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1年贵州省六盘水市小升初科学试卷一、判断题(请将正确的答案涂在答题卡上,每题2分,15小题,共30分)1.(2分)达尔文进化论提出:“一切生物,包括人在内都是由单细胞生物长期发展来的”。 ( )2.(2分)科学探究活动要从实验开始。 ( )3.(2分)人类是女娲造出来的,这种说法是有科学依据的。( )4.(2分)专题研究不需要分组协商和制定计划,可直接开展。 ( )5.(2分)早期猿人受到闪电的启示,学会了人工取火。( )6.(2分)运用各种方法搜集的资料可以作为证据直接验证我们的猜想。 ( )7.(2分)非洲人黑黑的皮肤是由于环境变化时自然选择所造成的。 ( )8.(2分)问卷的内容要紧扣主题,语言要浅显易懂。 ( )9.(2分)在菜刀上钻孔是为了减小菜刀与所切食品的接触面,解决食品粘在刀面的问题。 ( )10.(2分)实地考察活动最好以个人为单位,这样工作起来更自由。( )11.(2分)在饲养金鱼过程中,水温骤变会对金鱼的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 )12.(2分)我们使用的雨具已经很完美,找不到任何缺点,没有改进的必要。 ( )13.(2分)我们在各社区开展调查研究活动,第一步是选择调查内容。 ( )14.(2分)猜想是科学探究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可以直接作为证据,不需要验证。 ( )15.(2分)我改进雨靴取得的成果很有价值,所以我要保密,不与他人分享。 ( )二、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每题2分,25小题,共50分)16.(2分)1500万年前,猿人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获取食物和防御敌人所使用的工具有( )A.石块、树枝 B.长矛 C.猎枪 D.菜刀17.(2分)欧洲光照较弱,那里主要居住着( )A.黄种人 B.白种人C.黑种人 D.黑种人和白种人18.(2分)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当自己的观点与其他同学不一致,甚至与科学家的观点不同时( )A.和别人争执,坚决让别人认可自己的观点B.无条件赞同科学家的观点C.尊重证据,不迷信权威D.不信自己,也不信别人19.(2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为解决中国十几亿人口吃饭问题作出了重大贡献。他在杂交水稻研究过程中经历了( )A.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B.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C.解决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D.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发现问题的过程20.(2分)如图所示标志中,用于控制噪声的是( )A. B.C. D.21.(2分)国家环保总局首次颁布全国统一的绿色社区标志的时间和城市是( )A.2004年6月5日、上海 B.2004年5月6日、上海C.2004年6月5日、广州 D.2004年6月5日、北京22.(2分)从雨伞的结构看,下列不属于它的缺点的选项是( )A.顶部太尖 B.骨架太软 C.伞柄太长 D.颜色难看23.(2分)自然界中,下列动植物形成的食物链按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水稻→老鼠→蛇→鹰 B.鹰→水稻→老鼠→蛇C.老鼠→水稻→蛇→鹰 D.蛇→水稻→老鼠→鹰24.(2分)宇航员在月球上听不到声音,是因为缺少了( )A.声源 B.介质 C.听觉系统 D.交流的人25.(2分)在“放养密度对金鱼生活影响”的实验设计中,要控制的变量是( )A.金鱼的大小 B.金鱼的条数C.金鱼的品种 D.水质26.(2分)要提高教室采光效果,你认为教室墙壁涂成什么颜色更合适( )A.白色 B.黑色 C.红色 D.咖啡色27.(2分)在地球上,动物赖以生存的环境有阳光、水、食物和( )A.二氧化碳 B.氮气 C.氧气 D.氢气28.(2分)在下列植物器官中,起主要吸收水分作用的是( )A.茎 B.叶 C.根 D.花29.(2分)在“探寻光的路线”实验中,能将平行的光线聚集到一个点的是( )A.凸透镜 B.凹透镜 C.平面镜 D.显微镜30.(2分)鼓号队中,同学们吹的号属于( )A.弦乐器 B.管乐器 C.打击乐器 D.其他乐器31.(2分)雨过天晴,天空偶尔会出现彩虹,这是因为天空中漂浮的小水珠将太阳光分解成七种色光。下列工具中和小水珠有同样功能的是( )A.三棱镜 B.凸透镜 C.凹透镜 D.平面镜32.(2分)冬天,小猫换上厚厚的毛是为了( )A.