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浙江省温州市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试题一、选择题1.(2023六下·温州期末)下列天体不属于太阳系大家庭的是( )。A.太阳 B.小行星带C.海尔-波普彗星 D.北极星2.(2023六下·温州期末)小科在测试塔台承重时,下列做法在实际操作中最合理的是( )。A.每次测试可以任意使用不同质量的重物B.在塔台模型制作完成后直接开始承重测试C.每次测试都要将重物轻拿轻放D.承重测试可以和其他测试同时进行3.(2023六下·温州期末)人们为了防止铁制品生锈,采取在其表面刷油漆、抹油等方法,这些方法的共同原理是( )。A.改变材料性质 B.隔绝空气和水C.改变表面颜色 D.改变表面光泽度4.(2023六下·温州期末)将“有、无耳垂”“双、单眼皮”以及“卷、直发”三组形状进行组合,可以呈现(种不同的相貌。A.9 B.8 C.6 D.45.(2023六下·温州期末)用下面不同厚度的凸透镜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范围最大的是( )。A. B. C.6.(2023六下·温州期末)地球之所以有昼夜交替现象,是因为( )。①地球不透明②地球不发光③地球足够小④地球不停地自转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7.(2023六下·温州期末)下列能源物质不是通过亿万年的化学变化形成的是( )。A.石油 B.煤 C.天然气 D.沼气8.(2023六下·温州期末)光在空气中传播的主要形式是( )。A.曲线传播 B.直线传播 C.折线传播 D.不确定9.(2023六下·温州期末)下列谚语或古诗词描述的变化中,与另外三项不同的是( )。A.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B.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C.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10.(2023六下·温州期末)火星是太阳系中的一颗类地行星,当我们要比较地球和火星的异同时,我们常用的记录方式是( )。A.气泡图 B.维恩图C.流程图 D.树状图11.(2023六下·温州期末)运用活字印刷术印出“白”字,正确的刻板是( )。A.白 B. C. D.12.(2023六下·温州期末)现在科学家已经找不到猛犸象的足迹了,因此可以推断它们已经( )了。A.繁殖 B.灭绝 C.变异 D.生长13.(2023六下·温州期末)下列摆的木条上固定一块金属圆片,一分钟摆动次数最多的是( )。A. B. C.14.(2023六下·温州期末)下列电路中,灯泡能亮的是( )。A. B. C. D.15.(2023六下·温州期末)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物种灭绝以后基本不能再生B.生物多样性的消失会对人类产生威胁C.与人类没有直接关系的物种也要保护D.可以消灭濒危物种的天敌二、判断题16.(2023六下·温州期末)种子的子叶通常可以发育成一株植物。( )17.(2023六下·温州期末)“中国天眼”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 )18.(2023四上·萧山期中)“隔墙有耳”是因为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 )19.(2023六下·温州期末)感冒是由微生物引起的,因此微生物对人类都是有害的。( )20.(2023六下·温州期末)蚕蛹不吃不喝,被碰触时也不动,所以它是没有生命的。( )21.(2023六下·温州期末)气球驱动小车时,小车运动的方向和气球喷出的气流方向相反。( )22.(2023六下·温州期末)摩擦力会阻碍物体的运动,因此在生活中我们一定要减少摩擦力。( )23.(2023六下·温州期末)进行校园生物调查时,如果已经明确了调查任务,就不需要制定调查方案了。( )24.(2023六下·温州期末)物质的变化经常会伴随很多现象,如发光发热、改变颜色、产生沉淀等。( )25.(2023六下·温州期末)测试和评价塔台只需要从塔高、顶端承重、抗风能力、抗震能力四个方面进行测试。( )三、生活中的科学26.(2023六下·温州期末)小科是一个热爱大自然,喜欢探究的人,一到周末就喜欢去公园里研究。这个周末,小科捡到了3种不知名矿物和一些土壤,并对它们进行了如下实验。(1)根据实验记录,我们可以判断硬度最小的矿物是( )。A.矿物a B.矿物b C.矿物c D.无法判断(2)小科观察他捡到的岩石后提出了下列问题,其中不属于科学问题的是( )。A.哪块岩石的硬度更大些 B.小科更喜欢哪一块岩石C.哪块岩石的颗粒更粗些 D.以上都是(3)小科使用小刀的刀尖刻划矿物运用了小刀具有 这一简单机械的原理。(4)小科把土壤放在手上捻一捻,感觉到土壤有些湿润,这说明土壤中含有 ;再把土壤放入水中,发现有气泡冒出来,说明土壤中含有 。27.(2023六下·温州期末)小科在公园里找到了蚂蚁和蜜蜂,它们的身体都分为 、 、 三部分,胸部长有三对足,通过判断可知,它们都是昆虫。28.(2023六下·温州期末)小科从公园里带回来了一些风仙花种子,打算种在自己家的花园中。凤仙花种子通常在3~4月萌发,这说明种子萌发需要水和适宜的 。29.(2023六下·温州期末)小科在研究风仙花的叶子时,他用密封袋套住一片叶子,过了几个小时后,发现袋子里出现了一些小水珠。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最可能是( )。A.水漏进了袋子里B.袋子外的空气凝结成小水珠C.水分通过叶片蒸发后凝结成小水珠D.无法推测30.(2023六下·温州期末)小科准备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的叶子,发现叶片表面有很多气孔,从目镜里往下看发现左下角有一个特别大的气孔,如果他想把这个大气孔移到视野中央,则需要将载玻片往 方向移动。31.(2023六下·温州期末)在使用显微镜时,小科从目镜里看发现黑黑一片,可能的原因是 ,解决的办法是 。32.(2023六下·温州期末)在观察过程中图像有些模糊,于是小科转动调节旋钮,发现调节旋钮上有很多条纹,这是为了 (填“增大摩擦”或“减小摩擦”)。四、实践探究题33.(2023六下·温州期末)工程设计下学期要举行校园运动会,学校想利用暑假时间在操场上建造一个塔台。要求高1.5米,带有护栏的台面不小于1平方米,方便体育老师站在塔台上指挥队员训练,且成本不超过5000元。学校发布了召集令,最终以竞标的形式确定建塔资格。同学们纷纷报名参加此次竞标.....(1) 下列属于本次校园塔台建造中的限制条件的是____。(多选)A.塔台高度 B.塔台形状 C.占地面积 D.建造材料E.建造成本(2)塔台的建造需要经历以下步骤,正确的顺序是( )。①制作一个模型②明确要解决的问题③实施建设④在限制条件下进行设计⑤测试模型,评估并改进A.②④①⑤③ B.②④③①⑤ C.②①④⑤③ D.②①④③⑤(3)有三组同学率先展示了塔台模型,以下是学校对三个组塔台模型的评价表。根据评价表,我们可以发现第 组建造的塔台稳定性存在不足。你推测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至少写2点)(4)参考上面的评价表,你想搭建什么样的塔台呢 请在下面方框中画出你的设计图,要求图文结合(包括结构、规格、功能等),并至少写出该设计的2处优点。34.(2023六下·温州期末)生物的多样性浙江乌岩岭国家自然保护区处中亚热带南北亚带分界上,位于浙江省泰顺县西北部,是中国濒临东海最近的森林生态与野生动物类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内有植物2150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50多种。世界珍稀濒危鸟类、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黄腹角雉就祸息于此。周末,小科同学和兴趣小组成员一起来到乌岩岭保护区,用科学课上学过的方法,对该地部分区域的生物种类进行了观察统计研究。(1)小科在景区人口处靠刷门票进入园内。