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压强9.1压强【考点梳理】1、压力的定义: 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方向: 在物体的接触面,指向受力物体,作用点:等效在接触面的中心2、压强(1)物理意义:表示 压力作用效果 的物理量。(2)定义:在物理学中,物体所受 压力 的大小与 受力面积 之比。计算公式:P= 。单位: ,简称帕,这个公式适用于固体、液体和气体。符号:Pa;1Pa= 1N/m2。(3)推导出公式:F= ,S= 。单位换算: 1 cm2= dm2= m2。压强的影响因素: 和(4)减小压强的方法:①压力一定时, 受力面积;例如:书包带变宽、铁轨上铺枕木等②受力面积一定时, 压力;例如:载重汽车限载③在减小 的同时增大 。例:卡车限载并增加车轮数量(5)增大压强的方法:①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例:枕头很尖、刀片很薄②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例:压路机装有质量很大的碾子③在 压力的同时 受力面积。例:用力按图钉【题型一】探究压强的影响因素1、利用小桌、海绵、砝码等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如图甲、乙、丙所示:( 1)图甲、乙、丙中压力的作用效果,是通过观察 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这种科学探究的方法称为 ( 选填“转换法”或“等效替代法”)。;(2)通过比较图 和图乙,说明受力面积一定时, ,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通过比较图,说明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 ,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将该小桌和砝码放在如图丁所示的木板上,比较图丙中海绵受到的压强p和图丁中木板受到的压强p'的大小关系为p__ p' ( 填“>”“<”或“=”) ;( 4)实验时,如果将小桌换成砖块,并将砖块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如图戊所示。小明发现它们对海绵的压力作用效果相同,由此他得出的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你认为他在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小明采用如图方法挤压在两手指间的铅笔来进行实验,能验证压力作用效果与 有关。例.如图所示,两手指用力压住铅笔的两端使它保持静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左边手指受到的压力较大,两手指受到的压强相同B.右边手指受到的压力较大,两手指受到的压强相同C.两手指受到的压力相同,左边手指受到的压强较大D.两手指受到的压力相同,右边手指受到的压强较大(6)下列实例中与乙、丙两次实验结论的原理相同的是 (选填字母序号) ;A.铁路下铺枕木 B.将菜刀磨得锋利 C.书包背带做得宽大(7)画出丁图中桌子的受力示意图。(8)质量分布均匀的长方体用几种不同的方法切去一半,剩余的一半在桌面上。切割后,桌面受到的压强大小不变的是5、如图长方体均匀实心砖平放在地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如图乙,若将砖块从中间截断,半块砖对地面的压强将不变B .如图乙,若将砖块从中间截断,半块砖对地面的压强将增大一倍C .如图丙所示,若在这块砖上再放一块相同的砖块,砖的密度将增大一倍D .如图丙所示,若在这块砖上再放一块相同的砖块,砖对地面的压力将增大一倍6、如图所示质量相同的甲、乙两个梯形容器,底面积和高相同,分别加入相同体积的酒精和水后静止放在桌面上。已知在甲中加入了酒精,在乙中加入了水。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 . 水和酒精质量关系: m酒=m水 B .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力的关系: F酒C .桌面对容器的支持力关系: F甲=F乙 D .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关系: P甲7、图甲,用手握住一个核桃很难将其捏破;图乙,将、两个核桃放在一起捏,破了,没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两个核桃放在一起容易捏破,主要是因为增大了压力B. 