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河北省邢台市巨鹿县西郗城中心小学冀人版六年级下册3月月考科学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3-2024学年河北省邢台市巨鹿县西郗城中心小学冀人版六年级下册3月月考科学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资源简介

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阶段自评
六年级科学(河人版)
注意事项
1.答题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2.答题前,学生先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学号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及科目是否正确。
3.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若需用铅笔画图,一定用黑色笔描黑。
一、精挑细选。(20分)
1. ( )提出了“日心说”。
A. 伽利略 B. 牛顿 C. 哥白尼
【答案】C
【解析】
【详解】地心说最初由米利都学派形成初步理念,后由古希腊学者欧多克斯提出,然后经亚里士多德、托勒密进一步发展而逐渐建立和完善起来。到了16世纪,哥白尼在持日心地动观的古希腊先辈和同时代学者的基础上,终于创立了“日心说”。从此,地心说便逐渐被淘汰了。
2. 地球公转一周的过程,同时自转了大约( )周。
A. 24 B. 30 C. 365
【答案】C
【解析】
【详解】我们的地球在不停的自转和公转,由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会出现不同的现象。地球除了不停地自转,还在围着太阳公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地球自转一周是一天,公转一周是一年。一年大约是365天,所以地球公转一周的过程,同时自转了大约365周。
3. 下面现象能证明地球有引力的是( )
A. 成熟的香梨落到地上 B. 太阳东升西落 C. 大雁在天空翱翔
【答案】A
【解析】
【详解】英国科学家牛顿经过研究发现:地球表面和地球周围的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吸引力,这个力叫地球引力;地球不需要接触物体就可以对物体施加引力,物体下落是因为它们都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它的方向是指向地心的。成熟的香梨落到地上能证明地球有引力;太阳东升西落、大雁在天空翱翔与地球引力无关。
4. 太阳、地球和月球中,体积最大的是( )。
A. 月球 B. 地球 C. 太阳
【答案】C
【解析】
【详解】太阳、地球和月球中,体积最大的是太阳。太阳虽然很大,但是离地球很遥远。月亮虽然比地球小的很多,但是和太阳比,要小更多。但是月亮离地球近,看起来就会大。因为太阳比月亮离地球更远,所以我们肉眼所看到的差不多大小。
5. 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周期大约是( )。
A. 一天 B. 一个月 C. 一年
【答案】B
【解析】
【详解】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并且是太阳系中第五大的卫星,它自西向东围绕地球公转,公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一个月。
6.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是( )。
A. 农业时代 B. 工业时代 C. 信息时代
【答案】C
【解析】
【详解】科技革命在不同时代具有不同的特点,我们应该从农业时代、工业时代、信息时代分别来认识科技革命的特点和影响。农业时代是从原始人由群居转变为定居至18世纪末;工业时代是从18世纪末至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至1945年);信息时代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
7. 下列做法不利于减少水污染的是( )。
A. 工厂安装废水处理设施 B. 生活污水排放到河流中 C. 垃圾进行分类、回收
【答案】B
【解析】
【详解】A. 工厂安装废水处理设施可以防止水资源的污染,不会造成水体的污染;
B. 生活污水任意排放,会造成水体的污染;
C.垃圾进行分类、回收,不会造成水体污染。
选项B对做法不利于减少水污染。
8. 树木春天发芽,秋天落叶是( )形成的。
A. 地球的公转 B. 地球的自转 C. 月球的公转
【答案】A
【解析】
