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3—2024学年上学期期末学业评价试卷五年级 科学一、填空题。1. 人对客观事物的认知是从( )开始的。2. 如图是古代的投石车,长端用皮套或木筐装载石块,短端系上几十根绳索,当命令下达时,数十人同时拉动绳索,利用杠杆原理将石块抛出,这样的杠杆属于___________(填“省力”或“费力”)杠杆。3. 保温瓶的软木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热的良导体”或“热的不良导体”),它可以用来做__________(填“保温”或“导热”)材料。4. 一辆车在行驶的过程中不小心陷入了泥坑中,司机借助旁边的大树按下图所示的甲、乙两种方法固定滑轮,其中,较省力的是______方法。5. 地球内部的结构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如果把鸡蛋作为地球模型,那么鸡蛋中的蛋白相当于地球中的________(填“地壳”、“地幔”或“地核”)。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在括号里)。6. 上课铃声响起,同学们都迅速回到教室准备上课。在这个过程中,人体如何产生信号指挥我们的行为?请你列出正确的顺序( )。①大脑做出回教室的指令②信号沿着传入神经传到大脑③指令通过传出神经传递给脚④耳朵受到铃声刺激后产生信号⑤脚做出回到教室的反应A. ②④⑤①③ B. ④②③①⑤ C. ④②①③⑤ D. ①③⑤④②7. 不良的看书习惯及姿势会使眼球的( )部分发生病变从而引起眼睛近视。A. 视网膜 B. 晶状体 C. 瞳孔8. 共享单车的出现为人们的出行增添了许多便利,被誉为新时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共享单车的发明运用了多种简单的机械原理,其中利用轮轴原理的是( )。A. 车闸 B. 链条 C. 脚蹬9. 青春期的孩子处于快速生长、发育的阶段,此时需要大量补充的营养物质是( ),因此可以多吃鸡蛋、鱼肉、豆制品、奶制品等食物。A. 糖类 B. 蛋白质 C. 维生素10. 探探在学校开展了关于生活习惯的问卷调查,收集到了许多反馈,以下有利于健康的生活习惯有( )。①按时洗头,头上没有头屑;②做眼保健操,保持眼部卫生;③经常不吃早餐;④保持匀称身材;⑤写作业时喜欢放弃“拓展提升”类的习题;⑥吃过晚饭后立刻和小伙伴在楼下奔跑玩耍;⑦喜欢吃薯条、薯片等油炸食品。A. 3个 B. 4个 C. 5个11. 暑假,爸爸带究究去某地的水电站参观。途经一处山坡时,究究发现山体有明显的层状结构。爸爸告诉他,当初修路时,在3号岩层中发现了大量的鱼类化石,如图。存在于3号岩层中的岩石类型,最主要的是( )。A. 岩浆岩 B. 沉积岩 C. 变质岩12. 夏季的暴雨持续不断,极易引起山洪泥石流,若突发泥石流时,你恰好在泥石流流经的路上,应该沿怎样的方向逃生?( )A. 迎着泥石流的方向跑B. 顺着泥石流的方向跑C. 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13. 环境是人类生存的空间,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的生活和发展,下列“环境对人体的影响”阐述不正确的是( )。A. 雾霾天气只会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不会影响人们的心理健康B. 高强度的噪音会使听力下降甚至耳聋C. 垃圾和污水会引起肠胃疾病、皮肤病等14. 大脑对事物的认知离不开眼、耳、鼻、舌、皮肤等感觉器官的共同作用,因此保护身体的各个器官显得尤为重要,下列做法能保护感官的是( )。A. 在长途列车上看书,合理利用碎片时间学习B. 避免将两个鼻孔同时捏住擤鼻子,不用硬物掏耳朵C. 在乘坐长途列车时看书会伤眼睛,因此我们可以戴上耳机长时间听音乐15. 人脑具有高级功能,是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的基础,关于“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当我们看到喜欢的礼物时,大脑会产生兴奋、激动的情感,并指挥我们露出笑容。B. 对于打针,很多人都很害怕,但经过大脑思考后我们还是能够坚持克服困难。C. 小脑的工作是控制我们的呼吸和心跳。16. 生产车间的工人们每天都处于噪音环境中,高强度的噪音会对人们的耳膜造成严重的影响,所以工作时大多佩戴耳塞,这样的做法是( )。A. 在接收处控制噪声 B. 在声源处控制噪声 C. 在传声途径上控制噪声17. 在一些容易触电的地方,我们应该醒目地悬挂( )。A. B. C.18. 下列情形中,人们的行为正确的是( )。A. B. C.19. 奇奇在牛奶的包装盒上发现了这样的标志(如图),它表示( )。A. 可回收垃圾标志 B. 绿色食品标志 C. 国家免检产品标志20. 当我们从室内走向室外的过程中,眼睛突遇强光就会不自觉地眨眼,这是为了( )。A 防止眼睛干涩 B. 保护眼睛,避免强光伤害C. 更好的直视太阳21. 