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4.4 变化中伴随的现象(知识点 同步训练)知识点:1.化学变化常伴随一些现象,如:颜色变化(铁生锈)、发光发热(蜡烛燃烧)、产生气体(白醋加入小苏打中)、产生沉淀(牛奶与可乐混合)等。有时这些现象会同时发生。2.观察铁钉生锈的过程(1)几天后,没有水的铁钉不生锈,被水完全浸没的铁钉也几乎不生锈,一半被水浸没的铁钉生锈最严重。(2)铁在水和空气共同作用下才会生锈。3.并非所有颜色变化、发光发热、产生气体、产生沉淀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电灯发光发热、泥水沉淀、烧开水产生气泡、红墨水在水中扩散颜色变淡等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是物理变化。4.阻止钢铁与水和空气接触能防止钢铁生锈,传统防锈方法:刷油漆、电镀、制成合金等。一、选择题1.下列能让紫甘蓝水变绿的物质是( )。A.柠檬汁 B.肥皂水 C.橙子2.小凯在家准备了糖、柠檬汁、小苏打,想要自制柠檬汽水。在制作过程中不能看到的现象是( )。A.溶液变成浅蓝色B.产生大量气泡C.摸杯壁感觉很凉3.银是一种银白色金属,密度较大,具有良好的导电性,长期放置会被氧化而发黑。其中银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银放入水中沉底 B.银接入电路中灯泡亮了C.银长期放置后变黑4.某小区用铁栏杆做围墙,下列防止铁栏杆生锈的措施中,最为可行的是( )。A.每年刷一次油漆 B.每次下雨后擦干 C.经常用水冲洗5.小红在家往一纸片上涂了一些白醋,然后往纸片上喷了一些紫甘蓝水,她会看到纸片( )。A.变红了 B.变绿了 C.没有变化6.做实验时,如果不小心打翻了酒精灯着火了,正确的做法是( )。A.用水浇灭 B.用湿抹布盖上 C.用气吹灭7.金华的非遗文化有很多,以下哪一项制作时与其他几项发生的变化截然不同( )。A.东阳木雕 B.浦江剪纸 C.婺州窑8.蜡烛燃烧时不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A.蜡烛熔化 B.产生沉淀 C.发光发热9.菜刀在下述情况下发生锈斑的程度(从严重到轻微)排序正确的是( )。①切完菜后洗净擦干 ②切完菜后用水冲洗 ③切酸菜后放置 ④切完菜后洗净擦干,再抹一点油A.③②①④ B.②③①④ C.④①②③二、填空题10.铁在含有 、 的水里,很容易生锈。11.物质的变化会产生很多现象。常见的现象有 、 、 、 。12.马铃薯营养丰富,判断是否含有淀粉,小泰可以在马铃薯的横切面上滴 来鉴定。13.当我们打开汽水瓶盖时,冒出的气泡就是 。14.米饭、淀粉遇到碘酒,颜色变成了 ,产生了一种新物质,是化学变化。15.虾具有的颜色,主要是它们甲壳下面真皮层中的 起作用。在高温蒸煮下,原来的色素受到破坏而分解,只有 尚存,所以虾煮熟后变成红色。16.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大小、形态等,没有产生新的物质,我们把没有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叫做 ;而有些变化产生新的物质,我们把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叫做 ,化学变化中一定伴随着 。三、判断题17.将干燥的冷烧杯罩在燃烧的蜡烛火焰上,过一会儿,会看见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从而证明蜡烛燃烧有水生成。( )18.有发光、发热、颜色变化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 )19.塑料制品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主要是它不容易发生化学变化长时间难以分解。( )20.陶瓷的勺子不小心掉在地上摔碎了,这种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21.钢铁在潮湿的环境下容易生锈。 ( )四、简答题22.化学变化往往伴随哪几种现象?(至少写3点)23.在日常生活中仔细观察,我们发现还有哪些物质是能够与白醋反应产生气体的?24.在我们周围,会发生很多的变化,变化的过程也会伴随着很多现象。想一想,从我们知道的变化中,可观察到哪些现象?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参考答案:1.B【详解】利用紫甘蓝和温水制成紫色的紫甘蓝试剂,它是一种能够辨别物质酸碱性的试剂,也叫做酸碱指示剂。紫甘蓝试剂里有一种独特的物质:花色素,它遇到碱会变成蓝色或绿色,遇到酸会变成红色。柠檬汁、橙子属于酸性物质;肥皂水属于碱性物质,能让紫甘蓝水变绿。2.A【详解】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物质发生化学变化过程,常常伴随发光发热、改变颜色、产生气体、产生沉淀物等。小苏打和柠檬汁混合我们可以观察到反应剧烈产生大量气泡,用手触摸杯壁,感觉比原来凉。在制作过程中不能看到的现象是溶液变成浅蓝色,所以A符合题意。3.C【详解】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在化学变化中,常常伴随着发光发热、改变颜色、产生气体、产生沉淀等现象。所以银放入水中沉底 、银接入电路中灯泡亮了都是物理变化;银长期放置后变黑说明发生了化学变化。4.A【详解】铁或者其他金属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发生了复杂的化学变化导致生锈。施工后与车漆紧密结合,在漆面形成离子膜,将车漆与空气 完全隔绝,能有效防止车漆氧化、老化。A、铁生锈是水和空气共同的作用,只要破坏其中一个条件就可以达到防锈的目的。防止铁栏杆生锈,每年刷一次油漆,方便实用,是最为可行的,故A正确;B、每年有多次降雨,降雨后即使擦干了,周围环境湿润,铁栏杆也很难保证不生锈,故B错误;C、经常用水冲洗更增加了铁栏杆的湿润程度,更容易生锈,故C错误。5.A【详解】利用紫甘蓝和温水制成紫色的紫甘蓝试剂,它是一种能够辨别物质酸碱性的试剂,也叫做酸碱指示剂。紫甘蓝试剂里有一种独特的物质:花色素 ,它遇到碱会变成蓝色或绿色,遇到酸会变成红色。小红在家往一纸片上涂了一些白醋,然后往纸片上喷了一些紫甘蓝水,白醋属于酸性物质,紫甘蓝水遇到酸会变成红色,所以她会看到纸片变红了。