【详解】地球自转是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转动的运动方式,其周期为一天。我们每天经历的昼夜更替,看到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主要是由于地球自转运动所产生的地理现象。地球在自转的同时,也沿着一定的轨道围绕太阳自西向东转动,这种转动称之为地球公转,其周期为一年。人们在生活中所感受到的四季冷暖差异、昼夜长短变化,主要是由于地球公转运动所产生的地理现象。树木春天发芽,秋天落叶是地球的公转形成的。故选A。
9. 原始人用的照明工具是( )。
A. LED灯 B. 火把 C. 碳化竹丝灯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原始人钻木取火用火把照明,到现代既节能又环保LED灯,人类的照明方式随着能源技术的不断发展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像电灯这样,能够使人类生产和生活发生深刻变化的重大发明和技术称为科技革命。所以原始人用的照明工具是火把。
10. ( )被称为“现代电子计算机之父”。
A. 约翰·冯·诺依曼 B. 爱迪生 C. 詹姆斯·瓦特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不同时代的重大发明知识。
A.计算机是20世纪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发明之一,约翰 冯 诺依曼被称为“现代电子计算机之父”。
B.美国发明家爱迪生经过多次对灯丝的改良试验,终于在1880年制造出能持续亮1200个小时的碳化竹丝灯。
C.英国发明家詹姆斯·瓦特在前人的基础上,从1765年到1790年,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和技术改进,最终发明出工业用的蒸汽机。
故答案为:A
二、法官判断。(20分)
11. 地球上昼夜形成是由于地球自转形成的。( )
【答案】√
【解析】
【详解】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且不透明的球体,同一瞬间阳光只能照亮半个地球,被阳光照亮的半个地球是白昼,没有被阳光照亮的半个地球是黑夜,昼夜交替现象是地球自转形成的。
12. 洗碗、刷锅的水直接倒入河中不会造成水污染。( )
【答案】×
【解析】
【详解】水污染的发生是由于各种污染源排出的污染物进入水体而造成的。水污染主要由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而造成的,它包括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三大部分。其中,生活污水如洗碗、刷锅的水未经处理直接倒入河中会造成水污染。
13. 地球是个不透明的球体。( )
【答案】√
【解析】
【详解】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且不透明的球体,同一瞬间阳光只能照亮半个地球,被阳光照亮的半个地球是白昼,没有被阳光照亮的半个地球是黑夜,昼夜交替现象是地球自转形成的。
14. 太阳的东升西落现象说明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东向西。( )
【答案】×
【解析】
【详解】我们的地球在不停地运动着。地球除了围着太阳公转,同时还在不停围绕地轴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太阳的东升西落现象说明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15. 地球公转时地轴一直指向南极附近。( )
【答案】×
【解析】
【详解】地球每时每刻都是围绕着一个假想的轴在转动,称作地轴。地球在运动过程中,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它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其北端始终指向北极。
16. 人类社会的进步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发展。( )
【答案】√
【解析】
【详解】近代科学的发展加速了技术的进步,技术进步又引起整个社会的变革。以蒸汽机的发明为标志的技术革命把人类带入了工业时代,社会生产力获得了极大提高。科技发明,从而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
17. 有些不容易直接观察到的现象,我们可以通过模拟实验进行研究。( )
【答案】√
【解析】
【详解】有些实验是对事物的内部结构、运动变化过程进行模拟,这种实验叫模拟实验。有些不容易直接观察到的现象,可以通过模拟实验进行研究。当不同的假设似乎都成立的时候,应该改变一下思路和方法,从更多的方面去考虑。
18. 打电话是工业时代的通信方式。( )
【答案】×
【解析】
【详解】像电灯这样,能够使人类生产和生活发生深刻变化的重大发明和技术称为科技革命。科技革命在不同时代具有不同的特点,我们应该从农业时代、工业时代、信息时代分别来认识科技革命的特点和影响。其中,打电话是信息时代的通信方式。
