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4.2 产生气体的变化同步训练一、单选题1.小苏打和白醋产生的是( )。A.二氧化碳 B.氧气 C.氮气2.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发生的变化属于( )。A.形态的变化 B.物理变化 C.化学变化3.实验室用来检验是否存在二氧化碳气体的常用试剂是( )。A.白醋 B.水 C.澄清石灰水4.在课党实验中,将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留在瓶盖中的液体是( )A.全是白醋 B.全部是水 C.含有新物质的液体5.在自制汽水的过程中,糖是用来调味的,产生气泡的物质是( )A.小苏打 B.水 C.色素6.关于小苏打和白醋的特点,下列说法错误的( )A.白醋闻起来有一股刺鼻的酸味B.小苏打闻起来有一股辣味C.小苏打是白色的7.打开汽水时,常听到释放出气体的声音,溶解在汽水中的气体是( )A.氧气 B.小苏打 C.二氧化碳8..我们将燃着的木条伸进白醋与小苏打混合后产生的气体中,发现( )。A.木条燃着更旺 B.木条熄灭 C.木条无变化二、填空题9.小苏打和白醋产生的气体可以使燃烧的火柴 ,它是一种 、 、 的气体。经科学家大量的研究,确定是 。10.“低碳生活”越来越成为全民倡导的新风尚。这是由于煤、石油的急剧消耗,会产生大量的 气体,从而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等恶劣后果。在实验室中我们可以用 和白醋混合制得该气体。11.汽水是 气体的饱和水溶液,它能给人一种刺激的味道。12.物质变化常常伴随一些现象,比如蜡烛燃烧会 ,小苏打 和白醋混合会 等。13.白砂糖,食盐和小苏打三种物质中,可与白醋反应生成气体的是 。14.物质的化学变化会伴随着一些现象,如 、 、 、 等现象,这些现象常常可以帮助我们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但仅仅凭这些就肯定地判断是化学变化,这是不对的。如 可以改变颜色; 可以发光发热; 产生沉淀; 产生气体等都是 ,因为它们都 。三、判断题15.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气体能助燃。( )16.小苏打和白醋混合产生了新物质。( )17.柠檬汁和小苏打混合在一起会产生二氧化碳。( )18.有发光发热、改变颜色、产生沉淀、产生气体等现象就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 )19.能产生气体的变化一定都是化学变化。( )四、综合题20.我们学习了白醋和小苏打的混合实验,知道混合后会产生气体,小刚根据这个特点。想到气体可以产生反冲力的原理,用塑料瓶、小苏打和白醋自制了迷你“小火箭”,为了提高“小火箭”的发射高度,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究。组别 小苏打的的量(克) 白醋的量(毫升) “小火箭"的发射高度(厘米)第一次 第二次 第二次第一组 3 100 22 24 25第二组 6 100 57 55 58第三组 9 100 83 83 82第四组 12 100 81 80 80(1)这个实验探究的问题是“小火箭”的发射高度与 是否有关。(2)小刚分析第一、二组的数据,能得出的结论是100毫升的白醋中放入6克小苏打产生的气体比放入3克小苏打产生的气体 (填“多”或“少”)。(3)分析第 组和第 组数后发现,如果10升白醋中加入太多的小苏打,并不能让迷你“小火箭”飞得更高。(4)白醋和小苏打混合后,产生的气体是 (填名称)。(5)小苏打和白醋反应,属于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A【解析】【分析】白醋与小苏打混合后,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能将燃着的木条熄灭,故选A。2.【答案】C【解析】【分析】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在不断地变化着的。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就是否产生新物质。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了新物质二氧化碳,所以属于化学变化。3.【答案】C【解析】【分析】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实验室中常用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是澄清石灰水。4.【答案】C【解析】【分析】小苏打与白醋的成分醋酸反应生成醋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有新物质生成,发生了化学变化,所以反应后杯中的液体是醋酸钠溶液,将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留在瓶盖中的液体是含有新物质的液体。5.【答案】A【解析】【分析】在制作汽水时,我们会在其中添加小苏打,小苏打会和汽水中的其他物质产生化学反应,释放气泡。6.【答案】B【解析】【分析】小苏打闻起来的气味比较淡,白醋闻起来会有一股刺鼻的酸味,选项B符合题意。7.【答案】C【解析】【分析】高压下让二氧化碳溶在水中。另外,我们所说的碳酸饮料就是汽水饮料,是因为二氧化碳溶于水后成为碳酸,故叫碳酸饮料。8.