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6.3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学案一、【课前回顾】1.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形成的新型民族关系是?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方针?3.我国的民族政策是?4.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二、【揭示目标】1.基层群众自治的(1)内涵、(2)组织形式、(3)特点2.农村村民自治——村民委员会的性质、主要职能、成员的产生、管理;城市居民自治——居民委员会的性质、主要职能、成员的产生、意义3.为什么要发展基层民主?※4.基层民主实践的途径(或形式))※※三、【自学指导及合作探究】任务一 请阅读教材66页,理解基层群众自治的内涵、组织形式、特点。(1)基层群众自治的内涵主体领导 在城乡基层 领导下范围 在 范围内机构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方式 依法 行使内容 实行 、自我服务、 、自我监督实质 民主制度和治理模式(2)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形式农村村民自治——( );城市居民自治——( ),是我国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3)基层民主的特点(P66专家点评)任务二 小组合作探究 结合教材(66页第2、3段及67页第一段)和视频资料,完成学案上的综合探究。(对应知识:村委会和居委会的性质、主要职能、成员的产生、管理/意义)基层群众自治自治组织(1)农村村民自治:村民委员会(村委会)性质 村民委员会是农村____________________主要职能 办理本村的____________和公益事业,调解 ,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村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成员的产生 村民委员会成员由________选举产生,向__________、村民代表会议负责并报告工作管理 制定村民自治章程或__________,是村民规范自己和村干部的行为,运用民主的办法来管理本村的日常事务,实现自己的事情自己办、自己的难题自己解的有效途径(2)城市居民自治:居民委员会(居委会)性质 居民委员会是城市________________主要职能/任务 维护居民的 ,办理本居住地区居民的__________和公益事业,调解 ,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居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等成员产生 居民委员会的成员由 产生,向 负责并报告工作意义 居委会成员居民选,社区大事居民定,日常事务居民管。这大大调动了广大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也有效提高了居民______________的素质和能力知识拓展1:阅读高考调研70页,了解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街道办事处的含义。知识拓展2:乡镇政府 、 村委会、村支部、村务监督委员会四者的关系(部分内容在高考调研82页右侧)即时训练1.人民群众依托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依法间接行使民主权利。纠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是我国的基层政权机关,因此村委会和居委会的组成人员是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纠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3.在农村,涉及全体村民利益的问题必须由村民委员会决定。纠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时说,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就在社区。社区是党委和政府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神经末梢。居委会是我国( )A.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 B.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C.地方国家行政机关 D.基层政权组织5.李家村的办公楼前挂着三块牌子,分别是“中国共产党李家村支部委员会”“李家村村民委员会” “李家村村务监督委员会”。对这三个“委员会”认识正确的是( )①村党支部是农村各项事务的领导核心 ②村委会是我国农村的基层政权组织③设立村务监督委员会旨在代替村民行使监督权 ④三者共同保障了村民行使民主权利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任务三:自行阅读教材66页至67页,总结发展基层民主的原因。3.发展基层民主的原因(1)根本原因:(2)重要性:任务四 小组合作探究 结合教材内容(66至67页)和探究材料,分析基层民主实践的途径(或形式)。合寨村村委会成员年富力强,想干事,也能干成事。在不到四年的时间里,带领村民把一个股份制村办企业办得红红火火,效益大增。在换届选举之际,广大村民积极投票选举,选举结果为上届村委会成员继续连任。连任的村委会鉴于“村村通”道路长久失修,及时召开了村民会议,村民同意从每位村民的企业分红中拿出600元作为维修道路的资金,事后村委会将资金的使用情况作了全面仔细的公示。日前,道路基本修缮完成。结合材料,说明该村是怎样推进村民自治的?从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角度思考。