美观 B.御寒C.防敌 D.讨主人喜欢33.(2分)当“水草→虾米→小鱼→大鱼→鲸”食物链中的某一成员消失后,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鲸消失后不会影响其他生物种类的生存B.水草消失后不会影响其他生物种类的生存C.小鱼消失后不会影响其他生物种类的生存D.其中任何成员消失都会影响到其他生物种类的生存34.(2分)“连中三元”的奇迹,是指中国考古学家贾兰坡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接连发现三具“北京人”的( )A.下颌骨 B.膝盖骨 C.头盖骨 D.头骨35.(2分)下列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A.煤 B.汽油 C.柴油 D.太阳能36.(2分)寻找雨具的缺点,属于科学探究过程中的( )A.提问环节 B.实验环节 C.计划环节 D.结论环节37.(2分)我们在饲养金鱼时,最理想的养金鱼用水是( )A.河水 B.自来水C.晾2~3天的自来水 D.纯净水38.(2分)金鱼的呼吸质量与放养密度基本成( )A.正比例关系 B.反比例关系C.有时正比有时反比 D.没有关系39.(2分)六盘水市创卫工作中,环保局给我们提供了一组居民对环境建设满意度调查的统计数据,根据学过的表达方式( )A.表格 B.柱状图C.文献 D.以上都直观40.(2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往往又会产生很多新的问题,面对新问题不正确的做法是( )A.置之不理 B.继续研究 C.请教老师 D.上网查询三、学以致用(41题10分,42题10分,2个小题,共20分)41.(10分)李浩同学正在津津有味地看《恐龙灭绝之谜》,突然停电了,家里一片漆黑,抬头看见窗外的路灯是亮着的,他灵机一动,把窗外路灯发出的光引进了家里。观察如图,请你分析,李浩是怎样把光引进来的。①李浩引进光线所用材料是 。②光的行进路线是从 点出发到B点,再到 点,李浩同学运用了光的 性质把光引进了房间。42.(10分)“为人父母天下至善,为人子女天下大孝”,在中国的家庭文化中材料超市 荧光条 旧雨披 橡胶条 万能胶 木条①乐乐是一个孝顺懂事的孩子。她的妈妈经常上夜班,考虑到妈妈在路上的安全,乐乐想为妈妈设计一件具有反光功能的雨披 、 、 来完成反光雨披的制作。②乐乐选择的材料中,产生反光功能的材料是 ,它属于 材料(天然、人工)。2021年贵州省六盘水市小升初科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判断题(请将正确的答案涂在答题卡上,每题2分,15小题,共30分)1.(2分)达尔文进化论提出:“一切生物,包括人在内都是由单细胞生物长期发展来的”。 √ (判断对错)【答案】√【解答】生物进化学认为一切生物包括人在内都是从单细胞生物长期发展来的,达尔文的进化论学说认为现代生物有共同的祖先。故答案为:√。2.(2分)科学探究活动要从实验开始。 × (判断对错)【答案】×【解答】科学探究活动是从问题开始的。选择好研究主题后,并用自己擅长的形式表达出来。题干错误。故答案为:×。3.(2分)人类是女娲造出来的,这种说法是有科学依据的。 × (判断对错)【答案】×【解答】人类是女娲造出来的,这是我国的古老传说。题干错误。故答案为:×。4.(2分)专题研究不需要分组协商和制定计划,可直接开展。 × (判断对错)【答案】×【解答】在开展专题研究之前,必须先进行计划与组织。先分组商议;然后集体交流和评议。故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故答案为:×。5.(2分)早期猿人受到闪电的启示,学会了人工取火。 × (判断对错)【答案】×【解答】人类最早的人工取火方式是钻木取火。相传,就折下燧木枝。人类的人工取火与闪电无关。故答案为:×。6.(2分)运用各种方法搜集的资料可以作为证据直接验证我们的猜想。 × (判断对错)【答案】×【解答】科学探究过程中包括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评估。搜集数据是科学探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但是不可以作为证据直接验证我们的猜想。故答案为:×。7.(2分)非洲人黑黑的皮肤是由于环境变化时自然选择所造成的。 √ (判断对错)【答案】√【解答】从世界人种分布地图上我们能够发现,黑种人主要集中在非洲,太阳光照强烈。所以非洲人黑黑的皮肤是由于环境变化时自然选择所造成的。故答案为:√。8.(2分)问卷的内容要紧扣主题,语言要浅显易懂。 √ (判断对错)【答案】√【解答】调查问卷首先要有明确的主题,要根据调查目的和调查内容,题目要突出重点。调查问卷的内容要紧扣主题,让应答者有一目了然的感觉。问卷中语言要精练、问题要在应答者的知识范围内。故答案为:√。9.(2分)在菜刀上钻孔是为了减小菜刀与所切食品的接触面,解决食品粘在刀面的问题。 √ (判断对错)【答案】√【解答】菜刀切菜时食品容易粘在刀面上,关键在刀面和食品接触面的大小,发现在刀面最经常和食品接触的地方均匀地做一些小孔,刀面与食品的接触面积减少了。所以在菜刀面最经常和食品接触的地方均匀地做一些小孔。故答案为:√。10.(2分)实地考察活动最好以个人为单位,这样工作起来更自由。 × (判断对错)【答案】×【解答】个人的能力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团队的力量和作用是强大的,一个人势单力薄,不利于开展考察活动。故题目说法错误。故答案为:×。11.(2分)在饲养金鱼过程中,水温骤变会对金鱼的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 (判断对错)【答案】√【解答】金鱼生活在水中,对于光照。特别是水温的变化。超过这一限度就必然会生病。故题目说法是正确的。故答案为:√。12.(2分)我们使用的雨具已经很完美,找不到任何缺点,没有改进的必要。 × (判断对错)【答案】×【解答】下雨天出门,雨具让我们避免了被雨淋湿、面料。故答案为:×。13.(2分)我们在各社区开展调查研究活动,第一步是选择调查内容。 √ (判断对错)【答案】√【解答】调查活动的步骤:(1)选择调查内容;(2)明确调查目的;(4)展开调查;(5)分析和整理数据,写出调查研究报告。所以我们在各社区开展调查研究活动。题干正确。故答案为:√。14.(2分)猜想是科学探究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可以直接作为证据,不需要验证。 × (判断对错)【答案】×【解答】科学探究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猜想”,猜想是依据已有知识,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合理的假设,需要验证。故答案为:×。15.(2分)我改进雨靴取得的成果很有价值,所以我要保密,不与他人分享。 × (判断对错)【答案】×【解答】我改进雨靴取得的成果很有价值,可以申请专利,保密不与他人分享是不正确的选择。故答案为:×。二、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每题2分,25小题,共50分)16.(2分)1500万年前,猿人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获取食物和防御敌人所使用的工具有( )A.石块、树枝 B.长矛 C.猎枪 D.菜刀【答案】A【解答】距今大约1500万年前,非洲的原始树林里。后来,森林随之减少,开始直立行走、树枝等天然工具获取食物和防御敌人。故选:A。17.(2分)欧洲光照较弱,那里主要居住着( )A.黄种人 B.白种人C.黑种人 D.黑种人和白种人【答案】B【解答】从世界人种分布图上我们发现,黑种人主要居住在非洲,干燥而炎热,那里光照较少,那里光照适中。故选:B。18.(2分)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当自己的观点与其他同学不一致,甚至与科学家的观点不同时( )A.和别人争执,坚决让别人认可自己的观点B.无条件赞同科学家的观点C.尊重证据,不迷信权威D.不信自己,也不信别人【答案】C【解答】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当个人意见与同学意见不一致时,尊重证据,寻找最终的问题本质。故选:C。19.(2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为解决中国十几亿人口吃饭问题作出了重大贡献。他在杂交水稻研究过程中经历了( )A.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B.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C.解决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D.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发现问题的过程【答案】A【解答】科学探究的过程就是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谁知盘中餐。“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他在杂交水稻研究过程中经历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故选:A。20.(2分)如图所示标志中,用于控制噪声的是( )A. B.C. D.【答案】C【解答】A.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烟火标志,故A不符合题意;B.图中属于禁止行人通过的标志,故B不符合题意;C.