他想,以后完全可以升级为刷脸认证入园。支持他这一想法的理由是( )。A.每个人的相貌都是唯一的 B.每个人的体温都是唯一的C.每个人脸的大小都是唯一的 D.每个人的脸型都是唯一的(2)兴趣小组成员在乌岩岭保护区开展的这项科学活动,属于( )。A.模拟实验 B.参观访问 C.查阅资料 D.实地调查(3)兴趣小组成员在乌岩岭保护区观察生物时,通常不会见到( )。A.黄腹角雉 B.蚂蚁 C.牛筋草 D.虎鲸(4)乌岩岭保护区内生长着很多的杜鹃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后代杜鹃花的颜色比亲代杜鹃花的颜色浅,是遗传现象B.后代杜鹃花的花蕊与亲代杜鹃花的花蕊颜色相近,是遗传现象C.后代杜鹃花的花瓣形状与亲代杜鹃花的不同,是遗传现象D.以上说法都正确(5)兴趣小组成员的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A.保护区中植物很漂亮,可以挖一棵带回家B.制作生物分布图时,对生物进行编号后在相应区域标注C.遇到不认识的动物或植物,对其拍照记录D.在草丛中找到空的蜗牛壳,可以记录为有蜗牛山茶、蜗牛、蚯蚓、猴子、蛇(6)右图是小科同学调查保护区内部分生物之间的分类,他第一次分类的依据是 ,第二次分类的依据是 (7)浙江乌岩岭国家自然保护区内有植物2150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50多种。世界珍稀濒危鸟类、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黄腹角雉就栖息于此。保护这些濒危物种对泰顺的其他动植物有什么作用和影响 说说你的想法: 35.(2023六下·温州期末)宇宙大探秘根据下面信息,完成相关联系。(1)根据以上信息,八颗行星中,距离太阳最近的是 ,体积最大的是 (2)为了更好地研究八颗行星,小科根据上表数据建立了行星的位置关系模型。实验步骤如下:处理重要数据;取三条相同的纸带,每条对折4次,粘成一条长纸带;在长纸带的折痕上标记数字;将八颗行星标记在长纸带上。(下图为行星位置关系模型的部分纸带图)上述实验过程中,一条全新的纸带对折四次后,纸带上会出现 条折痕。(3)建立行星的位置关系模型时,需要重点处理的数据是( )。A.行星名称 B.行星与太阳的平均距离C.行星的赤道直径 D.颜色选择(4)根据上图“部分纸带图”上的标记,你认为木星的位置应该在第 条和第 条折痕之间。(5)行星位置关系模型的纸带图 (填“能”或“不能”)体现出行星的大小关系。36.(2023六下·温州期末)模拟日食实验。小科同学在模拟日食实验时,绘制了右图:(1)图中大小球及眼睛分别代表什么 大球代表 小球代表 眼睛代表 (2)此时,可以观测到的现象应该是 ;这样的日食类型是 A.B.C.D.(3)小球沿方向3移动时可观测到 ;小球沿方向1移动时可以观测到 。A.B.C.D.37.(2023六下·温州期末)物质的变化右图甲、乙两个杯子中装有无色透明的液体,一杯是水,一杯是酷,A、B两个盆子中装有白色粉末状物质,一盆是小苏打,一盆是面粉。小科做了如下实验,请你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小科刚把A盆中的白色粉末倒入甲杯中,就发现甲杯中产生了大量气泡。据此,可以判断甲杯中的液体是 ,乙杯中的液体是 ,A盆中的白色粉末是 ,B盆中的白色粉末是 。(2)将A盆中的白色粉末倒入甲杯中,产生了大量气泡,这种变化是 ,因为该变化 (填“有”或“没有”)新物质产生。(3)将乙杯中的液体放在酒精灯上加热,会产生气泡,这种变化是 ,因为该变化 (填“有”或“没有”)新物质产生。(4)小科利用小苏打和白醋吹气球,在饮料瓶中加入300毫升白醋,在气球中用漏斗加入100克小苏打,然后将气球口套在瓶口上,保证瓶口的密封。将气球倒置,气球中的小苏打会进入饮料瓶中。此实验中,让气球变大的动力来自( )。A.白醋 B.小苏打C.新生成的气体 D.空气(5)气球会一直变大吗 请说明你的理由。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D【知识点】太阳系【解析】【分析】以太阳为中心,包括围绕它转动的八大行星包括围绕行星转动的卫星、矮行星、小天体包括小行星、流星、彗星等组成的天体系统叫做太阳系。北极星不属于太阳系。故选D。2.【答案】C【知识点】塔台【解析】【分析】测试是工程设计的重要环节,是衡量设计是否达到规范要求的重要方法。我们需要测试塔高、顶端承重、抗风能力、抗震能力材料成本统计、分工合作和美观等,测试时要求方法、标准、工具统一。在测试塔台承重时,每次测试应选择使用质量相同的重物;不能在塔台模型制作完成后直接开始承重测试;每项测试都要单独进行,不能同时进行;每次测试都要将重物轻拿轻放。故选C。3.【答案】B【知识点】生锈【解析】【分析】铁生锈是空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人们为了防止铁制品生锈,采取在其表面刷油漆、抹油等方法,这些方法的共同原理是隔绝空气和水。故选B。4.【答案】B【知识点】外貌特征【解析】【分析】人与人同一相貌特征所表现出来的性能有可能相同也有可能不同。不同的人的同一相貌特征也可能是不同的。每个相貌特征表现出两种性状,根据“有、无耳垂”“双、单眼皮”以及“卷、直发”三组性状进行组合,可以组合成2x2x2=8种不同的相貌。故选B。5.【答案】C【知识点】放大镜【解析】【分析】具有放大功能的是放大镜,又叫凸透镜,它的镜片是中间厚,边缘薄,透明。凸透镜的放大倍数凸度有关,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越小,我们能看到的范围就越大。C选项凸度最小,我们看到的范围最大。故选C。6.【答案】B【知识点】昼夜交替【解析】【分析】由于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所以在同一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地球自转时,向着太阳的那面是白天,背着太阳的那面是黑夜。地球上就产生了昼夜交替,地球不停地自转,我国的每个地方昼夜现象就会交替出现。故选B。7.【答案】D【知识点】化学变化【解析】【分析】煤炭、石油、天然气是古代动植物遗体长期埋藏在地下经过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形成的。动植物的能量来源最终是通过植物光合作用获得,即最终来源于太阳能。沼气是有机物质在厌氧条件下,经过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而生成的一种混合气体。故选D。8.【答案】B【知识点】光的传播【解析】【分析】光由光源发出,在同种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空气中是可以传播的,而且光在空气中一定沿直线传播。故选B。9.【答案】A【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解析】【分析】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中的变化都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中的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A。10.【答案】B【知识点】科学常识【解析】【分析】气泡图通常用于定义事物的属性或相应的联系;流程图主要用于描述一件事情的各个过程(包括发生顺序、时间过程、步骤等);树状图主要用来对事物进行分组或分类;利用维恩图可以比较事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火星是太阳系中的一颗类地行星,当我们要比较地球和火星的异同时,我们常用的记录方式是维恩图。故选B。11.【答案】D【知识点】印刷术【解析】【分析】活字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重要发明之一,制版灵活方便,效率高。它的字模具有反复使用、保存方便、占用空间小等特征。活字印刷术正确的刻板是左右相反的。故选D。12.【答案】B【知识点】科学常识【解析】【分析】目前,世界上有很多已经灭绝和濒临灭绝的物种,原因是它们生存的环境遭到破坏造成的。