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山东省济宁市汶上县青岛版四年级下册3月月考科学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济宁市汶上县青岛版四年级下册3月月考科学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资源简介

四年级科学第二学期阶段性学业质量等级评价
一、选择(请把正确的答案涂在答题卡上,每题1分,共7分)
1. 下列运动是直线运动的是( )。
A. 青蛙跳跃 B. 毛驴拉磨 C. 苹果从树上掉落
【答案】C
【解析】
【详解】运动物体通过的路径叫做物体的运动轨迹,物体运动轨迹是一条直线的运动,叫做直线运动;物体运动轨迹是曲线的运动,称为曲线运动。青蛙跳跃、毛驴拉磨运动轨迹是曲线,属于曲线运动;苹果从树上掉下运动轨迹是直线,属于直线运动。故选C。
2. 用同样力敲打长短不同两根铁管,长铁管发出的声音( )。
A. 高 B. 低 C. 强
【答案】B
【解析】
【详解】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快慢有关。用同样的力敲打短铁管,铁管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用同样的力敲打长铁管,铁管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故选B。
3. 下列选项中,物体的运动形式可以用下图表示的是( )。
A. 行驶的汽车 B. 走路时摆动的上臂 C. 风扇
【答案】A
【解析】
【详解】A.行驶的汽车的运动形式是移动,与图片的运动方式是相同,正确。
B.走路时摆动的上臂的运动形式是摆动,错误。
C.风扇的运动形式是转动,错误。
故选A。
4. 停止敲锣后,在一段时间内还能听到锣声,这是因为( )。
A. 耳朵的错觉
B. 振动停止后,声音还会持续
C. 锣本身的振动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答案】C
【解析】
【详解】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需要靠介质传播才能听到。停止敲锣后,在一段时间内还能听到锣声,这是因为锣本身的振动还会持续一段时间。故选C。
5. 下列现象中,物体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
A. 汽车转弯 B. 匀速直线行驶的火车 C. 加速行驶的公交车
【答案】B
【解析】
【详解】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是与原来的状态相对出现了变化,主要表现为运动和静止状态的改变,运动的快慢或方向的改变。汽车转弯,加速行驶的公交车它们的运动状态都发生了改变;匀速行驶的火车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故选B。
6. 在青岛市艺术节展演中,演奏者尝试调节吉他琴弦的松紧程度,其实是在调试吉他的( )。
A. 音量 B. 音调 C. 音色
【答案】B
【解析】
【详解】同样材质物体,小的、轻的、短的、紧的物体振动较快,发声音调较高,大的、重的、长的、松的物体振动较慢,发声音调较低。在青岛市艺术节展演中,演奏者尝试调节吉他琴弦的松紧程度,其实是在调试吉他的音调。
7. 汽车的消音器是( )减弱噪声的
A. 在声源处。
B. 在传播过程中。
C. 在入耳处。
【答案】A
【解析】
【详解】减弱噪声有三种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汽车的消音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
二、判断(判断对错,正确的在答题卡上涂T,错误的涂F,每题1分,共6分)
8. 减少噪声的唯一方法是不让物体发出声音。( )
【答案】×
【解析】
【详解】减少噪音的方法:①在有噪声的地方多植树。②在生活区、学校区设置“禁止鸣喇 叭”的标牌。③窗户上用双层玻璃、带褶皱的窗帘。④在产生噪声的机器上安装消声器。⑤用隔音装置断绝噪声进入耳朵等。不让物体发出声音不是减少噪声的唯一方法。
9. 踢飞出去的足球的运动路线是直线运动。( )
【答案】×
【解析】
【详解】运动轨迹是直线的运动是直线运动,运动轨迹是曲线的运动是曲线运动。踢出去的足球的运动是曲线运动。
10. 用相同力敲击不同水量的玻璃杯,水少的玻璃杯发出的声音低。( )
【答案】×
【解析】
【详解】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音高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量。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用相同的力敲击不同水量的玻璃杯,水量少的杯子振动的更快,发出的声音更高。题干表述错误。
11. 越过站台安全线,容易被快速行驶的列车带进轨道。( )
【答案】√
【解析】
【详解】在高铁站台候车时,不要越过站台的黄色安全线,原因是快速行驶的高铁其车厢附近的空气流速变大,压强变小,靠近车厢的人易向列车方向摔倒造成事故。题目说法正确。
12. 正在进站的火车,速度在减小,所以它的运动状态在改变。( )
【答案】√
【解析】
【详解】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由静止到运动的变化,由运动到静止的变化,以及运动的物体快慢和方向的变化。正在进站的火车,选择火车站的站台做参照物,速度会逐渐减小到停止运动,所以它的运动状态在改变。
13. 物体平动时的运动路线是直线。( )
【答案】√
【解析】