图中是禁止鸣笛标志,用于控制噪声;D.图中是精致拍照标志,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21.(2分)国家环保总局首次颁布全国统一的绿色社区标志的时间和城市是( )A.2004年6月5日、上海 B.2004年5月6日、上海C.2004年6月5日、广州 D.2004年6月5日、北京【答案】D【解答】2004年6月5日,国家环保局在北京举办了全国绿色社区创建活动。建立了较完善的环境管理体系和公众参与机制的文明社区。故选:D。22.(2分)从雨伞的结构看,下列不属于它的缺点的选项是( )A.顶部太尖 B.骨架太软 C.伞柄太长 D.颜色难看【答案】D【解答】每一种雨具都有许多缺点,从雨伞的结构看、骨架太软;雨伞的颜色各种各样。故选:D。23.(2分)自然界中,下列动植物形成的食物链按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水稻→老鼠→蛇→鹰 B.鹰→水稻→老鼠→蛇C.老鼠→水稻→蛇→鹰 D.蛇→水稻→老鼠→鹰【答案】A【解答】生物之间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下列动植物形成的食物链按顺序排列。故选:A。24.(2分)宇航员在月球上听不到声音,是因为缺少了( )A.声源 B.介质 C.听觉系统 D.交流的人【答案】B【解答】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是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故选:B。25.(2分)在“放养密度对金鱼生活影响”的实验设计中,要控制的变量是( )A.金鱼的大小 B.金鱼的条数C.金鱼的品种 D.水质【答案】B【解答】对比实验要注意的问题:①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②确保实验的公平,其他因素应保持一样,采用的是对比实验;金鱼的大小。故选:B。26.(2分)要提高教室采光效果,你认为教室墙壁涂成什么颜色更合适( )A.白色 B.黑色 C.红色 D.咖啡色【答案】A【解答】物体的反光能力与物体表面的颜色有关,物体表面的颜色越浅。白光是由多种颜色复合成的复合光,对光线的反射能力很强,教室的墙壁涂成白色更合适,可以利用反光使教室更明亮。故选:A。27.(2分)在地球上,动物赖以生存的环境有阳光、水、食物和( )A.二氧化碳 B.氮气 C.氧气 D.氢气【答案】C【解答】动物的生存本领是其适应环境的结果,水、空气、矿物质、各种有机物等构成动物生存的物质基础,呼吸需要需要氧气、氮气。故C选项正确。故选:C。28.(2分)在下列植物器官中,起主要吸收水分作用的是( )A.茎 B.叶 C.根 D.花【答案】C【解答】一株完整的绿色开花植物体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构成,能给植物体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自下而上运输水和无机盐,能够蒸腾水分。故C选项正确故选:C。29.(2分)在“探寻光的路线”实验中,能将平行的光线聚集到一个点的是( )A.凸透镜 B.凹透镜 C.平面镜 D.显微镜【答案】A【解答】放大镜又称凸透镜,平行的光线透过它时,聚集到一个点上;平面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凹透镜可以将透过它的平行光线发散。显微镜是由几个透镜的组合构成的一种光学仪器。故选:A。30.(2分)鼓号队中,同学们吹的号属于( )A.弦乐器 B.管乐器 C.打击乐器 D.其他乐器【答案】B【解答】不同的乐器发声方法不同,乐器按照发音特点分为弦乐器、打击乐器。鼓号队中。管乐器主要是利用管内空气振动发声。故选:B。31.(2分)雨过天晴,天空偶尔会出现彩虹,这是因为天空中漂浮的小水珠将太阳光分解成七种色光。下列工具中和小水珠有同样功能的是( )A.三棱镜 B.凸透镜 C.凹透镜 D.平面镜【答案】A【解答】彩虹是由七色光混合而成的。雨过天晴,这是因为天空中漂浮的小水珠将太阳光分解成七种色光,太阳光经过三棱镜的折射后可以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这就是光的色散现象、凹透镜。故A选项正确。故选:A。32.(2分)冬天,小猫换上厚厚的毛是为了( )A.美观 B.御寒C.防敌 D.讨主人喜欢【答案】B【解答】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生理特征或行为,小猫换上厚厚的毛是为了御寒。故选:B。33.(2分)当“水草→虾米→小鱼→大鱼→鲸”食物链中的某一成员消失后,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鲸消失后不会影响其他生物种类的生存B.水草消失后不会影响其他生物种类的生存C.小鱼消失后不会影响其他生物种类的生存D.