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山东省济宁市汶上县青岛版五年级下册3月月考科学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济宁市汶上县青岛版五年级下册3月月考科学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资源简介

五年级科学第二学期阶段性学业质量等级评价
一、选择(请把正确的答案涂在答题卡上,每小题1分,共计7分)
1. 下列功能不属于大脑左半球管理功能的是( )。
A. 音乐 B. 计算 C. 语言
【答案】A
【解析】
【详解】大脑对人体的管理,是一种交叉的关系,即大脑左半球控制右侧身体的运动,大脑右半球控制左侧身体的运动。大脑分为左、右两个半球,左半球偏重于管理语言功能,如数学、逻辑、语言、书写;右半球则偏重于管理空间概念等功能,如:音乐、绘画、情感、技艺。所以音乐不属于大脑左半球管理功能。
2. 人类从外界获得的信息约 90%来自( )。
A. 耳朵 B. 眼睛 C. 皮肤
【答案】B
【解析】
【详解】人体从外界获取信息主要靠人的感觉,感觉器官可以帮助我们感知周围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例如:眼是视觉器官,耳是听觉器官,鼻是嗅觉器官,舌是味觉器官,感受酸、甜、苦、咸、辣等味道;皮肤是触觉器官,感受冷、热、痛、触、压等感觉。其中人类从外界获得的信息约90%来自眼睛。
3. 人体内把全身各部分的信息报告给“司令部”的“电话线”是( )。
A. 血管 B. 脊髓 C. 神经
【答案】C
【解析】
【详解】大脑被称作人体的“司令部”,主管人体的一切活动。神经是人体的“电话线”,能把人体各部分获得的信息及时报告给大脑。
4. 关于大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学习的知识多了,大脑会承受不了
B. 大脑的不同区域具有相同的功能
C. 喝酒、吸烟等恶习会危害人的大脑
【答案】C
【解析】
【详解】A.学习的知识多了,大脑会承受不了,错误;我们对大脑的开发还很少,所以大脑可以承担更多的知识;
B.大脑的不同区域具有相同的功能,错误;大脑的不同区域具有不同的功能;
C.喝酒、吸烟等恶习会危害人大脑,正确。
5. 以下关于体检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 体检表常见的项目有身高、体重、视力、肺活量等
B. 不同人同一项目的数据有可能相同
C. 同一人同一项目不同时间的数据一定相同
【答案】C
【解析】
【详解】A.体检表常见的项目有身高、体重、视力、肺活量等,说法正确。
B.不同人同一项目的数据有可能相同,说法正确。
C.同一人同一项目不同时间的数据一定相同,说法错误,同一人同一项目不同时间的数据不一定相同。
6. 生活中可以用于保护食品的气体是( )。
A. 氧气 B. 氮气 C. 二氧化碳
【答案】B
【解析】
【详解】食品包装内的气体需要具备本身无毒、性质稳定不与其他物质反应的特点,并且容易获得,价格低廉,空气中的氮气就具有此性质,并且在占到空气的78%。因此,氮气是保护食品的气体。
7. 我国地域辽阔,风景优美,整体地势西高东低。小明一家准备去西藏自驾游,提前了解到西藏海拔较高,空气稀薄,容易出现“高原反应”,这是由于空气中的( ) 含量较低导致的,可携带补充装备。
A. 二氧化碳 B. 氮气 C. 氧气
【答案】C
【解析】
【详解】高原反应是人体急速进入海拔3000米以上高原暴露于低压低氧环境后产生的各种不适,是高原地区独有的常见病。西藏地区海拔较高,空气稀薄,氧气含量较低,容易出现呼吸困难等“高原反应”,这是由于空气中供人体呼吸的氧气含量较低导致的。
二、判断(正确的在答题卡上打√,错误的打×,每题1分,共计7分)
8. 睡眠可以恢复脑的功能,所以青少年在成长发育阶段,睡眠时间越长越好。( )
【答案】×
【解析】
【详解】人体的脑分为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在头部受颅骨的保护。脑是人体的“司令部”,主管人体的一切活动。我们要保护好大脑,虽然睡眠可以消除大脑的疲劳、恢复脑的功能,但是也不能睡觉时间过长,过长的话也会损害脑健康。
9. 不同人的大脑反应速度是相同的。( )
【答案】×
【解析】
【详解】人接受信号并作出反应的过程是接受信号→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作出反应。大脑接受和传出信号需要一定的时间,这个时间与神经传递过程的长短有关。不同人的大脑反应速度是不同的。
10. 神经系统的作用是接收信息、传递信息和处理信息。( )
【答案】×
【解析】
【详解】如果大脑是身体的“总指挥”,那么神经就像身体的“联络员”。神经系统的作用是传递信息和处理信息, 所以题干中的说法是错误的。
11. 大脑的表面有沟回和皮质,像地球表面的山峰、丘陵、河流和海洋。( )
【答案】√
【解析】
【详解】大脑的大小和形状像两只并拢的拳头;大脑的表面像核桃,有凹陷的沟和隆起的回,可增加大脑皮层的表面积;大脑的软硬像豆腐,颜色是淡粉红色。