下列杠杆能保持平衡的是( )。A. B. C.三、连线与填图题。22. 脑是人体的司令部,协调指挥人体各系统分工配合,我们的日常行为会极大影响脑的工作效率,请将下列做法与相应的影响连线。经常左右手协调练习周末睡个大懒觉使大脑得到更充分的休息 有利于脑健康精神长期处于紧绷状态 不利于脑健康坚持每天运动一小时饮食清淡,多吃新鲜蔬菜水果23. 请在括号里填上各部分的名称。四、阅读分析。材料一:在人类眼中,没有什么能比自己脚下的大地更加坚固,也没有什么比高山和大海更加持久永恒,可事实上地球是非常好动而活跃的。地球由一些巨大的板块构成,这些板块自形成以来就在持续不断地运动着。这种板块运动有时会引发地震,并能被人们感觉到;在构造板块相互碰撞的地带,或新地壳形成的地方会有剧烈的火山喷发活动;地球上最高的山峰和最深的海沟,大都也是在大陆板块相碰撞的地方形成的。材料二:地震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地震大多发生在地球构造板块的边缘。地震期间会产生纵波和横波两种地震波。纵波在地壳中的传播速度大约是55千米/秒,破坏力较弱,横波在地壳中传播速度大约为3~4千米/秒,破坏力比纵波强,纵波与横波在相遇后互相干扰产生混合波-面波,传播速度最慢,破坏力最强,能够引起剧烈的摇晃,是造成房屋等建筑物强烈破坏最重要的因素。材料三:泥石流经常发生在峡谷地区和地震火山多发区,是一种灾害性的地质现象。在这些地区中泥石流又多发生在地形陡峭,泥沙、石块等堆积物较多,树木稀少的地段,一旦遇上暴雨来临或冰川解冻,大大小小的石块会在流水的带动下,顺着斜坡滑动起来,形成泥石流。根据1987~1992年中对人工草地的水土保持作用的分析,当覆盖率在20%~40%时,具有明显减少侵蚀作用;当覆盖率达到60%~70%时,可减少土壤侵蚀量90%以上。由此可见,提高植被覆盖率可以有效的减少泥石流灾害的发生。24. 下列自然灾害,不是由于地壳运动引起的是( )。A. 地震 B. 火山爆发 C. 台风25. 环太平洋沿岸地区的地震活动最频繁,因为该地区处在( )。A. 海水较浅区域 B. 板块交界地带 C. 板块中心地带26. 关于横波、纵波、面波传播速度快慢排序正确的是( )。A. 横波>纵波>面波 B. 面波>纵波>横波 C. 纵波>横波>面波27. 当地震发生时,究究在17楼的家里写作业,他应该如何避震( )。A. 躲在厨房、厕所、储藏室等开间小的地方B. 躲在墙角或坚固的家具旁C. 乘电梯快速下楼泥石流威胁着人们安全,为探索预防泥石流的方法,探究小组做了以下实验。他们准备了两个水槽,用松散泥土堆了两个同样的山坡模型,其中甲装置中的山坡模型上覆盖草皮,然后用洒水壶在同样的高度分别向两个山坡模型上洒较大的水流,如图所示。观察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28. 实验探究的是( )对预防泥石流的作用。A. 坡度 B. 植物覆盖 C. 降水29. 用洒水壶在相同高度洒下大量的水流,相同条件下,甲图中覆盖草皮的土质山坡被水流带走的泥土较____(填“多”或“少”),流下的水较__________(填“清澈”或“浑浊”)。30. 由实验我们可知,预防泥石流的方法是___________。五、实验探究。奇奇通过学习知道了“热是可以传递的”,想进一步探究关于热的奥秘,他和小组成员一起准备了铁丝、蜡环、铁架台和酒精灯,并在铁丝上的不同位置穿了A、B、C、D四个蜡环。31. 该实验研究的问题是( )。A. 金属是否有热胀冷缩的特性 B. 热量传递的方向C. 蜡环受热否会熔化32. 当酒精灯在图中位置加热一段时间之后,酒精灯右侧的四个蜡环下落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33. 由蜡环下落的情况可以看出热量传递的方向是( )。A. 从低温部分传向高温部分 B. 从高温部分传向低温部分C. 没有一定的规律34. 该实验中,酒精灯通过热传导的传热方式让蜡环掉下来,下列现象中,也属于热传导的是( )。A. 运动时手渐渐变热 B. 冬天摸室外的单杠觉得很凉C. 太阳把被子晒热妙妙在家中自制了果汁冷饮想和朋友们分享,天气炎热,为了保证口感和新鲜度,妙妙想到制作一个保温杯来冷藏果汁,以方便外出时享用。她上网搜索了家用保温杯的结构(如下图)。家用保温杯结构图35. 保温瓶采用内外层玻璃的设计保温效果较好,主要是因为( )。A. 内层玻璃壁上涂有绝热材料B. 内外层都是用玻璃这种热的不良导体做的C. 双层玻璃的夹层被抽成真空,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热量的传递。36. 妙妙在家中用不同的材料自制了保温杯,并对这些保温杯依次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如下表。(室温23°C,热水75°C,水量100ml,杯子容量均为300ml)序号 不同的杯子 初始水温 5分钟后的水温 10分钟后的水温A 塑料杯 75℃ 67℃ 61℃B 双层玻璃杯 75℃ 70℃ 68℃C 单层玻璃杯 75℃ 63℃ 56℃D 不锈钢杯 75℃ 58℃ 47℃妙妙要比较“不同材料的保温效果”,她应该选择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进行比较(填序号)。