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73张PPT)
第二节 番 茄
一、品种类型
二、生物学特性
三、栽培季节和茬次安排
四、栽培技术
起源与栽培历史
(一)起源
番茄:拉丁名:Lycopersicon esculentum L.;英名:tomato。
学名番茄,又称西红柿、洋柿子等,属茄科科番茄属番茄种。原产地为拉丁美洲,其起源中心有二:一是Mexico;二是Ecuador——Peru——Bolivia 的Andes山脉南麓山坡地带;
起源与栽培历史
(二)栽培历史
公元1500年美洲大陆之前,在Ecuador、Peru、Bolivia等地就已有种植。 16世纪中叶从墨西哥传入欧洲(英国),因其果实很小、颜色艳丽,仅作为观赏植物种植,被人们称为“Love Apple”或“Golden Apple”。直到18世纪中期(法国),人们才发现它可以食用,故直到1750年前后才在欧洲作为食用植物栽培,1752年英国开始进行番茄酱或果子露加工。但番茄栽培发展很快,到20世纪下半叶,番茄已成为全球种植最广泛、消费量最大的蔬菜作物之一。
Tomato Palace in Italy
Tomato hamburger
起源与栽培历史
(二)栽培历史
番茄传入亚洲的时间大约在1571年,首先传入Philippine,其后传入日本、中国等。
大约在17世纪末18世纪初从东南亚传入我国南方沿海城市。我国最早关于番茄的记载为1708年王象晋所作“群芳谱”。但番茄在我国栽培发展速度一直缓慢,直到30年代,我国东北、华北地区才逐渐种植番茄,并多集中于大城市郊区。新中国成立以后,番茄生产在我国大、中城市郊区生产越来越普遍,从60年代起在农村大量栽培,目前番茄已成为我国各地的主要蔬菜作物之一。
起源与栽培历史
(三)栽培营养价值
番茄具有外观美丽、酸甜多汁、营养丰富、果菜兼用等特点,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番茄果实中富含可溶性糖、有机酸、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和多种微量元素等,营养价值较高。据营养学家研究认为,如果每人每天食用200~400克的新鲜番茄,便能保证人体对维生素A、维生素C和一些主要矿物质的需求。番茄既可作水果生食、凉拌或糖拌,又可炒菜或做汤。此外,番茄还可制成原汁、罐头、番茄酱、番茄粉和番茄干等多种加工制品。
起源与栽培历史
(四)栽培现状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番茄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的应用与普及,将使番茄生产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我国许多地方和单位相继培育出了很多优良品种,为番茄高产、优质、高效栽培奠定了基础。通过掌握番茄保护地栽培技术和贮藏保鲜技术,将进一步提高番茄果实的商品价值,从而使生产者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一、品种类型
(一)植物学分类
(二)农业生物学分类
(三)我国番茄优良品种
(四)番茄品种评价指标
一、品种与类型
(一)植物学分类
目前,关于番茄生物学分类方法尚未完全统一。较为公认的分类方法是将番茄属(Lycopersicon)分为以下几个复合种群,每个复合种群又包括几个或10多个变种。
普通番茄(L. esculentum Mill)
多毛番茄(L. hirsutum Humb.et Bonpl)
秘鲁番茄(L. peruviannum Mill)
奇士曼尼番茄(L. cheesmanii Riley)
细叶番茄(L. pimpinellifolium (Tust) Mill)
一、品种与类型
(一)植物学分类
目前生产上所用的番茄品种均属于普通番茄种,共包括以下五个变种:
普通番茄 (common tomato, mune Bailey):植株茁壮、分枝多,匍匐性,果大、叶多,果形扁圆 ,颜色分为红、粉红、橙、黄等,包括了大多数栽培番茄品种。
直立番茄 (upright tomato, var. validum Bailey):节间短而茎粗,植株直立,无需支架,叶小、色浓,叶面多卷皱,果柄短,果实形状与普通番茄相似。
大叶番茄 (large-leafed tomato, var. grandifolium Bailey):叶片大,浅裂或全缘,类似马铃薯叶。蔓中等匍匐,果实与普通番茄相似。
樱桃番茄 (cherry tomato, var. cerasiforium):果实小、圆球形,直径2厘米,2心室,植株强壮,茎节长、细。
梨形番茄 (pear tomato, var. pyriforme Alef,):果小,形如洋梨,2心室。生长健壮,叶片小、色浓绿。
普通番茄
梨形番茄
直立(观赏)番茄
一、品种与类型
(二)农业生物学分类
1、 根据茎的生长特点可分为
有限生长类型
又叫自封顶类型。主茎长出6~8片真叶后,形成第一花序,此后每隔1~2片叶着生一花序。长出2~3个花序后,在其生花花序下部不再分化叶芽继续生长,形成自然封顶状态。此类型番茄一般为早熟品种,植株矮小,生长势较弱,开花结果比较集中,果型较小,果实发育速度快,适于矮架密植栽培。
无限生长类型
又称为不封顶类型。主茎长出7~12片真叶后,形成第一花序,以后每隔2~3片叶着生一花序,条件适宜时,可以不断抽生枝条和开花结果。此类型番茄植株高大,生长期长,长势强,果型较大,产量高,多为中晚熟品种。
一、品种类型
有
限
生
长
型
无
限
生
长
型
有限生长类型
无限生长类型
一、品种与类型
(二)农业生物学分类
2、根据果实用途可分为
鲜食类型
果型较大,单果重多在120克以上。果实颜色多为红色、粉红色或黄色等。果皮较薄,果肉较软,种子腔较大,含水量较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多在5%以下。此类型番茄果实容易裂果,不耐压,不耐贮运等。生产栽培用大部分番茄品种均属此类,果实采收后直接上市。
加工类型
对果实要求较严。果实颜色与果肉、胎座及种子外围胶状物必须是红色,且着色均匀一致。番茄红素含量和有机酸含量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应在5%以上。单果重50克左右,果形圆整,果肉厚,种子腔小,含水量较低,果皮易于剥离等。此类型番茄果实较耐贮运,主要用于加工制作罐头和番茄汁、番茄酱等,生产上多采用无支架栽培或简易支架栽培。
鲜食番茄
加工番茄
一、品种与类型
(三)我国番茄优良品种
鲜食番茄 包括L-402、毛粉802、中杂9号、佳粉15号以及部分国外进口品种(如144、184、Peril、73-38等);
加工番茄 红玛瑙144、红杂25、简易支架18号、鉴18 等。
一、品种与类型
(四)番茄品种评价指标
植株生长特征: 包括植株长势、分枝能力强弱、茎粗、第一花序着生节位、花序间隔叶数、叶型等;
果实表观特征: 包括果实形状(直径、横径)、颜色、心室数;
果实品质: 包括糖酸比、Vc、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
生育期: 播种或定植到开始采收所需要的时间;
产量: 包括前期产量和总产量、每花序花数、自然坐果率等;
适应性和抗逆性: 主要指对于气候、土壤等条件的适应性及抵抗不良环境条件的能力;
抗病性:对于某些常见病害的抵抗能力。
二、生物学特性
(二)生育周期
(三)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一)形态特征
花
果实
种子
(一)形态特征
根
茎
叶
花
完全花:萼片、花瓣、雄蕊和雌蕊各6枚
花序:聚伞花序或总状花序。
花柄上有离层
聚伞花序
总状花序
果皮
心室
子室组织
胎座
中柱
维管束
隔壁
果实形状
果实形状
果实颜色
(二)生长发育周期