12. 休息时,正常人的心跳次数在每分钟60-100次左右。( )
【答案】√
【解析】
【详解】心率是指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心脏在一定时间内跳动的次数,也就是在一定时间内,心脏跳动快慢的意思。在安静状态下,正常人心跳次数是60-100次/分,一般长跑运动员每分钟心跳次数比正常人要低,大约是50-60次。少年儿童在正常情况下每分钟心跳60-100次,比成年人要快一些。
13. 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极少,对我们而言无关紧要。( )
【答案】×
【解析】
【详解】空气是一种混合物质,它的成分是很复杂的,氮气和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按体积计算,空气中氮气约占78%,氧气约占21%,二氧化碳等其他气体约占1%。虽然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含量极少,但是对我们也十分重要,因为绿色植物通过吸收二氧化碳来释放我们需要的氧气。持此之外,二氧化碳还能用于灭火,用作化工原料和气体肥料,其固体(即干冰)可作制冷剂;并且,它对自然界的生命活动是非常重要的。
14. 氧气是医疗用品,大量吸入也不会产生任何危害。( )
【答案】×
【解析】
【详解】氧气本身并没有毒,对人体没有害,但是吸入过多的纯氧会导致中毒,也就是所谓的氧气中毒,此时对人体是有害的。
三、填空(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每空1分,共计15分)
15. 通常大脑分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听觉中枢等区域。
【答案】 ①. 感觉中枢 ②. 运动中枢 ③. 视觉中枢
【解析】
【详解】大脑是人体的“司令部”,人的大脑分成不同的区域。不同的区域掌管人的不同活动。通常大脑分成感觉中枢、运动中枢、听觉中枢、视觉中枢等区域。
16. 神经系统是由( )、( )和( )共同组成的。
【答案】 ①. 脑 ②. 脊髓 ③. 周围神经
【解析】
【详解】脑是人体的“司令部”,能够指挥人的行动,产生思想和情感,进行认知和决策。神经是人体的“电话线”,能把身体各部分获得的信息及时报告给脑,并把脑下达的命令传达给身体各部分。我们的神经系统是由脑、脊髓和周围神经系统共同组成的。
17. 颅骨与脑组织之间有________,它可以降低撞击的力度,具有保护和支持脑组织的作用。
【答案】膜
【解析】
【详解】脑由大脑、小脑、脑干三部分组成,大脑在头部受颅骨的保护。颅骨与核桃壳相似,都能起到保护内部的作用。颅骨与脑组织之间有膜,这些膜可以降低撞击的力度,具有保护和支持脑组织的作用。
18. 血管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 ①. 动脉 ②. 静脉 ③. 毛细血管
【解析】
【详解】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 把血液从全身各处送回心脏血管是静脉;把心脏中的血液送到全身各处去的血管是动脉;血细胞呈单行通过的血管是毛细血管。
19. 建立( ),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身体健康状况,及时防治疾病。
【答案】健康档案
【解析】
【详解】健康档案,是记录每个人从出生到死亡的所有生命体征的变化,以及自身所从事过的与健康相关的一切行为与事件的档案。具体的内容主要包括每个人的生活习惯、以往病史、诊治情况、家族病史、现病史、体检结果及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和转归的过程等。建立健康档案,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身体健康状况并及时防治疾病。
20. 氮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________;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__________;二氧化碳大约占空气体积的________。
【答案】 ① 78% ②. 21% ③. 0.03%
【解析】
【详解】空气是一种混合物质,它的成分是很复杂的。按体积计算,空气中氮气约占78%,氧气约占21%,二氧化碳占0.03%,等其他气体约占1%。空气中的各种气体有不同的作用,比如二氧化碳可以作为灭火剂,也可以制作碳酸饮料;氧气可以用于潜水供潜水员呼吸、用来炼钢;氮气可以生产氮肥。
21. 正常人如果吸入高浓度氧气的时间过长,会出现________,可能造成全身组织伤害。
【答案】氧中毒
【解析】
【详解】有些人由于机体适应了高海拔地区的低氧环境,进入氧气含量相对高的地区会产生一系列不适应症状,如疲倦、无力、嗜睡、胸闷、头昏等。这种现象被称为醉氧。正常人如果吸入高浓度氧气的时间过长,会出现氧中毒,可能造成全身组织伤害。
四、实验探究(把答案填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共计21分)