37. 通过比较数据,我们发现( )材质的杯子保温效果更好。A. 塑料 B. 玻璃 C. 不锈钢38. 另外,妙妙还要比较“物体的结构对保温效果的影响”,她应该选择_________和_________进行比较(填序号)。39. 通过分析测试结果,我们发现影响保温杯保温效果的因素不包括( )。A. 结构 B. 材料 C. 外观40. 妙妙和妈妈去超市为刚上幼儿园妹妹选购饭碗,在瓷碗、单层不锈钢碗和双层不锈钢碗中,她们应该挑选哪一个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应该挑选瓷碗,因为瓷碗是热的良导体,不烫手B. 应该挑选单层不锈钢碗,因为单层不锈钢碗比双层不锈钢碗的保温效果好C. 应该挑选双层不锈钢碗,因为双层不锈钢碗不仅防烫,并且保温效果好停放电动车的台阶下总放有一个斜面,残疾人通道也是斜面结构,这些现象引发了探究小组对“斜面”的探究。他们准备了四个倾斜角度不同的斜面,把三个不同的物体分别放在这四个斜面上,测出提升物体时所用的拉力大小,并记录如下,请你根据实验数据和图片完成相关题目。物体 直接提起 ( )斜面 ( )斜面 ( )斜面 ( )斜面1 3.4 N 1.7N 1.35 N 1.25 N 1.0N2 11.5 N 8.0 N 7.1 N 5.3N 0.9 N3 4.8 N 3.3 N 2.8N 2.1 N 1.4 N(注:A、B、C、D四个斜面表面光滑程度、高度一样)41. 上图斜面A的三个角中,角( )(填序号)是指斜面的“倾斜角度”。42. 请你根据表格中的实验记录数据,把对应的斜面编号(A、B、C、D)填写在表格中相应的位置。43. 探究小组发现表格中有个数据有问题,这个数据是( )。44. 实验中如果发现数据有问题,比较科学的做法是( )。A. 直接修改数据B. 更换所有的测量仪器C. 分析原因,重新实验获得新数据45. 通过分析实验结果,可以发现:斜面的倾斜角度越( )(填“大”或“小”)越省力。46. 如图,工人利用一块木板作为斜面往车上搬运重物,如果要使搬运重物更省力,最可行做法是( )。A. 增加木板的长度B. 减少木板的长度C. 不用木板,直接搬运2023—2024学年上学期期末学业评价试卷五年级 科学一、填空题。1. 人对客观事物的认知是从( )开始的。【答案】感觉【解析】【详解】人体从外界获取信息主要靠人的感觉器官,感觉器官可以帮助我们感知周围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例如:眼是视觉器官,耳是听觉器官,鼻是嗅觉器官,舌是味觉器官,感受酸、甜、苦、咸、辣等味道;皮肤是触觉器官,感受冷、热、痛、触、压等感觉。人对客观事物的认知是从感觉开始的。2. 如图是古代的投石车,长端用皮套或木筐装载石块,短端系上几十根绳索,当命令下达时,数十人同时拉动绳索,利用杠杆原理将石块抛出,这样的杠杆属于___________(填“省力”或“费力”)杠杆。【答案】杠杆【解析】【详解】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如图是古代的投石车,长端用皮套或木筐装载石块,短端系上几十根绳索,当命令下达时,数十人同时拉动绳索,利用杠杆原理将石块抛出,这样的杠杆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是费力杠杆。3. 保温瓶的软木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热的良导体”或“热的不良导体”),它可以用来做__________(填“保温”或“导热”)材料。【答案】 ①. 热的不良导体 ②. 保温【解析】【详解】制作保温瓶使用的材料大都是不易导热的热的不良导体,导热慢散热慢,达到减慢热传递效果。保温瓶的软木塞是热的不良导体,导热慢、散热也慢,适宜用来做保温材料。4. 一辆车在行驶的过程中不小心陷入了泥坑中,司机借助旁边的大树按下图所示的甲、乙两种方法固定滑轮,其中,较省力的是______方法。【答案】乙【解析】【详解】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定滑轮。甲方法使用的是定滑轮,定滑轮不能省力,但是能改变力的方向。像塔吊的吊钩上可以随着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乙方法使用的是动滑轮,动滑轮能省力,但是不能改变力的方向。所以较省力的是乙方法。5. 地球内部的结构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如果把鸡蛋作为地球模型,那么鸡蛋中的蛋白相当于地球中的________(填“地壳”、“地幔”或“地核”)。【答案】地幔【解析】【详解】从地球的表面到地球核心,主要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即地壳、地幔和地核。如果将地球比作一个熟鸡蛋,则地壳为蛋皮,地幔为蛋白,地核为蛋黄。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在括号里)。6. 