【详解】物体平动时的运动轨迹是直线,摆动时的运动轨迹是曲线。题干表述正确。
三、填空(请把正确的答案写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每空1分,共14分)
14. 物体的运动形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物体的运动路线有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平动 ②. 转动 ③. 振动 ④. 直线运动 ⑤. 曲线运动
【解析】
【详解】物体的运动方式多种多样。物体的运动形式有平动、转动、振动等。根据运动路线的不同,物体的运动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15. 声音可以在固体、气体、液体中向_______方向传播。其中在_______中传播速度最快,在_______中传播速度最慢。
【答案】 ①. 各个 ②. 固体 ③. 气体
【解析】
【详解】声音可以在固体、气体、液体中向各个方向传播。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是不同的。一般来说在固、液、气三种物态中,固体中传播得最快,在气体中传播最慢。
16. 汽车启动后开动起来,这时它运动状态由_______变为_______。这种运动状态的改变需要给它_______。
【答案】 ①. 静止 ②. 运动 ③. 施加力
【解析】
【详解】力可以使静止的物体运动,使运动的物体静止。汽车启动时,这时它的运动状态由从静止变为运动,速度大小发生了改变,运动状态在改变。这种运动状态的改变需要给它施加力。
17. 任何声音都是由物体_______而产生的,只要物体发出声音,就必然会_______。若想让声音停止,必须让物体_______。
【答案】 ①. 振动 ②. 振动 ③. 停止振动
【解析】
【详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只要物体发出声音,就必然会振动。若想让声音停止,必须让物体停止振动。
四、实验探究(请把答案填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共23分)
18. 如图所示是一个铝片琴,小红用敲击的方法让它发出了声音。
(1)用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铝片,我们发现轻轻敲击时发出的声音__________,重重敲击时发出的声音__________。(填“强”或者“弱”)
(2)铝片琴能发出声音是因为铝片发生了__________,如果将发声的铝片用手按住,将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听到声音,理由是__________
(3)用相同的力敲击铝片琴上长短不同的铝片,我们发现长铝片发出的声音__________,短铝片发出的声音__________。(填“高”或者“低”)
(4)结合课堂所学知识我们知道:声音的大小变化是因为__________不同,用力越大,振幅越大,声音越__________;声音的高低变化是因为振动的__________不同,频率越大,声音越__________。
【答案】 ①. 弱 ②. 强 ③. 振动 ④. 不能 ⑤. 物体停止振动则声音停止 ⑥. 低 ⑦. 高 ⑧. 振幅 ⑨. 强 ⑩. 频率 . 高
【解析】
【详解】(1)声音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音量的大小与物体的振动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我们发现轻轻敲击时,振动幅度越小,发出的声音弱;重重敲击时,振动幅度越大,发出的声音强。
(2)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铝片琴能发出声音是因为铝片发生了振动,如果将发声的铝片用手按住,将不能听到声音,理由是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物体停止振动则声音停止。
(3)声音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音高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量。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用相同的力敲击铝片琴上长短不同的铝片,我们发现长铝片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短铝片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
(4)声音的大小变化是因为振幅不同,用力越大,振幅越大,声音越强;声音的高低变化是因为振动的频率不同,频率越大,声音越高。
19. 实验目的:研究小车运动的快慢与力的大小关系。
实验问题:小车运动快慢可能与受到力的大小有关。
实验准备:三次实验中不变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等。改变的条件是:向前推的__________不同,第一次用较小的力向前推,第二次用更大的力向前推,第三次用__________的力向前推。
实验现象:__________。
实验记录:
时间 小车运动的距离
4秒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3米 5米 8米
实验分析:用力越大,在相同时间内小车运动的距离__________,运动速度__________