22. 实验名称:测一测反应速度。
(1)实验材料:尺子。
(2)实验步骤:
①学生2人一组,一名为测试者,另一名为受测者;
②测试者手握尺子刻度最大的一段,受测者手指与尺子的________ 持平;
③测试者一旦松开手,受测者尽快用拇指和食指夹住尺子,记下夹住尺子的刻度;
④小组成员轮流测试,每人至少测试3次。
(3)实验现象:有的学生夹住尺子时的刻度值小,有的学生夹住尺子的刻度值大。
(4)实验结论:夹住尺子的刻度值越小,反应速度________(选填“越快”或“越慢”);不同人的反应速度_______;反应速度随实验次数的大量增加而逐渐________。
(5)实验延伸:如果手指突然被某个尖锐的物体扎到了,你是先感觉到疼,还是先把手缩回来?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零刻度线 ②. 越快 ③. 不同 ④. 加快 ⑤. 当手不小心被针扎了一下时,是先把手缩回来然后才感觉到疼;因为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让人感觉痛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完成缩手反射的路径比感觉痛的反射路径短,因此,在大脑作出判断之前,手指已经缩回来了。
【解析】
【分析】如果大脑是身体的“总指挥”,那么神经就像身体的“联络员”。神经系统的作用是传递信息和处理信息。当人体受到环境中的各种刺激时,都会由传入神经将信号传到神经中枢,神经中枢做出相应的指令并通过传出神经使身体做出反应。
【22题详解】
这个实验是用刻度数的大小来体现反应速度的快慢,所以最初的时候,受测者手指要与尺子的零刻度线持平。
【23题详解】
因为抓尺子这个活动是通过人的神经系统控制的,是对外界刺激所做出的有规律的反应活动,所以数值越小,反应速度越快。不同的人反应速度不同。做同一项运动时,练习的次数越多,反应速度越快。因为人的大脑与身体是有记忆的,长期的练习令肌肉的适应度增加。力量的控制就会灵活。
【24题详解】
先缩手后再感觉到痛。因为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让人感觉痛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完成缩手反射的路径比感觉痛的反射路径短,因此,在大脑作出判断之前,手指已经缩回了。
心脏和血管。
23. 把心脏的各部分名称填在方框内。
24. 心脏位于胸腔________,形状像一个________的梨,上大下小,大小和自己的________差不多。
25. 正常情况下,人的脉搏频率和心率________。人在情绪激动、从事体力劳动、参加体育运动时,心率会________。
26. 心脏总是在有规律地收缩和舒张。收缩时,心脏把血液压入________;舒张时,血液从________流回心脏。心脏不停地收缩和舒张,从而推动全身的血液不停地流动。心脏每收缩和舒张一次,我们就感觉到心跳一次。
27. 血液把消化器官吸收的________和呼吸器官吸收的________运送到全身各处,把全身各处产生的________和________等交给排泄器官、呼吸器官排出体外。
【答案】23 右心房;左心房
右心室;左心室 24. ①. 左侧 ②. 倒置 ③. 拳头
25. ①. 一致 ②. 加快
26. ①. 动脉血管 ②. 静脉血管
27. ①. 养料 ②. 氧气 ③. 废物 ④. 二氧化碳
【解析】
【分析】人的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心脏是脊椎动物身体中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心脏的作用类似于“水泵”,主要功能是为血液流动提供动力,把血液运行至身体各个部分。
【23题详解】
心脏是脊椎动物身体中最重要的器官之一,主要功能是为血液流动提供动力,把血液运行至身体各个部分。心脏主要由心房和心室构成,分为四个腔,分别是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
【24题详解】
心脏位于胸腔左下方,它的形状像一个倒置的梨,上大下小,大小和自己的拳头大小,重量约250克。
【25题详解】
正常情况下,人的脉搏频率和心率一致。人体需要的氧气由肺吸入后进入血液,再由心脏通过血管送到身体的各个部分,同时收集二氧化碳等废物,再排出体外。人在情绪激动、从事体力劳动、参加体育运动时,需要更多的血液。所以心跳逐渐加快,以便输出更多的血液。
【26题详解】
心脏总是有规律地收缩和舒张,收缩时,心脏把血液压入动脉流向全身;舒张时,血液从静脉流回心脏。心脏每次收缩和舒张一次,我们称心跳一次。心脏每跳动一次,心房、心室的舒张期比收缩期要长一些,结果使心肌有充分的休息时间,并使血液充分地流回到心脏。
【27题详解】
心脏是脊椎动物身体中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心脏的作用类似于“水泵”,主要功能是为血液流动提供动力,把血液运行至身体各个部分。血液把消化器官吸收的养料和呼吸器官吸收的氧气运送到全身各处,把全身各处产生的废物和二氧化碳等交给排泄器官、呼吸器官排出体外。五年级科学第二学期阶段性学业质量等级评价
