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解析几何专题7圆锥曲线第二定义的应用 学案(含解析) 2024年高考数学复习 每日一题之一题多解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八章解析几何专题7圆锥曲线第二定义的应用 学案(含解析) 2024年高考数学复习 每日一题之一题多解

资源简介

专题7 圆锥曲线第二定义的应用
【浙江省9+1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人教A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在椭圆章节的最后《用信息技术探究点的轨迹:椭圆》中探究得出椭圆上动点P到左焦点的距离和动点P到直线的距离之比是常数.已知椭圆C:,F为左焦点,直线l:与x相交于点M,过F的直线与椭圆C相交于A,B两点(点A在x轴上方),分别过点A,B向l作垂线,垂足为,则( )
A. B.
C.直线MA与椭圆相切时, D.
由第二定义得出,由结合相似性质得出,进而由第二定义证明,联立直线和椭圆方程,由判别式等于0结合韦达定理、对称性得出,由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结合第二定义得出.
对A:,则,,,A对
对B:过A作,由,

∴,∴,B对
对于C:设,,
,∴,∴,C错,
对于D:,
又,则,D对.
1.《文心雕龙》中说“造化赋形,支体必双,神理为用,事不孤立”,意思是自然界的事物都是成双成对的.已知动点与定点的距离和它到定直线的距离的比是常数.若某条直线上存在这样的点,则称该直线为“成双直线”,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动点的轨迹方程为
B.直线为成双直线
C.若直线与点的轨迹相交于两点,点为点的轨迹上不同于的一点,且直线的斜率分别为,则
D.点为点的轨迹上的任意一点,,,则面积为
2.已知椭圆内有一点,是椭圆的右焦点,点在椭圆上,则的最小值是 ,此时点的坐标为 .
由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结合第二定义得出,由正弦定理结合第二定义、得出,根据椭圆的对称性得出轴,结合通径公式得出,由,及、平行线的性质证明.
解:在中:记,
又∵,∴,
在中,,∴,
同理,∴
B选项成立
对于C项:由对称性及AB过F,当直线MA与椭圆相切时,轴,此时,故C错
对于D:由以上结论:,及,即,而,∴
3.动点与定点的距离和到定直线:的距离的比是常数,则动点的轨迹方程是 .
4.已知椭圆上一点到右准线的距离为,则点到它的左焦点的距离为( )
A. B. C. D.
5.椭圆上有一点,它到右准线的距离是,则点到右焦点的距离是( )
A. B. C. D.
6.抛物线的焦点为.对于上一点,若的准线上只存在一个点,使得为等腰三角形,则点的横坐标为( )
A.2 B.4 C.5 D.6
7.已知抛物线的焦点为,点,射线与交于点,与的准线交于点,且,则点到轴的距离是( )
A. B. C. D.1
8.已知双曲线的右支上的点,满足,分别是双曲线的左右焦点),则为双曲线的半焦距)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设椭圆上一点到左焦点的距离为,到右焦点的距离为,则点到右准线的距离为 .
10.若点P为双曲线上任意一点,则P满足性质:点P到右焦点的距离与它到直线的距离之比为离心率e,若C的右支上存在点Q,使得Q到左焦点的距离等于它到直线的距离的6倍,则双曲线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 .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C
【分析】对A,根据题意先求出动点P的轨迹方程判断即可;对B,联立与,得出二次方程,根据判别式判断是否有解即可;对C,设,再表达出,结合椭圆的方程求解即可;对D,根据焦点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解即可.
【详解】对A,设,则,即,化简得,故A错;
对B,联立,消去得,,故直线上存在这样的点,
所以为成双直线,故B正确;