猛犸象又名毛象、长毛象,生活在距今1.1万年前,是一种适应寒冷气候的动物。猛犸象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象之一,其中草原猛犸体重可达12吨。现在科学家已经找不到猛犸象的足迹了,因此可以推断它们已经灭绝了。故选B。13.【答案】C【知识点】摆运动快慢的影响因素【解析】【分析】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锤质量无关,与摆绳长度有关,即摆绳越短,摆动越快,摆绳越长,摆动越慢。选项C的绳长(即支点到摆锤重心的距离)最短,摆动最快。故选C。14.【答案】C【知识点】点亮小灯泡【解析】 【分析】一条完整的电路是由电源、用电器、导线和开关组成。要使电路中的用电器正常工作,必须连接进一个完整的闭合电路。电从电池的一端正极流出来,通过灯泡从灯泡的一个连接点进入,经过灯丝,再从灯泡的另一个连接点流出,回到这个电池的另一端负极形成一条完整的回路,灯泡就会发光。故选C。15.【答案】D【知识点】生物多样性【解析】【分析】灭绝是指地球上曾经出现过的物种,现在已经不再存在,目前,世界上有很多已经灭绝和濒临灭绝的物种,原因是它们生存的环境遭到破坏造成的。A正确;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生物的多样性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可以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护生物多样性已经成为人类共同的话题。B正确;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所以与人类没有直接关系的物种也要保护。C正确;维持生物多样性,将有益于一些珍稀濒危物种的保存,消灭濒危物种的天敌会损害其他物种。D错误。故选D。16.【答案】错误【知识点】植物的一生【解析】【分析】种子都是由种皮和胚组成的,种子最重要的部分是胚,胚是有生命的,可以发育成一株植物,胚由胚根、胚芽、子叶和胚轴组成,有些植物种子中有胚乳。题目说法错误。17.【答案】正确【知识点】科学常识【解析】【分析】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单孔径射电望远镜是中国的“天眼”。题目说法正确。18.【答案】正确【知识点】声音的传播;耳朵的结构;听觉【解析】【分析】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隔墙有耳”说明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因此墙是固体,因此,身体可以在墙体中传播。19.【答案】错误【知识点】微生物与健康【解析】【分析】微生物对我们来说既有利也有害,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利用一些细菌或真菌来制作一些美味的食品。如做馒头或面包时,经常要用到干酵母菌。酵母菌使面发酵产生二氧化碳。题目说法错误。20.【答案】错误【知识点】蚕蛹【解析】【分析】蚕的一生要经历:蚕卵-蚕-蛹-蚕蛾四个不同形态的变化阶段。蚕是蚕的生命周期中的幼虫,蚕蛾是蚕的成虫。蚕蛹是蚕的一种生命形态,也是有生命的。题目说法错误。21.【答案】正确【知识点】反冲力【解析】【分析】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反冲力。用气球驱动小车运动时,利用了反冲原理,气球喷气的方向与小车运动方向相反。题目说法正确。22.【答案】错误【知识点】摩擦力【解析】【分析】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运动物体要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生活中我们有时需要增大摩擦力,如鞋底的花纹防滑;有时需要减小摩擦力,如在自行车轴承上加润滑油。题目说法错误。23.【答案】错误【知识点】调查校园生物【解析】【分析】调查研究作为一种收集和处理信息的方法,在现代社会显得越来越重要,调查研究是科学认识的前提、科学决策的基础、科学发展的途径。调查是一项很复杂、细致的工作。在进行校园生物大搜索时,明确了调查任务,我们还需要制定调查方案。题目说法错误。24.【答案】正确【知识点】化学变化【解析】【分析】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不断运动和变化的。物质的变化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也叫物理变化),如蜡烛受热熔化;另一类是产生新物质的变化,这类变化常常可以从颜色的改变、产生沉淀或气泡、发光发热等现象表现出来,如蜡烛的燃烧。题目说法正确。25.【答案】错误【知识点】塔台【解析】【分析】测试是工程设计的重要环节,是衡量设计是否达到规范要求的重要方法。我们需要测试塔高、顶端承重、抗风能力、抗震能力、材料成本统计、分工合作和美观等,测试时要求方法、标准、工具统一。在测试塔台承重时,每次测试应选择使用质量相同的重物;不能在塔台模型制作完成后直接开始承重测试;每项测试都要单独进行,不能同时进行;每次测试都要将重物轻拿轻放。题目说法错误。26.【答案】(1)A(2)B(3)斜面(4)水分;空气【知识点】岩石、 沙和黏土的特征【解析】【分析】(1)我们可以将矿物的硬度分为软、较软、较硬和硬四个等级。砸开岩石后,用指甲、铜钥匙、小刀在新断面上刻划。指甲刻划留下痕迹的岩石软;手指甲刻划没有痕迹,铜钥匙刻划留下痕迹的岩石较软;铜钥匙刻划没有痕迹,小刀刻划留有痕迹的岩石较硬;小刀刻划也没有痕迹的岩石硬。由此可知矿物a较软,矿物b较硬,矿物c硬。所以硬度最小的矿物是矿物a。故选A。(2)在观察岩石和矿物时,可以从颜色、结构、透明度、光泽、形状、硬度等方面认识岩石和矿物的性质。哪块岩石的硬度更大些、哪块岩石的颗粒更粗些属于科学问题,小科更喜欢哪一块岩石不属于科学问题。故选B。(3)斜面是杠杆的一种变形,它是一种省力的简单机械。小科使用小刀的刀尖刻划矿物运用了小刀具有斜面这一简单机械的原理。(4)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小科把土壤放在手上捻一捻,感觉到土壤有些湿润,这说明土壤中含有水分;再把土壤放入水中,发现有气泡冒出来,说明土壤中含有空气。27.【答案】头;胸;腹【知识点】昆虫【解析】【分析】昆虫种类繁多、形态各异,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节肢动物,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动物群体,在所有生物种类(包括细菌、真菌、病毒)中占了超过50%,它们的踪迹几乎遍布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昆虫的特点是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小科在公园里找到了蚂蚁和蜜蜂,它们的身体都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胸部长有三对足,通过判断可知,它们都是昆虫。28.【答案】温度【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解析】【分析】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条件,如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以及种子饱满无损伤。小科从公园里带回来了一些风仙花种子,打算种在自己家的花园中。凤仙花种子通常在3~4月萌发,这说明种子萌发需要水和适宜的温度。29.【答案】C【知识点】叶的作用【解析】【分析】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叶片表皮上的气孔从植物体内散失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在叶子上套上一个干燥的塑料袋,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塑料袋内壁上有大量的小水滴,说明叶能蒸腾水分,袋子里的水珠是水分通过叶片蒸发后凝结成小水珠。