4.基层民主实践的途径(或形式)途径 内容民主选举 直接选举产生村委会或居委会成员民主协商 有序参与,合理表达,在街道或乡镇、社区或行政村以及企事业单位 等不同的层次展开民主决策 凡关系公共利益的事项,集体作出决定民主管理 依法制定自治章程和议事规则,推动日常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民主监督 防止以权谋私,尽可能避免管理工作的失误五、【小组汇报】小组合作探究形成统一答案后,由确定的小组代表上台展示小组学习成果。其他补充,教师点拨。六、【教师点拨】对自主学习、小组互助内容进行点拨,重难点知识进行再次强调升华。【当堂检测】1.村民或居民合理表达意见和建议是做好基层民主管理工作的关键。纠正:2.居民委员会成员要向居委会党支部负责并报告工作。纠正:3.民主决策,是村民自治的基础。纠正:4.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纠正:5.对漫画《村务公开》所反映的这种民主制度和形式认识正确的是( )①它是做好基层民主管理工作的关键②它是村民规范自己和村干部的行为的有效途径③它保证了村民民主监督的权利④使村民自治逐步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6.为深化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宜昌市在全市推行村级“小微权力”运行清单制度。比如,围绕村务监督,制定村级监督正负清单,做到“权力全部进清单、清单之外无权力”。上述做法的意义在于( )①用“小清单”管理村级“微权力”,让权力运行更加透明②推动基层民主管理规范化、制度化,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③保障村民直接行使村级事务决策权,增强村民主人翁意识④保障人民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促进村委会依法行政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7.党员双报到指的是党员到所在社区和居住地区报到。双报到要让在职党员在工作以外的时间发挥作用,服务社区和群众。党员“双报到”有利于( )A.党员干部更好地为人民执政 B.充分发挥党员自治主体作用C.扩大基层党组织的行政职能 D.党员干部更好地为人民服务8.下图是某村村委会网站截图,这体现了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途径是( )民主选举 B.民主决策C.民主协商 D.民主监督9.2021年我国多地村委换届迎来新变化,如村干部任期由以前的3年改为5年、村支书村主任“肩挑”、提升村干部待遇等。这些新变化( )①表明我国基层民主自治不断完善 ②旨在让基层村干部率先富裕起来③有助于坚持和加强党的集中领导 ④反映我国基层政府工作重心下移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0.浙江某地积极探索基层治理创新:借助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化解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建立规范完善的议事协商制度,围绕村民意见较为集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合理确定议事协商议题。基层治理创新有利于( )①加强政权建设,完善基层自治组织形式 ②推进基层自治,发挥自治组织主体作用③共创幸福生活,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④扩大基层民主,切实保障人民民主权利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1.某小区探索出一条“楼组微自治”模式,即以楼组为基层自治单元,按照居民自治原则,实行楼组内居民自治,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这种“楼组微自制” ( )①最大限度的调动了社区居民参与民主管理的积极性 ②发挥了社区居民在国家事务管理中的主人翁地位③扩大了社区自治范围,赋予了社区居民民主管理权 ④探索了社区自治新形式,将社区资质提升到薪水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2.潮州湘桥区通过茶寮谈心室、居民议事厅、网格化治理、智慧防控……用温度化解邻里间的小事,用速度推动村居建设发展的步伐,将自治、德治、法治三者紧密结合,提升了群众的满意度和参与基层治理的热情。湘桥区的做法( )①提高了居民议事效率与效果,彰显了民主协商魅力 ②创新了基层自治组织体系,打造了基层治理新格局③创新了基层管理参与途径,落实了共建共治共享 ④有利于巩固基层政权,保障人民当家作主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3.“微治理”指群众在小区、楼门、胡同等社区微观单元开展的治理。“微治理”解决了很多过去“管不过来、管不好、不好管”的老大难问题。开展“微治理”有利于( )A.赋予居民民主管理的权利 B.提高群众对于公共事务的参与度C.丰富基层社会治理的行政体制层级 D.创新居民管理国家事务的方式14.近年来,生活垃圾分类掀起了一场“社区风暴”,许多居委会都动真格,决心把垃圾分类推行到底,纷纷根据实际摸索妙招、狠招。在这场攻坚战中,出台“妙招”、“狠招”需要( )①居委会承担更多基层行政管理责任 ②社区党支部加强领导,社区居民献计献策,积极参与③居委会认真行使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 ④居委会听取民意,切实落实社区大事由居民决定的基层群众自治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八【课后反思】画出本框知识思维导图或课堂小结,总结还存在的疑问。九【分层作业】 A组学生完成高考调研+题组层级快练,B组学生至少完成题组层级快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