上课铃声响起,同学们都迅速回到教室准备上课。在这个过程中,人体如何产生信号指挥我们的行为?请你列出正确的顺序( )。①大脑做出回教室的指令②信号沿着传入神经传到大脑③指令通过传出神经传递给脚④耳朵受到铃声刺激后产生信号⑤脚做出回到教室的反应A. ②④⑤①③ B. ④②③①⑤ C. ④②①③⑤ D. ①③⑤④②【答案】C【解析】【详解】人体能够感知各种环境刺激的器官,包括眼、耳、鼻、舌、皮肤等。当人体受到环境中的各种刺激时,都会由传入神经将信号传到神经中枢,神经中枢做出相应的指令并通过传出神经使身体做出反应。例如上课铃声响了后,同学们都回到教室,这个过程中信号的正确传递顺序为耳朵接收到铃声信号,将信号通过传入神经传到脑,脑做出回到教室的指令,将指令通过传出神经传递给脚,脚做出回到教室的反应,④②①③⑤符合题意。7. 不良的看书习惯及姿势会使眼球的( )部分发生病变从而引起眼睛近视。A. 视网膜 B. 晶状体 C. 瞳孔【答案】B【解析】【详解】晶状体就像照相机里的镜头一样,对光线有屈光作用,同时也能滤去一部分紫外线,保护视网膜,但它最重要的作用是通过睫状肌的收缩或松弛改变屈光度,使看远或看近时眼球聚光的焦点都能准确地落在视网膜上。不良的看书习惯和姿势会使眼球的晶状体部分发生病变从而引起眼近视。8. 共享单车的出现为人们的出行增添了许多便利,被誉为新时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共享单车的发明运用了多种简单的机械原理,其中利用轮轴原理的是( )。A. 车闸 B. 链条 C. 脚蹬【答案】C【解析】【详解】像螺丝刀、方向盘这样,有一个轮固定在可以转动的轴上的机械叫轮轴。车闸利用了杠杆;链条可以将一个齿轮的转动传给另一个齿轮,使得两个分开的齿轮可以同时转动;脚蹬利用了轮轴。9. 青春期的孩子处于快速生长、发育的阶段,此时需要大量补充的营养物质是( ),因此可以多吃鸡蛋、鱼肉、豆制品、奶制品等食物。A. 糖类 B. 蛋白质 C. 维生素【答案】B【解析】【详解】我们正处在或即将进入青春发育期,这个时期生长发育快,全身各个器官 都在迅速生长发育,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因此,要特别注意增加营养,尤其是蛋白质的摄取,因此可以多吃鸡蛋、鱼肉、豆制品、奶制品等食物。10. 探探在学校开展了关于生活习惯的问卷调查,收集到了许多反馈,以下有利于健康的生活习惯有( )。①按时洗头,头上没有头屑;②做眼保健操,保持眼部卫生;③经常不吃早餐;④保持匀称身材;⑤写作业时喜欢放弃“拓展提升”类的习题;⑥吃过晚饭后立刻和小伙伴在楼下奔跑玩耍;⑦喜欢吃薯条、薯片等油炸食品。A. 3个 B. 4个 C. 5个【答案】A【解析】【详解】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身体、精神和社会活动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我们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运动及睡眠等生活习惯是影响健康的重要因素,良好的生活习惯影响着我们的身体健康,而且还关系到我们正常的工作和生活,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按时洗头,头上没有头屑;做眼保健操,保持眼部卫生;保持匀称身材,都是有利于健康的生活习惯,A符合题意。11. 暑假,爸爸带究究去某地的水电站参观。途经一处山坡时,究究发现山体有明显的层状结构。爸爸告诉他,当初修路时,在3号岩层中发现了大量的鱼类化石,如图。存在于3号岩层中的岩石类型,最主要的是( )。A. 岩浆岩 B. 沉积岩 C. 变质岩【答案】B【解析】【详解】化石是存留在岩石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或遗迹,最常见的是骨头与贝壳等。化石可以告诉我们关于地球的及的许多信息在科学研究上有着重要的作用。存在于3号岩层中的岩石类型,存在化石,根据岩石的形成认识,其最主要的是沉积岩。12. 夏季暴雨持续不断,极易引起山洪泥石流,若突发泥石流时,你恰好在泥石流流经的路上,应该沿怎样的方向逃生?( )A. 迎着泥石流的方向跑B. 顺着泥石流的方向跑C. 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答案】C【解析】【详解】当滑坡体下滑时,应垂直滑坡前进方向逃跑,在滑坡堆积区应向两侧高处跑,不能向滑坡正对面山上跑;在泥石流的流经区和堆积区只要听到泥石流的声音和发出的泥石流警报时,立即向主河道两岸的高山地区安全地带逃跑。在泥石流流通区两岸和泥石流注入主河道的对岸处要跑到相当的高度才安全。A、迎着泥石流的方向跑很容易被泥石流掩埋,是错误的逃生方法,故A错误;B、泥石流前进速度很快,顺着泥石流的方向跑,很难逃生,故B错误;C、泥石流向下运动,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是正确的逃生方法,故C正确。13. 环境是人类生存的空间,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的生活和发展,下列“环境对人体的影响”阐述不正确的是( )。