6.B【详解】根据灭火原理:①清除或隔离可燃物,②隔绝氧气或空气,③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做实验时,在实验台上着火,可以用湿抹布盖灭,湿抹布能够隔绝氧气,也能够降低温度。B符合题意。7.C【详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有新物质生成的,是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是物理变化。也就是说,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AB属于物理变化;C属于化学变化,生成了新物质。8.B【详解】蜡烛在燃烧时,会发光发热,还会产生水、二氧化碳、碳等新物质。蜡烛燃烧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如二氧化碳、水等。这种变化伴随着发光、发热等现象。这属于化学变化;同时蜡烛燃烧时不断融化,慢慢变短,其形态还发生了变化,这又属于物理变化。蜡烛在燃烧的过程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有:慢慢融化、发光发热等,没有产生沉淀。可见B符合题意。9.A【详解】1、切酸菜后放置,菜刀与空气、水分充分接触,且酸可以加快铁生锈。2、切完菜后用水冲洗,菜刀与空气、水分充分接触易生锈。3、切完菜后洗净擦干,与空气接触,但水分较少,生锈速度减慢。4、切完菜后洗净擦干,再抹一点花生油,隔绝了氧气,水较少,生锈最慢。10. 氧气 二氧化碳【解析】略11. 产生沉淀 发光发热 产生气体 改变颜色【详解】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就是否产生新物质。物理变化常常伴随的现象有状态、形状、大小的改变;在化学变化中,常常伴随着发光发热、改变颜色、产生气体、产生沉淀等现象。12.碘酒【详解】淀粉有遇碘酒变蓝的特性,生活中常用滴碘酒观察是否变色来判断是否含有淀粉。根据判断淀粉的方法,在食物上滴加碘酒,观察颜色变化,如果变蓝色,说明含有淀粉,否则不含淀粉。所以小泰可以在马铃薯的横切面上滴碘酒来判断马铃薯是否含有淀粉。13.二氧化碳【详解】当我们打开汽水瓶盖时,冒出的气泡就是二氧化碳,我们呼出的气体中也含有二氧化碳,蜡烛燃烧也有该气体产生。14.蓝色【详解】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就是否产生新物质。米饭、淀粉遇到碘酒,颜色变成了蓝色,产生了一种新物质,是化学变化。15. 色素细胞 虾红素【详解】虾、蟹的颜色,主要是它们甲壳下面真皮层中的色素细胞在起作用。真皮层下散布着各种的色素细胞,当环境不同或光线的强弱变化时,各种色素细胞吸收和反射光线的程度不同,就会显出各种不同的颜色。当虾、蟹经过蒸煮受热后,身体中有些色素就会分解,而其中另一种叫虾红素的色素,不怕高温,而且在虾、蟹身体中扩散,在表皮、甲壳上沉淀出来。因此,虾、蟹这时就显出非常鲜艳的红色。16.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详解】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一些物质在变化的过程中,会既发生化学变化又发生物理变化。如蜡烛燃烧、白糖加热时融化变色。17.√【详解】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就是否产生新物质。将干燥的冷烧杯罩在燃烧的蜡烛火焰上,过一会儿,会看见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从而证明蜡烛燃烧有水生成,属于化学变化。18.×【详解】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化学变化中常常伴随着发光、放热现象,但是发光、放热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例如,通电时电灯发光、放热,属于物理变化。题干错误。19.√【详解】塑料不易降解,埋在地下不易分解,土壤肥力会下降。因此塑料制品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主要是它不容易发生化学变化,长时间难以分解。20.×【详解】化学变化过程中有新物质产生,物理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产生。陶瓷的勺子不小心掉在地上摔碎了,只是物质的形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21.√【详解】钢铁生锈的条件是同时接触水、氧气,才会生锈。钢铁在潮湿的环境符合生锈的条件,容易生锈。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22.发光发热、改变颜色、产生气体、产生沉淀等现象。【详解】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就是否产生新物质。物理变化常常伴随的现象有状态、形状、大小的改变;在化学变化中,常常伴随着发光发热、改变颜色、产生气体、产生沉淀等现象。23.在日常生活中仔细观察,我们发现鸡蛋壳、贝壳等能够与白醋反应产生气体。【详解】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很多,最重要的特征是产生新的物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过程,往往伴随产生种种现象,如发光发热、产生气体、改变颜色、产生沉淀物等。在日常生活中仔细观察,我们发现鸡蛋壳、贝壳等能够与白醋反应产生气体。24.答:比如燃烧的木炭伴随的现象有:发光、发热,有气体及黑烟产生,木炭燃烧后生成炭黑;加热白砂糖,颜色改变。【分析】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详解】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就是否产生新物质。物理变化常常伴随的现象有状态、形状、大小的改变;在化学变化中,常常伴随着发光发热、改变颜色、产生气体、产生沉淀等现象。比如燃烧的木炭伴随的现象有:发光、发热,有气体及黑烟产生,木炭燃烧后生成炭黑;加热白砂糖,颜色改变。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