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2.1 船的历史(知识点 同步训练)知识点:1.船的发展:舟筏时代---帆船时代---蒸汽时代---机械时代2.船是能航行或停泊在水中的交通工具。3.独木舟保持稳定不侧翻的方法(1)船体两侧要厚薄均匀。(2)船的边缘高度要一致。(3)装载物体时要保持平衡。4.用相同质量的垫圈拉动两艘相同形状的小船时,尖形船首的小船在水中行驶得快,因此尖形船首有利于减小船在水中受到的阻力。一、选择题1.竹筏与独木舟相比,明显的优势是( )。A.能稳定地浮在水面上B.安全性高,不会渗水C.行驶速度快2.蒸汽机轮船与帆船相比,最大的优点是( )。A.摆脱了人力 B.可以远航 C.提供更为稳定的动力3.小旗制作了潜水艇模型,为了使其上浮,须通过上方的进排气管处( )。A.往潜艇内吹气 B.往潜艇外吸气 C.吸气吹气都可以4.帆船在水中行驶,主要靠的是( )。A.浮力 B.风力 C.人力5.在下列三种船中,出现最晚的是( )。A.独木舟 B.帆船 C.蒸汽船6.竹筏不容易侧翻,是因为它具有( )的特点。A.竹子的韧性好 B.竹子容易浮起来 C.底面积大,高度低7.下列船只中是通过人力为其提供动力的是( )。A.摇橹木船 B.蒸气船 C.帆船8.把下列不同种类的船按照历史发展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独木舟—摇橹木船—帆船—蒸汽船—轮船—潜艇B.摇橹木船—独木舟—帆船—蒸汽船—轮船—潜艇C.蒸汽船—独木舟—帆船—摇橹木船—轮船—潜艇二、填空题9.从船的发展历史中,发现船体( )等都发生了变化。10.蛟龙号是一艘我国自行 ,自主集成研制的 潜水器。11.独木舟的材料来自自然环境,很容易在水中 ,但它存在不稳定、容易 、载重量小的缺点。12.通过观察,你会发现竹筏的排头翘起来,这样设计的作用是 ,如果你是管理者,当乘客上筏后,要求乘客就座时要 才能尽可能避免竹筏侧翻。13.竹筏通过加大 ,增加 ,比独木舟更稳定,装载的货物也更多。14.船在水中行驶时,除了受到水的阻力,还会受到水的 。三、判断题15.不同时期的船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16.船是人类的伟大发明,最早出现的船是摇橹木船。( )17.科学技术推动着船的发展,船的技术发展又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18.最早的独木舟就是人们利用可以漂浮的木头造出来的。( )19.考古发现“世界第一舟”是杭州萧山跨湖桥独木舟。( )四、简答题20.与竹筏相比,独木舟有哪些优点和不足?五、综合题21.观察下列三种不同年代出现的船,描述它们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发展。(1)船体制造材料的发展: 。(2)船的结构和大小的发展: 。(3)船的动力系统的发展: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参考答案:1.A【详解】古人发现浮的材料可以造船。最早的独木舟就是人们利用可以漂浮的树干造出来的。但是,独木舟在水中不够稳定,装载的货物也有限。独木舟稳定性差,很容易侧翻。竹筏的底部比独木舟宽,稳定性更好,载重量更大,弥补了独木舟的部分不足,缺点是易浸水。2.C【详解】科学技术在改变着船的动力系统,推动着船的发展。蒸汽机轮船采用蒸汽作为动力,帆船利用风力驱动,与帆船相比,最大的优点是提供更为稳定的动力。3.A【详解】潜水艇的原理是靠改变自身重量实现上浮和下潜。当潜水艇水舱进水时,潜艇自身重量增加,浮力小于重力,于是就下潜。反之,水舱中水排出艇外,潜水艇重量减轻,浮力大于重力,于是就上浮。所以图中的模型想让它上浮,应该通过上方的进排气管处往潜艇内吹气,从而排出部分水减轻重量,实现上浮。4.B【详解】帆船,船体上有桅杆,三角形的船帆悬挂在贯穿船头和船尾的长帆桁上,是一种利用大自然的风力驱动前进的船。故选B。5.C【详解】船的发展经历了四个时代:舟筏时代、帆船时代、蒸汽机船时代和柴油机船时代,可以按照船的动力来划分,按照人力、自然力、机械动力等。木筏有着悠久的历史,它在船舶发展史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是出现最早的船只,而蒸汽船出现最晚。6.C【详解】竹筏不容易侧翻,是因为它具有底面积大,载重量大,底面积大,稳定性好,高度低的特点。7.A【详解】摇橹木船通过人力为其提供动力,蒸汽船通过蒸汽产生动力,帆船通过风为其提供动力。8.A【详解】船是能航行或停泊在水域进行运输或作业的交通工具。人们可以借助船在水面上自由、方便地行驶,还可以把货物运送到远方。船只的发展历程是独木舟、摇橹木船、帆船、蒸汽船、现代轮船、潜艇。故选A。9.