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热点 新质生产力(公开课学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考热点 新质生产力(公开课学案)

资源简介

2024届高三时政热点专题复习
培育新质生产力 激活发展新动能
【 一.热点解读 之我析 】
2023年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哈尔滨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时说,“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
习近平于2024年3月5日下午在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要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也不要搞一种模式。各地要根据本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1.什么是“新质生产力”?
由 、 、 而催生的当代先进生产力,它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质变为基本内涵,以 为核心标志。
2.理论公式:新质生产力 =(科学技术革命性突破+ 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 + 产业深度转型升级)× (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优化组合
3.新质生产力的“新”在两个方面:
一是要素构成新, ,如能充分利用现代技术的新型人才; ,如生成式人工智能; ,如数据要素 新型基础设施,如大数据中心等。
二是具体表现新,即依托于 、 、 的先进生产力。
4.新质生产力的“质”
①新本质:经济发展方式由传统要素驱动转向 。
②高质量:新质生产力必须服务于 。
③高品质:新质生产力必须更好满足 。
④“质”优势:构筑“质”“量”并重的 。
5.对新质生产力的理解
①是 的生产力 ②是 的生产力
③是 的生产力 ④是 的生产力
【 二. 知识重现 之我忆 】
《经济生活》
《政治生活》
《文化生活》
《生活与哲学》
【 三. 即学即用 之我练 】
1.2023年9月,习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期间首次提到,要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下列措施符合形成新质生产力要求的是:
①逐步淘汰传统产业产能,促进科研新成果转化落地
②利用资源消耗设备升级,着力提升全要素生产效率
③推动新兴产业全球合作,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④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新质生产力是科技创新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的生产力,是以高新技术应用为主要特征、以新产业新业态为主要支撑、正在创造新的社会生产时代的生产力。下列提高新质生产力的措施传导正确的是:
①发展新兴未来产业→保障供应链稳定→畅通国内经济循环
②发展数字经济→助力实体经济发展→推动经济高速发展
③坚持科研市场导向→利于科技成果转化→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④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创新产业集群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习总书记指出,“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新质生产力”有别于传统生产力,涉及领域新、技术含量高,依靠创新驱动是关键。这说明:
①战略性新兴产业将取代传统产业成为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力量
②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③加强产学研合作,多主体协同培育高水平人才成为迫切需要
④完善的科技创新体制将成为未来社会发展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新质生产力代表着生产力水平质的跃迁。
新质生产力,“新”在具有高技术水平的新型劳动者。高素质人才决定了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人力资本的发展推动科学技术突破,带动生产力质的飞跃,成为新质生产力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能动主体;“新”在具有高技术特征的生产工具。新时代科技革命赋予生产工具高新科技化特征,新能源、新材料、人工智能、互联网、云计算等新型生产工具改变传统生产方式,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内在动力;“新”在具有高新特点的新产业。高素质的劳动者大量运用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催生出具有竞争力的新兴产业和新业态,创造出具有高附加值的新产品,人类生产力水平在科技创新发展中再次迎来生产力水平质的跃迁,实现生产力的大解放。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阐明我国应如何通过培育新质生产力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12分)
【 四. 即学即用 之我行 】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要一代又一代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中国人辛勤付出和艰苦努力。当代中国青年个性更加鲜明、思维更加活跃、视野更加广阔,他们与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
请你以“新时代青年以青春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为主,提出两条切实可行的建议。 (4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