故选C。30.【答案】左下角【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解析】【分析】显微镜的成像特点是在视野中看到的物象是实物的倒像。显微镜所成的物像是上下颠倒、左右相反的,因此,小科准备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的叶子,发现叶片表面有很多气孔,从目镜里往下看发现左下角有一个特别大的气孔,如果他想把这个大气孔移到视野中央,则需要将载玻片往左下角方向移动。31.【答案】未对光;重新对光【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解析】【分析】显微镜是观察微观世界的重要工具,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可分为5步,分别为安放、对光、上片、调焦、观察。在使用显微镜时,小科从目镜里看发现黑黑一片,可能的原因是未对光,解决的办法是重新对光。32.【答案】增大摩擦【知识点】摩擦力的应用【解析】【分析】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运动物体要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在观察过程中图像有些模糊,于是小科转动调节旋钮,发现调节旋钮上有很多条纹,这是为了增大摩擦。33.【答案】(1)A;B;E(2)A(3)2;没有采用镂空结构,导致其抗风能力较弱;没有采用上轻下重的结构,导致其抗震能力较弱(4)采用上小下大、上轻下重的结构,增强抗震能力;采用三角形镂空结构,增强抗风能力【知识点】塔台【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塔台要求高1.5米,带有护栏的台面不小于1平方米,方便体育老师站在塔台上指挥队员训练,且成本不超过5000元。因此,属于本次校园塔台建设中的限制条件的是A塔台高度、C占地面积、E建造成本。故选ABE。(2)建造一座塔台,应该经历的步骤包括:明确一个要解决的问题,在限制条件下进行设计,制作一个模型(画或写解决方案),测试这个模型,评估并改进,实施建设。②④①⑤③符合题意。故选A。(3)根据评价表,我们可以发现第2组建造的塔台稳定性存在不足,可能的原因包括没有采用镂空结构,导致其抗风能力较弱;没有采用上轻下重的结构,导致其抗震能力较弱。(4)我想搭建的塔台的设计图是:该设计采用上小下大、上轻下重的结构,增强抗震能力;采用三角形镂空结构,增强抗风能力。34.【答案】(1)A(2)D(3)D(4)B(5)A(6)植物和动物;有无脊椎(7)保护濒危物种是维护生态平衡的必要措施(合理即可)【知识点】生物多样性【解析】【分析】(1)A.刷脸认证的依据是每个人的相貌,因为每个人的相貌都是唯一的,A正确;B.正常条件下,人的体温基本都是一致的,差异很小,所以每个人的体温并不是唯一的,B错误;C.人脸的大小不是区别他人的主要原因,每个人脸的大小并不是唯一的,C错误;D.脸型是指人的面部的轮廓,人们把脸型分为方形脸、圆形脸、瓜子脸等几种类型,所以每个人的脸型不是唯一的,D错误。故选A。(2)小科同学和兴趣小组成员一起来到乌岩岭保护区,用科学课上学过的方法,对该地部分区域的生物种类进行了观察统计研究,属于实地调查研究活动,不属于模拟实验,不属于查阅资料,更不是参观访问游玩活动。故选D。(3)小科和同学们在乌岩岭保护区观察生物时,可以见到黄腹角雉、蚂蚁、牛筋草等陆生生物,通常不会见到虎鲸这种海洋生物。故选D。(4)动物后代和亲代十分相似,这种现象叫做遗传:动物后代和亲代也有不同,这种现象叫做变异。后代杜鹃花的颜色比亲代杜鹃花的颜色浅,这是变异现象,不是遗传现象;后代杜鹃花的花蕊与亲代杜鹃花的花蕊颜色相近,这是遗传现象。后代杜鹃花的花瓣形状与亲代杜鹃花的不同,这是变异现象。故选B。(5)A.保护区中植物很漂亮,也不可以挖一棵带回家,保护区的动植物是严谨认为干预的,A正确;B.制作生物分布图时,对生物进行编号后在相应区域标注,是合理的做法,B错误;C.遇到不认识的动物或植物,对其拍照记录,是合理的做法,C错误;D.在草丛中找到空的蜗牛壳,可以记录为有蜗牛,是正确的做法,D错误;故选A。(6)二歧分类法是依据事物的某一特征确定一个标准,将这些事物分为两类,再在每一类下继续以同样的方式分类直到不能再分为止。图中第一次分类把蜗牛、蚯蚓、猴子、蛇分一类,山茶花分一类,分类的依据是植物和动物;第二次分类把蜗牛和蚯蚓分为一类,猴子和蛇分为一类,分类的依据是有无脊椎。(7)自然界中有很多生物濒临灭绝,这对于生物多样性是不利的。很多动物之间存在食物关系和竞争关系,保护这些濒危物种对泰顺的其他动植物有重要作用和影响,保护濒危物种是维护生态平衡的必要措施。35.【答案】(1)水星;木星(2)15(3)B(4)7;8(5)不能【知识点】太阳系【解析】【分析】(1)以太阳为中心,包括围绕它转动的八大行星包括围绕行星转动的卫星、矮行星、小天体包括小行星、流星、彗星等组成的天体系统叫做太阳系。根据以上表中信息可知,按照距离太阳从近到远的距离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距离太阳最近的是水星,赤道直径最大的是木星,体积最大的是木星。(2)为了更好地研究八颗行星位置关系,取三条相同的纸带,每条对折4次,粘成一条长纸带,在长纸带的折痕上标记数字。上述实验过程中,一条全新的纸带对折一次,会产生一条折痕;对折两次,会产生3条折痕;对折三次,会产生7条折痕;对折四次后,纸带上会出现15条折痕。(3)建立行星的位置关系模型时,需要重点处理的数据是行星与太阳的平均距离,行星名称、行星的赤道直径和颜色选择等与位置关系无关。故选B。(4)根据上图“部分纸带图”上的标记,你认为木星的位置应该在第 7条和第 8条折痕之间。(5)行星位置关系模型的纸带图只能反应行星之间的位置关系,不能体现出行星的大小关系。36.【答案】(1)太阳;月球;地球上的观察者(2)A;日环食(3)B;D【知识点】日食【解析】【分析】(1)日食发生的原因是在月球绕地球公转的过程中,当月球绕地球转到太阳和地球中间时,如果太阳、月球、地球三者正好排成或接近一条直线,月球挡住了射到地球上去的太阳光,月球身后的黑影正好落到地球上,这时发生日食现象。读图可知,图中大小球及眼睛分别代表的是:大球代表太阳、小球代表月球、眼睛代表地球上的观察者。(2)读图可知,此时,可以观测到的现象应该是图A状态,这样的日食类型是日环食。(3)如果小球沿方向3移动时,小球靠近眼睛,小球会完全遮挡打球,可观测到选项B中状态;若小球沿方向1移动时,可以观测到选项D中状态。37.【答案】(1)醋;水;小苏打;面粉(2)化学变化;有(3)物理变化;没有(4)C(5)不会;因为小苏打和白醋的量有限,产生气体的量也是有限的【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解析】【分析】(1)装有醋、水的杯子和装有小苏打、面粉的盆子,通过肉眼观察和样品混合的表现来判断。当把白醋滴入装有小苏打的瓶盖时,会有气体产生,这种气体是不同于小苏打和白醋的新物质,因此这种变化是化学变化,白醋与小苏打混合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小科刚把A盆中的白色粉末倒入甲杯中,就发现甲杯中产生了大量气泡。据此,可以判断甲杯中的液体是醋,乙杯中的液体是水,A盆中的白色粉末是小苏打,B盆中的白色粉末是面粉。(2)我们把物质从一种状态变化到另一种状态的过程,叫做物态变化。物理变化:没有新的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有新的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是否有新的物质生成。将A盆中的白色粉末倒入甲杯中,产生了大量气泡,这种变化是化学变化,因为该变化有新物质产生。(3)将乙杯中的液体放在酒精灯上加热,会产生气泡,这种变化是物理变化,因为该变化没有新物质产生。(4)小科利用小苏打和白醋吹气球,在饮料瓶中加入300毫升白醋,在气球中用漏斗加入100克小苏打,然后将气球口套在瓶口上,保证瓶口的密封。将气球倒置,气球中的小苏打会进入饮料瓶中。此实验中,让气球变大的动力来自新生成的气体二氧化碳。故选C。(5)小苏打和白醋混合产生气体,这是装置中让气球变大的动力,但是气球不会一直变大,因为小苏打和白醋反应结束后就不会产生气体了。