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生物与环境——5.当环境改变了同步练习(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一、填空题1.动物换毛、大雁南飞、东非动物大迁徙等,都是动物_____________的行为。2.南方植物叶片宽大,北方植物叶片窄小,这主要是受_____________的影响。寒冷的冬天青蛙和蛇都会冬眠,主要是受_____________的影响。3.丹顶鹤是有_____________的鸟类,需要洁净而开阔的湿地环境作为_____________,对湿地环境变化非常敏感。4.秋末天气变冷时,青蛙蛰伏在水底或洞穴之中_____________,翌年春季天气变暖时再回到水中_____________。这些行为是为了适应气候、温度的改变。5.春季气候温暖,草木发芽,青蛙和昆虫都会产卵和孵化:夏季气温变热,草木茂盛,昆虫大量成虫,青蛙大量抽食_____________;秋季气温下降,草木落叶,昆虫数量减少,青蛙开始挖土,准备过冬,冬季天气寒冷,草木枯萎,昆虫进入_____________,青蛙躲在泥土中_____________。6.各种动物都必须生活在_____________的环境里,不同的动物对环境有_____________的需求。二、选择题7.环境对生物会产生影响,下列情境中也能说明这个道理的是(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B.千里之堤,溃于蚁穴C.大树底下好乘凉8.有些动物冬天躲进洞里,蜷缩着身子,不吃不动,这种现象称为( )。A.冬眠 B.夏眠 C.迁移9.下列动物行为是由季节变化引起的是( )。A.蝴蝶在白天飞舞 B.刺猬在夜间横过马路 C.小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10.深圳有红树林,红树富含单宁酸,一旦刮开树皮暴露在空气中,就会迅速氧化成红色。它的绿叶正常进行光合作用。它的根系能过滤海水中的盐变成淡水并吸收,再让叶片将盐分泌出。关于红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红树的茎和叶平时都是红色的,所以叫“红树”B.红树的绿叶通过光合作用会产生盐C.红树的根系可以过滤海水中的盐分,从而吸收到淡水11.随着黄河湿地生态环境改善,每年来越冬的白天鹅达到上万只,( )成为我国白天鹅最大越冬栖息地。A.海南 B.武汉 C.三门峡12.香蕉树、松树、仙人掌的叶子不同,主要原因( )。A.生长环境不同 B.土壤不同 C.根系不同13.候鸟有迁徙的习性,你觉得导致迁徙最根本的原因是( )。A.食物不够 B.飞行能力强 C.气温改变14.鱼必须生活在水里,一旦离开水很快就会死亡。这是因为生物( )。A.改变环境 B.依赖环境 C.影响环境15.变色龙会变色,与所处环境颜色一致,保护自己;枯叶蝶落在树枝上,会将翅膀合拢腹面向外,变成像枯叶一样的形态。对此,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环境变化促使动物做出改变B.动物的改变,是适应环境保持生存的表现C.动物先天都有保护自己的本领,与环境没关系三、判断题16.在研究青蛙的行为与环境的关系时,我们发现蝌蚪一般出现在夏天。( )17.当环境发生改变,动物具有一定的环境适应能力。 ( )18.大雁南飞、青蛙冬眠、松鼠提前储存食物以及一些动物换毛等现象都是动物为了更好适应环境而做出的选择。( )19.我们可以通过设立自然保护区的形式来保护丹顶鹤。( )四、连线题20.骆驼被称为“沙漠之舟”,冬天,人们常用骆驼把生活必需品运送到交通受阻的地区。请将骆驼的身体特点与其在相应环境中的功能用线条连接起来。四肢健壮,脚掌有宽厚的肉垫,富有弹性 防止飞沙进入眼睛和耳孔中眼睛具有长长的睫毛,耳孔内布满绒毛 沙漠行走时可以防止烫伤,也可以免于陷入沙子中皮肤很厚,毛较长 沙漠气温变动大,可以保持正常体温驼峰可以储存脂肪,可转化为营养和水分 可以探寻到几公里外水草丰盛的绿洲嗅觉很灵敏 沙漠行走长时间不能提供食物和水五、简答题21.随着季节的变化,有许多鸟类迁徙,还有许多鸟类不迁徙,你能举例子说明吗?六、综合题大马哈鱼洄游:地球上最壮观最伟大的旅程!在北美洲的西海岸,每年春季,生活在太平洋海域中的五亿多条大马哈鱼将开始大约4828千米的旅程,回到它们出生的地方产卵繁殖。在海洋中生活了四五年的大马哈鱼,即将迎来这地球上最壮观的洄游之旅。成群的大马哈鱼跨越海洋,飞跃瀑布,游进内陆的江河中,开始向着自己的目标启程。它们有着非比寻常的嗅觉,能在数以百万升的海水中区分出属于自己母亲河流下的一滴淡水。路上的棕熊饥饿难耐,它们早就嗅到了味道,守在大马哈鱼的必经之路上,伺机捕食洄游的大马哈鱼。有幸回到出生地的大马哈鱼,早已精疲力尽,身体颜色也由于性激素刺激而发生改变。虽然到达了出生地,它们也一刻不能停歇,需尽快找到合适的产卵场地,否则将成为众多捕食者的掠食对象。它们用尽自己最后的一点力气,将鱼卵产下,也就意味着它们终于完成了自己繁衍后代的使命!产完卵之后的大马哈鱼,在水中慢慢死去。大马哈鱼造就了地球上最伟大的旅程!22.大马哈鱼洄游是靠( )区分淡水的。A.嗅觉 B.视觉 C.听觉 D.直觉23.大马哈鱼洄游是为了( )。A.过冬 B.产卵 C.旅 D.捕食24.大马哈鱼洄游是属于动物的( )行为。A.冬眠 B.夏眠 C.迁徙 D.捕食25.如图所示的两只狐(A、B),一只是生活在北极的极地狐,另一只是生活在非洲沙漠中的沙漠狐。A B(1)图中生活在北极的极地狐是 ;B狐耳朵较大,由此可推测,它生活在 (填“炎热”或“寒冷”)的环境里。(2)生物学家对不同地方的生物个体进行比较时,发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同一种生物,愈冷的地方,个体愈 (填“大”或“小”),身体就愈接近 (填“圆”或“长”)形,并且鼻子、耳朵、腿等暴露在外部的器官就越 (“大”或“小”)。(3)你认为如果地球“变暖”进一步加剧,极地狐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并说明理由。试卷第1页,共3页试卷第1页,共3页参考答案:1.适应环境变化2.水分 温度3.迁徙行为 栖息地4.冬眠 繁殖5.快速生长 休眠 冬眠6.一定 不同7.C8.A9.C10.C11.C12.A13.C14.B15.C16.×17.√18.√19.√20.21.迁徙的有:家燕、大雁等:不迁徙的有:麻雀、喜鹊等。22.A 23.B 24.C25. A 炎热 大 圆 小 数量逐渐减少,甚至灭绝。因为它们不适应变暖的环境答案第1页,共2页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