一、选择(请把正确的答案涂在答题卡上,每小题1分,共计7分)
1. 下列功能不属于大脑左半球管理功能的是( )。
A. 音乐 B. 计算 C. 语言
2. 人类从外界获得的信息约 90%来自( )。
A 耳朵 B. 眼睛 C. 皮肤
3. 人体内把全身各部分的信息报告给“司令部”的“电话线”是( )。
A. 血管 B. 脊髓 C. 神经
4. 关于大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学习的知识多了,大脑会承受不了
B. 大脑的不同区域具有相同的功能
C. 喝酒、吸烟等恶习会危害人的大脑
5. 以下关于体检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 体检表常见的项目有身高、体重、视力、肺活量等
B. 不同人同一项目的数据有可能相同
C. 同一人同一项目不同时间的数据一定相同
6. 生活中可以用于保护食品的气体是( )。
A. 氧气 B. 氮气 C. 二氧化碳
7. 我国地域辽阔,风景优美,整体地势西高东低。小明一家准备去西藏自驾游,提前了解到西藏海拔较高,空气稀薄,容易出现“高原反应”,这是由于空气中的( ) 含量较低导致的,可携带补充装备。
A. 二氧化碳 B. 氮气 C. 氧气
二、判断(正确的在答题卡上打√,错误的打×,每题1分,共计7分)
8. 睡眠可以恢复脑功能,所以青少年在成长发育阶段,睡眠时间越长越好。( )
9. 不同人大脑反应速度是相同的。( )
10. 神经系统的作用是接收信息、传递信息和处理信息。( )
11. 大脑的表面有沟回和皮质,像地球表面的山峰、丘陵、河流和海洋。( )
12. 休息时,正常人的心跳次数在每分钟60-100次左右。( )
13. 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含量极少,对我们而言无关紧要。( )
14. 氧气是医疗用品,大量吸入也不会产生任何危害。( )
三、填空(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每空1分,共计15分)
15. 通常大脑分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听觉中枢等区域。
16. 神经系统是由( )、( )和( )共同组成的。
17. 颅骨与脑组织之间有________,它可以降低撞击的力度,具有保护和支持脑组织的作用。
18. 血管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19. 建立( ),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身体健康状况,及时防治疾病。
20. 氮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________;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__________;二氧化碳大约占空气体积的________。
21. 正常人如果吸入高浓度氧气的时间过长,会出现________,可能造成全身组织伤害。
四、实验探究(把答案填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共计21分)
22. 实验名称:测一测反应速度。
(1)实验材料:尺子。
(2)实验步骤:
①学生2人一组,一名测试者,另一名为受测者;
②测试者手握尺子刻度最大的一段,受测者手指与尺子的________ 持平;
③测试者一旦松开手,受测者尽快用拇指和食指夹住尺子,记下夹住尺子的刻度;
④小组成员轮流测试,每人至少测试3次。
(3)实验现象:有的学生夹住尺子时的刻度值小,有的学生夹住尺子的刻度值大。
(4)实验结论:夹住尺子的刻度值越小,反应速度________(选填“越快”或“越慢”);不同人的反应速度_______;反应速度随实验次数的大量增加而逐渐________。
(5)实验延伸:如果手指突然被某个尖锐的物体扎到了,你是先感觉到疼,还是先把手缩回来?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
心脏和血管。
23. 把心脏的各部分名称填在方框内。
24. 心脏位于胸腔________,形状像一个________的梨,上大下小,大小和自己的________差不多。
25. 正常情况下,人的脉搏频率和心率________。人在情绪激动、从事体力劳动、参加体育运动时,心率会________。
26. 心脏总是在有规律地收缩和舒张。收缩时,心脏把血液压入________;舒张时,血液从________流回心脏。心脏不停地收缩和舒张,从而推动全身的血液不停地流动。心脏每收缩和舒张一次,我们就感觉到心跳一次。
27. 血液把消化器官吸收________和呼吸器官吸收的________运送到全身各处,把全身各处产生的________和________等交给排泄器官、呼吸器官排出体外。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