种子萌动到第一片真叶显露,需7~9d。
发芽期
幼苗期
露真至第一花序现蕾,需50 ~80d 。
开花着果期
结果期
坐果期
果实膨大期
定个及转色期
第一花序现蕾至坐果。
第一花序坐果到生产结束。
开花至花后4~5d。
花后4~5d至30d左右。
花后30d至果实成熟。
(三)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温
喜温蔬菜
光
喜充足阳光,光照不足常引起落花。强光伴随高温干旱,则会引起卷叶、坐果率低或果面灼伤。
水
半耐旱作物,在较低空气湿度下生长良好。
肥
番茄对土壤条件要求不严,适合微酸性至中性土壤。需肥量大,后期需增施磷钾肥。生长期间缺钙易引发果实生理障害。
三、栽培季节与茬次安排
露地栽培
设施栽培
华北露地番茄栽培茬次
华北地区番茄设施生产茬口安排
茬口 播种期 定植期 采收期
春提前 12/上中 2/中下 4/中~7/上
秋延后 7/上中 8/上中 10/中~12/下
秋冬茬 7/下~8/上 8/下~9/上 10/下~2/下
越冬茬 7/下~8/上 8/下~9/中 11/中~翌年6/上
冬春茬 11/上~11/中 1/中~2/上 3/中~6/下
四、栽培技术
(一)日光温室冬春茬栽培技术
(二)塑料大棚秋延后栽培技术
(三)小果型番茄设施栽培技术要点
(四)番茄常见生理障害及其防治
(一)日光温室冬春茬栽培技术
品种选择
育苗要点
整地定植
定植后的管理
收 获
品种选择
宜选择果实形状、颜色等符合销售地区消费习惯的,且结果期长、产量高、品质好,耐贮运的中晚熟品种。
中杂9号
育苗要点
播 种
分 苗
苗期管理
整个苗期都应注意增强光照;
3叶期前分于营养钵或移植床中。
分苗缓苗期,25~28℃/18~20℃,地温20℃;
缓苗后通风降温,22~25℃/13~15℃;
70~80d,株高25cm左右,具8~9片叶,第一花序现大蕾。
水分管理见干见湿;
定植前1周炼苗,18~20℃/10℃。
苗 龄
(日温/夜温)
整地定植
温室消毒
翻地施基肥
造底墒
做小高畦
定植
(小行距50cm,大行距60cm,株距33cm )
定植后管理
单干整枝
多穗单干整枝
连续换头整枝
温光调节
水肥管理
植株调整
保花保果
疏花疏果
催 熟
温光调节
生长时期 管理目标 温度指标(℃) 管理措施
定植~缓苗 及早缓苗 D25~35/N18~22 加强保温、防寒
缓苗~坐果 防止徒长 D20~28/N14~16 适度通风,降温、降湿
结果期 促果膨大 D25~30/N16~18 加强通风
水肥管理
生育时期与水肥管理
植株调整
支架与绑蔓
吊蔓
整枝
打杈
摘心、疏叶
盘蔓、落蔓
番茄整枝方式
打杈
防止田间郁蔽
利于养分合理分配
疏叶:摘除基部病、老、黄叶
吊蔓与落蔓
涂花部位与标记
催熟 目的:冬春季栽培可提早上市,提高经济效益;
原理:乙烯利(2-氯乙基膦酸)→乙烯→提高呼吸强度。
番茄离体催熟(美国)
收 获
标准:采收后需长途运输1~2d的,可在转色期采收。采收后就近销售的,可在成熟期采收,(2/3以上部位红熟)。
采收要求:勤采、早采
分级与包装
包装材料:透气性好
分级:成熟度及大小一致
(二)塑料大棚秋延后栽培技术
每667m2撒施优质农家肥4000~5000kg,沟施过磷酸钙30 kg
遮阳网
棚膜
播种育苗
定 植
田间管理
采收贮藏
品种选择
(三)小果型番茄设施栽培技术要点
搭架或吊绳
→连续多次绑蔓、缠蔓
→单干整枝
→横向引蔓或者盘条
温光调节
水肥管理
促进坐果
植株调整
品种选择
定植
定植后管理
采收
(四)番茄常见生理障害及其防治
脐腐病
裂 果
生理性卷叶
畸形果
思考题
茄果类的共性。
番茄花的特性。
番茄按分枝习性的分类。
简述番茄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如何合理安排番茄的茬口,达到周年均衡供应。
简述番茄冬春茬栽培技术。
番茄的生理障碍及防止措施。
对番茄进行激素处理保花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