其中任何成员消失都会影响到其他生物种类的生存【答案】D【解答】生物之间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就会影响其他生物的生存,也就是保护了许多种生物,都会影响其他生物的生存。故选:D。34.(2分)“连中三元”的奇迹,是指中国考古学家贾兰坡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接连发现三具“北京人”的( )A.下颌骨 B.膝盖骨 C.头盖骨 D.头骨【答案】C【解答】“连中三元”的奇迹,是指中国考古学家贾兰坡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接连发现三具“北京人”的头盖骨,上午9时30分,就发现了一具“北京人”的头盖骨,在不远处又发现了另一具“北京人”的头盖骨,又发现了一具更完整的“北京人”的头盖骨,是对贾兰坡多年辛劳的酬报,中外报刊争相报道,为从猿到人的进化理论提供了极有力的证据。故选:C。35.(2分)下列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A.煤 B.汽油 C.柴油 D.太阳能【答案】D【解答】能源的储量是有限的,不能在短时间内得到补充和再次生产出来的能源;能够循环使用,称为可再生能源。煤、柴油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选:D。36.(2分)寻找雨具的缺点,属于科学探究过程中的( )A.提问环节 B.实验环节 C.计划环节 D.结论环节【答案】B【解答】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一般要经历以下几个步骤,即提出问题、制定计划、得出结论。这是探究的一般过程,为了寻找雨具的缺点。故选:B。37.(2分)我们在饲养金鱼时,最理想的养金鱼用水是( )A.河水 B.自来水C.晾2~3天的自来水 D.纯净水【答案】C【解答】金鱼的生活离不开水,未经处理的普通河水会含有病菌等物质,不是比较理想的养金鱼用水,是比较理想的养金鱼用水,一定要装在盆中晾2~3天。纯净水缺乏养分和矿物质,不适宜养金鱼。故选:C。38.(2分)金鱼的呼吸质量与放养密度基本成( )A.正比例关系 B.反比例关系C.有时正比有时反比 D.没有关系【答案】B【解答】通常,放养密度越大,所以说。故选:B。39.(2分)六盘水市创卫工作中,环保局给我们提供了一组居民对环境建设满意度调查的统计数据,根据学过的表达方式( )A.表格 B.柱状图C.文献 D.以上都直观【答案】B【解答】处理信息的方法很多,比较直观的处理方式是用条形统计图统计数据、形象看出数据的变化及关系。故选:B。40.(2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往往又会产生很多新的问题,面对新问题不正确的做法是( )A.置之不理 B.继续研究 C.请教老师 D.上网查询【答案】A【解答】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往往又会产生很多新的问题,我们要不断地去探索和发现问题。面对新问题我们不能置之不理,可以请教老师。故选:A。三、学以致用(41题10分,42题10分,2个小题,共20分)41.(10分)李浩同学正在津津有味地看《恐龙灭绝之谜》,突然停电了,家里一片漆黑,抬头看见窗外的路灯是亮着的,他灵机一动,把窗外路灯发出的光引进了家里。观察如图,请你分析,李浩是怎样把光引进来的。①李浩引进光线所用材料是 平面镜 。②光的行进路线是从 A 点出发到B点,再到 C 点,李浩同学运用了光的 反射 性质把光引进了房间。【答案】①平面镜。②A;C;反射。【解答】观察题图,李浩是利用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的性质把光引进来的。①李浩引进光线所用材料是平面镜。②光的行进路线是从A点出发到B点,再到C点。故答案为:①平面镜。②A;C;反射。42.(10分)“为人父母天下至善,为人子女天下大孝”,在中国的家庭文化中材料超市 荧光条 旧雨披 橡胶条 万能胶 木条①乐乐是一个孝顺懂事的孩子。她的妈妈经常上夜班,考虑到妈妈在路上的安全,乐乐想为妈妈设计一件具有反光功能的雨披 旧雨披 、 荧光条 、 万能胶 来完成反光雨披的制作。②乐乐选择的材料中,产生反光功能的材料是 荧光条 ,它属于 人工 材料(天然、人工)。【答案】①旧雨披、荧光条、万能胶。②荧光条,人工。【解答】交警叔叔雨天执勤时,身穿橘黄色的衣服,我觉得穿这种特殊的衣服能让雨披更醒目,乐乐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雨具改造。①乐乐的妈妈经常上夜班,考虑到妈妈在路上的安全,她需要从材料超市中选择旧雨披、万能胶来完成反光雨披的制作。②乐乐选择的材料中,产生反光功能的材料是荧光条。故答案为:①旧雨披、荧光条。②荧光条,人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