A. 雾霾天气只会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不会影响人们的心理健康B. 高强度的噪音会使听力下降甚至耳聋C. 垃圾和污水会引起肠胃疾病、皮肤病等【答案】A【解析】【详解】人类的生存依赖于环境,环境的变化又影响人类的生存。如:高强度的噪音会使听力下降甚至耳聋,垃圾和污水会引起肠胃疾病、皮肤病等,BC观点正确;A观点错误,雾霾天气会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也会影响人们的心理健康。14. 大脑对事物的认知离不开眼、耳、鼻、舌、皮肤等感觉器官的共同作用,因此保护身体的各个器官显得尤为重要,下列做法能保护感官的是( )。A. 在长途列车上看书,合理利用碎片时间学习B. 避免将两个鼻孔同时捏住擤鼻子,不用硬物掏耳朵C. 在乘坐长途列车时看书会伤眼睛,因此我们可以戴上耳机长时间听音乐【答案】B【解析】【详解】良好的生活习惯影响着我们的身体健康,而且还关系到我们正常的工作和生活,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影响着我们的身体健康,而且还关系到我们正常的工作和生活,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我们要保护人体感觉器官,避免将两个鼻孔同时捏住擤鼻子,不用硬物掏耳朵,B做法正确,符合题意;A错误,会损害眼睛;C错误,会损害耳朵。15. 人脑具有高级功能,是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基础,关于“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当我们看到喜欢的礼物时,大脑会产生兴奋、激动的情感,并指挥我们露出笑容。B. 对于打针,很多人都很害怕,但经过大脑思考后我们还是能够坚持克服困难。C. 小脑的工作是控制我们的呼吸和心跳。【答案】C【解析】【详解】大脑支配人的一切生命活动:语言、运动、听觉、视觉、情感表达等。它能够调节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生殖、运动等中枢;大脑是一切思维活动的物质基础。人脑具有高级功能,当我们看到喜欢的礼物时,大脑会产生兴奋、激动的情感,并指挥我们露出笑容,对于打针,很多人都很害怕,但经过大脑思考后我们还是能够坚持克服困难,AB观点正确;C观点错误,脑干的工作是控制我们的呼吸和心跳。16. 生产车间的工人们每天都处于噪音环境中,高强度的噪音会对人们的耳膜造成严重的影响,所以工作时大多佩戴耳塞,这样的做法是( )。A. 在接收处控制噪声 B. 在声源处控制噪声 C. 在传声途径上控制噪声【答案】A【解析】【详解】一般而言超过75分贝即可归为噪音之列。主观上所有让人感觉不舒服的声音都属于噪音。噪音会影响听力、影响学习工作、干扰睡眠、影响心血管功能和内分泌系统、危害中枢神经系统。隔音减弱噪声主要从三种途径入手,一是在声源处减弱,二是在传播途径中减弱,三是在接收处减弱。生产车间的工人们工作时大多佩戴耳塞,这样的做法是在接收处控制噪声。17. 在一些容易触电的地方,我们应该醒目地悬挂( )。A. B. C.【答案】B【解析】【详解】在一些容易触电的地方,我们应该醒目地悬挂提醒小心触电的带有闪电标志的警示牌。B是小心触电的标志。18. 下列情形中,人们的行为正确的是( )。A. B. C.【答案】C【解析】【详解】生活中安全用电存在隐患的现象:在家庭电路中接入多个大功率用电器、直接使用插座里的电做实验、在雷雨天躲在大树下、在电线上晒衣服、在高压电附近放风筝,身体不要触及电器的带电部分。A是不安全用电的表现,B在高压电下放风筝,应该远离断开或裸露的电线,属于不安全用电。C的安全提示不得中途离开属于安全用电。19. 奇奇在牛奶的包装盒上发现了这样的标志(如图),它表示( )。A. 可回收垃圾标志 B. 绿色食品标志 C. 国家免检产品标志【答案】A【解析】【详解】人们在生活中会产生大量成分复杂的垃圾,这些垃圾一经丢弃会给环境带来污染,要实行垃圾分类。可回收垃圾的标志是三个小小的箭头循环再生的三角图标,意思就是这里面的垃圾都可以循环使用,寓意着保护地球资源,减少对地球资源的消耗,A是正确的选项。20. 当我们从室内走向室外的过程中,眼睛突遇强光就会不自觉地眨眼,这是为了( )。A. 防止眼睛干涩 B. 保护眼睛,避免强光伤害C. 更好的直视太阳【答案】B【解析】【详解】人眼睛中的瞳孔可以控制入射光线。光弱时瞳孔放大,光强时瞳孔缩小。当我们从室内走向室外的过程中,眼睛突遇强光就会不自觉地眨眼,这是为了保护眼睛,避免强光伤害,是人体对环境刺激的一种反应。21. 下列杠杆能保持平衡的是( )。A. B. C.【答案】B【解析】【详解】杠杆平衡原理: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就是省力杠杆。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就是费力杠杆。杠杆能保持平衡的是左边为:1×4=4,右边为:2×2=4,左边等于右边。