给的力大于给的力C. A、接触处,受到的压强大于受到的压强D. A、接触处,受到的压强等于受到的压强8、如图所示,物体G是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物块,重6N,被竖直向,上的力F= 20N顶在天花板,则天花板受到的压强为9.圆柱形实心均匀物体A、B高度相同,质量比为,密度之比为,两物体重叠后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如图甲和乙所示,图甲中,设A对B的压强为p1,B对桌面的压强为p2;图乙中,设B对A的压强为p3,A对桌面的压强为p4,则下列比例关系正确的是( )A. B. C. D.【题型三】压强的应用10、列属于增大压强的事例是( )A .钉子前端做的尖锐 B.铁路轨道铺在枕木上C.书包带做的宽、厚 D .穿滑雪板在雪上运动1·、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2022年2月4日至2月20日在北京胜利举行.在冬奥赛场上,参加各个项目的运动员奋力拼搏,勇创佳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冰壶投出后向前运动的速度越来越慢,说明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B .越野滑雪的运动员穿上滑雪板,是为了减小自己对雪地的压力C .运动员高山滑雪速降中速度会越来越大,运动员的惯性也越来越大D .短道速滑中弯道超越时运动员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12、公共汽车上必须配备逃生锤,为了更容易敲碎车窗玻璃,其外形应选择图( )9.2液体压强【考点梳理】1、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1)液体由于受到 的作用,对支持它的容器底有压强。(2)液体具有 性,因此对阻碍它流动的 也有压强。2、压强特点:在液体内部的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 ;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 ; 液体内部的压强还与 有关3、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P= 其中,P表示 ,单位是 ,ρ表示 ,单位换算是 ,h表示 ,单位换算是4、推导公式:h= ;ρ= 。h指从液面中的的某位置到水平液面的竖直距离,g为10N/kg,ρ为液体的密度,压强的单位为Pa5、压强的影响因素: 和【特别提醒】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不一定等于液体的重力,不同形状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F和液体所受重力G的关系如下:6、连通器:(1)定义:上端 、下端 的容器。(2)特点:连通器里装的是 的液体,当液体不流动时,连通器各部分中的液面高度总是 的。应用:茶壶、锅炉水位计、水塔与自来水管、船闸1、 (多选)在装有水的烧杯中放入一木块,水不外溢,放入后,水对杯底的压力、压强与放入之前相比较,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 .压力增大 B .压力不变 C .压强增大 D .压强不变2、如图所示,将盛有适量水的试管由倾斜位置缓慢移至竖直位置在此过程中,水对试管底部的压强( )变大 B. 变小C. 先变小后变大 D. 先变大后变小3、如图,密闭的奶茶饮料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若将该饮料倒置过来放在桌面上,压力、压强的变化情况是( )A.杯子对桌面的压力减小B.杯子对桌面的压强不变C.杯内奶茶对杯子底的压力减小D.杯内奶茶对杯子底的压强减小4、如图甲、乙、丙三个底面积相同、形状不同的容器中装有三种质量相同的不同液体,液面高度相同,则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 )A .甲的最大 B .丙的最大C.一样大 D .无法判断5、如图质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容器放在水平面上,它们盛有同种相同质量的液体,下列正确的是( )A .甲容器底受到的压力比乙容器底受到的压力小B .甲容器底受到的压强比乙容器底受到的压强小C .甲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力比乙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力小D .甲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强比乙对水平面的压强小6、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甲、乙两个圆柱形容器中的液面相平,a、b、c三点的液体压强分别为Pa、Pb、 Pc ( P酒精=0.8g/cm3)。