1 / 1浙江省温州市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试题一、选择题1.(2023六下·温州期末)下列天体不属于太阳系大家庭的是( )。A.太阳 B.小行星带C.海尔-波普彗星 D.北极星【答案】D【知识点】太阳系【解析】【分析】以太阳为中心,包括围绕它转动的八大行星包括围绕行星转动的卫星、矮行星、小天体包括小行星、流星、彗星等组成的天体系统叫做太阳系。北极星不属于太阳系。故选D。2.(2023六下·温州期末)小科在测试塔台承重时,下列做法在实际操作中最合理的是( )。A.每次测试可以任意使用不同质量的重物B.在塔台模型制作完成后直接开始承重测试C.每次测试都要将重物轻拿轻放D.承重测试可以和其他测试同时进行【答案】C【知识点】塔台【解析】【分析】测试是工程设计的重要环节,是衡量设计是否达到规范要求的重要方法。我们需要测试塔高、顶端承重、抗风能力、抗震能力材料成本统计、分工合作和美观等,测试时要求方法、标准、工具统一。在测试塔台承重时,每次测试应选择使用质量相同的重物;不能在塔台模型制作完成后直接开始承重测试;每项测试都要单独进行,不能同时进行;每次测试都要将重物轻拿轻放。故选C。3.(2023六下·温州期末)人们为了防止铁制品生锈,采取在其表面刷油漆、抹油等方法,这些方法的共同原理是( )。A.改变材料性质 B.隔绝空气和水C.改变表面颜色 D.改变表面光泽度【答案】B【知识点】生锈【解析】【分析】铁生锈是空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人们为了防止铁制品生锈,采取在其表面刷油漆、抹油等方法,这些方法的共同原理是隔绝空气和水。故选B。4.(2023六下·温州期末)将“有、无耳垂”“双、单眼皮”以及“卷、直发”三组形状进行组合,可以呈现(种不同的相貌。A.9 B.8 C.6 D.4【答案】B【知识点】外貌特征【解析】【分析】人与人同一相貌特征所表现出来的性能有可能相同也有可能不同。不同的人的同一相貌特征也可能是不同的。每个相貌特征表现出两种性状,根据“有、无耳垂”“双、单眼皮”以及“卷、直发”三组性状进行组合,可以组合成2x2x2=8种不同的相貌。故选B。5.(2023六下·温州期末)用下面不同厚度的凸透镜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范围最大的是( )。A. B. C.【答案】C【知识点】放大镜【解析】【分析】具有放大功能的是放大镜,又叫凸透镜,它的镜片是中间厚,边缘薄,透明。凸透镜的放大倍数凸度有关,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越小,我们能看到的范围就越大。C选项凸度最小,我们看到的范围最大。故选C。6.(2023六下·温州期末)地球之所以有昼夜交替现象,是因为( )。①地球不透明②地球不发光③地球足够小④地球不停地自转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答案】B【知识点】昼夜交替【解析】【分析】由于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所以在同一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地球自转时,向着太阳的那面是白天,背着太阳的那面是黑夜。地球上就产生了昼夜交替,地球不停地自转,我国的每个地方昼夜现象就会交替出现。故选B。7.(2023六下·温州期末)下列能源物质不是通过亿万年的化学变化形成的是( )。A.石油 B.煤 C.天然气 D.沼气【答案】D【知识点】化学变化【解析】【分析】煤炭、石油、天然气是古代动植物遗体长期埋藏在地下经过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形成的。动植物的能量来源最终是通过植物光合作用获得,即最终来源于太阳能。沼气是有机物质在厌氧条件下,经过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而生成的一种混合气体。故选D。8.(2023六下·温州期末)光在空气中传播的主要形式是( )。A.曲线传播 B.直线传播 C.折线传播 D.不确定【答案】B【知识点】光的传播【解析】【分析】光由光源发出,在同种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空气中是可以传播的,而且光在空气中一定沿直线传播。故选B。9.(2023六下·温州期末)下列谚语或古诗词描述的变化中,与另外三项不同的是( )。A.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B.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C.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答案】A【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解析】【分析】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中的变化都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中的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A。10.(2023六下·温州期末)火星是太阳系中的一颗类地行星,当我们要比较地球和火星的异同时,我们常用的记录方式是( )。A.气泡图 B.维恩图C.流程图 D.树状图【答案】B【知识点】科学常识【解析】【分析】气泡图通常用于定义事物的属性或相应的联系;流程图主要用于描述一件事情的各个过程(包括发生顺序、时间过程、步骤等);树状图主要用来对事物进行分组或分类;利用维恩图可以比较事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火星是太阳系中的一颗类地行星,当我们要比较地球和火星的异同时,我们常用的记录方式是维恩图。故选B。11.(2023六下·温州期末)运用活字印刷术印出“白”字,正确的刻板是( )。A.白 B. C. D.【答案】D【知识点】印刷术【解析】【分析】活字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重要发明之一,制版灵活方便,效率高。它的字模具有反复使用、保存方便、占用空间小等特征。活字印刷术正确的刻板是左右相反的。故选D。12.(2023六下·温州期末)现在科学家已经找不到猛犸象的足迹了,因此可以推断它们已经( )了。A.繁殖 B.灭绝 C.变异 D.生长【答案】B【知识点】科学常识【解析】【分析】目前,世界上有很多已经灭绝和濒临灭绝的物种,原因是它们生存的环境遭到破坏造成的。猛犸象又名毛象、长毛象,生活在距今1.1万年前,是一种适应寒冷气候的动物。猛犸象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象之一,其中草原猛犸体重可达12吨。现在科学家已经找不到猛犸象的足迹了,因此可以推断它们已经灭绝了。故选B。13.(2023六下·温州期末)下列摆的木条上固定一块金属圆片,一分钟摆动次数最多的是( )。A. B. C.【答案】C【知识点】摆运动快慢的影响因素【解析】【分析】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锤质量无关,与摆绳长度有关,即摆绳越短,摆动越快,摆绳越长,摆动越慢。选项C的绳长(即支点到摆锤重心的距离)最短,摆动最快。故选C。14.(2023六下·温州期末)下列电路中,灯泡能亮的是( )。A. B. C. D.【答案】C【知识点】点亮小灯泡【解析】 【分析】一条完整的电路是由电源、用电器、导线和开关组成。要使电路中的用电器正常工作,必须连接进一个完整的闭合电路。电从电池的一端正极流出来,通过灯泡从灯泡的一个连接点进入,经过灯丝,再从灯泡的另一个连接点流出,回到这个电池的另一端负极形成一条完整的回路,灯泡就会发光。故选C。15.(2023六下·温州期末)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物种灭绝以后基本不能再生B.生物多样性的消失会对人类产生威胁C.与人类没有直接关系的物种也要保护D.可以消灭濒危物种的天敌【答案】D【知识点】生物多样性【解析】【分析】灭绝是指地球上曾经出现过的物种,现在已经不再存在,目前,世界上有很多已经灭绝和濒临灭绝的物种,原因是它们生存的环境遭到破坏造成的。