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教学设计)-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表格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1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教学设计)-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表格版)

资源简介

教案(试用)
课题 3.1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课时 一个课时
课型 新授课(课型包括: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讲评课、实验课等) 日期
学科核心素养 1、通过介绍案例材料结合地图,直观展现宁夏中卫市在中国的位置,培养学生区域认知能力中的地理定位能力。2、通过引导学生从文字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归纳总结出具体的农业区位因素以及通过材料理解农业区位因素的概念,培养学生综合思维分析能力。3、通过将知识迁移到生活中,利用所学的农业区位因素验证当地农业发展,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4、通过农业发展要因地制宜地学习,以及对农业区位因素变化的了解,培养学生人地观念中的人地协调观。
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学生能明白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有哪些?2.学生能分析主要因素对农业生产和区位选择的影响,和变化较快的社会经济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3.学生能结合本地案例探讨农业区位因素。4.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重难点 教学重点:结合实例,说明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教学难点:结合实例,说明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媒体使用 教学组织与方法 用时
教师教法 学生学法
导入新课或回顾旧知 地理名片:介绍宁夏中卫市硒砂瓜。 1.视频播放:《航拍中国》有关宁夏中卫市硒砂瓜片段。2.提出问题:宁夏中卫市为什么会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展示农业生产的视频,利用直观演示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看完图片和视频过程中积极思考,小组进行合作探究,并为新课讲授创设情境。 3分钟
授课过程 过渡:我们知道在一块地上要种什么,是由谁决定的?那么人们是根据什么来决定某地上最适合种什么农作物,从而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今天我们通过本节农业区位的学习,来一一解决这些问题。1.农业区位的概念提问:什么是农业区位?总结:农业的区位有两层含义:一是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二是农业与地理环境各因素的相互关系。 2.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影响农业区位的主导因素是影响某农业的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总结:通过阅读书本内容,我们总结出影响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有: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社会因素:交通、市场、科技、政策、劳动力等。3.活动探究介绍西瓜的生长习性:西瓜喜温暖干燥的气候,喜光、耐旱、不耐湿,适宜在土质疏松、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砂质土栽培。成熟期需要有10~12小时的长日照和较低的空气湿度,以日温27~30°C、夜温15~18°C为宜。活动探究一:阅读学案材料,结合材料,讨论并记录:影响宁夏中卫市硒砂瓜种植的优势自然因素?中卫市位于宁夏中西部干旱山区,平均海拔1700以上,年雨量不足200mm,而蒸发量可达2000m。当地砂石中含有大量硒、锌、钙等微量矿物元素。硒沙瓜个大、瓤红、汁甜, 当地农民创造出了压沙种瓜这一节水保墒的旱作农业种植模式,即在土地上压上一层沙砾,铺上一层薄膜,瓜苗就从石头缝里“蹦”出来,有效地提高了瓜的质量和产量。 活动探究二:阅读学案材料,结合材料,讨论并记录:影响宁夏中卫市硒砂瓜种植的优势自然因素?今年,在政府倡导下,我准备种植自根苗硒砂瓜30亩……”农户受采访时说。中卫市所产西瓜因具有体大皮厚质硬、肉红汁多、甘甜爽口、营养丰富、保鲜期长的特点,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中卫市砂瓜每年7 ~9月份上市,与南方相比,时间较晚。当地98%以上的砂地均用来种植压砂西瓜,产品旺销全国,远销海外。 活动探究三:阅读学案材料,结合材料,讨论并农业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是不是一成不变呢? 4.过渡:通过活动探究三,使学生知道农业区位因素不是一成不变的! 5.总结:(1)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不是一层不变的。(2)相比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变化比较快,对农业影响也越来越大。6. 学以致用:材料一:板栗生长的环境条件:板栗是一种喜光树种, 忌荫蔽。适于栗树生长的平均温度为8-25℃,较耐寒。板栗种在坡地上为主,同时它适应多雨湿润的气候,但并不耐涝,常因土壤排水不良,根群长期受水浸渍而导致落叶,甚至全株枯死,因此板栗适合生长在偏酸性和通气性疏松的土壤中。材料二:船塘镇地处广东省河源市东源县北部山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气候温和、阳光充足、雨量充沛,终年气温较高,偶尔阵寒,但冬严寒,夏不酷热,亚热带丘陵区,气候温和湿润,植被长势较好。 材料三:东源县船塘镇是河源乃至全省的优质板栗摇篮。当地种植板栗历史悠久,素有“广东板栗之乡”的美誉。板栗富含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及矿物质。东源的“望郎回”,香味浓郁,营养丰富,是居家旅行及馈赠亲友首选的绿色食品!被评为“广东省名牌产品”。为了适应其发展,东源县板栗发展有限公司成立。该公司是我省目前唯一专门从事板栗生产、加工和销售的农业龙头企业,主要开展板栗的高产技术推广、优良品种选育、病虫害防治研究、低产园改造、栗果储藏保鲜和精深加工等工作。通过材料一、二,结合板栗的生长习性,分析船塘镇板栗种植优越的自然条件?通过材料三,分析船塘镇板栗种植的优势的社会经济条件? 读书指导法读书指导法本环节主要使用创设情境和案例法进行授课。三道活动探究题都是通过谈论、读书指导和讲授分析,鼓励尝试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对材料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在总结每一探究题的结论时,注意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通过本土农作物板栗的情境引入,让学生学会知识迁移,进行分析,达到巩固效果。 自主阅读书本,自主学习。自主阅读书本,小组合作探究,归纳农业区位因素。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生分组回答,活动探究一引导学生读宁夏中卫市在中国的位置图和中卫市地形图时,注意经纬度位置,地势情况,周围有哪些标志性地理事物,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培养学生地理区域认知能力。在总结每道探究题,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各抒己见。 2分钟3分钟活动探究1用时7分钟,活动探究2用时8分钟。活动探究3用时6分钟。8分钟。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媒体使用 教学组织与方法 用时
教师教法 学生学法
授课过程 课堂小结:农业区位是指农业生产所选择的位置,以及它与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也就是种在哪里、为什么种在这里。农业区位因素主要有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自然因素是相对稳定的,人文因素多变化,我们在农业生产时要注意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归纳总结。 2分钟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第三章第一节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1.农业2.农业区位 (where + why)3.农业区位因素 气候(光照、热量、降水等)自然因素 水源 稳定 地形 土壤 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市场 交通运输人文因素 政策 多变 劳动力 科技历史、文化、资金等 教学反思 1.本节课是高中地理非常重要的一节,其中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是高考常考内容。2.本节课首先是从西瓜入手,西瓜是学生们经常接触到的水果,更是大家在当前炎炎夏日下总会想吃到的。在引起学生兴趣的同时培养学生区域认知,并把所学知识与身边的地理现象有机结合起来。3.课件有较三道探究题,意在运用案例,情景教学,小组合作的形式更能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落实核心素养。4.在教学中,内容在时间的分配方面有些不均,让学生讨论的时间有些仓促,教师略乏调动能力,学生讨论不够有激情。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