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A .PaC . Pc>Pb D . Pa< Pc【实验】研究液体内部的压强液体压强计(1)作用: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2)构造:U形管、橡皮管、探头(空金属盒蒙上橡皮膜)(3)原理:探头上的橡皮膜不受压力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保持相平,探头上的橡皮膜受到的压力越大,U形管两边的液面高度差就越大,说明橡皮膜受到的压强也越大。通过U形管液面高度差大小反映了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用到的科学研究方法是 ;高度差得大小反映了橡皮膜所受压强的大小7、探究液体内部压强:( 1 )液体压强计是通过U形管中液面的 来反映被测液体压强大小的。使用前应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方法是用手轻轻按压几下橡皮膜,如果U形管中液体能灵活升降,则说明装置 ( 选填“漏气”或“不漏气”)。若不漏气组装完好的压强计中的U形管 (选填“是”或“不是”)连通器;如果所用的压强计U形管中可选择装染色的酒精、水以及水银中的一种液体,为了使实验现象更明显,小明应该选择三种液体中的 装入U形管中;(ρ水银>ρ水>ρ酒精);若在使用液体压强计前,发现U形管中两侧液面已有高度差,接下来的操作时A.直接从U形管右侧中倒出适量液体 B.拆除胶管重新安装( 3)以上四幅图是小丽在探究液体内部压强实验时的四个场景,除图④杯中装的是盐水外,其余杯中装的都是水。比较图①②可知,液体压强大小与 有关;比较图 可知,液体压强大小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比较图②③可知,液体的压强大小与( 4 )有两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盛有体积相同的水和酒精,但没有标签,小丽把金属盒分别浸入到两种液体中,发现图甲中U形管两边的液柱高度差较小,认为图甲烧杯中盛的是酒精,她的结论是 (选填“可靠的”或“不可靠的” ),理由是( 5 )若发现,当探头在不同液体中的深度相同时,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对比不明显,下面改进不能使两侧液面高度差对比更加明显的是A.将U形管换成更细的 B.U形管中换用密度更小的液体C.烧杯中换密度差更大的液体 D.使探头在不同液体中均向下移动相同的距离( 6)用如图丙所示的容器也可以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互不相通的左右两部分,隔板上有一圆孔用薄橡皮膜封闭,橡皮膜两侧压强不同时其形状发生改变。用此容器进行的两次实验,情形如图丙的D、E所示由此可推断: a、b两种液体密度的大小关系是Pa Pb, a、c两种液体密度的大小关系是Pa Pc (以上两空均选填“>”,“<”或“=”)(7)小红用丁装置测量未知液体的密度;在左侧加入适量的水,在右侧缓慢倒入待测液体,直到观察到橡皮膜相平,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 (填序号)A.右侧待测液体液面到容器底的深度h1 B.右侧待测液体液面到橡皮膜中心的深度h2C.左侧水面到容器底的深度h2 D.左侧水面到橡皮膜中心的深度h4根据你选用的物理量推导出待测液体密度的表达式为ρ=____ ( 用题目中字母和ρ水表示)。6、如图所示的实例中,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7、如图,轮船由下游经过船闸驶往上游。船在下游要进入闸室,先关闭阀门A和闸门C,再打开阀门 ,当闸室中水位与下游水位 时打开闸门D, 船就可以驶入闸室。船闸是利用 的原理进行工作的。8、如图,A、B两容器中装有同一液体,且液面高度相同,a点的压强小于b点的压强,当A、B间的阀门打开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液体由A流向BB.液体由B流向AC.液体在A、B间来回流动D.液体静止不动9.3 大气压强【知识点】1、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 。2、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 、 、 。3、最早测出大气压值的实验: 。4、1个标准大气压= mm水银柱= Pa。如果换成水柱,水柱的高度约为 m。6、在做托里拆利实验时,水银柱的高度是指管内外水银之间的 高度。7、大气压随高度的变化:高度越高,大气压强越 ;在海拔3000m以内,每升高 m,大气压减小 Pa。