材料、构造、载重量、动力系统和功能【详解】从船的发展历史来看,最早期的船是独木舟和皮筏,体积小,载重量小,多采用漂浮的材料造船,动力靠人力。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人类的进步,造船工艺也随之改进,船也就越造越大,先是有木头的,后来发展成有钢铁的、水泥的、玻璃钢的等等。随着船的体积越来越大,人力已经无法满足大船航行所需要的动力了。于是,人们逐步探索出了让船行驶的新方法,给船装上了新的动力系统。船的动力经历了人力—风力—蒸汽机—内燃机—电力—核能。船的体积、材料、动力、结构、速度等都在不断改进与变化。10. 设计 载人【详解】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是一艘由中国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载人潜水器,也是863计划中的一个重大研究专项。11. 漂浮 倾斜【详解】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轻的物体容易浮;如果质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体积大的物体容易浮。独木舟的材料来自自然环境,很容易在水中漂浮,但独木舟船体小,排开的水量小,所以其在水中的浮力小,具有不稳定、容易侧翻、载重量小的缺点。12. 减少水的阻力 分布均匀【详解】竹筏的排头翘起设计可以提高稳定性、减少阻力、提高操控性和防止漂移,使竹筏更适应水流环境并提供更好的航行性能。竹筏上的负载分布均匀是为了尽可能避免竹筏侧翻。当负载不均匀分布在竹筏上时,会导致重心偏移,使竹筏倾斜,增加侧翻的风险。13. 体积 底面积【详解】人们最初使用独木舟利用了木头在水中能漂浮的特性。独木舟在运输货物时有不稳定、运输力小等缺点。竹筏通过加大体积,增加底面积,比独木舟更稳定,装载的货物也更多。14.浮力【详解】把小船或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小船和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我们称它为水的浮力。船在水中行驶时,除了受到水的阻力,还会受到水的浮力。15.√【详解】船作为一种重要的交通工具,它的动力随着技术发展变革在不断地发展,由人力、风力、电力、燃料等不同动力装置。船只规模越来越大,航行技术越来越先进,航行速度越来越快,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增强,功能越来越多。故题干说法是正确的。16.×【详解】把那根圆木掏空,人就可以舒适地坐在里面,并能随身携带上自己的物品。这就是人们创造的最早的船—独木舟。摇橹木船、帆船是后来发明的船只。17.√【详解】最早的船靠人力行驶,逐渐过渡到自然界的力量和机械动力。船的发展经历了从自然动力到机械动力的转变稳定性、载重量、动力性能等不断完善和优化。科学技术推动着船的发展,船的技术发展又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所以题干中说法是正确的。18.√【详解】木筏有着悠久的历史,它在船舶发展史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是出现最早的船只。古人发现浮的材料可以造船。最早的独木舟就是人们利用可以漂浮的树干造出来的。19.√【详解】船是人类的伟大发明,自从有了船,人们可以自由方便地在水面上行驶,也可以把很多货物运到远方。浙江杭州萧山的跨湖桥文化遗址,出土世界上最早的跨湖桥独木舟。20.与竹筏相比,独木舟的优点有:不容易浸水。不足之处有:底面积小,载重量小,容易侧翻。【详解】独木舟又称划艇,是一种用单根树干挖成的小舟,需要借助桨驱动。竹筏,又称竹排,用竹材捆扎而成,是有溪水的山区和水乡的水上交通工具。与竹筏相比,独木舟的优点有:不容易浸水。不足之处有:底面积小,载重量小,容易侧翻。21.(1)木头、钢铁(2)小而简单、大而复杂(3)人力、石油【分析】船的发展经历了四个时代:舟筏时代、帆船时代、蒸汽机船时代和柴油机船时代,可以按照船的动力来划分,按照人力、自然力、机械动力等。【详解】(1)古人发现浮的材料可以造船。最早的独木舟就是人们利用可以漂浮的树干造出来的。随着科技发展,人们也用钢铁等材料进行造船;(2)古代的船体积小,结构简单;随着科技和材料以及人类需求的发展,现代的船体积大,结构也较为复杂。(3)最早的船靠人力行驶,随着船的体积越来越大,人力已经无法满足大船航行所需要的动力了。于是,人们逐步探索出了让船行驶的新方法,给船装上了新的动力,比如石油。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