三、连线与填图题。22. 脑是人体的司令部,协调指挥人体各系统分工配合,我们的日常行为会极大影响脑的工作效率,请将下列做法与相应的影响连线。经常左右手协调练习周末睡个大懒觉使大脑得到更充分的休息 有利于脑健康精神长期处于紧绷状态 不利于脑健康坚持每天运动一小时饮食清淡,多吃新鲜蔬菜水果【答案】【解析】【详解】在自然环境固定的情况下,尽量确保大脑工作的能量充足,大脑电解质的运关需要大量的水来支持,大脑需要休息,多吃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不吸烟,远离毒品,避免有毒物质对身体和大脑的伤害等。分析图表可知,经常左右手协调练习,坚持每天运动一小时,饮食清淡,多吃新鲜蔬菜水果,有利于脑健康;周末睡个大懒觉使大脑得到更充分的休息,精神长期处于紧绷状态,不利于脑健康。23. 请在括号里填上各部分的名称。【答案】【解析】【详解】脑分为大脑、小脑和脑干。大脑的质量大约是1400克。大脑的形状像两只拳头握起来并拢;大脑表面像核桃仁一样,有许多凹陷的沟壑和隆起的回,这样增加了大脑皮层的表面积;大脑的硬度和豆腐差不多,颜色呈淡粉红色。四、阅读分析。材料一:在人类眼中,没有什么能比自己脚下的大地更加坚固,也没有什么比高山和大海更加持久永恒,可事实上地球是非常好动而活跃的。地球由一些巨大的板块构成,这些板块自形成以来就在持续不断地运动着。这种板块运动有时会引发地震,并能被人们感觉到;在构造板块相互碰撞的地带,或新地壳形成的地方会有剧烈的火山喷发活动;地球上最高的山峰和最深的海沟,大都也是在大陆板块相碰撞的地方形成的。材料二:地震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地震大多发生在地球构造板块的边缘。地震期间会产生纵波和横波两种地震波。纵波在地壳中的传播速度大约是55千米/秒,破坏力较弱,横波在地壳中传播速度大约为3~4千米/秒,破坏力比纵波强,纵波与横波在相遇后互相干扰产生混合波-面波,传播速度最慢,破坏力最强,能够引起剧烈的摇晃,是造成房屋等建筑物强烈破坏最重要的因素。材料三:泥石流经常发生在峡谷地区和地震火山多发区,是一种灾害性的地质现象。在这些地区中泥石流又多发生在地形陡峭,泥沙、石块等堆积物较多,树木稀少的地段,一旦遇上暴雨来临或冰川解冻,大大小小的石块会在流水的带动下,顺着斜坡滑动起来,形成泥石流。根据1987~1992年中对人工草地的水土保持作用的分析,当覆盖率在20%~40%时,具有明显减少侵蚀作用;当覆盖率达到60%~70%时,可减少土壤侵蚀量90%以上。由此可见,提高植被覆盖率可以有效的减少泥石流灾害的发生。24. 下列自然灾害,不是由于地壳运动引起的是( )。A. 地震 B. 火山爆发 C. 台风【答案】C【解析】【详解】地震和火山是由地壳运动引起的,包括岩浆活动和板块运动等,绝大部分地震发生在地壳内。台风是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急速旋转的热带气旋,不是由于地壳运动引起的。25. 环太平洋沿岸地区的地震活动最频繁,因为该地区处在( )。A. 海水较浅区域 B. 板块交界地带 C. 板块中心地带【答案】B【解析】【详解】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1)全球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可划分为六大基本板块.(2)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3)板块张裂常形成裂谷或海洋,如东非大裂谷,大西洋;板块碰撞挤压,常形成海沟和造山带,当大洋与大陆板块相撞时,形成海沟-岛弧或海沟,当大陆与大陆板块相撞时形成巨大的褶皱山脉。环太平洋沿岸地区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挤压地带,所以地壳活动比较活跃,地震活动最频繁。26. 关于横波、纵波、面波传播速度快慢排序正确是( )。A. 横波>纵波>面波 B. 面波>纵波>横波 C. 纵波>横波>面波【答案】C【解析】【详解】地震波按传播方式分为三种类型:纵波、横波和面波.纵波又称疏密波,其特征是振幅小、周期短、传播速度较快,是推进波,最先到达震中,又称P波,它使地面发生上下振动,破坏性较弱;横波又称剪切波,其特征是振幅较大、周期较长、传播速度较慢,第二个到达震中,又称S波,它使地面发生前后、左右抖动,破坏性较强;面波又称L波,是由纵波与横波在地表相遇后激发产生的混合波.面波的传播速度最慢,但其周期最长、振幅最大。因此,是地震引起地面破坏的主要力量。27. 当地震发生时,究究在17楼的家里写作业,他应该如何避震( )。A. 躲在厨房、厕所、储藏室等开间小的地方B. 躲在墙角或坚固的家具旁C. 乘电梯快速下楼【答案】A【解析】【详解】当地震发生时,从地震发生到房屋倒塌前,可以迅速跑到空旷处,来不及跑时可迅速躲到桌下、床下及紧挨墙根下和坚固的家具旁,趴在地下,闭目,用鼻子呼吸,保护要害,并用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以隔挡呛人的灰尘,或躲入像卫生间这样空间狭小而又有管道通气的地方,要切断电源,不能躲到阳台上,也不能乘电梯逃生,会威胁到生命安全。