8、液体的沸点与大气压的关系:液体的沸点随液体表面的气压增大而 ,随气压减小而 。【例题】1、自制压强计如图,通过细玻璃管向密闭的瓶内吹适量的气,使水柱上升到瓶口以上位置就制成了一个水气压计,若把它从山下带到了山上,由于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 ,可以发现玻璃管内水柱变 (选填“高”或“低”)。2、活塞式抽水机提起活塞时,阀门A受到的 作用而关闭,活塞下面的空气稀薄,气压外界大气压。低处的水受到 的作用推开阀门B进入圆筒;压下活塞时,阀门B被水压着而关闭,水被阻不能向下流动,于是阀门A ,再提起活塞时,活塞上面的水迫使阀门A关闭,水从侧管流出。4、离心式抽水机在使用之前,现在泵内 水,叶轮旋转时产生离心力,水在离心力作用下甩向外围流进泵壳,于是叶轮中心气压 外界大气压,水就在这个压力差的作用下由吸入口流进叶轮,这样水泵就可以不断吸水,不断供水。【核心考点】1、下列现象中,不是大气压强引起的是( )A、用吸管能吸饮料 B、救生锤能击碎车窗玻璃C、吸盘能吸附在墙上 D、水杯倒置水没流出2、(2018·怀化中考)下列事例中不是利用大气压工作的是( )A、用塑料管吸饮料 B、用抽水机抽水C、用注射器将药液注入病人体内 D、钢笔吸墨水【中考真题演练】1、(2014·青岛中考)用吸盘挂钩挂铲子,是利用大气压强。( )2、(2016·青岛中考)历史上最早测出大气压强值的科学家是( )A、托里拆利 B、阿基米德 C、牛顿 D、焦耳3、(2018·青岛中考)下列实验中,能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是( )A、图甲,将加油砝码的小桌放在海绵上,小桌腿陷入海绵中B、图乙,将硬纸片盖在装满水的试管口,倒置后水不会流出C、图丙,将连通器中装入水,当水不流动时,两边的液面相平D、图丁,将压强计的探头放入水中,U形管两边的液面出现高度差4、(2017·青岛中考)活塞式抽水机工作原理如图所示,提起活塞时,阀门 关闭,管外的水在 的作用下进入圆筒。【综合提高】1、关于大气压的变化,正确的说法是( )A、在同一地点大气压强的值是固定不变的 B、大气压随高度升高而减小C、在不同的地点大气压强的值一定不同 D、大气压随高度升高而增加2、下列小实验或生活现象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 )3、如图所示,小玮想估测大气压的大小,她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A、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这就是大气对吸盘的压力;B、将蘸水的塑料挂衣钩的吸盘放在光滑玻璃板上,用力挤压吸盘;C、用弹簧测力计钩着挂钩缓慢向上拉,直到吸盘脱离玻璃板面;D、量出吸盘与玻璃板接触面的直径,计算出吸盘与玻璃板的接触面积为S;E、根据p= F/S,计算出大气压的大小p。(1)小玮由于疏忽,将前三项的顺序写颠倒了,正确的顺序是 。实验中小玮将蘸水的吸盘放在光滑玻璃板上,用力挤压吸盘的目的: 。(2)吸盘拉脱前,吸盘除受到重力作用外,还受到 的作用。要测出大气压的大小,如果实验中小玮所用的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0~5 N,吸盘与玻璃板的接触面积是10cm2,她 (填“能”或“不能”)测出大气压的大小(当时大气压约为1.0×105Pa)。在不更换弹簧测力计的情况下,为了完成实验,改进措施是 。(3)改进后,小玮发现通过实验测出的大气压值与标准大气压值相差很大。她分析可能的原因是 。(4)实验时小玮同学将吸盘四周蘸上水,这样做的目的是 ;要准确测量,应该利用课本中介绍的 进行测量。(5)实验结束,小玮将带有吸盘的塑料挂钩静置在墙壁上,将一个笔袋挂在挂钩上,挂钩仍处于静止状态。下列关于挂钩的说法正确的是:A、它受到的大气压力减小 B、它受到的重力增加C、它对墙壁的压力增大 D、它与墙壁间的摩擦力增大(6)小玮又把玻璃板分别斜放、立放,使弹簧测力计向不同方向拉吸盘,也都测出了大气压的值。这说明大气压的方向是 。4、一位小朋友的气球不小心脱手升到了空中,当气球升到高空时发生了破裂。以下是关于气球升到高空破裂的原因的分析,其中正确的是( )A、高空大气压增大,气球体积减小,将气球压破 B、高空大气压增大,气球体积增大,将气球胀破C、高空大气压减小,气球体积减小,将气球压破 D、高空大气压减小,气球体积增大,将气球胀破5、下列事例中,利用大气压作用的是( )A、小王将新鲜空气吸入肺里 B、医生用针筒把药水推入病人的肌肉中C、小李用图钉将地图钉在墙上 D、深水潜水员要穿特制的抗压潜水服6、如图1所示,在做托里拆利实验时,把玻璃管换成粗一些,玻璃管内水银面将 。如果当时的是一个标准大气压,此时水银柱内外的高度差 cm。当玻璃管上方有一个小孔时,玻璃管内水银面会 ,把装置搬到高处完成此实验,玻璃管内水银面会 ,此时在高山烧水,水的沸点将会 ;这是因为 。7、如图2是小华做“估测大气压的值”的实验示意图。