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 考场佳作 我身边____的人(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初中语文 考场佳作 我身边____的人(素材)

资源简介

初中语文 考场佳作|我身边____的人
原题重现
在你的成长过程中总会遇到一个让你深受触动的人,他(她)并不遥远,往往就在你的身边。从他(她)的身上,你感受到了平凡又伟大的力量,你感悟到了勤劳朴实的价值,你感触到了真善美的真谛……
24、请以“我身边______的人”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写作要求】
①认真选材,立意准确,思想健康,感情真挚;
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③字数不少于600字。
审题立意
1.写作材料上,凡是能在成长过程中深受触动的人物皆可。本次作文选材范围很广,“身边”强调了选材尽量要真实,无论选什么素材都要写出深受触动的人物细节,同时要明确表达自己的触动是什么。(写什么)
2.记事方法上,既要完整清晰,又要重点突出。要清楚地记叙能深受触动的起因、经过、结果,对人要有聚焦式的镜头描写。(怎么写)
3.表达效果上,明确写出自己的感触是什么。立意深刻,能由点到面,突出写出自己的感悟,让读者一读就能知道作者是在哪个方面有感触。(写得怎样)
我身边可敬的人
“老祖宗的无数次探索,才造就了这满堂的馥郁,安化茶文化的结晶也就是如此吧!”奶奶喃喃自语,如梦中呓语,我已经听了十二年了!
陶澍故里,轻烟薄霭下的群山渗透着钟灵毓秀,资水湍急且宁静地淌过时间的罅隙。从小奶奶就会为我细数:一棵树,一块石,一座山,一方庙宇中,前人读书的故事。
凌晨六点起来,提上小捅去月牙泉打一桶水。轻烟薄笼,群山掩翠,月牙泉水潺潺地诉说着奔向资水母亲的喜悦。掬一捧月牙泉水,甘甜清冽之气扑面而来。月牙泉离家四华里,然而山路多崎岖。两年前,奶奶便因腿脚不便,不再来会这位老朋友了。然而我也不记得是八年前还是九年前,奶奶便带我踏上了这汲泉小路了。
奶奶是一位安化茶文化的传承者。“摘茶,炒摘,磨炒……”一步步在我眼里繁琐的步骤,奶奶干得细致而又认真。奶奶常说:“只有你认真地对待这茶叶、这方法步骤,茶才能展现出它最好的香味,最佳的味道……”听了奶奶的话,我静静地看着奶奶完成那一道道工序。
泉更冽,黑茶独有的红色色泽开始隐现。
凌晨六点起来,独坐在城市的书桌旁,一和茶砖香幽幽。望着那装黑茶茶砖的小黑匣子,我不由地想到了一年前的一个假期。
“香吧!”我猛然惊醒。回头一看,奶奶正笑盈盈地看着我,手上端着一个茶香四溢的小黑匣子。小黑匣子上雕刻着根枝缠绕的古莲,典雅、朴素。小心翼翼地打开小黑匣子,里面是一块黑茶茶砖,方正、紧实。奶奶看看茶砖,又看看我:“做人也有如同这黑茶茶砖,踏踏实实,板板正正。”
这时奶奶端给我一杯泡好的茶,我端起茶杯大喝一口,又烫又苦又涩。看着奶奶,小抿一口,还不时感叹:“这茶,好清!”我也学着奶奶小抿一口,果真味道与之前截然不同!这时奶奶看着我,又如同是看着茶:“城里匆匆的行人,只有放慢脚步,才会惊觉,路边的花竟然如此美丽!”
回看,这假期只剩最后一天了,我心中已有了决定,这个假期我要亲手摘一次茶,完成那我总认为繁琐的工序,去月牙泉打一壶水,泡一壶亲手制作的茶给奶奶,一如奶奶为我……
原来一块小小的茶砖,一杯茶,身边的亲人,能告诉我这么多生活中的道理,放慢脚步,去看这个世界……
老师点评:文章字里行间散发着安化黑茶的淡淡清香、绵延不绝,让人读后仿佛品茗,唇齿留香、回味无穷。全文不仅介绍了家乡的特有物产、更是以此引出了茶文化的传承者--奶奶。对于奶奶的描写可谓细致入微、生动传神,言为心声,奶奶几处语言更是凸显出其令人崇敬的形象,着实为点睛之笔。勤劳、质朴而又智慧的奶奶让小作者感到可亲可敬,在她身上,聪明的小作者学会了如何制茶、也懂得了许多的道理。结尾的“放慢脚步,去看这个世界……”诗意盎然且又蕴含哲思。对于一名七年级的孩子来说,能写出这样的文章,难能可贵!