泥石流威胁着人们的安全,为探索预防泥石流的方法,探究小组做了以下实验。他们准备了两个水槽,用松散泥土堆了两个同样的山坡模型,其中甲装置中的山坡模型上覆盖草皮,然后用洒水壶在同样的高度分别向两个山坡模型上洒较大的水流,如图所示。观察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28. 实验探究的是( )对预防泥石流的作用。A. 坡度 B. 植物覆盖 C. 降水29. 用洒水壶在相同高度洒下大量的水流,相同条件下,甲图中覆盖草皮的土质山坡被水流带走的泥土较____(填“多”或“少”),流下的水较__________(填“清澈”或“浑浊”)。30. 由实验我们可知,预防泥石流的方法是___________。【答案】28. B 29. ①. 少 ②. 清澈 30. 种树种草【解析】【28题详解】分析实验可知,探究但的是植物覆盖对预防泥石流的作用。【29题详解】用洒水壶在相同高度洒下大量的水流,相同条件下,甲图中覆盖草皮的土质山坡被水流带走的泥土较少,流下的水较清澈。【30题详解】由实验我们可知,预防泥石流的方法是种树种草。五、实验探究。奇奇通过学习知道了“热是可以传递的”,想进一步探究关于热的奥秘,他和小组成员一起准备了铁丝、蜡环、铁架台和酒精灯,并在铁丝上的不同位置穿了A、B、C、D四个蜡环。31. 该实验研究的问题是( )。A. 金属是否有热胀冷缩的特性 B. 热量传递的方向C. 蜡环受热是否会熔化32. 当酒精灯在图中位置加热一段时间之后,酒精灯右侧的四个蜡环下落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33. 由蜡环下落的情况可以看出热量传递的方向是( )。A. 从低温部分传向高温部分 B. 从高温部分传向低温部分C. 没有一定的规律34. 该实验中,酒精灯通过热传导的传热方式让蜡环掉下来,下列现象中,也属于热传导的是( )。A. 运动时手渐渐变热 B. 冬天摸室外的单杠觉得很凉C. 太阳把被子晒热【答案】31. B 32. A、B、C、D; 33. B 34. B【解析】【分析】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法称为热传递。热传递主要通过热传导、对流和热辐射三种方式来实现。热传导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过程。【31题详解】该实验研究的问题是热量传递的方向,通过蜡环与加热点的距离不同,导致掉落顺序不同来研究。【32题详解】当酒精灯在图中位置加热一段时间之后,酒精灯右侧四个蜡环下落的顺序为A、B、C、D,距离加热点越近的A先掉落,离加热点最远的D最后掉落。【33题详解】由蜡环下落的情况可以看出热量传递的方向是从高温部分传向低温部分。【34题详解】热传导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过程。冬天摸室外的单杠觉得很凉,是通过直接接触,人体的热量传导给单杠上,属于热传导。运动时手逐渐变热是能量转化,动能转化为热能;太阳把被子晒热的传热方式是热辐射。妙妙在家中自制了果汁冷饮想和朋友们分享,天气炎热,为了保证口感和新鲜度,妙妙想到制作一个保温杯来冷藏果汁,以方便外出时享用。她上网搜索了家用保温杯的结构(如下图)。家用保温杯结构图35. 保温瓶采用内外层玻璃的设计保温效果较好,主要是因为( )。A. 内层玻璃壁上涂有绝热材料B. 内外层都是用玻璃这种热的不良导体做的C. 双层玻璃的夹层被抽成真空,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热量的传递。36. 妙妙在家中用不同的材料自制了保温杯,并对这些保温杯依次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如下表。(室温23°C,热水75°C,水量100ml,杯子容量均为300ml)序号 不同的杯子 初始水温 5分钟后的水温 10分钟后的水温A 塑料杯 75℃ 67℃ 61℃B 双层玻璃杯 75℃ 70℃ 68℃C 单层玻璃杯 75℃ 63℃ 56℃D 不锈钢杯 75℃ 58℃ 47℃妙妙要比较“不同材料的保温效果”,她应该选择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进行比较(填序号)。37. 通过比较数据,我们发现( )材质的杯子保温效果更好。A. 塑料 B. 玻璃 C. 不锈钢38. 另外,妙妙还要比较“物体的结构对保温效果的影响”,她应该选择_________和_________进行比较(填序号)。39. 通过分析测试结果,我们发现影响保温杯保温效果的因素不包括( )。A. 结构 B. 材料 C. 外观40. 妙妙和妈妈去超市为刚上幼儿园的妹妹选购饭碗,在瓷碗、单层不锈钢碗和双层不锈钢碗中,她们应该挑选哪一个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应该挑选瓷碗,因为瓷碗是热的良导体,不烫手B. 应该挑选单层不锈钢碗,因为单层不锈钢碗比双层不锈钢碗的保温效果好C. 