(1)该实验的实验原理是:(2)实验过程中测量出大气压对活塞的压力应用的是 的原理。(3)实验过程中为了测量出活塞的横截面积,需要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的(4)实验中,如果筒内空气没有排尽,将导致测得的大气压值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8、在长约1米、一端封闭的玻璃管里灌满水银,用手指将管口堵住,然后倒插在水银槽中,放开手指,管内水银面下降到一定高度时就不再下降,如图所示。(1)为了测得大气压的值,这时必须测量 。如果将此装置拿到比地面低得多的矿井底部,则观察到的现象是 。(2)某同学也利用此装置,把水银换成水,将玻璃管灌满水后倒插在水槽内时,管中的水柱下降,如果这时在管顶开一个小孔,水柱 向上喷出。(均选填 “会”或“不会”)9、如图所示的装置,抽气前气球内气体压强 大气压:抽气时内的气球在膨胀,说明气球内气体压强 玻璃瓶内气体压强,从而推测此时瓶内的气体压强 大气压(选填“大于”、“等于”、“小于”)。9.4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知识点】在液体和气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 。【例题】1、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如图所示,让两张纸固定在某处自由垂直,从上面向两张纸的中间吹气。这两张纸将会互相靠近。解释出这种现象的原因: 。2、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如图是一种自制喷雾器,请简述其工作原理。答:向B管中吹气,小孔附近的流速增大,周围压强变 ,瓶A中的水在 的作用下,沿着A吸管升上来,到达小孔附近被空气流冲击,成为雾状。3、飞机升力机翼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 ,下方空气流速小,压强 ,在机翼的上下表面存在向上的 。【核心考点】1、飞机的升力主要来自它的机翼,机翼截面形状如图所示。飞机飞行时,机翼上方气流比下方气流的流速大,下方空气的压强 上方空气的压强,产生向 的压力差,即升力。2、如图,在硬币上方沿着与桌面平行的方向用力吹气,硬币就可以跳过栏杆。这是由于硬币上方气流流速加快,气压 ,硬币在下方 的作用下,就“跳”了起来。3、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扫地机器人逐步进入普通家庭。其工作时是通过电机转动使内部气流速度 ,压强 ,使杂物进入吸尘器达到清扫的目的。【中考真题演练】1、(2016·青岛中考)窗外有风时窗帘飘到窗外,是因为流体中流速大的位置压强大。( )2、(2015·青岛中考)手持纸条,在其上方吹气,发现纸条向上飘起,说明在气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大。( )3、(2014·青岛中考)综合实验(可以配图说明):请设计一个小实验,验证“在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综合提高】1、航模小组制作了一款新型带侧翼的浮沉艇。浮沉艇静止时,漂浮在水面上,螺旋桨快速转动时,浮沉艇前进的同时能自行下潜。浮沉艇侧翼的形状应为下列图中的( )2、海上舰艇护航编队在距离较近时一般采用“前后”形式,而不采用“并排”形式,如图中与其原理相同的是( )3、图中的实验中不能揭示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实验是( )4、如图4装置可以用来研究液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打开阀门,水流经该装置时,可观察到a、b两管口均有水喷出,且 管口喷出的水柱更高,原因是5、如图所示,在雨中撑伞的行人,当大风吹来时,会有伞被向上“吸”的感觉。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伞上方的空气流速等于下方空气流速B、伞上方的空气流速小于下方空气流速C、伞上方的空气的压强小于下方的空气的压强D、伞上方的空气的压强大于下方的空气的压强6、请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下列现象:火车站的站台都设有安全线,要求乘客必须站在安全线外候车。7、请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下列现象:两艘船并排航行时,常常会不由自主地碰在一起。8、请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下列现象:窗外有风时会看到窗帘“飘”到窗外。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