我身边温柔的人
在乡间的田野上,旭日携着光辉,星星点点地落在朝霞织成的锦缎上。在这里,总有一个人用温柔温暖我的心灵。
这是一个红色小铁盒,这是奶奶,两者合在一起,便成了我快乐的童年。每临傍晚,我放学回家,总能看见奶奶在家门口的织机旁笑眯眯地看着我。“小宝,回来了呀,来,吃个糖。”奶奶总会从她的红色小铁盒里掏出一颗糖给我吃。我伸手接过被奶奶拿了许久的糖,感受着上面奶奶的温度。“谢谢奶奶!”我把糖扔进嘴里,甜甜的,暖暖的,这是独属于奶奶的味道。每当看着我吃糖时幸福的样子,奶奶总会笑起来,皱纹舒展,眉眼弯弯,我也跟着笑起来。
夕阳停在了我们的脸上,老槐树好像也在笑,一抖一抖的,那时候的红小铁盒,真是我的快乐源泉。
时光哗哗地流,从我指尖溜走,转眼我小学五年级了。好不容易回到乡下,又到奶奶家。“奶奶!我回来啦!”“哎!我的好小宝!”奶奶仍是坐在槐树下,织机旁。她又是从红小铁盒中掏出了东西,不过这回却不是糖。“怎么样?奶奶特意给你织的围巾!”奶奶笑眯眯的,用生满老茧的手把围巾递给我。围巾五颜六色的,像天上的彩霞,摸上去软软的,戴上去暖暖的,像是把祥云戴了上去。我盯着奶奶发白的双鬓,眉眼的弧度,仍像从前。不过那脸上的皱纹,却再未舒展开。奶奶的笑容让我的心头暖暖的,奶奶的样子又让我有些心痛。我只能像小时候那样笑起来,与奶奶一起笑。
夕阳又一次落在我与奶奶的脸上,老槐树深深的树纹,似乎预示着它已经老了。那时候的红小铁盒,能让我与奶奶开心许久,许久。
时光哗哗地流,从奶奶的身边划过,转眼我已步入初中。奶奶将红小铁盒送给了我,但由于学业,我已经许久没有看过奶奶了。写完作业,我盯着红小铁盒发愣。小时候它多神奇啊!奶奶从里面什么都能变出来。我好奇地打开它,只看到了几颗早已过期的糖果以及那条围巾。我摸了摸围巾,仍是那么温柔,却没有从前的光泽。我仿佛看到了奶奶,奶奶在笑。皱纹舒展开来,那么温柔。我也笑了起来,和那些日子被奶奶的温柔温暖的我,一起笑了起来。
终于,夕阳停在了我的脸上,红小铁盒似乎重新焕发出它的光芒。奶奶用她的温柔,欢乐了我整个童年。
老师点评:文章回忆了“我”与奶奶之间关于红小铁盒的动人故事,表达了浓浓的祖孙情。文中的“夕阳”是点睛之笔,把“我”、老槐树、奶奶紧紧联系在一起。文章描写细腻生动、情感真挚感人。
我身边善良的人
夏天已然过去,可在时光的淘洗中,我却还在春天的樱花树下,怀念着那个人。
我以前的小区里,有一位年纪并不大的阿姨,大家都叫她吴姐。吴姐有着一头发质很好的乌发,发丝总在阳光下闪耀。最令人记忆深刻的是她的牙齿,白白的,笑起来很阳光。吴姐是团购处的团长,她有一个自己的小仓库。每当经过小仓库时,里面总会散发出一种诱人的香味,这时,大家便知道是吴姐做的小蛋糕出炉了。
记得一次,蝉鸣很响,太阳光折射在地面上,洒下点点光斑。我和朋友们玩累了,正走在回家的路上经过仓库时,香味使我不禁停住了脚步。望过去,吴姐正在里头忙碌着。可能是我站的时间久了,被她察觉到了,亦或是其他,她望向我,展开笑颜道:“小妹妹,站门口干嘛,进来呀”! 我鬼使神差走了进去,却回过神,我没有一分钱在身上。顿时,愠色爬上了我的脸。我匆忙摆了摆手,尴尬地小声说了声:“我没带钱。”说罢,便急匆匆想要出去。她却轻轻拉住了我,柔声说了声“没关系,当阿姨请你吃的,小妹子刚运动完,肯定累嘛!”那笑颜舒展开,使人一下子想到了和沐的春风。花香在空气中氤氲,阳光暖暖的,人心也是。
吃完小蛋糕后,道了声谢,我正准备要走,她却急急跑进去,仿佛突然想起了什么般,随即,从里头拿出了一袋五颜六色的糖果,糖果缤纷艳丽,和她一般,吴姐抿了抿嘴,道:“这个糖果我家小孩很爱吃,你拿点再走吧。”我感激地望着她,选了两颗糖,便走了。
糖果放入口中,一种凉爽的感觉袭来,转瞬,便化为一股甜味,却不腻,恰到好处。