19. 1600年,英国医生吉尔伯特发现了电。( )
【答案】√
【解析】
【详解】英国医生吉尔伯特1544~1603做了多年的实验,发现了“电力”,“电吸引”等许多现象,并最先使用了“电力”,“电吸引”等专用术语,因此许多人称他是电学研究之父。
20. 工人叔叔盖房子时,利用垂线砣来检验墙壁是否垂直,这与地球引力有关。( )
【答案】√
【解析】
【详解】英国科学家牛顿经过研究发现:地球表面和地球周围的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吸引力,这个力叫地球引力;地球不需要接触物体就可以对物体施加引力,物体下落是因为它们都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它的方向是指向地心的。因为垂线砣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是垂直向下的,所以工人叔叔盖房子时可以利用它检验墙壁是否垂直。
三、把下面的工具与对应的时代连起来。(6分)
21. 把下面的工具与对应的时代连起来。
铁锄 信息时代 内燃机
汽轮机 农业时代 磁悬浮列车
智能机器人 工业时代 风车
【答案】
【解析】
【详解】科技革命在不同时代具有不同的特点,我们应该从农业时代、工业时代、信息时代分别来认识科技革命的特点和影响。工具和科技产品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特点。农业时代工具和科技产品的特点是工具和科技产品主要是简单机械类产品,如铁锄、铁犁、风车等,主要使用人力和畜力等能源;工业时代工具和科技产品的特点是工具和科技产品更加的精巧,金属的锻造技术也不断提高,如汽轮机、内燃机等,主要使用煤炭和石油等能源;信息时代工具和科技产品的特点是工具和科技产品能够体现出精致和智能化的特点,如磁悬浮列车、智能机器人等,主要使用电等能源。
四、下图是历史上的重大发明时间轴,请写出对应的事件。(12分)
22. 下图是历史上的重大发明时间轴,请写出对应的事件。
【答案】1.电;2.工业蒸汽机;3.电灯;4.电子计算机;5.互联网;6.人工智能
【解析】
【详解】1600年,英国医生吉尔伯特发现用摩擦的方法可以使琥珀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他把这种吸引力称为“电”。英国发明家詹姆斯·瓦特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1765年到1790年,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和技术改进,最终发明出工业蒸汽机。美国发明家爱迪生经过多次对灯丝的改良实验,终于在1879年制造出能持续亮1200个小时的碳化竹丝灯,发明了电灯。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计算机是20世纪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发明之一,它的发明者是约翰·冯·诺依曼。1969年,互联网正式诞生。人工智能是21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
五、综合实践。(22分)
阳光下物体影长的秘密。
探究阳光下物体影长的变化时,小明用太阳光作光源,用竹棒作遮挡物,用地面作屏。
23. 小明记录了4小时内竹棒影子长短的变化(如下表)。根据表中数据,小明可以得出结论:
在4小时内,影子先_______,再_______。
时间(时) 0 0.5 1 1.5 2 25 3 3.5 4
影长(厘米) 50 32 20 10 7 11 23 36 65
24. 观察表中数据,你认为小明观察的开始时间最有可能是( )。
A. 下午2时 B. 上午10时 C. 下午6时
25. 小明在观察记录的同时,给科学馆外的一棵树拍下了五张照片。按照时间顺序,根据这棵树影子的变化特点排列。正确的是( )。
A. ⑤③①④② B. ①③④⑤② C. ②④①③⑤
【答案】23. ①. 由长变短 ②. 由短变长 24. B 25. C
【解析】
【分析】太阳位置的变化会引起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一天中影子方向和长度与太阳的方向和位置有关。同一物体,决定其影子长短的是太阳的高度,决定影子方向的是太阳的位置。随着时间的变化,影子的长短和方向都会慢慢地发生变化。
【23题详解】
根据表格数据可知,在4小时内,影子先由长变短,再由短变长;
【24题详解】
同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在正午时候最短,由此可知在2个小时的时候是12时,所以小明观察的开始时间最有可能是上午10时。
【25题详解】