【答案】B【解析】【分析】白醋与小苏打混合后,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能将燃着的木条熄灭,故B正确,AC错误。故选B。9.【答案】立即熄灭;无色无味;比空气重;不助燃;二氧化碳【解析】【分析】 根据对小苏打与白醋反应的认识,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气体可使燃烧的火柴熄灭,说明这种气体不支持燃烧的特性,它是二氧化碳气体。10.【答案】二氧化碳;小苏打【解析】【分析】根据对二氧化碳气体的认识,燃烧煤、石油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从而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等恶劣后果;在实验室中我们可以用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制得二氧化碳气体。11.【答案】二氧化碳【解析】【分析】我们常喝的汽水是将二氧化碳气体溶解到水中生产出来的。汽水是一种溶液,它里面溶解有二氧化碳气体,是二氧化碳气体的饱和水溶液。12.【答案】发光发热;产生气体【解析】【分析】我们把物质从一种状态变化到另一种状态的过程,叫做物态变化。物理变化:没有新的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有新的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是否有新的物质生成。蜡烛燃烧时蜡烛先融化,这一变化过程是物理变化;接着伴随着发光、发热。这一变化过程是化学变化。小苏打和白醋伴随的主要现象是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属于化学变化。13.【答案】小苏打【解析】【分析】白醋和小苏打混合能够发生化学变化,产生气体。14.【答案】改变颜色;发光发热;产生气体;产生沉淀;混合红墨水和清水;电灯发光;泥水静置;水被烧开;物理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解析】【分析】物质的化学变化会伴随种种现象,这些现象常常可以帮助我们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如改变颜色、发光发热、产生气体、产生沉淀等现象, 这些现象常常可以帮助我们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但仅仅凭这些就肯定地判断是化学变化,这是不对的。如混红墨水和清水,谁的颜色改变,但是这是物理变化;电灯发光可以发热;泥水静置产生沉淀;水被烧开产生气体等都是物理变化。15.【答案】错误【解析】【分析】小苏打和醋混合产生大量的气泡,生成新的气体——二氧化碳气体,这种气体能使燃烧的细木条熄灭,说明这种气体不支持燃烧。16.【答案】正确【解析】【分析】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物质发生化学变化过程,常常伴随发光发热、改变颜色、产生气体、产生沉淀物等。其中最重要的特征还是产生新物质。小苏打和白醋混合我们可以观察到反应剧烈产生大量气泡,用手触摸杯壁,感觉比原来凉。科学家经过大量的研究,已经确定这种气体是二氧化碳,它是空气的组成部分。17.【答案】正确【解析】【分析】柠檬汁和小苏打混合在一起会产生气泡,是由于小苏打和柠檬酸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二氧化碳。题目说法正确。18.【答案】错误【解析】【分析】 发热、发光、生成沉淀、生成气体或颜色变化现象发生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有新物质生成。 如:电灯通电既可发热、发光,没有新物质生成,它是物理变化;而煤燃烧,发热、发光,生成了新物质,它是化学变化。 在清水中加入泥土,生成了沉淀,没有新物质生成,它是物理变化;而在澄清的石灰水通入二氧化碳,产生了沉淀,生成了新物质,它是化学变化。 将自行车的气阀打开,放出了气体,但没有新物质生成,它是物理变化;而在石灰石表面滴加稀盐酸,冒气泡,生成了新物质,它是化学变化。 在盛有清水的烧杯中滴加红墨水,水变红色,没有新物质生成,它是物理变化;而在盛有溶液的烧杯中滴加酚酞,溶液变红,生成了新物质,它是化学变化。19.【答案】错误【解析】【分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主要在于是否有新的物质生成,生成新的物质代表是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在化学变化过程中通常有发光、放热、也有吸热等物理现象,所以说化学变化过程中总伴随着物理变化。水蒸发变成水蒸气会产生气体,没有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能产生气体的变化不一定都是化学变化。题目说法错误。20.【答案】(1)小苏打的量(2)多(3)三;四(4)二氧化碳(5)化学【解析】【分析】(1)通过表中数据可知,实验中的变量是小苏打的重量,此实验研究的是小苏打的量与小火箭发射高度是否有关系。(2)通过实验数据可知,6克的小苏打比3克的小苏打产生的气体多。(3)通过观察第三组和第四组实验数据,发现加入一定量后的小苏打后,小火箭的高度并没有变化。(4)白醋和小苏打混合后,会产生二氧化碳。(5)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小苏打和白醋反应,属于化学变化。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