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环境污染与国家安全 第2课时(学案)-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2 环境污染与国家安全 第2课时(学案)-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

资源简介

第三章 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
第二节 环境污染与国家安全 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区域认知:通过材料、图像,认知污染物跨境转移的类型,以及污染物主要转移路径和危害。
2.综合思维:结合材料、图像,分析突发环境事件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3.人地协调观:从环境安全的角度,理解污染物跨境转移对沿途、转入地的危害,增强国际合作意识,建立人地和谐的发展理念。
4.地理实践力:通过实地调查或查阅资料,分析所在区域环境污染事件对国家安全的影响以及采取的措施。
【重点难点】
重点:说明污染物跨境转移对环境安全的影响;说明环境保护政策、措施与国家安全的关系
难点:突发环境事件影响国家安全的途径
【自主预习】
污染物跨国转移方式
转移方式 传输途径 影响
跨国传输 通过 、 等自然过程传输到其他国家。 通常情况下,通过 跨国传输的污染物浓度一般在 范围内,不至于对输入国造成严重的威胁,但 可能在 时间内造成 污染物跨国传输,威胁输入国的环境安全。 以某种 方式输入到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污染物,可能对输入国家或地区的环境安全造成威胁,进而引发跨境环境污染物输出国与输入国之间的矛盾或外交争端,甚至演变为政治、经济和军事冲突,对双方的国家安全均造成影响。
跨国转移 通过正常 或非法 的手段,将在本国产生的固体废弃物输送到其他国家。
含有毒有害物质的产品 有毒有害物质超标或含有尚未被认识的有毒有害物质的产品,通过 从一个国家进入其他国家。
跨国污染问题的应对措施:
环节 措施
通过自然过程产生影响的跨国污染源 废弃物跨国转移、含有毒有害物质的产品贸易类型的跨国污染
源头 防范 加强监测预警,通过国际合作机制促进污染物 的污染治理 从源头上控制 的输入,禁止入境
事中 采取应急响应,控制影响范围,消除危害 加强 处理,积极发展国内替代
事后 治理 做好 、 等善后处理工作 强化 ,及早消除污染危害
国家之间应对跨国环境安全问题的方式:
(1)环境安全冲突和环境安全合作。
①环境安全冲突是指环境安全问题的责任国与受害国之间出现的紧张关系,甚至出现敌对行为或军事冲突。
②环境安全合作是指各国均严格遵守相关国际环境公约和双边协定,不以邻为壑,一旦发生跨境的突发环境事件,联合应对。
(2)应对跨境的突发环境事件的措施: 。
【合作探究】
【探究1】我国禁止“洋垃圾”入境从源头上控制境外污染物的输入(教材P71)
1.说明进口“洋垃圾”对中国环境安全可能产生的影响。
2.提出应对“洋垃圾”跨境转移的措施。
3.从国际和国内两个角度,说明中国禁止进口“洋垃圾”的意义。
【探究2】分析松花江跨境污染事件中的中俄合作应对(教材P71)
1.归纳中俄双方应对此次跨境污染事件的互动过程
2.分析此次事件中我国所采取的应对措施对降低国际争端风险的作用。
【当堂检测】
冬季海口盛行东北风。下图为海口对流层NO2浓度、总NO2浓度月变化示意图。
1.图中( )
A.春季对流层NO2浓度的平均值明显低于秋季
B.7月对流层NO2浓度对总NO2浓度的比率最低
C.冬季总NO2浓度与对流层NO2浓度与年均值相近
D.对流层NO2浓度的年内变化幅度比总NO2浓度大
2.影响海口冬季NO2浓度的主要因素是( )
A.大气环流 B.交通运输
C.工业生产 D.燃煤取暖
当前,发达国家每年将数百万吨电子垃圾运往加纳首都附近的阿格博格布洛西地区,该地原本是潟湖衍生的一块湿地,居住着4万余人,他们大多由北部穷困地区迁徙而来,现以处理电子拉圾为生。部分垃圾最后通过焚烧处理,产生大量有毒烟尘。下图为阿格博格布洛西地区的位置示意图。
3.阿格博格布洛西地区接收大量来自发达国家的电子垃圾,主要是因该地( )
A.海陆交通便利 B.闲置土地较多
C.工业原料紧缺 D.环境标准较低
4.7月在盛行风的作用下,当地焚烧垃圾烟尘的扩散方向主要是( )
A.东南 B.西南 C.东北 D.西北
近年来,微塑料作为一种新型环境污染物引起广泛关注。微塑料通常是指粒径在5毫米以下的塑料颗粒和塑料纤维,包括碎片、薄膜、纤维等。辽宁沈阳是东北重要的蔬菜、粮食基地,其农田地膜覆盖面积较大。下图示意沈阳周边农田土壤土层剖面微塑料浓度。
5.沈阳周边农田土壤微塑料浓度分布特点是( )
A.大棚高于露天农田 B.芸豆大棚减幅最小
C. 20cm深处差异最小 D.随深度增加而降低
6.微塑料污染对土壤的直接危害是( )
A. 减少土壤水分 B. 土壤生物种类减少 C. 危害人体健康 D. 土壤肥力明显下降
7.目前防治农田微塑料污染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
A.研发快速降解塑料制品 B.限制塑料制品使用
C.加强塑料制品回收管理 D.提高农民环保意识
8.(2022·威海高二期末)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年全球电子垃圾总量高达5369万吨,80%的电子垃圾被运送到非洲进行处理。加纳首都阿克拉郊区有世界最大的电子垃圾处理厂,当地人经过焚烧电子垃圾提取一些金属资源。图示意加纳及周边地区。
(1)分析阿拉克郊区成为世界主要电子垃圾处理厂的原因。
(2)说明电子垃圾跨境转移对该国环境安全的影响。
探究1
1.说明进口“洋垃圾”对中国环境安全可能产生的影响。
①增加国内环境和健康风险,带来环境安全风险。
②含有大量有毒有害物质,污染大气、水源、土壤等自然环境,危害居民健康。
③部分未利用废弃物,其焚烧和填埋会造成额外的环境污染及土地资源占用,加重环境治理负担等。
2.提出应对“洋垃圾”跨境转移的措施。
①加强立法、行政管理,严格禁止进口“洋垃圾”。
②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③做好垃圾分类处理,推动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④提高我国废弃物处理技术,加强无害化处理。
⑤加强与其他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合作,共同打击非法跨境转移固体废弃物的行为等。
3.从国际和国内两个角度,说明中国禁止进口“洋垃圾”的意义。
对我国国内:
①禁止进口“洋垃圾”从根源上消除了“洋垃圾”对我国环境的污染,有利于改善环境质量,维护国家环境安全。
②加强国内固体废弃物无害化处理,推动我国垃圾分类、回收和再生资源等行业的发展,促进资源的高效利用。
对国际:
①有助于促进在全球范围内减少固体废弃物的跨境转移。
②垃圾出口国为了减少可能出现的垃圾堆积问题,完善垃圾处理的基础设施,以实现对废弃物的回收利用,有利于改善全球生态环境。
【当堂检测】
DADC DBB
(答案】(1)劳动力丰富廉价,地价低,环保成本较低;环保政策不完善;居民环保意识低;位于沿海,海运便利;提取金属资源,增加
经济收入
(2)焚烧电子垃圾,产生大气污染;焚烧物中含有重金属,污染土壤和水源,危害居民健康;电子垃圾的病毒、细菌被携带入境,威胁当地生态系统;污染损害具有长期性,引发区域性乃至全国性环境安全问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