A正确;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生物的多样性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可以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护生物多样性已经成为人类共同的话题。B正确;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所以与人类没有直接关系的物种也要保护。C正确;维持生物多样性,将有益于一些珍稀濒危物种的保存,消灭濒危物种的天敌会损害其他物种。D错误。故选D。二、判断题16.(2023六下·温州期末)种子的子叶通常可以发育成一株植物。( )【答案】错误【知识点】植物的一生【解析】【分析】种子都是由种皮和胚组成的,种子最重要的部分是胚,胚是有生命的,可以发育成一株植物,胚由胚根、胚芽、子叶和胚轴组成,有些植物种子中有胚乳。题目说法错误。17.(2023六下·温州期末)“中国天眼”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 )【答案】正确【知识点】科学常识【解析】【分析】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单孔径射电望远镜是中国的“天眼”。题目说法正确。18.(2023四上·萧山期中)“隔墙有耳”是因为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 )【答案】正确【知识点】声音的传播;耳朵的结构;听觉【解析】【分析】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隔墙有耳”说明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因此墙是固体,因此,身体可以在墙体中传播。19.(2023六下·温州期末)感冒是由微生物引起的,因此微生物对人类都是有害的。( )【答案】错误【知识点】微生物与健康【解析】【分析】微生物对我们来说既有利也有害,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利用一些细菌或真菌来制作一些美味的食品。如做馒头或面包时,经常要用到干酵母菌。酵母菌使面发酵产生二氧化碳。题目说法错误。20.(2023六下·温州期末)蚕蛹不吃不喝,被碰触时也不动,所以它是没有生命的。( )【答案】错误【知识点】蚕蛹【解析】【分析】蚕的一生要经历:蚕卵-蚕-蛹-蚕蛾四个不同形态的变化阶段。蚕是蚕的生命周期中的幼虫,蚕蛾是蚕的成虫。蚕蛹是蚕的一种生命形态,也是有生命的。题目说法错误。21.(2023六下·温州期末)气球驱动小车时,小车运动的方向和气球喷出的气流方向相反。( )【答案】正确【知识点】反冲力【解析】【分析】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反冲力。用气球驱动小车运动时,利用了反冲原理,气球喷气的方向与小车运动方向相反。题目说法正确。22.(2023六下·温州期末)摩擦力会阻碍物体的运动,因此在生活中我们一定要减少摩擦力。( )【答案】错误【知识点】摩擦力【解析】【分析】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运动物体要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生活中我们有时需要增大摩擦力,如鞋底的花纹防滑;有时需要减小摩擦力,如在自行车轴承上加润滑油。题目说法错误。23.(2023六下·温州期末)进行校园生物调查时,如果已经明确了调查任务,就不需要制定调查方案了。( )【答案】错误【知识点】调查校园生物【解析】【分析】调查研究作为一种收集和处理信息的方法,在现代社会显得越来越重要,调查研究是科学认识的前提、科学决策的基础、科学发展的途径。调查是一项很复杂、细致的工作。在进行校园生物大搜索时,明确了调查任务,我们还需要制定调查方案。题目说法错误。24.(2023六下·温州期末)物质的变化经常会伴随很多现象,如发光发热、改变颜色、产生沉淀等。( )【答案】正确【知识点】化学变化【解析】【分析】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不断运动和变化的。物质的变化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也叫物理变化),如蜡烛受热熔化;另一类是产生新物质的变化,这类变化常常可以从颜色的改变、产生沉淀或气泡、发光发热等现象表现出来,如蜡烛的燃烧。题目说法正确。25.(2023六下·温州期末)测试和评价塔台只需要从塔高、顶端承重、抗风能力、抗震能力四个方面进行测试。( )【答案】错误【知识点】塔台【解析】【分析】测试是工程设计的重要环节,是衡量设计是否达到规范要求的重要方法。我们需要测试塔高、顶端承重、抗风能力、抗震能力、材料成本统计、分工合作和美观等,测试时要求方法、标准、工具统一。在测试塔台承重时,每次测试应选择使用质量相同的重物;不能在塔台模型制作完成后直接开始承重测试;每项测试都要单独进行,不能同时进行;每次测试都要将重物轻拿轻放。题目说法错误。三、生活中的科学26.(2023六下·温州期末)小科是一个热爱大自然,喜欢探究的人,一到周末就喜欢去公园里研究。这个周末,小科捡到了3种不知名矿物和一些土壤,并对它们进行了如下实验。(1)根据实验记录,我们可以判断硬度最小的矿物是( )。A.矿物a B.矿物b C.矿物c D.无法判断(2)小科观察他捡到的岩石后提出了下列问题,其中不属于科学问题的是( )。A.哪块岩石的硬度更大些 B.小科更喜欢哪一块岩石C.哪块岩石的颗粒更粗些 D.以上都是(3)小科使用小刀的刀尖刻划矿物运用了小刀具有 这一简单机械的原理。(4)小科把土壤放在手上捻一捻,感觉到土壤有些湿润,这说明土壤中含有 ;再把土壤放入水中,发现有气泡冒出来,说明土壤中含有 。【答案】(1)A(2)B(3)斜面(4)水分;空气【知识点】岩石、 沙和黏土的特征【解析】【分析】(1)我们可以将矿物的硬度分为软、较软、较硬和硬四个等级。砸开岩石后,用指甲、铜钥匙、小刀在新断面上刻划。指甲刻划留下痕迹的岩石软;手指甲刻划没有痕迹,铜钥匙刻划留下痕迹的岩石较软;铜钥匙刻划没有痕迹,小刀刻划留有痕迹的岩石较硬;小刀刻划也没有痕迹的岩石硬。由此可知矿物a较软,矿物b较硬,矿物c硬。所以硬度最小的矿物是矿物a。故选A。(2)在观察岩石和矿物时,可以从颜色、结构、透明度、光泽、形状、硬度等方面认识岩石和矿物的性质。哪块岩石的硬度更大些、哪块岩石的颗粒更粗些属于科学问题,小科更喜欢哪一块岩石不属于科学问题。故选B。(3)斜面是杠杆的一种变形,它是一种省力的简单机械。小科使用小刀的刀尖刻划矿物运用了小刀具有斜面这一简单机械的原理。(4)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小科把土壤放在手上捻一捻,感觉到土壤有些湿润,这说明土壤中含有水分;再把土壤放入水中,发现有气泡冒出来,说明土壤中含有空气。27.(2023六下·温州期末)小科在公园里找到了蚂蚁和蜜蜂,它们的身体都分为 、 、 三部分,胸部长有三对足,通过判断可知,它们都是昆虫。【答案】头;胸;腹【知识点】昆虫【解析】【分析】昆虫种类繁多、形态各异,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节肢动物,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动物群体,在所有生物种类(包括细菌、真菌、病毒)中占了超过50%,它们的踪迹几乎遍布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昆虫的特点是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小科在公园里找到了蚂蚁和蜜蜂,它们的身体都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胸部长有三对足,通过判断可知,它们都是昆虫。28.(2023六下·温州期末)小科从公园里带回来了一些风仙花种子,打算种在自己家的花园中。凤仙花种子通常在3~4月萌发,这说明种子萌发需要水和适宜的 。