后来,每当我路过小仓库中时,吴姐都会将我叫去她那里,让我吃点东西再走。我也听过关于吴姐的一些事,她老公因为一些事去世了,只剩下自己与孩子相依为命,于是便有了现在的她。
我对吴姐有了新的认知。
她平凡而伟大,哪怕经历了再大的挫折,也能以乐观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生活,热爱生活,保持善良的本质,这种精神可贵却又难得。
后来,我们家搬离了那个小区,我也没能再见到吴姐。可我清楚,糖果的清甜与吴姐的善良将永驻于我心间,难以忘怀。
樱花好闻的香气袭来,可那些蝉鸣与那个盛夏却仿佛还在昨日……
老师点评:本文选取与“吴姐”相处的一个典型事例,通过对其语言、神态的描写充分写出了“吴姐”的善良。接着通过听闻,补叙了“吴姐”的过往,突出了吴姐的积极乐观,以及这份“善良”的可贵,让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同时引用汪国真的诗句做题记,既突出了文章中心又增加了文章诗韵,结尾处的景物描写,烘托了人物的美好品质,含蓄隽永,实乃一篇考场佳作。
我身边“寻找光”的人
清晨,我局促地夹在人群中,被匆匆忙忙的“上班族”挤来挤去。地铁上似乎只有我一个人不紧不慢,虽然我要去看病,可一想到看完病就要回学校上学,我甚至希望地铁能开得慢一些。
正当我愁眉苦脸想着怎么拖延时间时,“滴——”地铁门开了,一个穿着校服的男孩和他妈妈挤了进来,坐在了我对面。今天是上学日,地铁上,学生还是比较少见的。他看上去和我年纪相仿,百无聊赖的我便打量了他一番。
他和他的妈妈坐在一起,母子俩手牵着手,脸上洋溢着淡淡的微笑,可奇怪的是,他一直闭着眼。我不禁叹了口气,心想:现在教育抓得真紧,我们初中生还没睡醒就得来上学,只能在地铁上眯一会儿。
母子俩就这样静静地坐着,只坐了三四站就下了地铁。那个“睡着的”男孩还是闭着眼,他一手扛着书包,一手扶着妈妈的手臂,急匆匆地下了车。我看着他那不曾见过的校服,有些好奇他是哪个学校的。转角处,还可以看见他脸上淡淡的微笑,诉说着快乐与幸福。我无意间瞟了一眼指示牌:市特殊教育学校。
这时,我才恍然大悟:原来,他是一个盲童!
地铁门“啪”地一下关了,他温暖的笑容再次浮现在我眼前,充满了幸福与欢乐。我的心弦被那微笑拨了一下,虽然他是一个盲童,可他脸上没有不悦与愁苦,而是满足与希望。他被苦难磨炼出来的点点希望与微光,触动了我的心。
地铁上,公司经理同员工没好气地打着电话;打工人愁眉苦脸,昏昏欲睡;我一心只想拖延时间,晚点上学……只有他,带着满满的正能量,高高兴兴地去上学。他的生命中没有光,可他却在努力地寻找光,并成为光。
我顿悟,原来我们身边有许许多多“寻找光”的人:有的人身残志坚,自强不息;有的人生活贫苦,自食其力;有的人疾病缠身,努力生活……而他,只是那千千万万“寻找光”的人中的一个缩影。
我忽然想到了史铁生的一段话:既然苦难把我推到了悬崖边,那么就让我在悬崖边坐下来,顺便看看那下面的流岚雾霭,唱支歌给你听。
“滴——”地铁门又开了,我也到站了。我仿佛又看见了那个“寻找光”的盲童,看见了他幸福的微笑。于是,我尝试着跟他一样,加快了脚步,扬起了笑脸……
老师点评:小作者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撷取生活中微不足道的小事,以小见大,道出了生活中的哲理。这对于一个七年级的学生来说,是难能可贵的。本文标题新颖,语言朴实,情感真挚,思想深邃,发人深思,不失为一篇考场佳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