对C,设,则,所以
,故C正确.
对D,易得分别为椭圆的左右焦点,,
设,根据余弦定理得,
解得,则,
(或根据结论得面积为,)故D错误.
故选:BC.
2. 3
【分析】根据椭圆方程求出离心率与右准线方程,设在右准线上的射影为,利用椭圆的第二定义,把转化到右准线的距离,利用“两点间的距离最短”和条件,求出最小值以及对应的点的坐标.
【详解】解:由椭圆的方程,可知,,,所以,右准线.
如图,设在右准线上的射影为,
根据椭圆的第二定义,有,即,所以.
显然,当、、三点共线时,有最小值,
即.
此时,将代入椭圆的方程得或(舍去),所以.
故答案为:;.
3.
【分析】根据已知条件列方程,化简整理即可求解.
【详解】因为动点与定点的距离和到定直线:的距离的比是常数,
所以,即,
整理可得:,即,
故答案为:.
4.A
【分析】根据圆锥曲线统一定义可求得,由椭圆定义可求得.
【详解】设分别为椭圆的左、右焦点,到左准线的距离为,到右准线的距离为,
由圆锥曲线的统一定义知:,解得:,
又,解得:,到它的左焦点距离为.
故选:A.
5.A
【解析】根据椭圆方程,先求出椭圆离心率,结合题中条件,由椭圆的第二定义,即可得出结果.
【详解】由得,,则,
所以椭圆离心率为,
记点到右焦点的距离是,又点到右准线的距离是,
根据椭圆的第二定义可得,
,即.
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椭圆第二定义的应用,考查求椭圆上的点到焦点的距离,属于基础题型.
6.D
【解析】由抛物线的定义可得准线垂直时,为等腰三角形,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交准线于点此时为等腰三角形,所以点与重合,即可得为等边三角形,利用即可求解.
【详解】
所以准线垂直时,由抛物线的定义可得,此时为等腰三角形,
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交准线于点,则,
此时为等腰三角形,
因为若的准线上只存在一个点,使得为等腰三角形,
所以与重合,所以,所以,
所以为等边三角形,
,,
所以,整理可得:,
解得:或(舍)
所以则点的横坐标为,
故选:D
【点睛】关键点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是紧扣准线上只存在一个点,使得为等腰三角形,可得准线垂直时的点应该是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与准线的交点,可得为等边三角形.
7.B
【分析】结合抛物线定义可得:,即,即,则,求得直线的方程,联立即可求得的横坐标,即可求得点到轴的距离.
【详解】解:抛物线的准线为,如图过作,
由抛物线定义得:,由,
则,则,,
则,
即,则,
抛物线方程,焦点,则直线的方程为:,
,整理得:,
解得:,或,
由于射线与交于点,则点的横坐标,
点到轴的距离,
故选:B.
8.B
【分析】根据得,,再换元利用函数的单调性求解.
【详解】解:由双曲线的第二定义可知,,
右支上的点,满足,
由,解得,
在右支上,可得,可得,即,则,
令,,可得
而在,单调递减,,,,
故选:B
9.2
【分析】利用椭圆上一点P到其左焦点的距离为3,到右焦点的距离为1,可得2m=2a=3+1,解得a=m,可得b2=m2﹣1,.设P点到右准线的距离为d,再利用椭圆的第二定义可得,即可解得d.
【详解】∵椭圆上一点P到其左焦点的距离为3,到右焦点的距离为1,
∴2m=2a=3+1,
解得a=m=2,∴b2=m2﹣1=3,
∴1.
设P点到右准线的距离为d,则,解得d=2.
故答案为2.
【点睛】本题考查了椭圆的定义、标准方程及其性质、椭圆的第二定义,属于基础题.
10.
【分析】若Q到的距离为有,由题设有,结合双曲线离心率的性质,即可求离心率的范围.
【详解】由题意,,即,整理有,
所以或,
若Q到的距离为,则Q到左、右焦点的距离分别为、,又Q在C的右支上,
所以,则,又,
综上,双曲线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
故答案为:
【点睛】关键点点睛:若Q到的距离为,根据给定性质有Q到左、右焦点的距离分别为、,再由双曲线性质及已知条件列不等式组求离心率范围.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