一天中,影子的方向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早上的时候太阳从东方升起,影子在西;随着中午的到来太阳逐渐到了南方,影子朝向北方;到了下午太阳西下,影子朝向东。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变化的规律是:西→北→东,所以这棵树影子的变化特点排列是②④①③⑤。
26. 水污染严重危害着地球上有限的水资源。
(1)根据以上图片,水污染源主要包括工业污染源、_________、_________。
(2)冰污染的原因有:①工厂排放的废水;②石油泄漏:③喷洒_________、使用化肥;④人们的_________污水。
(3)水污染的危害有:影响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的生长,导致鱼虾等水生生物大量_________;造成水质_________,使水源失去使用价值,从而严重影响人类的生存和生态的_________。
【答案】 ① 农业污染源 ②. 生活污染源 ③. 农药 ④. 生活 ⑤. 死亡 ⑥. 恶化 ⑦. 平衡
【解析】
【分析】地表水污染主要由污水排放引起,直接排放未经处理工业废水或生活污水,过量使用农药、化肥等是污染水体主要原因。
【详解】(1)水污染的发生是由于各种污染源排出的污染物进入水体而造成的。水污染主要由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而造成的,它包括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三大部分。
(2)水污染的发生是由于各种污染源排出的污染物进入水体而造成的。冰污染的原因有:①工厂排放的废水;②石油泄漏:③喷洒农药、使用化肥;④人们的生活污水。
(3)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中含有大量有害物质,这些有害物质会给各类水域带来非常严重的影响:一方面会影响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的生长,导致鱼虾等水生生物大量死亡;另一方面会造成水质恶化,使水源失去使用价值,从而严重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生态的平衡。
|六、实验题。(20分)
探究四季的形成。
实验步骤:
①照上图画好地球公转轨道摆放好实验仪器,使地球仪的地轴朝向北。
②在地球仪上选择一个中国的北方城市,将一根立柱垂直粘在此处。
③打开台灯,观察四个位置立柱的影长。
27. 该实验是一个模拟实验,台灯模拟的是_________,地球仪模拟的是_________
28. 一年四季正午时分影子长短的变化规律是夏至日的正午影子最_________,冬至日的正午,影子最_________。从夏至日到冬至日,影子逐渐变_________;从冬至日到夏至日,影子逐渐变_________。
29. 根据影长变化判断地球公转过程中温度是怎样变化的?
30. 根据实验结论推想四季是怎样形成的?
【答案】27. ①. 太阳 ②. 地球
28. ①. 短 ②. 长 ③. 长 ④. 短
29. 夏季影子短,温度高;冬季影子长,温度低;春、秋季节影子和温度都是逐渐变化的。
30. 地球在围绕太阳自西向东公转的同时,地轴始终倾斜着,地球上同一地点受到太阳的照射情况不同,就形成了四季。
【解析】
【分析】四季的形成与地球的公转有关,地球公转时,地球公转和地轴倾斜,使得太阳对地球的照射角度发生有规律的变化,温度也随之发生变化,由此便形成了四季。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半球时,北半球上就是夏季;同时太阳光斜射在南半球,南半球上就是冬季。
【27题详解】
模拟实验主要应用于难以直接用研究对象做实验时,通过模仿实验对象制作模型,或者模仿实验的某些条件进行的实验。模拟四季的形成的实验中,台灯模拟的是可以发光的太阳,地球仪模拟的是地球。
【28题详解】
一年中物体影子的长短变化是由于太阳公转导致正午太阳高度角不同,夏至时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影子最短;而在冬至时正午太阳高度角小,影子最长;春分、秋分日影适中。所以正午的日影长度变化规律是从夏到冬,逐渐变长;从冬到夏,逐渐变短。夏季影子短,温度高;冬季影子长,温度低;春、秋季节影子和温度都是逐渐变化的。
【29题详解】
一年中物体影子的长短变化是由于太阳公转导致正午太阳高度角不同,夏至时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影子最短;而在冬至时正午太阳高度角小,影子最长。所以夏季影子短,温度高;冬季影子长,温度低;春、秋季节影子和温度都是逐渐变化的。
【30题详解】
阳光有规律地直射或斜射某一地区,因此气温也有规律地变化,形成四季。南北半球的季节是相反的。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北半球是夏季,这时候南半球太阳是斜射,处于冬季;太阳直射赤道时,北半球、南半球分别为春季和秋季。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阶段自评
六年级科学(河人版)