【答案】温度【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解析】【分析】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条件,如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以及种子饱满无损伤。小科从公园里带回来了一些风仙花种子,打算种在自己家的花园中。凤仙花种子通常在3~4月萌发,这说明种子萌发需要水和适宜的温度。29.(2023六下·温州期末)小科在研究风仙花的叶子时,他用密封袋套住一片叶子,过了几个小时后,发现袋子里出现了一些小水珠。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最可能是( )。A.水漏进了袋子里B.袋子外的空气凝结成小水珠C.水分通过叶片蒸发后凝结成小水珠D.无法推测【答案】C【知识点】叶的作用【解析】【分析】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叶片表皮上的气孔从植物体内散失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在叶子上套上一个干燥的塑料袋,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塑料袋内壁上有大量的小水滴,说明叶能蒸腾水分,袋子里的水珠是水分通过叶片蒸发后凝结成小水珠。故选C。30.(2023六下·温州期末)小科准备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的叶子,发现叶片表面有很多气孔,从目镜里往下看发现左下角有一个特别大的气孔,如果他想把这个大气孔移到视野中央,则需要将载玻片往 方向移动。【答案】左下角【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解析】【分析】显微镜的成像特点是在视野中看到的物象是实物的倒像。显微镜所成的物像是上下颠倒、左右相反的,因此,小科准备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的叶子,发现叶片表面有很多气孔,从目镜里往下看发现左下角有一个特别大的气孔,如果他想把这个大气孔移到视野中央,则需要将载玻片往左下角方向移动。31.(2023六下·温州期末)在使用显微镜时,小科从目镜里看发现黑黑一片,可能的原因是 ,解决的办法是 。【答案】未对光;重新对光【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解析】【分析】显微镜是观察微观世界的重要工具,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可分为5步,分别为安放、对光、上片、调焦、观察。在使用显微镜时,小科从目镜里看发现黑黑一片,可能的原因是未对光,解决的办法是重新对光。32.(2023六下·温州期末)在观察过程中图像有些模糊,于是小科转动调节旋钮,发现调节旋钮上有很多条纹,这是为了 (填“增大摩擦”或“减小摩擦”)。【答案】增大摩擦【知识点】摩擦力的应用【解析】【分析】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运动物体要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在观察过程中图像有些模糊,于是小科转动调节旋钮,发现调节旋钮上有很多条纹,这是为了增大摩擦。四、实践探究题33.(2023六下·温州期末)工程设计下学期要举行校园运动会,学校想利用暑假时间在操场上建造一个塔台。要求高1.5米,带有护栏的台面不小于1平方米,方便体育老师站在塔台上指挥队员训练,且成本不超过5000元。学校发布了召集令,最终以竞标的形式确定建塔资格。同学们纷纷报名参加此次竞标.....(1) 下列属于本次校园塔台建造中的限制条件的是____。(多选)A.塔台高度 B.塔台形状 C.占地面积 D.建造材料E.建造成本(2)塔台的建造需要经历以下步骤,正确的顺序是( )。①制作一个模型②明确要解决的问题③实施建设④在限制条件下进行设计⑤测试模型,评估并改进A.②④①⑤③ B.②④③①⑤ C.②①④⑤③ D.②①④③⑤(3)有三组同学率先展示了塔台模型,以下是学校对三个组塔台模型的评价表。根据评价表,我们可以发现第 组建造的塔台稳定性存在不足。你推测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至少写2点)(4)参考上面的评价表,你想搭建什么样的塔台呢 请在下面方框中画出你的设计图,要求图文结合(包括结构、规格、功能等),并至少写出该设计的2处优点。【答案】(1)A;B;E(2)A(3)2;没有采用镂空结构,导致其抗风能力较弱;没有采用上轻下重的结构,导致其抗震能力较弱(4)采用上小下大、上轻下重的结构,增强抗震能力;采用三角形镂空结构,增强抗风能力【知识点】塔台【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塔台要求高1.5米,带有护栏的台面不小于1平方米,方便体育老师站在塔台上指挥队员训练,且成本不超过5000元。因此,属于本次校园塔台建设中的限制条件的是A塔台高度、C占地面积、E建造成本。故选ABE。(2)建造一座塔台,应该经历的步骤包括:明确一个要解决的问题,在限制条件下进行设计,制作一个模型(画或写解决方案),测试这个模型,评估并改进,实施建设。②④①⑤③符合题意。故选A。(3)根据评价表,我们可以发现第2组建造的塔台稳定性存在不足,可能的原因包括没有采用镂空结构,导致其抗风能力较弱;没有采用上轻下重的结构,导致其抗震能力较弱。(4)我想搭建的塔台的设计图是:该设计采用上小下大、上轻下重的结构,增强抗震能力;采用三角形镂空结构,增强抗风能力。34.(2023六下·温州期末)生物的多样性浙江乌岩岭国家自然保护区处中亚热带南北亚带分界上,位于浙江省泰顺县西北部,是中国濒临东海最近的森林生态与野生动物类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内有植物2150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50多种。世界珍稀濒危鸟类、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黄腹角雉就祸息于此。周末,小科同学和兴趣小组成员一起来到乌岩岭保护区,用科学课上学过的方法,对该地部分区域的生物种类进行了观察统计研究。(1)小科在景区人口处靠刷门票进入园内。他想,以后完全可以升级为刷脸认证入园。支持他这一想法的理由是( )。A.每个人的相貌都是唯一的 B.每个人的体温都是唯一的C.每个人脸的大小都是唯一的 D.每个人的脸型都是唯一的(2)兴趣小组成员在乌岩岭保护区开展的这项科学活动,属于( )。A.模拟实验 B.参观访问 C.查阅资料 D.实地调查(3)兴趣小组成员在乌岩岭保护区观察生物时,通常不会见到( )。A.黄腹角雉 B.蚂蚁 C.牛筋草 D.虎鲸(4)乌岩岭保护区内生长着很多的杜鹃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后代杜鹃花的颜色比亲代杜鹃花的颜色浅,是遗传现象B.后代杜鹃花的花蕊与亲代杜鹃花的花蕊颜色相近,是遗传现象C.后代杜鹃花的花瓣形状与亲代杜鹃花的不同,是遗传现象D.以上说法都正确(5)兴趣小组成员的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A.保护区中植物很漂亮,可以挖一棵带回家B.制作生物分布图时,对生物进行编号后在相应区域标注C.遇到不认识的动物或植物,对其拍照记录D.在草丛中找到空的蜗牛壳,可以记录为有蜗牛山茶、蜗牛、蚯蚓、猴子、蛇(6)右图是小科同学调查保护区内部分生物之间的分类,他第一次分类的依据是 ,第二次分类的依据是 (7)浙江乌岩岭国家自然保护区内有植物2150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50多种。世界珍稀濒危鸟类、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黄腹角雉就栖息于此。保护这些濒危物种对泰顺的其他动植物有什么作用和影响 说说你的想法: 【答案】(1)A(2)D(3)D(4)B(5)A(6)植物和动物;有无脊椎(7)保护濒危物种是维护生态平衡的必要措施(合理即可)【知识点】生物多样性【解析】【分析】(1)A.