常以结盟的方式保持政治和军事方面的联系,但原则上是独立自主的。
【知识建构】
【材料导读】
材料一 人与人之间没有类的差别;因为如果有,一个定义就不能用于所有的人;而理性,唯一使我们超越野兽并使我们能够推断、证明和反证、讨论和解决问题并获得结论的理性,对于我们肯定是共同的。
——西塞罗:《国家篇·法律篇》
材料二 P10“学思之窗”
(39)任何自由人,如未经其同级贵族之依法裁判,或经国法判决,皆不得被遗捕、监禁、没收财产、剥夺法律保护权、流放,或加以任何其他损害。
(41)除战时与予敌对之国家之人民外,一切商人,倘能途照旧时之公正习惯,皆可免除苛捐杂税,安全经由水路与陆路,出入英格兰……
——《大宪章》,《世界通史资料选辑·中古部分》
问:
近代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是古代和中世纪西方政治制度的演变和延伸,结合教材和材料,分析古代至近代西方国家政治制度发展的过程中,有哪些要素被延续下来?
参考答案:
古希腊时期的人民主权、自由思想等为后来近代西方民主政治思想的构建提供了基本理论与原则。古罗马则善于将思想与现实政治实践相结合,其中所提出的平等观念影响深远。中世纪时期封建制度下所出现的代议制民主的探索、对国王权力的限制、宪政的传统都给近代西方代议制民主的确立提供了典范。
【随堂导练】
1.(2022·全国乙卷·32)据学者研究,古代雅典官员在接受任职资格审查时,需要回答:直系亲属姓名及男性亲属所在村社名称、崇拜的神祗及其圣所所在地、墓葬方位、是否善待双亲、是否纳税、是否服兵役等。下列属于成为古代雅典官员前提条件的是
A.军事才能、宗教信仰 B.道德品质、演说能力
C.丰厚财力、贵族血统 D.本邦籍贯、成年男性
【答案】D
【解析】据材料“直系亲属姓名及男性亲属所在村社名称、崇拜的神祗及其圣所所在地、墓葬方位、是否善待双亲、是否纳税、是否服兵役等”可知,古代雅典官员的任职资格审查涉及出身、宗教、伦理道德、公民义务等方面,突出本邦籍贯和成年男性这两个条件,故选D项;材料没有涉及军事才能,且据所学,雅典的官员是抽签选举,对才能没有要求,排除A项;据所学,雅典官员是抽签选举和轮番而治,对道德没有要求,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财产审查,且据所学,克里斯提尼时期就取消了议员的财产资格限制,排除C项。
2.(2022·浙江高考·19)历史进程中的变革是诸多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在美国制宪会议中,围绕代表权问题,州权主义者不愿屈从“大州支配”,以小州退出联邦同大国结盟相要挟;国家主义者也不甘示弱,宣布大州“不会在任何其他方案上结盟”,声称如果小州脱离联邦,就不惜以军事手段解决问题。双方最终在参众两院议席分配比例等问题上达成妥协。这一结果体现了(  )
A.“孤立主义”原则 B.《人民宪章》原则
C.“自由放任”原则 D.“制约与平衡”原则
【答案】D
【解析】美国制宪会议上大小州之间矛盾重重,但是最终在参众两院议席分配比例等问题上达成妥协,即参议院每州两名,众议院按照人口总数分配,分别照顾了小州和大州利益,体现了“制约与平衡”原则,故选D项;孤立主义指的是尽量避免对外国承担政治和军事义务的同盟关系的方式,来维护和扩展美国的利益,且侧重政治、军事和外交,而在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并不限制与外界的交往联系,排除A项;人民宪章的核心内容是以普遍权为基础的议会民主化的问题,排除B项;自由放任主要是经济政策,强调国家不干预经济发展,排除C项。
3.(2022·辽宁葫芦岛二模·13)1721年,英国议会首次对行政高官进行质询。1783年,议会下院议长宣布,任何议员都有权向大臣或官员提出问题,被质询者可以答复,也可以拒绝答复。1835年,质询首次出现在英国议会下院的议事程序单上,并公布于众,被质询者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做出答复。从此,质询成为英国议会对内阁进行监督和问责的一项固定制度。这一制度(  )
A.有利于英国政局长期稳定 B.使政府工作透明度有所降低
C.有利于推动政府改善工作 D.说明内阁是国家政策制定者
【答案】C
【解析】据材料可知,质询时间由不固定到固定,由可拒绝回答到有问必答,这有利于规范政府的行为,监督政府的工作,推动政府改善工作,故选C项;质询是规范、监督政府行为,与英国政局长期稳定无关,排除A项;质询有利于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排除B项;内阁是国家政策制定者,但与材料“质询成为……固定制度”无关,排除D项。
4.某学者认为,“从当代民主的视野来看,希腊民主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存在一个重要的局限性,那就是,公民资格具有高度的排他性。”这种“排他性”使古希腊民主制度
A.是所有城邦居民的民主 B.是仅限于公民内部的民主
C.导致权力的滥用和误用 D.开近代西方间接民主先河
5.雅典由贵族制走向共和制,而罗马却由共和制走向帝制。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主要是
A.两国统治阶级的意愿 B.两国的地域大小
C.两国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D.两国民族传统的差异
6.公元前27年,元老院授予屋大维“奥古斯都”的尊号,这一事件通常被认为是元首制的正式开始。屋大维实行的元首制实质是(  )
A.君主专制 B.君主立宪制 C.贵族共和制 D.民主共和制
7.对下面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示意图中各阶层之间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大小封建主都是国王的直接封臣
B.小封建主通过服劳役和耕种的方式向国王效忠
C.大小封建主之间构成封君与封臣的关系
D.各阶层之间没有严格的等级限制
8.下列图片反映了12~14世纪西欧政治制度演变。其中正确的表述是(  )
A.由封建等级制向君主专制转变 B.由君主专制向君主立宪制转变
C.由中央集权制度向君主专制转变 D.由封建等级制向君主等级制转变
9. 1741年2月,下院议员桑兹指责政府的失误导致了对西班牙战争的惨败,提议集体请愿,要求国王罢免内阁首相兼财政大臣的沃波尔。他声称:“大不列颠的国王不应雇佣一个不受人民欢迎的大臣。当某个大臣失去民心时,我们有义务告诉国王罢免他,以满足人民的要求。”这直接反映出(  )
A.君主立宪制度尚不完善 B.英国首相受到国王制约
C.责任内阁制已逐渐形成 D.议员对国王权力的侵犯
10. 1077年,罗马教皇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亨利四世在任命主教等问题上矛盾尖锐,教皇宣布废黜亨利四世,革除其教籍,并煽动诸侯反抗亨利四世。亨利四世被迫冒着严寒长途跋涉到意大利卡诺莎城堡,极尽卑微悔过,受尽侮辱后才获教皇赦免,史称“卡诺莎之辱”。这一事件反映出(  )
A.罗马教皇权力取代世俗权力 B.天主教会与专制王权相制衡
C.神权统治阻碍民族国家发展 D.封建诸侯是神权政治的支柱
11.史学家钱乘旦说:“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没再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法国模式发生转折的根本原因是(  )
A.共和派与君主派势均力敌 B.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C.革命使经济发展缓慢 D.英国“光荣革命”的影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