注意事项
1.答题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2.答题前,学生先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学号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及科目是否正确。
3.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若需用铅笔画图,一定用黑色笔描黑。
一、精挑细选。(20分)
1. ( )提出了“日心说”。
A. 伽利略 B. 牛顿 C. 哥白尼
2. 地球公转一周的过程,同时自转了大约( )周。
A. 24 B. 30 C. 365
3. 下面现象能证明地球有引力是( )
A. 成熟的香梨落到地上 B. 太阳东升西落 C. 大雁在天空翱翔
4. 太阳、地球和月球中,体积最大是( )。
A. 月球 B. 地球 C. 太阳
5. 月球绕地球公转周期大约是( )。
A. 一天 B. 一个月 C. 一年
6.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是( )。
A. 农业时代 B. 工业时代 C. 信息时代
7. 下列做法不利于减少水污染的是( )。
A. 工厂安装废水处理设施 B. 生活污水排放到河流中 C. 垃圾进行分类、回收
8. 树木春天发芽,秋天落叶是( )形成的。
A. 地球的公转 B. 地球的自转 C. 月球的公转
9. 原始人用的照明工具是( )。
A. LED灯 B. 火把 C. 碳化竹丝灯
10. ( )被称为“现代电子计算机之父”。
A. 约翰·冯·诺依曼 B. 爱迪生 C. 詹姆斯·瓦特
二、法官判断。(20分)
11. 地球上昼夜形成是由于地球自转形成的。( )
12. 洗碗、刷锅的水直接倒入河中不会造成水污染。( )
13. 地球是个不透明的球体。( )
14. 太阳的东升西落现象说明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东向西。( )
15. 地球公转时地轴一直指向南极附近。( )
16. 人类社会的进步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发展。( )
17. 有些不容易直接观察到的现象,我们可以通过模拟实验进行研究。( )
18. 打电话是工业时代的通信方式。( )
19. 1600年,英国医生吉尔伯特发现了电。( )
20. 工人叔叔盖房子时,利用垂线砣来检验墙壁是否垂直,这与地球引力有关。( )
三、把下面的工具与对应的时代连起来。(6分)
21. 把下面的工具与对应的时代连起来。
铁锄 信息时代 内燃机
汽轮机 农业时代 磁悬浮列车
智能机器人 工业时代 风车
四、下图是历史上的重大发明时间轴,请写出对应的事件。(12分)
22. 下图是历史上的重大发明时间轴,请写出对应的事件。
五、综合实践。(22分)
阳光下物体影长的秘密。
探究阳光下物体影长的变化时,小明用太阳光作光源,用竹棒作遮挡物,用地面作屏。
23. 小明记录了4小时内竹棒影子长短的变化(如下表)。根据表中数据,小明可以得出结论:
4小时内,影子先_______,再_______。
时间(时) 0 0.5 1 1.5 2 2.5 3 3.5 4
影长(厘米) 50 32 20 10 7 11 23 36 65
24. 观察表中数据,你认为小明观察的开始时间最有可能是( )。
A. 下午2时 B. 上午10时 C. 下午6时
25. 小明在观察记录的同时,给科学馆外的一棵树拍下了五张照片。按照时间顺序,根据这棵树影子的变化特点排列。正确的是( )。
A. ⑤③①④② B. ①③④⑤② C. ②④①③⑤
26. 水污染严重危害着地球上有限的水资源。
(1)根据以上图片,水污染源主要包括工业污染源、_________、_________。
(2)冰污染的原因有:①工厂排放的废水;②石油泄漏:③喷洒_________、使用化肥;④人们的_________污水。
(3)水污染的危害有:影响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的生长,导致鱼虾等水生生物大量_________;造成水质_________,使水源失去使用价值,从而严重影响人类的生存和生态的_________。
|六、实验题。(20分)
探究四季的形成。
实验步骤:
①照上图画好地球公转轨道摆放好实验仪器,使地球仪的地轴朝向北。
②在地球仪上选择一个中国的北方城市,将一根立柱垂直粘在此处。
③打开台灯,观察四个位置立柱的影长。
27. 该实验是一个模拟实验,台灯模拟的是_________,地球仪模拟的是_________
28. 一年四季正午时分影子长短的变化规律是夏至日的正午影子最_________,冬至日的正午,影子最_________。从夏至日到冬至日,影子逐渐变_________;从冬至日到夏至日,影子逐渐变_________。
29. 根据影长变化判断地球公转过程中温度是怎样变化?
30. 根据实验结论推想四季是怎样形成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