刷脸认证的依据是每个人的相貌,因为每个人的相貌都是唯一的,A正确;B.正常条件下,人的体温基本都是一致的,差异很小,所以每个人的体温并不是唯一的,B错误;C.人脸的大小不是区别他人的主要原因,每个人脸的大小并不是唯一的,C错误;D.脸型是指人的面部的轮廓,人们把脸型分为方形脸、圆形脸、瓜子脸等几种类型,所以每个人的脸型不是唯一的,D错误。故选A。(2)小科同学和兴趣小组成员一起来到乌岩岭保护区,用科学课上学过的方法,对该地部分区域的生物种类进行了观察统计研究,属于实地调查研究活动,不属于模拟实验,不属于查阅资料,更不是参观访问游玩活动。故选D。(3)小科和同学们在乌岩岭保护区观察生物时,可以见到黄腹角雉、蚂蚁、牛筋草等陆生生物,通常不会见到虎鲸这种海洋生物。故选D。(4)动物后代和亲代十分相似,这种现象叫做遗传:动物后代和亲代也有不同,这种现象叫做变异。后代杜鹃花的颜色比亲代杜鹃花的颜色浅,这是变异现象,不是遗传现象;后代杜鹃花的花蕊与亲代杜鹃花的花蕊颜色相近,这是遗传现象。后代杜鹃花的花瓣形状与亲代杜鹃花的不同,这是变异现象。故选B。(5)A.保护区中植物很漂亮,也不可以挖一棵带回家,保护区的动植物是严谨认为干预的,A正确;B.制作生物分布图时,对生物进行编号后在相应区域标注,是合理的做法,B错误;C.遇到不认识的动物或植物,对其拍照记录,是合理的做法,C错误;D.在草丛中找到空的蜗牛壳,可以记录为有蜗牛,是正确的做法,D错误;故选A。(6)二歧分类法是依据事物的某一特征确定一个标准,将这些事物分为两类,再在每一类下继续以同样的方式分类直到不能再分为止。图中第一次分类把蜗牛、蚯蚓、猴子、蛇分一类,山茶花分一类,分类的依据是植物和动物;第二次分类把蜗牛和蚯蚓分为一类,猴子和蛇分为一类,分类的依据是有无脊椎。(7)自然界中有很多生物濒临灭绝,这对于生物多样性是不利的。很多动物之间存在食物关系和竞争关系,保护这些濒危物种对泰顺的其他动植物有重要作用和影响,保护濒危物种是维护生态平衡的必要措施。35.(2023六下·温州期末)宇宙大探秘根据下面信息,完成相关联系。(1)根据以上信息,八颗行星中,距离太阳最近的是 ,体积最大的是 (2)为了更好地研究八颗行星,小科根据上表数据建立了行星的位置关系模型。实验步骤如下:处理重要数据;取三条相同的纸带,每条对折4次,粘成一条长纸带;在长纸带的折痕上标记数字;将八颗行星标记在长纸带上。(下图为行星位置关系模型的部分纸带图)上述实验过程中,一条全新的纸带对折四次后,纸带上会出现 条折痕。(3)建立行星的位置关系模型时,需要重点处理的数据是( )。A.行星名称 B.行星与太阳的平均距离C.行星的赤道直径 D.颜色选择(4)根据上图“部分纸带图”上的标记,你认为木星的位置应该在第 条和第 条折痕之间。(5)行星位置关系模型的纸带图 (填“能”或“不能”)体现出行星的大小关系。【答案】(1)水星;木星(2)15(3)B(4)7;8(5)不能【知识点】太阳系【解析】【分析】(1)以太阳为中心,包括围绕它转动的八大行星包括围绕行星转动的卫星、矮行星、小天体包括小行星、流星、彗星等组成的天体系统叫做太阳系。根据以上表中信息可知,按照距离太阳从近到远的距离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距离太阳最近的是水星,赤道直径最大的是木星,体积最大的是木星。(2)为了更好地研究八颗行星位置关系,取三条相同的纸带,每条对折4次,粘成一条长纸带,在长纸带的折痕上标记数字。上述实验过程中,一条全新的纸带对折一次,会产生一条折痕;对折两次,会产生3条折痕;对折三次,会产生7条折痕;对折四次后,纸带上会出现15条折痕。(3)建立行星的位置关系模型时,需要重点处理的数据是行星与太阳的平均距离,行星名称、行星的赤道直径和颜色选择等与位置关系无关。故选B。(4)根据上图“部分纸带图”上的标记,你认为木星的位置应该在第 7条和第 8条折痕之间。(5)行星位置关系模型的纸带图只能反应行星之间的位置关系,不能体现出行星的大小关系。36.(2023六下·温州期末)模拟日食实验。小科同学在模拟日食实验时,绘制了右图:(1)图中大小球及眼睛分别代表什么 大球代表 小球代表 眼睛代表 (2)此时,可以观测到的现象应该是 ;这样的日食类型是 A.B.C.D.(3)小球沿方向3移动时可观测到 ;小球沿方向1移动时可以观测到 。A.B.C.D.【答案】(1)太阳;月球;地球上的观察者(2)A;日环食(3)B;D【知识点】日食【解析】【分析】(1)日食发生的原因是在月球绕地球公转的过程中,当月球绕地球转到太阳和地球中间时,如果太阳、月球、地球三者正好排成或接近一条直线,月球挡住了射到地球上去的太阳光,月球身后的黑影正好落到地球上,这时发生日食现象。读图可知,图中大小球及眼睛分别代表的是:大球代表太阳、小球代表月球、眼睛代表地球上的观察者。(2)读图可知,此时,可以观测到的现象应该是图A状态,这样的日食类型是日环食。(3)如果小球沿方向3移动时,小球靠近眼睛,小球会完全遮挡打球,可观测到选项B中状态;若小球沿方向1移动时,可以观测到选项D中状态。37.(2023六下·温州期末)物质的变化右图甲、乙两个杯子中装有无色透明的液体,一杯是水,一杯是酷,A、B两个盆子中装有白色粉末状物质,一盆是小苏打,一盆是面粉。小科做了如下实验,请你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小科刚把A盆中的白色粉末倒入甲杯中,就发现甲杯中产生了大量气泡。据此,可以判断甲杯中的液体是 ,乙杯中的液体是 ,A盆中的白色粉末是 ,B盆中的白色粉末是 。(2)将A盆中的白色粉末倒入甲杯中,产生了大量气泡,这种变化是 ,因为该变化 (填“有”或“没有”)新物质产生。(3)将乙杯中的液体放在酒精灯上加热,会产生气泡,这种变化是 ,因为该变化 (填“有”或“没有”)新物质产生。(4)小科利用小苏打和白醋吹气球,在饮料瓶中加入300毫升白醋,在气球中用漏斗加入100克小苏打,然后将气球口套在瓶口上,保证瓶口的密封。将气球倒置,气球中的小苏打会进入饮料瓶中。此实验中,让气球变大的动力来自( )。A.白醋 B.小苏打C.新生成的气体 D.空气(5)气球会一直变大吗 请说明你的理由。 【答案】(1)醋;水;小苏打;面粉(2)化学变化;有(3)物理变化;没有(4)C(5)不会;因为小苏打和白醋的量有限,产生气体的量也是有限的【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解析】【分析】(1)装有醋、水的杯子和装有小苏打、面粉的盆子,通过肉眼观察和样品混合的表现来判断。当把白醋滴入装有小苏打的瓶盖时,会有气体产生,这种气体是不同于小苏打和白醋的新物质,因此这种变化是化学变化,白醋与小苏打混合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小科刚把A盆中的白色粉末倒入甲杯中,就发现甲杯中产生了大量气泡。据此,可以判断甲杯中的液体是醋,乙杯中的液体是水,A盆中的白色粉末是小苏打,B盆中的白色粉末是面粉。(2)我们把物质从一种状态变化到另一种状态的过程,叫做物态变化。物理变化:没有新的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有新的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是否有新的物质生成。将A盆中的白色粉末倒入甲杯中,产生了大量气泡,这种变化是化学变化,因为该变化有新物质产生。(3)将乙杯中的液体放在酒精灯上加热,会产生气泡,这种变化是物理变化,因为该变化没有新物质产生。(4)小科利用小苏打和白醋吹气球,在饮料瓶中加入300毫升白醋,在气球中用漏斗加入100克小苏打,然后将气球口套在瓶口上,保证瓶口的密封。将气球倒置,气球中的小苏打会进入饮料瓶中。此实验中,让气球变大的动力来自新生成的气体二氧化碳。故选C。(5)小苏打和白醋混合产生气体,这是装置中让气球变大的动力,但是气球不会一直变大,因为小苏打和白醋反应结束后就不会产生气体了。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江省温州市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试题(学生版).docx 浙江省温州市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试题(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