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导学案)-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1.1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导学案)-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资源简介

课标内容 学习目标
结合实例,说明农业的区位因素。 1、掌握农业的区位,结合案例具体分析家乡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 2、掌握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及其原因。
3.1.1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导学案
课前预习
一、 农业区位因素
1. 农业生产的特点: 、季节性和周期性。
2. 农业区位因素
(1) 自然因素(阅读课本57页)
气 候 热量、     、降水等。影响作物的分布、种类、耕作制度的方法。
水 源     、地下水源、高山冰雪融水等。影响栽培方式。
地 形 平原地区适宜发展   ,山地、丘陵地区适宜发展林业或畜牧业。影响农业类型。
土 壤 不同类型的土壤,适宜生长不同的作物。影响作物种类、产量。
(2) 社会经济因素
① 市场:市场的需求、农产品的价格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农业生产的 和规模。
② 交通运输:交通运输快捷,可以 农产品的运输、存储费用和运输时间。
③ 政策法规:政府制定的各项政策法规,都对农业生产有很大影响。
④ 其他因素:资金、 、科技、历史、文化、政治等。
二、 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1. 总体特点:自然因素相对稳定, 处于不断
的发展变化中。
2. 具体变化
(1) 的变化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最为直接。
(2) 通过 手段改造不适宜的自然因素(光热、水分等)使之适宜发展农业。
(3) 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 等技术的改进,使市场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
课中探究
农业区位概念
农业区位因素
探究活动一:农业区位因素分析--以东兴“红姑娘”番薯种植为例
材料一:番薯,为高产且适应性强的粮食作物,喜温暖多光,不耐寒,适宜生长温度为22~30℃。适种于肥沃而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属耐旱怕涝植物。“红姑娘”番薯营养丰富,具有较好的食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材料二:东兴,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阳光充足,全年温和湿润,冬短夏长,气候优越。地处十万大山南沿,地形以低山丘陵与平原为主。东兴南部近海平原表面为石英细砂,沙砾,富含矿物质;土壤疏松,少虫害。东兴市境内的河流均发源于十万大山,河流量一般比较小。防城港市境内铁路、公路、水路兼备,交通便利,乡村闲余劳动力多。
“红姑娘“番薯在防城港已有200多年种植历史。近年来,政府加大番薯产业扶持力度,在农技人员的指导下,采用新技术和新种苗,产量品质有较大提升,深受市场欢迎,多销往邻近各市。
请同学们根据材料一、二,分析江平适合”红姑娘“番薯生长的区位因素,分组讨论,完成表格
自然因素 东兴
气候
地形
土壤
水源
社会经济因素 东兴
市场
交通
科技
政策
劳动力
种植经验
其他因素
三、农业区位因素变化及其影响
探究活动二:农业区位因素变化及对农业的影响---以东兴“红姑娘”番薯种植为例
四、当堂巩固
2018年,云南省年产鲜切花112亿枝,盆栽花卉4.3亿盆,康乃馨产量占全国的85%以上,玫瑰产量约占全国的70%。昆明斗南花卉市场已发展成为“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鲜切花交易市场”,是著名的花都。据统计,2018年,斗南鲜切花交易额达78亿元,82亿枝鲜花经斗南花卉市场销往全国,全国每10枝鲜花里,有7枝来自斗南,全世界50多个国家能看见斗南鲜花的身影。据此完成1~2题。
1.近年来,云南花卉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产量不断增加,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市场 B.交通 C.政策 D.劳动力
2.花卉从昆明斗南销往我国各地和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依赖于(  )
①保鲜储藏技术②先进的管理水平③丰富的销售经验 ④便利的交通运输
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青藏高原位于一种特殊的高原气候区,但利用大棚技术使得拉萨的瓜果蔬菜供应充足。据此下题
3.拉萨利用大棚技术种植瓜果蔬菜,主要是改善了当地的( )
A.光照条件 B.热量条件 C.水分条件 D.土壤条件
4.拉萨原来不产西瓜,引种后发现,直接“铺”在地上生长的西瓜生长不好,只有将西瓜藤蔓架空,西瓜“挂”着才能结果。西瓜“挂”着的原因是( )
A.可以减少叶子对西瓜的遮掩,增强光照,促进光合作用
B.可以充分利用立体空间,节省土地、节省大棚面枳,减少农业投入
C.土壤的湿度不够、干燥,直接“搁”在地上,容易使叫瓜的水分蒸发
D.大棚内的地面温度比空气温度低,不利于西瓜的发育成熟
课后探究
近年,我国红薯收获面积占全球比重不断下降,请同学们为我国红薯发展出谋划策,主要从技术攻关、产业规划、宣传销售方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