拓展研究:像这种只有__________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__________的实验,我们称之为__________实验。
【答案】 ①. 小车自身重量 ②. 地面光滑程度 ③. 力度 ④. 最大 ⑤. 推动的力越大,小车运动的距离越长 ⑥. 长 ⑦. 快 ⑧. 1个 ⑨. 相同 ⑩. 对比
【解析】
【分析】对比实验,指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验组,通过对比结果的比较分析,来探究各种因素与实验对象的关系,这样的实验称为对比实验。
【详解】在研究“小车运动的快慢与力的大小关系”的这个对比实验前,我们要进行实验准备:其中,三次实验中不变的条件是:小车自身重量、地面光滑程度等。唯一的变量是推小车的力,所以,第一次用较小的力向前推,第二次用更大的力向前推,第三次用最大的力向前推。
通过观察,得到实验现象为:推动的力越大,小车运动的距离越长。
实验分析:用力越大,在相同时间内小车运动的距离长,运动速度越快。在科学实验中,像这种只有1个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我们称之为对比实验。四年级科学第二学期阶段性学业质量等级评价
一、选择(请把正确的答案涂在答题卡上,每题1分,共7分)
1. 下列运动是直线运动的是( )。
A. 青蛙跳跃 B. 毛驴拉磨 C. 苹果从树上掉落
2. 用同样力敲打长短不同两根铁管,长铁管发出的声音( )。
A. 高 B. 低 C. 强
3. 下列选项中,物体的运动形式可以用下图表示的是( )。
A. 行驶的汽车 B. 走路时摆动的上臂 C. 风扇
4. 停止敲锣后,在一段时间内还能听到锣声,这是因为( )。
A. 耳朵的错觉
B. 振动停止后,声音还会持续
C. 锣本身的振动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5. 下列现象中,物体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是( )。
A. 汽车转弯 B. 匀速直线行驶的火车 C. 加速行驶的公交车
6. 在青岛市艺术节展演中,演奏者尝试调节吉他琴弦的松紧程度,其实是在调试吉他的( )。
A. 音量 B. 音调 C. 音色
7. 汽车的消音器是( )减弱噪声的
A. 在声源处。
B. 在传播过程中。
C. 在入耳处。
二、判断(判断对错,正确的在答题卡上涂T,错误的涂F,每题1分,共6分)
8. 减少噪声的唯一方法是不让物体发出声音。( )
9. 踢飞出去足球的运动路线是直线运动。( )
10. 用相同的力敲击不同水量的玻璃杯,水少的玻璃杯发出的声音低。( )
11. 越过站台安全线,容易被快速行驶的列车带进轨道。( )
12. 正在进站的火车,速度在减小,所以它的运动状态在改变。( )
13. 物体平动时的运动路线是直线。( )
三、填空(请把正确的答案写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每空1分,共14分)
14. 物体的运动形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物体的运动路线有_______、_______。
15. 声音可以在固体、气体、液体中向_______方向传播。其中在_______中传播速度最快,在_______中传播速度最慢。
16. 汽车启动后开动起来,这时它运动状态由_______变为_______。这种运动状态的改变需要给它_______。
17. 任何声音都是由物体_______而产生的,只要物体发出声音,就必然会_______。若想让声音停止,必须让物体_______。
四、实验探究(请把答案填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共23分)
18. 如图所示是一个铝片琴,小红用敲击的方法让它发出了声音。
(1)用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铝片,我们发现轻轻敲击时发出的声音__________,重重敲击时发出的声音__________。(填“强”或者“弱”)
(2)铝片琴能发出声音是因为铝片发生了__________,如果将发声的铝片用手按住,将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听到声音,理由是__________
(3)用相同力敲击铝片琴上长短不同的铝片,我们发现长铝片发出的声音__________,短铝片发出的声音__________。(填“高”或者“低”)
(4)结合课堂所学知识我们知道:声音大小变化是因为__________不同,用力越大,振幅越大,声音越__________;声音的高低变化是因为振动的__________不同,频率越大,声音越__________。
19. 实验目的:研究小车运动的快慢与力的大小关系。
实验问题:小车运动的快慢可能与受到力的大小有关。
实验准备:三次实验中不变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等。改变的条件是:向前推的__________不同,第一次用较小的力向前推,第二次用更大的力向前推,第三次用__________的力向前推。
实验现象:__________。
实验记录:
时间 小车运动的距离
4秒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3米 5米 8米
实验分析:用力越大,在相同时间内小车运动的距离__________,运动速度__________
拓展研究:像这种只有__________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__________的实验,我们称之为__________实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