应该挑选双层不锈钢碗,因为双层不锈钢碗不仅防烫,并且保温效果好【答案】35. C 36. ①. A ②. C ③. D 37. A38. ①. B ②. C 39. C 40. C【解析】【分析】在生产生活中,有时需要保温,让物体的温度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这就需要减缓热传递;有时需要散热,使物体的温度尽快降下来,这就需要加快热传递。【35题详解】保温其实是利用导热性很差的材料起到阻隔热量的散失,所以我们一般选用热的不良导体作为保温的材料。同样的材料,使用方法不同,可以得到不同的保温效果。保温瓶采用内外层玻璃的设计保温效果较好,主要是因为双层玻璃的夹层被抽成真空,而真空能够减缓热量传递,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热量的传递。【36题详解】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由于研究的是不同材料的保温效果,唯一的变量是材料,所以应该选择进行A、C和D研究;【37题详解】通过比较数据,塑料杯中的水10分钟只下降了14℃,而玻璃杯和不锈钢杯10分钟分别下降了19℃和28℃,所以我们发现塑料材质的杯子保温效果更好。【38题详解】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由于研究的是物体的结构对保温效果的影响,唯一的变量是物体的结构对,所以应该选择B、C进行研究;【39题详解】通过分析测试结果,材料和结构都会影响保温杯的保温效果,外观不影响保温杯的保温效果。【40题详解】A.该挑选瓷碗,因为瓷碗是热的良导体,不烫手,错误;瓷碗是热的良导体,导热快,烫手;B.应该挑选单层不锈钢碗,因为单层不锈钢碗比双层不锈钢碗的保温效果好,错误;单层不锈钢碗比双层不锈钢碗的保温效果差;C.应该挑选双层不锈钢碗,因为双层不锈钢碗不仅防烫,并且保温效果好,正确。停放电动车的台阶下总放有一个斜面,残疾人通道也是斜面结构,这些现象引发了探究小组对“斜面”的探究。他们准备了四个倾斜角度不同的斜面,把三个不同的物体分别放在这四个斜面上,测出提升物体时所用的拉力大小,并记录如下,请你根据实验数据和图片完成相关题目。物体 直接提起 ( )斜面 ( )斜面 ( )斜面 ( )斜面1 3.4 N 1.7N 1.35 N 1.25 N 1.0N2 11.5 N 8.0 N 7.1 N 5.3N 0.9 N3 4.8 N 3.3 N 2.8N 2.1 N 1.4 N(注:A、B、C、D四个斜面表面光滑程度、高度一样)41. 上图斜面A的三个角中,角( )(填序号)是指斜面的“倾斜角度”。42. 请你根据表格中的实验记录数据,把对应的斜面编号(A、B、C、D)填写在表格中相应的位置。43. 探究小组发现表格中有个数据有问题,这个数据是( )。44. 实验中如果发现数据有问题,比较科学的做法是( )。A. 直接修改数据B. 更换所有的测量仪器C. 分析原因,重新实验获得新数据45. 通过分析实验结果,可以发现:斜面的倾斜角度越( )(填“大”或“小”)越省力。46. 如图,工人利用一块木板作为斜面往车上搬运重物,如果要使搬运重物更省力,最可行的做法是( )。A. 增加木板的长度B. 减少木板的长度C. 不用木板,直接搬运【答案】41. ① 42. D C B A43. 0.9N 44. C45 小 46. A【解析】【41题详解】斜面倾斜角度是指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图中斜面A的①、②、③三个角中,角①是指斜面的“倾斜角度”。【42题详解】斜面与平面的倾角越小,斜面较长,则省力越大;斜面与平面的倾角越大,斜面较短,则省力越小。根据表格中的实验记录数据,与之对应的斜面编号从左到右是D、C、B、A。【43题详解】根据物体1、物体2、物体3在四个斜面上的拉力数据分布规律,可以看到数据明显有问题的数据是物体2的第四个数据0.9牛,与前面数据差距过大。【44题详解】A、数据有问题,不能直接修改数据,不符合科学探究实验原则,故A错误;B、实验数据有问题,找不出问题产生的原因就更换所有的测量仪器是不合适的,故B错误;C、实验数据出现问题,首先应该分析错误出现的原因,重新实验获得新数据,故该做法是正确的,故C正确;【45题详解】通过分析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斜面的倾斜角度越小越省力。【46题详解】斜面是一种省力机械,可用于克服垂直提升重物之困难,斜面与平面的倾角越小,斜面较长,则省力越大,但费距离。读图可知,工人利用一块木板作为斜面往车上搬运重物,如果想要更省力,最可行的做法是增加木板的长度,减小斜面的坡度。故A正确,BC选项错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3-2024学年河南省商丘市睢县大象版五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原卷版).docx 2023-2024学年河南省商丘市睢县大象版五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